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
ET系列染料(结构见图)是一类溶致变色染料,其吸收波长(颜色)在不同溶剂中有非常明显的差异(相差240nm以上),因而被用于溶剂效应相关的研究中。随取代基R不同,共有几十种ET染料已经被合成并表征。
R1、R2均为苯基的该类染料称为ET-30。然而合成ET-30所需的原料2,6-二苯基-4-氨基苯酚价格昂贵,自行合成难度高、产率低,对空气不稳定,使得合成ET-30非常困难。为寻找与ET30相似但更容易制备的物质,我曾进行过ET-1(R1=R2=H)的合成,但ET-1的酚羟基有很强的碱性(pKa>10),导致该物质对CO2甚至水蒸气十分敏感,容易变质,其制备和溶致变色观察的可重复性较低。而ET33的R1=R2=Cl,电负性较大,因而酚羟基的碱性大幅减弱(pKa=4.78),其对CO2和H2O的敏感性应该也会大幅降低。因此,本次打算合成R1、R2为氯原子的ET染料(ET-33),将其溶于不同溶剂中观察溶致变色现象。
本次实验计划先使用三苯基戊二酮和查尔酮反应制备三苯基吡喃盐,然后令三苯基吡喃盐和2,6-二氯-4-氨基苯酚缩合生成产物。
二、实验过程
1. 三苯基吡喃氟硼酸盐(简称PsBF4)的制备
取14.8g苯甲醛、33.5g苯乙酮在250ml磨口锥形瓶混合,然后在磁力搅拌下加入CH3SO3H 34.5g,溶液变成近似黑色的红色。然后加入25g碳酸二乙酯,插上冷凝管,回流至不再产生气体(约1h45min)。气体是否产生可用导管导入水中观察气泡,或在冷凝管上口加保鲜膜(注意拉紧)观察保鲜膜凸起来判断。反应完成后体系应当为深红色。在一个500ml烧杯(最好用一次性塑料杯)里加入250ml乙醇(95%,下同),将红色液体倒入,然后迅速用磁铁吸出磁子。此时体系为红橙色。用玻璃棒剧烈搅拌(搅拌时玻璃棒应当摩擦杯底或杯壁,下同),有油状粘稠物沉积下来,静置20分钟,将上清液倒入另一个烧杯,边快速搅拌边倒入50ml氟硼酸(40%),倒入时就生成黄色细腻粉末,继续激烈搅拌,一分钟后析出大量浅黄色颗粒状产物。抽滤,滤饼取出,加入1.5-3倍量乙醇,水浴加热至60℃,搅拌、压碎结块的产物,静置冷却回室温,抽滤,得到33.2g产物。最好再重复操作一次或数次,至黄色粉末不结块黏连为止。
剧烈搅拌下向滤液加入3倍体积水,抽滤,得到混有橙红色杂质的吡喃盐。滤饼加入3倍量乙醇,搅拌,抽滤,如还有红色成分就再放入等量乙醇搅拌抽滤,至全为淡黄色为止。回收得7.5g。总产率73.2%
注:吡喃盐在光下长期放置也会产生橙红色物质,其组成尚不明确。
2. ET-33的制备和提纯
按照文献所述的回流完毕后直接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过滤的方法,得到的产物为棕色,极为粘稠,疑似混有很多焦油,纯度堪忧。因此采用了下述方法:
取4g PsBF4、1.97g 2,6-二氯-4-氨基苯酚、3g无水醋酸钠、70g正丁醇于烧瓶中,搅拌回流3小时。回流完毕后,将体系倒入小烧杯中,加入10ml HBF4(40%),冰浴冷冻并剧烈刮擦杯壁。待冷却到5℃以下且固体充分析出后,抽滤,尽量将固体干燥。然后将固体置于小烧杯中,加入20mlDCM。搅拌并煮沸,过滤。重复3-4次,至滤液基本无色为止(固体仍然有颜色,这是正常的)。接着再用20ml沸腾的DCM于漏斗中洗涤产物,然后摊开滤纸,晾干。该固体就是ET33·HBF4,含有少量氟硼酸钠、醋酸钠等,但并不影响实验。
将ET33·HBF4投入20ml 30%NaOH溶液中,搅拌1h使氟硼酸根完全水解:
BF4- + 4OH- == B(OH)4- + 4F-
然后过滤,得到含结晶水的ET-33固体(如图)。产率很低。
在P2O5干燥器中干燥15天,红色产物变为紫色(如图),测试其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3.溶致变色效应测试
与文献给出的吸收波长对比,均有一定偏差,这可能是由于我使用的干燥条件比文献弱很多,产物仍然含有不明个数的结晶水导致的。限于实验条件,无法重复文献使用的干燥条件(120℃,0.1mbar)
三、实验结论:
本方法可以制备出含有结晶水的ET-33染料,但是产率很低,需要改进实验过程和干燥条件才有可能获得无水的ET-33。
[修改于 2年2个月前 - 2022/10/06 09:08:50]
请问“与文献给出的吸收波长对比,均有一定偏差”是怎么看出来的?没有质问的意思,就是单纯不懂
变色原理大概是因为这个物质吸收一个光子之后达到的激发态的能量受到溶剂的影响很大(激发态和基态之中有一个是高都极化的,高极性溶剂对此有稳定作用)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