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16.5)发生的一个有趣的知识产权官司
虎哥2016/05/26正能量研究 IP:四川
这篇报导很长,其中也不乏各方借势炒作,如果没空,就千万不要看!不过里面有不少干货,如果要看建议按顺序阅读。

加注:千万不要相信文中关于某些聊天工具安全的说辞,后果自负。

前情

IT专家霍炬在2015年9月29日发表了一篇文章,首发于微信平台,并授权雷锋网等多家新媒体转载。这篇文章非常值得一看,如下:

Telegram传奇:俄罗斯富豪、黑客高手、极权和阴谋

说了很久要写Telegram的故事,一直拖延没有写。在我拖延的这段时间里面,Telegarm继续快速增长,前几天,在旧金山的TechCrunch Disrupt活动上,创始人Durov说现在Telegram每天发送的消息数已经达到了120亿条,而今年2月的时候只有10亿条,是时候写完这个故事了。不过,随着它的出名,在中国也毫无悬念的变得难以访问,所以,如果你看完下载了它,又觉得不好连上,程序崩溃什么的,这并不是Telegram的错。

每天120亿条消息是什么概念呢?我能找到的Whatsapp最新一次公布这个数字是今年4月,每天640亿条,这可是Facebook以190亿美金代价重金收购的App,并且被当作Facebook在移动平台上最好的投资之一。出生在最大的互联网市场美国,并且有Facebook的全力支持,也只是几倍于Telegram的规模而已。如果不出意外,未来的某个时候,Telegram会超过Whatsapp。

消息数量和月活跃用户上,Telegram显然比Whatsapp和微信还有很大差距。但这是一个只有2年历史的新工具,并且他是一个完全私人拥有的公司,没有其他股东,没有投资人,号称永远不会出售,并且,它有着一支人数极少又战斗力极强的团队…这一切都让这个产品显得与众不同。如果要说这个时代的传奇,Telegram和它的创始人甚至团队,都完全可以入选。它和人们所知道的各种创业故事、商业传奇完全不一样,但又具有传奇故事的一切要素:黑客高手、政治、极权、阴谋…富豪,一应俱全。

2014年1月24日对于Telegram是个惊喜的里程碑。在这一天,Facebook宣布收购了最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在之后的5天里面,Telegram增加了800万用户。究其原因,很多发达国家的用户对隐私有着更大的担忧,Whatsapp变成了Facebook这样大公司的资产,之后必然会发生数据交换,这是对隐私的巨大挑战。越来越多的数据掌握在大公司手里,这显然不是一件让人放心的事。这时候开始有更多人注意到了Telegram,这个极其注重隐私的工具,并且开始尝鲜。在那几天,很多人是第一次知道其创始人Durov兄弟,并且从媒体得知了他们是俄罗斯富豪。以至于Durov不得不在Twitter喊话,说请用户放心,我们团队并不在俄罗斯,现在的公司注册于德国柏林,非常安全。

他们当然非常安全,因为柏林也只不过是这个团队一系列复杂的离岸公司控股结构中的一环。至于团队到底在哪,干脆没人知道。创始人Pavel Durov很可能根本不和团队在一起,甚至很多人猜测他们压根没有一个物理的办公室,而是一个用Telegram沟通的分布,实际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团队。酷爱八卦的媒体们也基本没有挖到过他们在物理世界的位置,更没有探访过他们的办公室。至于Pavel Durov本人,倒是会偶尔出现在世界各地接受一些采访和参加活动,只不过一会儿出现在柏林,一会儿出现在旧金山,有记者问他到底住在哪,他想了一下,似是而非的回答“巴黎挺不错的。“在Telegram发展的这两年里面,被媒体挖到的办公室位置只有一次,那是在位于纽约州水牛城(Buffalo, NY),这是一个和高科技不怎么沾边的城市,它是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美国那边,和加拿大安省接壤,并且以安大略湖的大湖效应造成的巨型暴风雪出名。这曾经是Pavel逃离俄罗斯之后的第一站,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到机场随便买了最近一班离开俄罗斯的飞机,从而随机到了这个城市。Telegram团队也提到过,他们第一个数据中心位于Buffalo。但现在那个办公室早就人去楼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人发现所以搬家了,我还是请朋友帮忙拍下了这个外观相当普通的办公楼照片。这个团队的神秘和传奇可见一斑。

1.jpg

在创建Telegram之前,Pavel Durov以俄罗斯社交网站VK创始人闻名。2006年Pavel Durov和他的哥哥Nikolai Durov一起创建了VK,随后的几年,它成了俄语区最流行的社交网站。Pavel Durov不止一次自豪的说,VK是唯一一个在自由市场竞争中胜过Facebook的产品。Mark Zuckerberg后来自己也承认,曾经认为Facebook超越VK是早晚的事,没想到到现在已经有10年,仍然没能超过它。Pavel也毫不掩饰VK曾经从Facebook借鉴了很多东西,他说,毕竟我不是设计师啊,要全都自己设计要花更多时间。早期的VK从页面设计到推广方法,都跟Facebook完全一致,他也是从俄罗斯几个著名大学开始的,但后来变得越来越不一样。Pavel Durov 和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岁数一样大,都出生于1984年。媒体曾经总是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对比,两个年轻的互联网新贵。但是近年来形势变得非常诡异,为了言论自由,Pavel被迫放弃了他曾经所创造的一切,逃离俄罗斯,安全生活在美国的Mark Zuckerberg反而一直配合俄罗斯政府自我审查,Pavel经常发文讽刺他…看到Mark和Facebook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我完全赞同Pavel对他的讽刺。

图片:Pavel Durov 照片,真是帅啊,这张是给女读者的福利…
2.jpg

2011年开始,事情的发展已经美国人已经很难看懂了,但是还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都懂。这一年,Durov兄弟的日子开始艰难起来。他们是强烈的自由捍卫者,认为言论自由高于一切。当时,俄罗斯国家安全机构要求VK关闭一些普京反对者的页面,遭到了Pavel拒绝。随后全副武装的反恐警察小队就突袭了他的住处和办公室,想必后来也发生过很多次不为人知的秘密谈话…

2014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时候,俄罗斯安全机构再次要求VK交出一位乌克兰活动家的个人信息,Pavel不仅贴出了文件全文,还连续贴了两张穿着衣服的小狗照片嘲讽安全官员们。

图片:他收到的俄罗斯安全部门的文件其实还是很正规的,要是其他国家也可以给一份这样的文件,删贴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更没怨气一点吧。
3.jpg

图片:他回复的就是这张小狗…
4.jpg

图片:随后又发了这一张…
5.jpg

这大概彻底激怒了普京。其实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奇怪的事情也开始发生在了Pavel Durov身上,比如指控一辆他名下的汽车发生了交通事故逃逸之类的,尽管他自己根本没碰过这辆车。

Pavel Durov并没屈服。普京对他的要求很简单,要么听话,要么把所持有的VK股份,卖给普京亲信所掌握的基金或者其他关联公司。Pavel仍然拒绝出售股份,只是这一次,他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了,在前面几年中,普京亲信的基金们一直在从VK其他股东手里收购股份。董事会里面Durov兄弟终于成了孤家寡人,最后被迫卖出股份,放弃了他创造的一切。当然,俄罗斯政府比其他国家稍微好一点,至少是花钱买股份,因为有保密协议,Pavel没有透露过实际交易金额,不过人们推测应该有4亿到5亿美元这个级别。比起Facebook的市值不值一提,但对Pavel这样有足够大理想又一心实践理想的人,这已经能让他做很多事了。

图片:Pavel Durov 回应XXXXXXX并购VK事件。XXXXXXX同样被普京亲信的基金控股,过去XXXXXXX本来也有VK股份,Pavel手里还有XXXXXXX的投票权,这一次是要完全并购…另外,XXXXXXX股东还有一家中国公司,猜猜是谁?呵呵,答案是腾讯…
6.jpg

在被查水表的那些年里面,Pavel已经开始逐渐实施他理想的生活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放弃所有固定资产。他卖掉房子、家具、车…到他卖出VK股份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持有任何固定的资产了,只有大量的钱。差不多也是在这段时间里面,他和哥哥Nikolai完成了Telegram最早期的工作。关于为什么要做一个强加密,非常在乎隐私的工具,Pavel Durov自己说,是第一次被警察突袭住处的时候,他给哥哥打了一个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他突然意识到电话是不安全的,一定会被监听。随后他发现,没有任何通讯方式可以保证他想要的安全和隐私,它们都有各种缺陷,要么是天生的缺陷和技术限制,要么是工具运营者的配合,导致这些工具毫无安全可言。

既然没有一个可靠的通讯工具,那就自己做一个好了。兄弟两人又一次重新合伙开始一个新项目,Nikolai为这个工具设计了加密协议和架构,这就是Telegram。所以,Telegram是为了隐私和安全而生的。和一些工程和产品团队开发的通讯工具不一样,它是真正由数学家主导的项目,坚实可靠。

说到这里,要介绍一下同为VK创始人的Nikolai Durov,他是Pavel的哥哥。wikipedia上对他的描述是“程序员,数学家”,此人参加了3次国际数学奥赛,拿回了3块金牌,又参加了4次国际信息学(计算机)奥赛,拿回了1块金牌和3块银牌…绝不空手而归,从小就是天才人物。Nikolai Durov并不是那种擅长竞赛数学的书呆子,除了读了2个数学Phd,他还一直领导VK工程师团队。那也是一个人数少而精的技术团队,他们完成了VK整个的工程和技术需求,一直到2013年才停止VK的工作。

离开俄罗斯的时候,他们从VK团队中挑选了一些愿意一起满世界流浪的高手,继续由Nikolai带头,组成了Telegram的团队。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公开的资料介绍过团队成员,只能从Github上代码的贡献者稍微窥探到一些团队成员的风格。Pavel在几次访谈和自述中提到过,这个团队中至少有6个人得过ACM竞赛大奖。并且都可以轻松拿到Google或者Facebook这个级别公司极好的Offer。当然这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成本开支,Pavel说因为Telegram不打算出售,团队成员没法通过期权获得收益,所以给大家期权没有意义,他只能给团队开极好的薪水。薪水好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至今只能知道Telegram的开销是每月100万美元,包括人力和硬件网络等等资源开销,大致估算一下就可以知道,这的确应该是极好的薪水,远超过Google这个级别公司高级工程师水平。相对于微信的支出,这个开销应该是个小数字,但考虑到所有资金都是Pavel自己一个人出的,虽然是有几亿美金的富豪,也是个不小的压力。Pavel不止一次表示,绝对不会对最终用户收钱,但是他早晚要让公司盈亏正常。他对于Telegram的预期并不是赚钱,而是可持续,只要公司赚的钱能负担自己的开销,他就满意了。对于始终期盼增长,已经很有钱但还要赚更多钱的互联网大佬们,这是难以理解的疯话。但我相信他是真诚的,Pavel从来不是一个在商言商的人,就算在VK发展比较顺利的时候,他也没事就会发表一些政治言论。这些言论就算在美国都有点惊世骇俗,比如建议俄罗斯废除货币之类…一些颇有乌托邦色彩的言论。他也曾经说过,当他开始有钱的时候,去看了其他俄罗斯有钱人的豪宅和游艇,当即就明白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改变世界本身比钱有意思的多,钱只是他在改变世界过程中的副产品和资源。他当然有资格讽刺Mark Zuckerberg,比起Pavel的生活,Mark所谓的叛逆只不过是见投资人时候不穿正装穿帽衫而已,实在孩子气。

今年年初,笑来老师迷上了Telegram,想在上面做一些东西,那段时间我帮他读了不少Telegram的代码。边读边佩服这个团队的优秀。Nikolai设计的协议MTProto极其优秀,兼具数学和工程之美,它的加密基础非常完善,同时又在工程上很出色,Telegram传递的消息实际是函数,可扩展性相当强。同时,所有代码都是开源的,在github上可以看到每个项目的贡献者人数都很少,但代码质量相当高。我很惊讶于如此短的开发时间,如此少的人数,产生出这么高质量的代码。Telegram的特色就是快,它的快体现在各方面,不仅仅是协议本身精简造成的传输速度快,Telegram在各平台上的实现几乎都是从最底层的简单API实现,几乎不使用常见的库,而是自己实现所有界面控件。他们的所有控件样式也相当简单,从而让绘制效率非常高。这些努力最终得到的回报,就是它使用起来速度极快,极流畅。如果你在一个正常的网络环境使用,会非常直观的感受到它的效率和稳定。到今天,已经加入了相当多功能的Telegram(包括自定义的贴纸表情和机器人)iOS版只有30M的体积,而微信早就到了90多M,就算是功能简单的多的Whatsapp也有40多M。有兴趣琢磨代码的同学可以去Github上慢慢研究他们开源的代码,肯定会大有收获。

电子前线基金会(EFF)有过一个关于常用通讯软件安全性的评测,其中Telegram的隐私模式满足所有标准。达到这些标准的工具里面,Telegram无疑也是最好用,最时尚的一个。而且Telegram对于安全性的做法也很富豪,Pavel开出赏金,只要有人找到协议的漏洞,就给10万美金奖金。2年来确实有一个人拿到这笔钱,准确的说,那个人找到的是一个隐患,而非漏洞,不过Pavel说隐患也很重要,奖金照给。

一流的数学和工程团队+开源+重金安全悬赏,这些条件造就了Telegram的可靠,让人很难不信任他。我知道有很多人说“等他们需要赚钱的时候会如何如何”,这些人往往也是认为赚钱是第一重要,他们难以理解,甚至难以接受这世界上有不怎么把钱当回事的有钱人,估计他们也更难理解为什么另一位硅谷富豪Mitch Kapor会全心投入电子前线基金会(顺便说一句,此人也是Uber的早期投资人,将来我也会写他的传奇故事)。另外还有一些人说“哈,使用电话号码注册也好意思叫安全”,我觉得他们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数学天分是否比Nikolai更高,然后再去仔细琢磨一下Telegram设计的良苦用心。无论从任何角度看,Telegram都是目前流行通讯工具中最可靠,最令人放心的一款。同时,Telegram用户量的暴涨本身就创造了一个奇迹,这是在互联网主流市场之外成长起来的社交工具,并且最终得以侵蚀美国市场。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根本不信这种事情发生…Telegram不仅不在硅谷,甚至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哪。

2012年,Pavel还做过一件上了世界各国媒体头条的事情,他和VK的一位副总裁在办公室窗口往楼下扔钱,当时扔的每张纸币差不多值170美元。可惜后来抢钱的人开始打起架来,秩序一度非常混乱,Pavel只好停止了。Youtube的视频上可以看到,他把钱叠成纸飞机扔下去,看着人们抢来抢去开心的哈哈大笑。那一年他27岁,整个事件看起来就像是年轻的富豪暴发户拿路人取乐。不过后来Pavel解释过动机,他说当时他给了VK一位副总裁一笔奖金,这位副总裁跟他差不多,也认为钱只不过是改造世界的副产品,没什么珍贵的。Pavel很高兴说既然觉得没用,那你把这笔钱扔掉好了。这位副总裁当即开始往楼下扔钱,Pavel拦住了他,说你这样扔太没创意了,看我的,随后他把纸币叠成纸飞机飞出窗外。这架纸飞机后来被做为了Telegram的Logo。Pavel非常喜欢扔纸飞机那个时刻,他觉得那非常能代表他叛逆精神。那并不是暴发户对金钱的挥霍,而是对自由的向往。

图片:视频本身不是很清晰,不过,就算模糊也能看到这架纸飞机了吧?
7.jpg

[hr]
Pavel Durov的故事,是一个中国读者很容易感同身受,美国人无论如何也看不懂的故事,这也正是Pavel始终嘲笑Mark Zuckerberg的原因。Pavel曾经也说过,他觉得挺幸运,最终并没有在俄罗斯坐牢。我看到他说这段话时候心中暗笑,俄罗斯人还算幸运,出身克格勃的普京,虽然强权但竟然也算的上老实,要是在某个其他国家,怎么会有机会花钱买你的股份,怎么会制造什么交通事故逃逸之类不靠谱的事件呢?当然是先以涉嫌逃税抓起来,然后等你把股份拱手免费送上,最后电视台认个罪,媒体批评一轮,这事也就慢慢被人们淡忘了。也难过其他国家的企业家那么老实…俄罗斯和普京是承认Durov兄弟和VK的价值,而在其他国家,他们根本不珍惜人们创造的一切,觉得随便就可以毁掉。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中文媒体报道Telegram(中文被译作“电报”)最多的媒体,并不是科技媒体,而是新华社。这篇报道是2015年07月12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揭开“维权”事件的黑幕》,文中写道:“‘电报’主要用于组织串联[此处隐去若干字]……可以设定时间删除图片和文字…[此处又隐去若干字]” 至于这些人到底是谁,他们干了什么,文末我放上人民网的文章链接,值得一看,仔细揣摩一下这些人的背景和来历(要用Google查),相信你不仅能更懂Pavel以及Telegram的苦心,还可以更懂中国。写多了又要被删了,我就不多写了。

我估计会有读者问这篇文章中的其他国家是哪个国家。特别在这里解释一下,请看下面这条著名的微博。
8.jpg

Pavel Durov还有很多故事可以写,但这篇放不下这么多内容了,比如他对版权和盗版的态度,他对斯诺登的支持,他对恐怖主义和隐私以及信息自由的关系的看法…都非常有意思。也许将来我会再写一个续篇。


随后的10月5日,另一个订阅者颇多的微信公众号“差评”发表了另一篇声称为原创的文章。

把扎克伯格秒成渣的社交网络真巨头,就是这么帅!

战斗民族果然人才辈出。

相信这个时刻大家都被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老奶奶刷屏了,差评君就不凑这个热闹了,讲讲一个俄罗斯帅哥的故事...
1.jpg
他不是歌手,也并非演员。
他是俄罗斯的马克扎克伯格,开发了俄罗斯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VK,3亿+用户。而Facebook的占有率常年在10%以下。
他是俄罗斯的张小龙,开发了以安全性、私密性著称的即时社交应用Telegram,月活跃用户6000万,每天处理信息超过120亿条,还在持续增加之中。
他叫Pavel Durov,他今年只有30岁,他就是这么一个变态。。。
(由于这家伙在俄罗斯国内和政府干得太厉害了,惹恼了大帝,在2014年他不得不出走俄罗斯。事情本身已涉及到很多敏感词,所以差评君会把这个事儿,按纯情的套路讲,你们也休要怪我了。)
他童年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都灵度过,他的父母在那的大学里教书,直到2001年,他回到了出生地圣彼得堡念大学。
2.jpg
他和Facebook的扎克伯格一样都出生在1984年,他也承认他的确借鉴过Facebook很多东西,但Pavel讽刺起扎克伯格来可是一套一套的。
比如,Facebook有一次关闭了一个反对派的主页这事儿。。。就把他气得够呛。
3.jpg
归结原因的话,他本身是个极端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者。
这是他的VK主页,大家随意感受下,看来他还挺喜欢读老子的。
4.jpg
他的个人描述页也提到了自由主义这点:
5.jpg
非常有意思,他经常发表一些惊世骇俗的观点:比如,俄罗斯应该废除货币。还发表了无政府资本主义宣言。
也是醉醉的,真是挺能折腾的。。。。不过这能帮大家很好的理解接下来发生的事。
2011年时,因为Pavel Durov拒绝关闭VK上某个反对团体的页面...于是特警找上门来了。
后来,也是麻烦不断,比如他被警方怀疑驾驶车辆肇事逃逸。估计平常也没少去喝茶。
但这哥们从来不认怂...
比如2014年俄罗斯安全部门要求他的网站配合一下审查,他鸟都没鸟人家..

直接把文件po在自己的主页上....
6.jpg
7.jpg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VK的几个大股东都把股份卖给国有基金后,Pavel Durov不得不将自己12%的股份也卖掉了,换回了大概4到5亿美金。
(剧情的跌宕起伏,请参见最跌宕起伏的谍战剧与最刻骨铭心的“永远不要和你最好的朋友一起创业”剧)
however,去年4月,他卸任CEO,跑了。。。
8.jpg
就不逐字翻译了,大致意思:我走了,带着我的12个兄弟,暂时住在欧洲中部的某个国家,我们现在在寻找一个能做自由之事的自由之地。
我的团队里,有6个ACM(美国计算机协会)冠军和6个其他编程比赛的冠军。然后目前我会着眼做Telegram这个应用,仅仅8个月,我们就已经有了4000万的用户。
对的。。这哥们早就给自己留了一步,在2013年8月,他就操办起了自己的副业Telegram。
9.jpg
而且真的是移动办公,他们并没有物理上的办公室,每次抛头露面的也只有Pavel Durov一人。这个团队的13个人很可能分散在好几个国家。
大致来说和微信,whatsapp,line这些都差不多,都是即时通讯应用,但是Telegram不一样的地方有三点:
1.极度在意用户的安全性、私密性
在安全性这点上就要提下Pavel Durov的天才哥哥尼古拉了,他是1996-1998连续三年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还参加四次国际奥林匹克信息竞赛,拿下一金三银,也是一个变态。。他为Telegram设计了一个MTProto加密协议...
颜值差一些
10.jpg
而且整个协议是开源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寻找漏洞,不服来战。两兄弟说了,谁要是能突破Telegram的安全协议,就能获得20万美金的奖金。
挑战本身也很有意思:截取他们两兄弟的聊天记录,发送到一个指定的邮箱。至今为止没人能做到,但有个程序员哥们还真赢得过一次奖金,因为他发现一个潜在的安全漏洞,但没有突破。
2.永远不收费,我们不为钱
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11.jpg
Telegram并不打算实现收益,我们永远不会卖广告也不会接受任何第三方的投资。我们也不会把Telegram卖掉。我们并不在意用户基数,我们只想做一款通讯应用。
认真看,你会发现这其实是对第一点的再次重复。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
我很在乎你们的隐私,我愿意为此牺牲商业利益;
我不允许任何人进来,因为我怕像上次一样被人给卖了;
这一切的前提,没错!我有足够的钱维持Telegram的正常运转。
3.就是快
Telegram的slogan就是比其他所有的IM应用都要快,一方面他的代码兼具数学和工程之美,由于精简高效所所以传输速度快。其次,Telegram几乎不使用库,在各平台上都是通过最底层的简单API实现。Telegram的安卓版只有13M,iOS版只有34.7M。你可以去看下微信的。
客观的说,还挺不错的,Telegram跨所有平台,云同步,传输文件可达1.5G,唯一的不足是不能发语音。
当然Pavel Durov这哥们也会偶尔干些傻事...比如为了表示自己不在乎钱,把5000卢布的纸币折成纸飞机扔出窗外(每张价值491.5人民币),导致了街上行人的哄抢和打斗。
12.jpg


相持

同年10月13日,霍炬发表文章,指出“差评”公众号的上述文章是在霍炬文章基础上,经抄袭洗稿以后所作。他专门为此发表了一篇文章:

不需要无限只猴子的创新抄袭

让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地按键打字无限次时,必然能够产生任何可能的文章,甚至是全套的莎士比亚。但在互联网时代,内行而精明的媒体人可以神奇地使用了一种创新抄袭模式,解放了猴子们的生产力。

前一段,我写了一篇关于Telegram以及其创始人Pavel Durov的传奇故事。随后一直有朋友和读者给我转来一篇神奇的文章,告诉我那篇文章被抄了。非常感谢各位读者和朋友的关心,但之所以用神奇这个词来形容,是因为这篇被大家认为是抄袭的文章去微信举报是没用的,它很创新。确切的说,他不是抄,而是把我的原文缩减和改写,并且换了一部分图片。比如我用了Pavel Durov的半身照片,他们找到了那张照片的全身原照,把我的半身照片换掉了。

这种做法造成的结果很有意思,尽管这么多读者认为“你被抄了”,但是我什么办法也没有,还经常得劝劝读者别生气。他们有效的找到了现行制度的漏洞,微信的原创保护没办法处罚他们。这篇文章我从去年开始决定要写,花了快一年的时间去追踪Telegram的发展以及Pavel Durov本人的进展,读了无数资料和他的访谈,最终才写出来。而他们只需在我的文章上按图索骥,估计最多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原创”文章。何况,我为了读者进一步阅读方便以及写文章要严谨的态度,把文中提到的照片、视频的原始来源都标注在了最后,这些也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jpg
看到这里大概你以为我非常生气。恰恰相反,我一点也没生气,而是觉得非常佩服。这才是我要写现在这篇文章的原因。这件事简直太有趣了,好玩程度不逊于我之前写Telegram的传奇。微信通过原创保护严打抄袭,从而提供了中文世界有史以来最好的写作环境,过去的搬运工模式抄袭已经几乎被灭绝。但这帮人发明的这个新模式规避开了微信的规则,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并且,他们还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没抄你的,不信你比对原文,区别很大。道德上也容易不落下风…不禁让我我拍案叫绝,这跟我前几天写的Xcodeghost安全问题属于一个级别的创新。都是实际操作方法不复杂,成功利用了整体环境达到自己的目的,高手所为。其操作的简便程度,只比过去的原文照抄模式复杂一点点,完全可以批量进行。范围也可以无限大,除了视频类,漫画类和独特的新闻采访,其他内容全可以用这种方式“洗”一遍,就成了自己的。完美。早晚有一天,微信公众帐号领域会有大量人从事这一行业…

你肯定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什么样的团队发明出来这么漂亮的办法。我也一样好奇。我之前说过,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中国特殊的互联网环境,你几乎不可能隐藏自己,总有线索找到你。我就来演示一下,如何合法的,不泄漏隐私的情况下,完全使用互联网上公开的信息找到他们。

这是一个认证过的公众帐号。志怀高远想商业化的团队为了融资和股份划分都会认证。打开微信的帐号信息,找到认证用的公司名:“杭州麻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搜索这个公司名没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是个低调,闷声大发财的团队,不怎么抛头露面。
2.png
还记得让纽时在中国看不了的那篇文章怎么写出来的吗?没错,去工商局查档查出来的。我的要求没那么高,只用工商局网站提供的信息就够了,于是,去杭州工商局提供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浙江)”继续查,网址是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zhejiang.jsp

在信用公示系统的搜索框里面输入:“麻瓜网络”,点搜索。 再输入一个特别变态的验证码之后,结果出来了。如下图:
3.png

这个页面提供了企业的基本信息。如图,法定代表人叫徐建军。法人代表俗称被绳之以法的人,意思就是出事抓他肯定没错。简单在Google搜索法人代表徐建军以及另外一位股东陶伟华,找到的信息不多。有一个叫做“X徐建军X”的微博用户。但是看不出来他和这个叫做“差评”的公众帐号有什么联系。

还好工商局提供的信息里面还有注册地址,继续去Google搜索地址“杭州 景兴路999号4号楼303”,第一个结果来自IT桔子。这是我前同事文飞翔做的一个IT公司数据库产品,数据翔实,很靠谱。

IT桔子的信息说这个地址是一个叫做“开始众筹”的网站,公司名字叫做捕翼网络,CEO叫做徐建军,还给出了微博帐号。点过去一看,就是刚才找到的微博用户“X徐建军X“。但是…众筹网站和自媒体看起来没什么关系啊。
4.png

不过好歹我们又知道了一个公司名字。继续回工商局网站查查看。跟刚才一样,输入名字“捕翼网络“,以及特别变态的验证码,结果如下图:
5.png

法定代表人:徐建军 公司注册地址同样位于景兴路999号4号楼303。除此之外,页面下面还有历史变更信息,从历史信息中可以看到,两家公司先后从“文一西路1218号17幢3单元301-1室“搬家到“景兴路999号“。这些信息可以证明,两个公司壳下面的同一个团队。结合IT桔子的信息,可以确定微博用户 X徐建军X 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6.png

再随便搜搜“差评 徐建军”,搜到了一篇“差评“之前发布的文章,声称自己不认识徐建军,出去闲逛偶遇徐建军演讲,觉得非常深刻,于是转发了演讲全文。我想说的是,做个众筹网站,诚信还是挺重要的,连这点小事都要说谎,谁敢相信你家服务呢?别忙着用公众帐号攻击互联网同行们了,先给自己一个差评吧。
7.png

继续看徐建军先生的微博认证信息,前行报出品人。简介是:“一个老兵。曾在都市快报、青年时报、行报等媒体任职。记载网络出品人。“。看来是个资深媒体人。

再来搜搜行报是什么。哇哈,Google给的第一条结果是“杭州《行报》被曝系统化地盗用豆瓣网友的文章”。点进去看看,最后豆瓣网友总结是“行报网事栏目大量盗用如张佳玮、风行水上、张唐、这么等大量豆瓣作者的文章”。并且豆瓣网友找出了这个栏目长期盗用文章的编辑叫做”冰心“。再翻一下前面的工商局查到的麻瓜网络的信息,2015年4月13日增加的股东“於冰心”,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简单几下搜索,全是公开信息,这个极有创新力的资深媒体人团队找到了。以后大家遇到想不明白的事情,也可以用我提供的这类办法去查查,通常都会有收获。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感慨,每个行业基本都是行业内熟知规则的人搞坏的。除了奶粉企业,谁会知道奶粉的检测什么,不检测什么,从而想出来往里面加三聚氰胺的创意?除了资深媒体人,谁能想出来在别人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增删改来创造一篇新文章,躲过原创保护的点子?
我是个业余写作者,但我对发布在这个公众号的文章质量和节操要求不低。不仅花费大量时间查证,写文字,甚至所用图片都要找CC授权而非效果更好的商业图片。上一篇Telegram更是干脆委托朋友到 Buffalo, NY 帮我去拍Telegram曾经用过的办公楼照片。并且所有使用到的资料,我都会在文末全部给出链接。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觉得写字是个挺严肃,又挺有意思,过程也很愉快的事,要以高标准对待。而徐先生的团队,无论是之前的行报,还是现在的“差评”大概只是为了尽快弄到足够多的订阅,赚点钱吧。一个行业的资深人士对自己的行业毫无尊重,这是多大的悲哀。

再搜搜徐建军和开始众筹,徐先生的合伙人是另外一位我佩服已久的记者,前南方周末的调查记者,著名媒体人左志坚。左志坚上一次创业“拇指阅读”的时候,我是免费授权了我的全部文章转载以做支持的,希望左先生并不知道他现在参与的团队在干什么。

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媒体人抱怨中国媒体市场完蛋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背后的原因。不过幸好,堡垒也能从外部被拯救。拯救原创的,是和媒体没啥关心的微信团队,之前说过,原创保护提供了中文写作有史以来最好的环境,遗憾的是,徐建军先生的团队还是能找到它的漏洞,毕竟是内行人嘛。微信团队做为媒体行业的外行人努力维护这个行业,但同时内行人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从内部继续挖垮它…并且,愿意把这件事大张旗鼓说清楚的人,必定还是我这种外行人,内行人被社会关系以及潜规则困扰,断然不愿意这样做。

我生不起气来,我只是觉得深深的悲哀。

媒体人们可能不理解的是,在这个时代,价值本身在于机器不能替代的劳动,媒体更是如此,毕竟美国已经开始用程序来撰写新闻报道了。但我相信我写的文章是程序难以替代的,因为其中包含了我大量的个人经验和精力投入。现在徐先生团队对我文章的“使用”办法,是程序完全可以替代的。他们使用的主要技巧如下:

* 把长文删减一部分
* 换掉一些表述方法
* 调换段落语序
* 补充一些文中提到信息相关文字
* 删除一部分图片,尤其特定来源的图片,比如我让朋友帮忙专门拍的照片就要被删掉
* 补充一些新图片

这些技巧我可以很轻松写一个程序搞定。要替换的文字可以去Google News搜索相关新闻,分析语义之后换进来。语句的表述方式也可以通过语料库进行重写。替换图片同样可以从Google Images找到。这样一篇文章就洗干净了,之后找个中学语文水平的人,稍微花个10分钟20分钟读一下,把其中特别不像人话的部分改一下,就完成了。是的,我没开玩笑,我要是有空的话,真的打算写出来这个程序,专门用于徐先生以及其团队旗下的“差评”之类的微信帐号原创文章的洗稿,并且将免费允许任何想做微信公众帐号的人使用,不用付钱也不需要留出处,毕竟是不一样的文章嘛,谁先拿到算谁的。我的程序改进几个版本的话,相信还可以提供不同风格的改写文章,一篇原文能改写给几十个帐号声明原创用。

令人期待的未来啊。

反击

霍炬随后发起了一次索赔金额只有1块钱的诉讼,在2016年5月23日开庭。第一次开庭结束后,霍炬写了一篇长文:

起诉杭州麻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众号“差评“运营方)疑似抄袭案5月23日在杭州第一次开庭审理结束,当场未能作出判决,审判长宣布择日开庭再申。需要再次开庭也说明了这个案件有一定复杂性,可见我之前说的没错,这是一个有趣的案子。

第一次开庭审理完成,该公开的东西也基本都公开了。我就可以来说说为什么要打这场官司,以及在这场公司里面我们有什么样的创新了,因为这些创新,它成了一个值得原创作者、媒体人、法律届和计算机技术行业共同关注的案子。

很多人好奇打这个官司的目的是什么。通常看到索赔标的1块钱的案子,大家都明白,它的目的一定不是赔偿本身。据说被告方项目的投资人在朋友圈破口大骂,说我是炒作。看到这种奇怪的事情只能想到炒作这一个目的,这恐怕是个境界问题。

对于这个案子,我真正的目的是“测试”。这是非常工程师的思路,做为工程师,如果我们发明了一种办法,一定会实施它,并且在现实中验证它的可行性。而我需要验证的这个方法,只能在法庭上验证,于是就有了本案。

在法庭上,我方律师询问被告方,在创作被告涉案文章之前,是否阅读过原告文章(也就是我写的Telegram那篇文章)。被告表示“没看过,是之后才看过的”。之后我方律师出示了一份证据,这份证明表明了在原告文章和被告文章中,都出现了两个短句:

“兼具数学和工程之美”
“最底层的简单API实现”

这两个短句看起来很普通,但如果用搜索引擎分别搜索这两个短句,无论是Google还是百度,都会发现使用过这两个短句中任何一个的文章都只有两篇(在本案立案时),分别是我原始的文章和被告的涉案文章,以及各种对这两篇文章的转载。公众号的发表时间可以证明,我的文章在前,他们的文章在后。这充分证明了两者是有关联的,并非被告律师所说的“独立创作”。被告律师在几分钟之前在法庭上表示的“没看过”,也就不成立了。

图:两文对比。他们说之前没看过我的文章显然是撒谎。
1.png

我是如何做到这件事的?这其实就是我想通过本案验证的东西。我还没给它正式命名,估计“文字标记”或者“文字信标”之类的名字会比较符合它的含义。
这个办法的具体做法如下:

在符合中文语法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词语搭配,使用同义词和形容词的组合和堆叠,来创造一个历史上没被人使用过的短句。
在一篇创作完成的文章中,寻找一些合适的句子,用这样独一无二的短句替换它。
间隔一段文字就进行一次这种替换。让独一无二的短句在文章中达到一定密度。

具体用本案的证据为例,如果说“底层API实现”,用搜索引擎一搜,可以搜到很多文章用过。于是我变换了这个句子,变成“最底层的简单API实现”。其中形容词“最“和形容词"简单“都是多余的,但是加上它们之后,就变成了之前没人用过的句子,并且仍然符合中文语法,也不会破坏本来要表达的意思。于是我们就通过堆叠形容词,得到了独一无二的短句“最底层的简单API实现”。另外一个例子也一样,如果写“数学和科学之美”,这就是一个常用的短句,把“科学”换成“工程”,就变成了独一无二的了。我还可以继续修改它,比如“精致的数学和工程之美”,或者“精致的数学和复杂的工程之美”…总之,总是可以通过这种堆叠和替换找到一个合适的短句。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知识产权案件中”独立创作“本身是案件的关键因素。我国著名法学家程荣斌先生所著的《知识产权法: 案例?法规?试题》一书中有以下论述:“独立创作着眼于从创作过程考察作品…指作者独立于其他作品创作,即在创作过程中没有抄袭或复制其他作品的行为。”。可见,证明对方有实际直接的抄袭行为就是关键。当我做为原始作者把这样独一无二的短句放在原文之中,如果抄袭方抄走这样的短句,放在了他的新文章中。这就是对方抄袭而非“独立创作“的直接证据。可以很容易证明两篇文章是有关联的。从而推翻关于“独立创作”的辩护,推翻这一点之后,其他的证据组合就可以发挥更大的效果,巧合就不再是简单的巧合。这两个短句很小,但它们就像两根钉子,钉住了对方。

资深媒体人们(比如被告公司)所擅长的“洗稿“手法,也恰好是利用著作权法的这种解释。他们通常自我辩护“我们是通过一样的公开材料创作的作品”。虽然是雷同的作品,在司法上不一定能就此认定他们是抄袭。有了我的“文字信标”之后,事情恐怕就会有一些改变了。

以上解释有一点罗嗦,用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它就像你知道别人要抄你的试卷,于是你故意在卷子里面写几个错字,等着对方连同错字一起抄走。 微信的原创保护是一种被动防御手段,我这个办法算是主动防御。

被告方显然是熟练应用洗稿这门艺术,除了我之外,还有不少原创作者跟我吐槽过被他们通过用洗稿的办法抄袭。在微信的体系里面,这种办法确实可以逃过微信原创系统的检测,但想逃过我这个标记难度就大了很多。的确,我们永远不可能断绝抄袭行为, 别说写文章,就算学术论文的抄袭检测已经严格到今天这种地步后果又非常严重,每年仍然有大量的人以身试法,更别说写一篇文章了。不过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办法,大大增加抄袭成本。微信的原创保护是通过技术方法前进了一大步,我这种办法也是一样,同样是使用技术方法把这件事往前推动一步,增加抄袭成本,双方的斗争会一直持续下去。

为什么会想出这个办法?我多年从事搜索引擎相关工作,基本就是跟文字、分词、文本相似、文字指纹、ranking这些东西打交道。这是一脉相承的技术思路,既然我们可以判断文本相似性完成搜索,一样可以通过搭配来创造唯一的句子。创建这种独一无二的句子通过“程序+人工”的方式,成本是很低的。但对于抄袭方,找出来这些句子成本就高了很多。因为它完全符合语法,只改动搭配和形容词,语法检测也很难找到它们(何况中文本来就是弱语法的,我们每天都在创造无数的病句)。如果通过此案证明了这种方法可以被法院认可,那么就可以推广它,从而为原创作者和知识产权领域做一点点贡献。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法律和计算机技术跨界合作的案例。非常感谢我的律师严飞先生,他非常专业,我第一次给他讲解这个方法的时候,他立刻就明白了,当即问我:“是不是就像程序员会在代码里面故意加一些无用的错误代码,以证明代码是自己写的”。非常准确,程序员们使用这个技巧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我们一直通过在代码中植入特殊的跳转、特殊的数字之类的东西来创造代码的唯一性,并做为签名,在软件方面的知识产权诉讼中,出现过这种案例,但应用到文字创作上,我觉得这应该是第一个公开的案例。

图:Google和百度搜索结果(注意搜索时候加引号)。非常壮观,绿色的是我的原文,红色的是被告文。今天搜索结果页面已经和当初取证时候不一样了,又多了关于此案的报道,并且还顺便抓到了另外一个洗稿的(时间仍然在被告之后),但要证明的事情还是很明显。这个结果也显示了,用这种办法轻松找到所有的转载,很方便。
2.png
3.png

严飞律师还准备了另外几份证据,包括两篇文章所选取的资料完全几乎一致,他把文章分解成19个片段,每个片段对应一个事件,两篇文章在拆分之后,在119处中有18处是重合的。另外还有关于叙述方式对比文章中描述事件的时间线,两篇文章使用正叙,倒叙,插叙的顺序完全一致。再加上前面这两个短句证明了对方直接抄袭。是一组很不错的证据。

庭审过程中还有一些亮点,比如被告方律师在前面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始终力图证明“霍炬不是霍炬”,即委托人霍炬不一定是公众帐号文章的署名者“霍炬”,以试图直接推翻案件。这是利用了微信不给个人帐号做认证的漏洞,虽然我是拿身份证实名注册的公众号,但是微信没有一个界面可以提供这种身份查询。不过本案法官相当机智,当场让我方律师询问我的公众号用户名密码,法官在法院计算机上亲自登录公众帐号,查找历史文章,找到了我发表过那篇Telegram文章。之后被告方律师仍然试图推翻这种联系,法官则表示“法庭已经查明…[法官陈述了登录和查找文章过程]…可以认定霍炬即是原告文章作者”。如果以后还有人想进行类似的诉讼,要记住证明这一点。其实就算是我本人亲自出庭,对方律师还是会利用这个漏洞的,恐怕还是要当场走一遍这个流程才能证明。也许在准备证据的时候请公证处公证一下公众号登录和查找过程更为简单?微信也许将来也能为我们这些未认证帐号提供一个更直接的证明方式,毕竟是拿身份证注册的,微信在系统中提供一下关联关系并不困难。虽然理论上可以委托法院到腾讯公司调取证据,但这无形中增加了法院的司法成本,没什么必要,还是能自己解决最好。

最后法官问我方律师:“严飞,你怎么找到这种案子的?” 律师回答“因为有趣…”

是的,我说了好几次,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案子。我等这个案子已经等了很久,从我开这个公众号的第一天,就在使用这种办法为我的文章植入独一无二的“文字信标”。当然,这么做并不仅仅是为了诉讼,它还能帮助我寻找文章扩散的范围,我只要去搜索引擎上搜这些短句,就能找到所有转载我文章的地方,不会有冗余信息干扰。这样我可以很容易去各论坛阅读我文章被转载后的评论。很多朋友之前也好奇过,为什么我总能找到转载我文章的地方,无论多小多隐蔽都能找到,这就是我的秘密武器。

但在司法上到底如何认定,靠我自己臆测和推断是不行的,必须要经过一次审判过程才能验证它。但偏偏这个时代人们都比较喜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好几次我公开指责抄袭我文章的人,对方都是立刻道歉或者找中间人帮助和解,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不好板着脸追下去。直到等到了这位资深媒体人徐建军先生(此处直接写出姓名未侵犯徐先生权利,因为这是从杭州工商信息公开查询到信息)、以及后来变更之后的新法人代表陶伟华先生(此处直接写出姓名未侵犯陶先生权利,因为他是此案被告法定代表人)。他们拒不承认抄袭行为存在,甚至还在差评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指责我碰瓷。想必是他们熟知媒体运作,也知道这种诉讼成本很高、难度很大,有恃无恐。但他们并不知道技术上可以有这样的思路,也不知道已经吃了我埋的饵。他们曾经认为我是“装大度,装不生气”,相信现在他们明白了,我不仅不生气,还很高兴,甚至可以用狂喜来形容,因为终于有人配合我做这个测试了。衷心感谢二位的配合,不然我还得继续等待下去。

亦有其他做媒体的朋友告诉我“传统媒体人对这些事情看的比较轻,不觉得这样算错误“。这我也能理解,毕竟中文创作市场已经不规范了那么多年,如果没有微信的原创保护,今天个人创作者仍然是极度弱势。不过,因为技术的加入,事情逐渐开始变的不一样了。我在《无限只猴子》那篇文章中提到过 “微信团队做为媒体行业的外行人努力维护这个行业,但同时内行人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从内部继续挖垮它”。今天我要改一下这句话,应该说“尽管如此,更多的工程师、另外一些媒体人以及法律人们,正在一起维护这个行业,并且改变它”。

至于本案结果,它反而不那么重要。如果最终结果证明这个办法有效,我会推广它。如果无效,我会继续寻求法律人士的帮助,完善它,然后再试一次。我并不是一个狂热的知识产权拥护者,我创造了大量采用MIT/BSD这种宽松许可证的东西,但是对于目前这种完全不尊重原作者的“行业惯例”,还是希望能做点事情改变它。

顺便说一句,工程师们正在改变很多东西。无论是前一段“魏则西事件”之后,工程师们在GitHub上建立的“医院开放数据“项目还是本案,工程师们使用的工具、方法论和思路,都已经突破了虚拟世界的边界,开始影响现实世界。工程师们在虚拟世界中面对的问题相当复杂,于是发了了各种工具和方法论,当这些东西开始用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时,就会产生一些前所未有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种其他专业人士一起努力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未来这样的事情还会更多,一起期待吧。

随后“喵雷格喵”对庭审过程进行了简短报道:

“新版琼瑶于正案”:霍炬诉“差评”抄袭案正式开庭

5月23日14点30分,国内IT届知名作者霍炬诉微信公众号“差评”一案于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这也是国内自媒体首个关于“高级抄袭”公开庭审的案子。由于霍炬本人尚在国外,此次案件由专业维权机构快版权代理诉讼。
1.jpg

庭审期间,双方律师就“原告霍炬是否为作者霍炬”以及“‘差评’是否抄袭霍炬文章”两个关键点展开激烈辩论。

霍炬代理律师严飞提出,霍炬在去年9月29日于公众号“歪理邪说”撰写了《Telegr二传奇:俄罗斯富豪、黑客高手、极权和阴谋》被公众号“差评”于同年10月5日抄袭发布,题目为《把扎克伯格秒成渣的社交网络真巨头,就是这么帅!》。同时霍炬方要求“差评”删除侵权作品,公开道歉,赔偿1元并承担相关诉讼费用。

“差评”代理律师提出反对意见:

第一,两篇文章均讲述关于Pavel Durov的事迹,但是侧重点、表达方式不同。霍炬文侧重的是软件程序的分析,“差评”文侧重的是人物介绍。而被告“差评”在创作这篇文章之前甚至没有接触过霍炬文。

第二,“差评”在创作文章时参考了国内外关于Pavel Durov大量的相关信息,是基于这些信息独立创作的作品,与原告的文章并无来源关系。同时“差评”文在一些事件上的表述、内容以及图片更加丰富。

第三,关于Pavel Durov这个人的大量信息在原告霍炬创作之前就存在于网络上,而原告的文章也是基于这些信息,并非是原告对Pavel Durov的采访所得。被告文章内容与这些文章内容相似,不能判定为侵权。

基于以上三点,被告律师认为“差评”文并未抄袭原告霍炬的文章。

原告代理律师严飞则分别出示原文的公证书以及微信公众号后台带有个人信息的截图,认为本文作者霍炬与原告霍炬为同一人是没有争议的。同时针对被告律师辩称未抄袭予以反驳:

一、被告方提供的证据存疑。

1.被告方提供的证据网址多为国外网站,属于域外证据,域外证据应通过国内相应的程序公证,而被告方提供的材料中并没有此类公证。

2.被告“差评”提供的参考材料中与“差评”文只有很少的部分内容相似,而原告的内容相似度更高。因此被告的证据并不能证明“差评”文没有抄袭霍炬文。

3.被告方提供的第2、3、4号参考资料并未出现在公证的证据中,如“差评”开始便参考了这些资料,是不会在公证的时候遗漏如此重要的证据。因此,原告有理由怀疑第2、3、4号材料是被告在被原告起诉后才临时补充的。

二、文章内容一致。

两篇文章经过比对,全文发现共计19处相似点。例如:

霍炬文中提到“Nikolai设计的协议MTProto极其优秀,兼具数学和工程之美,它的加密基础非常完善……Telegram的特色就是快,它的快体现在各方面,不仅仅是协议本身精简造成的传输速度快,Telegram在各平台上的实现几乎都是从最底层的简单API实现,几乎不使用常见的库,而是自己实现所有界面控件。”

而“差评”文中存在高度类似的表述“Telegram的slogan就是比其他所有的IM应用都要快,一方面他的代码兼具数学和工程之美,由于精简高效所所以传输速度快。其次,Telegram几乎不使用库,在各平台上都是通过最底层的简单API实现。

其中,“最底层的简单API实现”与“兼具数学和工程之美”两句为霍炬臆造、独创的短句,创作时为防止被抄袭独立“臆造”的带有语病的两个短句。通过谷歌以及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这两个短句只有两个结果,一个为“差评”文,一个为霍炬文。因此完全能够认为,“差评”不仅参考、借鉴了霍炬文,而且在部分语句上甚至有直接抄袭的行为。

三、行文架构完全一致。

霍炬文首先介绍了主人公Pavel Durov参与项目的介绍,然后讲述Pavel Durov在俄罗斯、美国的一些经历,最后在文末提到了Pavel Durov一些趣闻。全文依次采用了倒叙,正叙,插叙等手法。而“差评”文无论是内容、结构、叙述手法上与原告文完全一致,这显然与“差评”提到的创作之前完全没有看过霍炬文不符。

四、素材选择一致。

霍炬文只选取了主人公部分经历,并且打算续写第二篇文章讲述Pavel Durov的其余传奇故事。令人惊讶的是,霍炬文中提到的事件“差评”文中同样也出现了,霍炬文中未提及的案例“差评”文中同样没有提及。文章结构、选材是作者独特的思想表现,个人的独特性更是不会出现完全一样的叙述逻辑。

综合以上观点,严律师指出,“差评”涉嫌侵犯了原作者改编权、复制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本次案件公开审理,由于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名气与影响力,现场也吸引了许多关注者与媒体记者到场。经过讨论之后,法官认为原告霍炬与作者霍炬为同一人没有异议。而鉴于案件的新颖程度与复杂程度,“差评”是否涉嫌抄袭霍炬原创文章需要择日再次开庭审理。

以上内容摘编自有关微信公众号、简书专栏,略有删节。此案尚未完结。如有新进展,再报导。

[修改于 6年0个月前 - 2019/01/16 10:57:04]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12
1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FormulaX
8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820055
看完的收获:
1. telegram应该不错,回头下载用用看。
2. 写文章的时候要学习鲁迅先生
3. 虽然其他国家的政府机构网站很不具有服务性,还是要学会发挥其功能。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BG8KIH
8年8个月前 IP:重庆
820059
引用 FormulaX:
看完的收获:
1. telegram应该不错,回头下载用用看。
2. 写文章的时候要学习鲁迅先生
3. 虽然其他国家的政府机构网站很不具有服务性,还是要学会发挥其功能。
看抬头,已经在墙外了,首先你得有个梯子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D.P
8年8个月前 IP:江西
820082
首先……………………telegram本来也就不靠谱。。。。

然后,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013/12/17/telegram-stand-back-we-know-maths/

希望大家读完上面的东西之后别忘了读读链接里面的这篇。。。。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熊猫阿Bo
8年8个月前 IP:德国
820083
这一篇Telegram的广告文我实在看不下去。

数学博士后和一个软件的安全性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网上也有对Telegram的安全性的分析文章,对该软件的审计结果有几个重点:

先MAC后密,对于任何工业化安全实践来说,先MAC后密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存在侧信道空间的方法。不仅如此,Telegram还从MAC获得加密密钥!这一点在安全性上开的口子给人的震撼比采用奇怪的加密算法更甚!

我在其他网站嘲讽Telegram已久,当知道Telegram被墙的那一天我诧异非常。手拥强大的计算资源的有关部门完全可以在国内自设Telegram服务器,然而他们却没有,一刀切一墙了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懒。[s::sleepy:]

就安全性这一推广重点来说,这个软件,我是不会用的。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wenyanwen
8年8个月前 IP:上海
820100
植入特异性代码这个很有意思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8年8个月前 IP:四川
820108
关于telegram是不是安全,建议论坛的互联网专家和密码专家来探讨。

这篇报导的重点在于,如何判断一个作品是否属于原创,或者是否是抄袭?

这才是难倒法官的重大问题,甚至是难倒社会舆论,在整个互联网界引起长期争议的问题。

它的精妙之处恰好在于: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而不应当诉诸于统一的标准。

然而法院似乎还不能做出“本院无法判决,既不支持原告,也不支持被告”的判例?如果有这种判例,还请各位科学家举例。

如果霍炬的主要证据(嵌入“语言指纹”)成立,那么我们每个人写的几乎每篇文章,都不能算“原创”。语言指纹仅仅能(并不充分的,因为无法绝对避免碰撞)证明后文参考了前文。

但是,假设后文的确参考了前文,两者的工作量绝不相同——前文可能需要花半年时间零星的收集素材,又花一个月来考据和创作。而后文顺藤摸瓜,只需要1个钟头。因此,如果让后文宣称是原创,似乎对前文非常不公平。

又但是,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出色的作品,是在名作的基础上增添了一点点个人想要表达的元素,就成为“原创”并流芳后世。一个典型的例子:马塞尔·杜尚有一幅名画,叫《带胡须的蒙拉丽莎》,主体部分100%抄袭达芬奇的《蒙拉丽莎》,只是给画了几笔并不好看的胡须。

如果创作后文,是因为读了前文,深受启发……这在论坛中司空见惯。不少人在论坛刷完帖子紧接着网友观点就进了自己的论文,只有少数人品好的作者会把帖子列为参考文献,更多人完全侵吞了网友发言……

这种可能性很多。事实上,对于讲证据的法院而言,用任何机械的证据来判定这样的案件,都会感到十分棘手。

然而,如果不惩治这种“洗稿党”,对创作环境将造成极大的打击。论坛高压版有几篇教程,几乎是100%的抄袭洗稿,居然还被添加为精华,难怪两年多没有真正的创作出品。

再然而,未来的世界不是本来就会这样吗?反正我一点也看不到逆转的趋势。

现实的解决方法是,参考了别人的东西,道个谢,注明一下参考了谁的。就如《带胡须的蒙拉丽莎》,人家标题就说明是参考了前画。而许多类似的情况,因为前作已经成为公知的作品,所以后作是否“原创”,反而不重要了。

而对于是否应享受原创待遇,核心指标应当是作者是否有自己的主权观点。如果作者有自己的主权观点,其它的内容(包括抄袭的)都是为这个观点服务的,则应当享受原创待遇。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mmaer
8年8个月前 IP:河南
820112
其他国家会不会因为霍炬的这篇文章,在霍炬某次路过某洗脚店时,将他抓嫖,然后因其拒捕,跳车摔死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迪纳米斯
8年8个月前 IP:广西
820118
百度是个渣渣,“数学与工程之美”这个关键词根本搜索不到这文章。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bunny9915
8年8个月前 IP:江苏
820387
首先在原著上加工及修改本身如果算违法,那文学还发展什么?
另外广告文或者说新闻传播类的文章,本身就是宣传性质的,被抄袭和传播才能更有广博效力
我觉得还是得从原著物本身来定义,好的文学创作应该被保护,但保护就意味着可能扼杀一些模仿式的创作,所以不妨也设计一个时间窗口出来,公布多久或者被传阅多少次之后就不能再以抄袭论述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LED
8年8个月前 IP:四川
820427
引用 bunny9915:
首先在原著上加工及修改本身如果算违法,那文学还发展什么?
另外广告文或者说新闻传播类的文章,本身就是宣传性质的,被抄袭和传播才能更有广博效力
我觉得还是得从原著物本身来定义,好的文学创作应该被保护,但保护就意味着可能扼杀一些模仿式的创作,所...
我还是觉得应该尊重原著者或者相关有权人的意见。网上的文章大多欢迎加工转载,但是几乎都声明必须保留出处。把人家的文章洗一洗,然后说是自己的,就好没付款从超市拿东西走一样,被抓住了还说:我对这个东西做过改造,你看,重新上了漆,我也有贡献,所以东西就是我的。话说产权只有70年是不是同样意思。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edison
6年0个月前 IP:四川
853640

好像不了了之了。天朝就是越不要脸越活得好。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虎哥
专家 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1556
回复
13446
学术分
39
2005/08/24注册,3时29分前活动

刘 虎

创新工程局主席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身份证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