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封闭的空间爆炸很难把试管炸碎吧?我记着我初中时老师做氧气性质的实验时也有爆鸣现象,第一次检验就有,个人感觉应该跟co没什么关系。您是2019级的高中生?
时间:2019年11月某日上午
地点:学校教室
经过:该日化学课上,化学老师讲解过氧化钠的性质,邀请同学上台演示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并检验生成物氧气。一同学上台,取过氧化钠于试管中,加水,待反应完全后,他将带有火星的小木条靠近试管口,小木条熄灭。老师提示可能是过氧化钠的量较少导致氧气不够,建议他将小木条插深一些,该同学照做,小木条再次熄灭。
老师又递给他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当他将木条伸入试管时,试管内突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是否有火光现在已无法回忆)。试管没有破碎,试管内液体没有溅出。
后果:全班同学受到惊吓,后半节课一直在讨论该事导致没人听课;该名同学表示选科绝对不选化学(但最后还是选了物化生)
原因分析:第一次插入木条熄灭后,试管内可能已经有了燃烧不充分产生的CO等可燃气体;而该名同学取的过氧化钠较少,生成的氧气也较少,因而管内的CO刚好处在爆炸极限范围内,第二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时,引发爆鸣。
教训:课本上介绍的小木条法检验氧气实际上相当难用(木条未伸入试管即被气流熄灭,木条伸入后不复燃,难以控制“带火星”的燃烧程度等等),但发生爆炸的还未见前人报告。因而,在使用小木条检验氧气,尤其是同一份氧气已经用小木条检验失败过一次时,要格外小心爆炸的风险。本事故中如果试管质量不佳被炸碎,后果将比较严重。
非封闭的空间爆炸很难把试管炸碎吧?我记着我初中时老师做氧气性质的实验时也有爆鸣现象,第一次检验就有,个人感觉应该跟co没什么关系。您是2019级的高中生?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