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欣赏:关于大学的概念
虎哥2010/12/04科学技术学 IP:四川
关于大学的概念

约翰·亨利 1854
节选自《大学的理想》(文末有下载)

约翰·亨利·纽曼(JohnHenryNewman,1801—1890年),纽曼型大学模式的奠基人。曾就学于牛津大学, 1854年都柏林成立天主教大学,约翰·亨利任校长。为准备该校成立,约翰·亨利发表了一系列演说,这是其中之一。以前曾在论坛上介绍过两种大学教育的基本模式,纽曼模式是其中之一,注重大学人文教育,直到今天仍是世界上著名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模式。

……
先生们,如果我必须在两种大学中选择——一种是所谓的大学,它不提供住宿和学习指导,每个学生只要通过一场包括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考试,就可以获得学位;另一种学校根本就没有教授和考试,只是让一群年轻人共同生活三四年,然后把他们送走。据说牛津大学已经这样做60年了。如果要我说出哪种方法更利于智力的培养,那么,我要向你们声明:如果指的是哪种方法能够更成功地训练、塑造和拓宽一个人的思维,哪种方法更能培养出适合担当世俗责任的人员、好的公职人员、世事通达的人以及流芳百世的人,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种看来无所作为的大学,它好过那种要求学生通晓世上所有学科的大学。我这样说,并不是指从道德方面考虑,因为很明显,强制性的学习必定有益,而懒散的习惯必有大害.
当一大群具有年轻人特有敏锐、直率、同情、观察细微等品质的青年来到一起,自由到相互交往,即使没有人教导他们,他们也必定能够彼此学习;他们的谈话对个人来讲,就是一系列的讲课。一天天地,他们从中学习到新的思想和观点、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判断和行动的原则。婴儿必须弄明白他感觉到的信息的意思,这似乎是他的本能。他以为眼睛所见到的东西都离自己很近,直到他真正明白其中是有对比的。这样,他就通过实践懂得了他最初学到、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的联系和用处。我们在社会的生存也需要类似的教育,这些教育就由大学校或者大学提供。它的作用在自己的范围内可以称之为拓宽思维。……不管这种教育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也不论它是对是错,这都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最起码它有意于智力的开拓;最起码它认识到了知识并不只是一种被动接受的片断和细节;它是有意义拓事情,而且能够产生一些有意义的影响。那些相互没有交流和情感的老师们产生不了这咱影响,那些不敢于发表意见、没有共同原则考官们也产生不了这种影响,因为他们所教或所考的年轻人互不相识,也不认识他们。他们只是每周三次或每年三次或三年一次地在冰冷的教室里或大型的纪念日中,向学生们讲授或测试一大堆种类繁多且互不相干的学科。
……
接受基本教育后,愿意独立思考的人在图书馆信步流连,随手取阅一些自己真心愿意深入学习的书籍,这该是多么有益的一件事啊!在原野上徜徉,一起欣赏“树儿的低语,奔流的溪水”,又该是一种多么健康的学习啊!……
attachment icon 大学的理想.part1.rar 4.77MB RAR 75次下载

attachment icon 大学的理想.part2.rar 2.10MB RAR 68次下载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3
1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wuncle
7年3个月前 IP:广东
839465
这种模式太理想主义了。完美,但太理想,当前人类社会环境,不足以承载起这种模式。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mingleigh
7年3个月前 IP:北京
839466
有些乌托邦了。

想起一部美剧还是美影里,大约是高三吧,都要选择大学了。自由的教室里学生们思想奔放,由着天性发展,干什么的都有,有一个美女学霸自顾自地演算习题,此女按剧情是要用自己的学识拯救世界的。我按了暂停键,放大了图像,发现学霸在做两位数的加减法.....😓

纽约时报曾经连续登载过几个专栏,说的是哈弗这样的名校里的几个教授,如何让黑人、墨西哥裔学生别放弃数理化方面的课程。有很多来自不好社区的孩子非常聪明,也很想努力,也有梦想,想从事理工科方面的职业,但是无奈基础太差,无论怎样灌心灵鸡汤,多数人还是建议转文科专业。

对多数普通孩子,学习还是一项非常辛苦,还要耗时十几年,远不如吸大麻、打球、玩游戏有吸引力。没有压力,就成废物了。即使是占人口百万分之五的天才,没有外部环境的压力,没有辛苦努力,全靠自己信马由缰,多数人成年后还是无法进入社会百分之一的上层。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关于大脑研究的。结论是人类有两样能力必须在2-7岁间启蒙开发,一个是语言,另一个是数学。语言好说,有交流的环境就行;麻烦的是数学,就需要给孩子一些压力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7年3个月前 修改于 11个月20天前 IP:四川
839469

@wuncle 这种模式总体而言已经成功运行了一百年了,你却说他无法被承载。。。但你觉得他理想主义是有道理的——因为它有一个隐含环节:必须有严格的筛选机制,把具有“敏锐、直率、同情、观察细微等品质”的人选拨出来,把与之相悖的人隔离在大学校门之外。这些“品质”是家庭教育和初、中等教育共同的结果,它的作用甚至远胜于大学本身。

现实中似乎的确没有哪所大学彻底执行了这一方案,但普遍受其影响。文中提到牛津大学在那时已经按此方式稳定运行了60年——需要补充一些背景知识:除了常规的那些筛选之外,甚至一个人能否入学需要已经入学的学生投票,这些是中国人难以想象的。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虎哥
专家 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1551
回复
13390
学术分
39
2005/08/24注册,2时38分前活动

刘 虎

创新工程局主席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身份证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