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马路两边郁郁葱葱的行道树,我陷入了沉思
虎哥2024/06/24科学技术学 IP:美国

我当然不会忽然文艺起来。

如果有人问,境外街道与中国大陆街道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他:行道树。

在大陆,几乎最小的街道都要栽上行道树。而在境外,尽管有些街道也种树,但像中国内地这样密密麻麻有组织的种植却不多见。在商务功能区的街道两旁,就更难见到树了。

图:随机截取的伦敦中心区域街道卫片

image.png

图:随机截取的纽约曼哈顿某地街道卫片

image.png

图:日本东京中心繁华区域的卫片

image.png

图:吉隆坡住宅区随意截取的一张卫片

image.png

图:莫斯科中心区域一隅

image.png

图:开普敦的住宅区,南非缺水,可以理解。

image.png

我相信,这些国家并不是取得了什么科学发现,认为行道树不重要、不必要、最好不要。

更可能是长期自然博弈的结果,人们自古以来对行道树没有心理上的需求,没有统一的规划要求。

图:我家楼下的行道树。

20240623_174218.jpg

我望着郁郁葱葱的大树,思考着他的好处。然而,除了好看、能遮阴之外,没有想到什么好处。坏处倒是不少。

1、城市土地几乎100%硬化,没有用大树来保持水土的必要,境外城市的实践也说明,不种树天不会塌下来。

2、城里面不但不需要大树来保持水土,相反,树根对地下设施,路基 ,街道两旁的建筑地基都会产生破坏作用。

3、落叶会剧烈增加环卫工作量。一棵大树一年会掉上百公斤的树叶,都要靠环卫阿姨搬走。遇到下雨大量落叶会堵塞落水孔,会增加下水管网的维护成本。树上栖息鸟类会给道路带来大量粪便。

4、大树严重影响道路采光和车辆瞭望,容易增加交通事故。严重缩短行人阳光暴露时间,增加缺钙、近视的风险。

5、大树会严重影响道路两旁建筑的采光,低层阳台终年难见阳光,还会增加真菌、细菌的滋生。

6、树枝断裂,树木倒伏等安全事故随时都在发生,电网没有入地的街道,还增加电网的风险。

7、每年修剪树枝,喷药除虫等,需要消耗大量成本,浪费大量劳力。

8、绿化带占用路面面积,减少通行面积。

9、许多地方还需要浇水,越缺水的地方越需要浇灌,水源供应雪上加霜。

10、树池面积太小,并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总之,一个城市维护上千公里的行道树,开支巨大,效益有限,坏处很多。这样一个弊多利少的设计,为什么变成了城市景观特色?

城市需要绿化,城市需要大树。但大树应该生长在森林里,而不是道路两旁。

更好的做法,是把大树集中起来,营造所谓“城市绿岛”。每个街区可以划出几亩零碎的土地,在上面种上几百棵树,形成小森林。取消行道树让出的道路通行面积,恐怕远比营造城市绿岛大。树种在土地上,而不是种在硬化道路上,有很多好处:

1、它的落叶会落到土里,自然降解,树枝掉落、树木倒伏的危害也较少。

2、土地连成一片 ,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

3、小片森林能营造更好的自然体验。

4、为街区提供公共空间。

5、不易被建筑遮挡阳光雨露,树能长得更好

6、彻底消除行道树的弊端。

现在很多城市营造了城市绿地,城市公园,但有趣的是,他们不爱种树,唯独爱种草。在城市里面搞草坪,维护成本高,效益低。政府爱这样干,肯定有它的底层逻辑,我也不好妄加揣测。

这让我想起存在上千年的放血疗法,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天经地义,奉为经典的事物,仍然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全文完]

[修改于 3天16时前 - 2024/06/26 04:21:58]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27
6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1427
5天15时前 IP:天津
933436

我们这现在市里街道两旁没有种树的(原先有后来被砍去了),不过远离建筑的公路两旁都会种一排树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anyo
5天10时前 IP:四川
933446

怎么说呢,我认为与土地财政是否有一些关系?政府以往不愿意把可用于拍卖的整块地用于绿化,因此就在道路两侧种树增加绿化率,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吃干抹净的民族,可参考为什么西方国家不太食用动物内脏,因为他们自古不是地少人多的环境,行道树也许就是我们把资源利用到极致的典型吧。目前成都推行公园城市,您说的那种小块绿地也多了起来。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mith
5天8时前 IP:广东
933455

美国别说树了,人行道都很窄, 人行道大概只有一个井盖那么宽, 从国内来看, 汽车卖的越来越便宜也越来越多, 把树拔了, 把人行道按照美国那样修窄,也可以有效缓解交通。。。不过得考虑很多其他人的利益,肯定不会这样弄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xxd215
5天7时前 IP:中国
933458

在我们这的行道树久而久之甚至会把人行道给拱起来经常能绊人脚把人绊倒了😂有的街道的行道树已经有50公分粗了。非常明显的会影响人的行动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月光
4天23时前 IP:江苏
933482

其实这些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绿化覆盖率’

在一些人的眼里,因为规划的关系,路两边的土地是“不值钱”的

而连城块的,大块的可以种植树林的土地是“很值钱”的...

*不少地方因为机动车道不够用,已经开始砍非机动车道了,然后让非机动车和行人走一起...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lingdongtingone
4天16时前 IP:山西
933489

种树大概是增加绿化率吧 对于政府来说 把地卖出去显然比种树作公园来的实在 环卫工扫地是本职工作 但是建造公园还要加一笔开支

我们这有些地方的树都使路面凸起了 不过没见到人管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m24h
4天7时前 IP:上海
933495

不管怎么样 有树还是舒服的 树木能过滤空气漂浮的尘埃 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不过我看不能就此说国内国外对比如何 没有调查统计的话 这种感觉是很容易形成偏见的

就我老家而言 最早也是到处有树 郁郁葱葱的 小时候最喜欢想象凤凰和鸟群居于树上的场景

后来在城市开拓中 一开始树变少了 后来又规划上去了

像上海 有树的多在两个时期 老旧时期和新时期 中间时期的规划就没有多少树木 这可以在不同区域对比看得出来 比如最老林荫的华山路 没有什么树的南京东路 和更新的延安路等等

虽然有种种缺陷 需要付出种种代价 但是这是生活的一部份 除了工作是赚钱的 生活哪里不需要贴出去 能换来愉悦就行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3天16时前 修改于 3天16时前 IP:四川
933519

特别喜欢看你们拍脑袋。

要找理由当然能找出很多,诸如马路种上树整条马路都算绿化面积之类的梗二十多年前就很流行。

但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更新标准 CJJ/T75-202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已经盖上了棺材板。

这个标准认定,行道树的主要作用是给人行道和慢车道遮阴,你没看错,就是遮阴。

image.png

attachment icon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pdf 2.75MB PDF 26次下载 预览

好吧,假设我国老百姓不但不缺钙,不但不近视,反而都是见光死的那种,目前标准还是有一个明显的缺陷:

没有规定行道树和路旁建筑的最小保护距离,树木招呼到居民楼阳台上是普遍现象,于是出现了遮阴权侵犯采光权的有趣场面。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Nich
3天10时前 IP:浙江
933523

主要还是形式主义的影响,有这个钱不如挨家挨户送冰棍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anyo
3天9时前 IP:四川
933526
引用虎哥发表于8楼的内容
特别喜欢看你们拍脑袋。要找理由当然能找出很多,诸如马路种上树整条马路都算绿化面积之类的梗二十多年前就...

遮荫的话,在北方湿度小的城市确实有一点作用,部分起到了骑楼的作用。坐标乌鲁木齐,白天太阳下和树荫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感受。。。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anyo
3天9时前 IP:四川
933528

但如果硬要较真,1-10也有再讨论的必要。1.不讨论2.不懂3.可换常绿乔木,草坪落叶一样要扫,换特殊开孔形状的水篦子4.大部分还是愿意防晒,紫外线也增加白内障风险5.如不是老小区,几无影响,且我反而喜欢6.我极少见到7.连片的一样存在此问题8.一样,不是老小区就没感觉到,跟树种也有关系9.集中连片一样要浇水10.不讨论

对不起我又拍了10下脑袋。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粥粥
3天7时前 IP:湖北
933535
引用虎哥发表于8楼的内容
特别喜欢看你们拍脑袋。要找理由当然能找出很多,诸如马路种上树整条马路都算绿化面积之类的梗二十多年前就...

比较客观的一点是,无论有无行道树,人们普遍是不愿意被晒到的。

近视的问题,也不是靠砍去行道树能解决的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3DA502
2天21时前 IP:河南
933556

我就讨厌没有树荫的路,骑车在路上能把人晒的没脾气,林荫就是路的一部分,尤其是小城市,出门都是电动车,出远门才开车,一半的路就是给自行车用的。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2天13时前 修改于 2天13时前 IP:四川
933562
引用3DA502发表于13楼的内容
我就讨厌没有树荫的路,骑车在路上能把人晒的没脾气,林荫就是路的一部分,尤其是小城市,出门都是电动车,...

除非从事外卖这类工作,一天在太阳晒得到的户外能呆上半个钟头都算很多了,一年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月份怕晒。

在日照充足的城市可以种点行道树,在日照不足的城市(例如成都,重庆),就可以少种一点。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2天13时前 修改于 1天23时前 IP:四川
933563
引用粥粥发表于12楼的内容
比较客观的一点是,无论有无行道树,人们普遍是不愿意被晒到的。近视的问题,也不是靠砍去行道树能解决的

这个普遍是根据你的个例吗,我就“普遍”希望在短暂的交通过程中能尽量晒到太阳,即使三伏天。

至于近视问题,只是指出了遮阴的一种负面影响,从来没有说过砍树就能解决,不知你想表达什么。

这句话明显是个梗——中国人不是缺钙就是肾虚,而最好的预防缺钙的办法就是晒太阳。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粥粥
2天11时前 修改于 2天10时前 IP:湖北
933565
引用虎哥发表于15楼的内容
这个普遍是根据你的个例吗,我就“普遍”希望在短暂的交通过程中能尽量晒到太阳,即使三伏天。至于近视问题...

这个所谓的“普遍”是我根据自己和周围人观察出来的,实际上并不一定普遍。

近视问题和树的关系我确实不清楚,并且直觉上觉得这两个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这么说

你这个梗我头一次听说,大概我太孤陋寡闻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章鱼wheat
2天10时前 IP:江西
933566

主流舆论都是在探讨如何防晒 变白 而不是如何被晒 变黑   线下来看的话 有一些女性打伞 还有一些老人除了打伞 还可能会全副武装(遮阳帽 袖套 xxx)   还有一个就是在非机动车道 有树荫的地方总是停了很多人 无论男女 (也包括我)   我们这新开发区 树的间隔明显更宽 并且新种的嘛 很细小 走在那里感觉下一秒就要热死了

话说很多老年人好像晒不得太阳 也不知道什么是适量(很多一天到晚就在那晒的) 我奶奶她去外面走一会就容易皮肤瘙痒  解决方法就是买个袖套带着 要不然就带把伞 不知道其他全副武装的老人是不是也是有类似问题  这种是不是就需要外源性的补充了 测测血液中 维生素D含量  然后 服用对应补剂 又或者看看光照强度为X的时候 最多能晒多久且不会皮肤瘙痒 尽量的降低晒太阳的影响

应该得有个养老帖子 都来一起展示展示孝道 给亲人+1S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Gdeestan
2天9时前 IP:中国
933568

单纯为了庇阴,为什么不搭个棚子呢?大概只要“正常一些”,一般来说平常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维护就能用个数年的。考虑到太阳高度的问题可能需要在棚顶的边缘挂上一些柔性的遮阳布。棚子也不需要太高(毕竟没有什么很高的车辆上非机动车道,出入口,停车位需要另外考虑)比公交高些就差不多。为了免平坡过度区的棚子被擦碰,这些地方的棚子可以适量高些。有些地方的棚顶还能换成光伏板。为了防止在雨天棚子成为“水帘洞”,可以在棚顶的边缘设计排水槽,而遮阳布可以往里面挪些并将下沿设计为锯齿状使雨水尽量滴在几个集中的地方……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2天1时前 IP:四川
933578

这个事情本来就不适合一刀切,如果马路两边有几米以上宽度的独立绿化带,种一排树当然是合理的(但标准要求种两排),只要树冠的大部分在绿化带范围内,绿化带能连城一片,那么行道树的危害就是次要的,好处就是主要的。但像我上面发的照片那种路,强行种树,坏处很大,还是别种为好。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m24h
2天1时前 IP:上海
933580

这个照片的树荫真喜欢 羡慕成都啊 去过成都 真的是很适合生活 尤其在某个江边 周围景区也特别多 都逛不完

所谓城外人想进来 城里人想出去 在上海 这种感觉的地段 要么郊外 要么景区附近 市中心附近就新天地 华山路 常熟路 复兴路 武康路这些 那个都可谓寸土寸金 有些地方没本事还买不到的 这算是市民投票吧 不仅如此 靠林靠水靠公园的地方 价格也贵好多

比如新天地吧 价格特别贵 原因就是开发商把周围也开发了 做湖种树 由景观带动 如果说种树有问题 那么保留不科学的近代风貌 没有建效率特高的笼子屋 岂不是问题更大?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OliverKung
2天0时前 IP:四川
933582

图:新加坡随机截取

image.png

图:巴黎随机截取

image.png

图:我也不知道欧洲哪个城市,但是应该是捷克的某个城市

image.png

图:伦敦随机的另外一个片区

image.png

我相信,这些国家并不是取得了什么科学发现,认为行道树重要、必要、最好要。

更可能是长期自然博弈的结果,人们自古以来对行道树有心理上的需求,有统一的规划要求。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天23时前 IP:香港
933584
引用OliverKung发表于21楼的内容
图:新加坡随机截取图:巴黎随机截取图:我也不知道欧洲哪个城市,但是应该是捷克的某个城市图:伦敦随机的...

特别喜欢看你阴阳怪气的样子。

谢谢你补充截图,进一步佐证我的观点——即便以花园城市享誉全球的新加坡,也不过如此而已。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天23时前 修改于 1天22时前 IP:四川
933585
引用m24h发表于20楼的内容
这个照片的树荫真喜欢 羡慕成都啊 去过成都 真的是很适合生活 尤其在某个江边 周围景区也特别多 都逛...

你真喜欢,是因为你没有住在树子招呼到阳台上终年不见阳光屋里必须随时开灯一吹风各种虫子和粉尘(你肯定暂时不清楚为何树上粉尘特别多)满屋都是的二楼,更别说阴暗潮湿的一楼。而我住过1,2,3,7,12,18楼各若干年,有充分的比较。

但本帖并未以我个人的感受来论证,而是有条理的指出行道树(可以推广到楼旁树、硬化地面上开洞种树)的若干危害。受危害且不接受的显然是少数,要投票的话当然不占优势,因此我从不期望本帖能得到大多数的支持。但问题并不因为支持者少就不存在,问题就摆在那里,只是有没有人当那个小孩罢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3DA502
1天20时前 IP:河南
933588
引用Gdeestan发表于18楼的内容
单纯为了庇阴,为什么不搭个棚子呢?大概只要“正常一些”,一般来说平常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维护就能用个数年...

在有些大路口还真有这东西,防雨防晒的效果还很好,但是顶多十几年这些金属框架就寿命到期了,后续还是靠路边的法国梧桐,种树比这些棚子成本低太多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m24h
1天18时前 修改于 1天18时前 IP:上海
933590
引用虎哥发表于23楼的内容
你真喜欢,是因为你没有住在树子招呼到阳台上终年不见阳光屋里必须随时开灯一吹风各种虫子和粉尘(你肯定暂...

我住过2楼 6楼 19楼 19楼粉尘最多 我觉得是城市气流带来的 2楼很少 我觉得是因为基本都给树挡下了 当然2楼潮气重 但是和树是没有关系的

至于飞虫 其实上海每年也有几天泛滥的 过后就消失了 但不能说因此就去破坏绿化 那人类还有什么进步意义吗 去思考怎么在保留好的基础上去除不好的 才是有前进性的思想 出现类似“因为怕破坏地面电线不该植树” 的想法 而不是“怎么把电线放到地面下” 就该警惕是不是失去进取心了

不存在只有好处没有危害的东西啊 比如上海的树会长虫子 会飘絮 时间到了都有有关部门处理 就算开台服务器 也得有人维护吧 使用一样东西 考虑其缺点 投入运行成本是必要的

考虑人文需求也是作为科学态度的一部分 就好像某种饮料 不能只考虑衡量是不是能补充维生素 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味道也很重要 甚至味道才是本 那些功效只是末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天18时前 修改于 1天16时前 IP:四川
933591

看起来你知道“不存在只有好处没有危害的东西“。

本帖的任务是指出,将树种在马路两旁,特别是不论现场条件一律种植的危害,并提出一种发扬好处、降低危害的方案。

一个谈危害和降低危害的帖子,我应该有权不谈好处,或者假设非谈不可的话,仅谈如何发扬好处,对吧?

没有必要让你来告诉我大树令人赏心悦目,对吧?

你举的例子,善意的理解是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中性的理解是构建了逻辑陷阱。

有没有可比性先不论,假设有可比性,那也应该与其危害比,正确的对比是“有若干体验,也有若干危害”而不是“有若干体验,也有若干功效”。即使为了味道,糖的量依然是要控制的,香精也不能多放。这才是正确的类比。

至于你修改以后增加的那一段,尽管期望的方向是好的,但逻辑方面就更加惨不忍睹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月光
1天12时前 修改于 1天12时前 IP:江苏
933592
引用虎哥发表于8楼的内容
特别喜欢看你们拍脑袋。要找理由当然能找出很多,诸如马路种上树整条马路都算绿化面积之类的梗二十多年前就...

其实根据政策的变化,不同时期的道路的行道树其实是不一样的,虎哥看见的郁郁葱葱的大树的道路,可能已经种植了很久了。


因为我从小在扬州长大,我还是拿扬州做一个例子

这个是新城区:基本上没有高耸入云的行道树,只有少许树木点缀+绿岛的形式存在

image.png

这个是老城区:宽度不高的路面被大量的树木覆盖(避免网友看不清我用红框框出了)

image.png


其实这个新旧对比也能佐证虎哥的“行道树没那么有必要”的观点,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路规划,老城区的住户对于这些树木可能已经“习惯了”,在道路通畅够用、没有居民反馈抱怨的前提下,再花费财政经济对这些老城区道路进行改造反而是不划算的(另外老城区砍掉了这些树是没有额外的地方可以挤出来去建设绿岛的,以及砍掉了天天见到的树,反而容易造成一些“习惯了”的居民的不满)。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虎哥
专家 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1539
回复
13139
学术分
39
2005/08/24注册,15分23秒前活动

刘 虎

创新工程局主席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身份证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