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一等奖,奖设立九年来,第八次出现一等奖空缺
转帖
第九届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上海)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无论是面向高校教师及学生的公开组,还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生组,一等奖均再度空缺。这也已是该奖设立九年来,第八次出现一等奖空缺。
由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等学者倡议设立的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1986年起由陈嘉庚基金会在新加坡正式成立,旨在鼓励和培养新加坡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
九年前,该奖走出新加坡,同上海大学联合设立了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上海)。根据比赛规则,参赛学生需要向组委会提交的是发明实物,而非创意设想。
上海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委员会主席、上海电力学院教授曹家麟表示,许多博士生也将发明作品送来参赛,其中有的还属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技术水准很高。
即便这样,一等奖仍然长期空缺,使得这项重要的发明奖励显得与众不同。由于比赛形式沿用新加坡的模式,评审标准也同新加坡的比赛一样,因此也跟新加坡一样更看重发明的原创性和实用性。
该委员会副秘书长陈庆文指出:“评判一等奖的宗旨在于项目能不能在其领域内具有引领作用,能不能在将来产生较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达不到这个要求就绝不降格以求。”主办方将上海和新加坡两地的作品比较后发现,新加坡的作品虽然简单,但是很有想象力,有极大的研究空间,而上海学生的项目过多考虑技术因素,缺乏想象。
想象力缺乏已是长久以来大多数中国学生的不足之处,《光明日报》两年前曾报道,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在2009年曾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其中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有评论指出,中国的教育体制僵化、追求功利化现象严重。高考等一系列升学考试的存在,使得教育目的变为一切只为升学,奇思妙想和个性张扬只能换来低得可怜的考试分数。当评价标准只有考试分数的时候,教育便不需要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不仅不会培养这些能力,甚至还扼杀了学生的这些能力。
数位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事实已经表明,这个民族从来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没有中国大陆现行的教育背景,即便是被中国称为大师的钱学森等人也是在中共建政之前培养的人才。
中国社会近年来频频热议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也把舆论焦点直指高考等升学考试导致的教育畸形,以及现实存在的高等教育职业化,政府层面也提出了一些改变措施。
中国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便认为,教育改革应首先从高考制度下手,只有高考变了,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回来,才能解放中国的教育。
也有舆论认为教育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则取决于政治改革的进展。
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荣长海曾撰文指出,教育体制只有与国家政治体制同步改革才会取得有效的进步,否则教育改革成效必然有限,甚至它的进展远不如经济、科技、文化等体制改革那样快速和有效。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