加载中
加载中
表情图片
评为精选
鼓励
加载中...
分享
加载中...
文件下载
加载中...
修改排序
加载中...
YT-3发动机爆炸原因分析总结(1)—金属结构
虎哥2011/12/26喷气推进 IP:四川
万户一号第一级装备的是YT-3发动机。该发动机试验机共生产四套,工作五次(其中一枚重复工作一次),有二次成功工作的记录,三次失事爆炸的记录。爆炸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燃料燃速超出预期,也包括发动机耐压不达预期。本帖仅分析发动机金属结构的原因。

YT-3发动机为内径50mm,壁厚2.55mm的铝合金管式发动机。两端承压结构用45号钢车制,采用径向螺栓连接,螺栓12颗均匀分布,螺栓规格4mm,丝扣长约2.5扣。

壳体铝合金标称牌号6061,T6。
密度:
屈服强度:
从断口情况看,该铝管的质量不佳,能否达到6061T6的标称强度,有待检验。

破坏情况:

裂口在靠近头部一端最大,破坏最明显。12.18试验,头部完全破坏;10.17试验,头部裂开,承压结构未飞出。两次试验,均在靠近头部的三分之一位置处破坏最大。

查见螺栓连接处有明显滑动或形变。头部见铝管圆孔变形,沿轴向拉成椭圆。尾部(喷管)见喷管承压结构与铝管错动,向外到达螺栓活动极限位置,圆孔轻微变形。

头部承压结构,螺栓孔折弯,部分丝扣破坏或被拉光。

12.18试验发动机的大裂口明显呈不同的两层裂痕,一层光滑,另一层粗糙。另一侧裂口内显示显著瑕疵,瑕疵靠外为断裂痕,靠内为整齐界面,有氧化物附着。综合判断,两处应均为原有瑕疵。

10.17试验,裂口处未发现焊缝,但是裂口最大处有明显拉薄现象,有两处长30mm左右的Y字型断面呈刀口状,外侧有灼热氧化痕迹,内侧有高温形变痕迹,为最初破坏点。发动机爆炸后飞出,撞击发射架,在该处留下切痕,本应具金属光泽,但现已氧化变色,说明爆炸时温度很高,应为高温失稳破坏。两处最初破坏点的Y字形中点距离两端的分别为145mm和143mm,正好位于药柱分段接头处,证明上述判断正确。裂口两端为撕裂状,判断螺栓处系沿大裂口撕裂,不是最初破坏点。未破坏的部分,见一条内外侧均有的痕迹。

计算(拔刀斋):

按6061-T6管材的技术数据,算得该铝合金管的理论破坏压强为25MPa。

按屈服强度数据,得螺栓压强达270MPa时,螺栓处铝合金发生破坏。按此计算该发动机极限耐压为13.7MPa。

当发动机内部压力为13.7MPa时,每个螺栓受剪力为:2252N,约230公斤力,螺栓不会被剪断。

讨论:

发动机设计工作压力为6MPa,指喷管收缩段起始处的压力。实际头部压力应高于6MPa。按工作压力5倍选取耐压值,试验压力应达到30MPa。铝管的理论耐压能力与之接近,而螺栓处成为薄弱点,残骸可见螺栓处破坏较大,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管材质量尚好,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头部剪切飞出,铝管基本完好。事实于此相悖,高度怀疑管材质量问题,从显著瑕疵可以判断,该管材为劣质管材。
发动机点火后温度会上升,铝合金外壳强度会下降。隔热保温措施是否充分,以及工作温度下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均应检验。

结论:
12.18试验
1、发动机金属结构设计有误,螺栓太细,丝扣太短。
2、劣质管材。
3、缺少试验项目(水压试验)。

10.17试验
1、发动机金属结构设计有误,螺栓太细,丝扣太短。
2、耐热不足。(应为隔热不足,但在金属结构这个角度看,就是耐热不足了)
3、疑为劣质管材。
4、缺少试验项目(水压试验)。

两者皆有
1、第一次试验爆炸后,未彻查原因。
2、装药方式有误。铝管采用分段装药,应当外加隔热层保护分段处,而两次均未加装。

(本帖仅为分析总结的草稿,还会更新)

12.18试验发动机残骸

IMG_0087.jpg

IMG_0089.jpg

IMG_0091.jpg

IMG_0092.jpg

IMG_0095.jpg

IMG_0096.jpg   

IMG_0130.jpg

IMG_0132.jpg   
来自:航空航天 / 喷气推进
32
 
新版本公告
~~空空如也
虎哥 作者
13年7个月前 IP:未同步
348068
10.17试验发动机残骸

IMG_0099.jpg

IMG_0101.jpg

IMG_0102.jpg

IMG_0104.jpg

IMG_0105.jpg

IMG_0139.jpg

IMG_0109.jpg

IMG_0111.jpg

IMG_0134.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3年7个月前 IP:未同步
348071
发动机喷管,其它试验残骸,头部(10.17)、尾部(12.18)印模。

(注:12.18=10.17,12.06=12.18,因样品分析时对错号,所以记录出错,现已纠正)

IMG_0115.jpg

IMG_0117.jpg

IMG_0119.jpg

IMG_0120.jpg

IMG_0124.jpg

IMG_0125.jpg

12.06大爆炸残骸(唯中间那个是12.18的),由于爆炸猛烈,只收集到极少量的一点残骸。

IMG_0128.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3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348082
打水压试验有专门的机器,不贵,可以上70MPa。喷口改堵头就可以试验。水压试验应该列为必须进行的标准试验。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3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348096
引用第13楼xj198398xujing于2011-12-27 00:41发表的  :
螺栓连接强度绝对没问题具体原因不解释,呵呵


求理论依据[s:230]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3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348103
1218试验显然不是从焊缝处裂开的。可能焊缝,但并没有裂开。裂开处未发现焊接痕迹,但明显受拉力变薄,断口呈刀口状。

推测可能有两个原因:

1、确实超过管材冷耐压(可能性很小,因为如果这样,堵头应该先飞)。

2、隔热不良,局部过热失稳。

3、局部瑕疵。

我倾向于第二点。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3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350486
2012.1.3

修订部分内容。原样品序号对错,现已改正。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3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351448
已更新到顶楼,结论不变。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虎哥
专家 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1570
回复
13706
学术分
39
2005/08/24注册,1分18秒前活动

刘 虎

创新工程局主席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身份证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笔记
{{note.content}}
{{n.user.username}}
{{fromNow(n.toc)}} {{n.status === noteStatus.disabled ? "已屏蔽" : ""}} {{n.status === noteStatus.unknown ? "正在审核" : ""}} {{n.status === noteStatus.deleted ? '已删除' : ''}}
  • 编辑
  • 删除
  • {{n.status === 'disabled' ? "解除屏蔽" : "屏蔽" }}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