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传播视角看国内科研困境
刘虎 科技爱好发展中心
中国的科研投入持续增长,而最近几年国外做的科研水平排名,国内诸多研究机构却每年开几步倒车,与科研投入增长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消除差距,国内普遍采用了大量向海外传播科研信息的办法,即把在国外发表文章的影响力作为科研评价的刚性指标。这一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希望与读者探讨,现借本文概念性的阐述笔者的一些认识,权当抛砖。
科研信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学术交流,学术交流的具体形式,在中国国内,主要是学术会议、学术期刊、技术转化过程中的信息聚集等;在国外,还有一些日常性的学术沙龙。在科技爱好领域,互联网电子公告也是很重要的一种途径。
首先应该明确学术交流的目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学术交流主要是同行之间了解对方的工作,并相互借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整合信息资源的一个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同领域的研究者迅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相互借鉴、启发,从而正确部署研究策略,延续、发展前人成果,进而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程。而其它的目的,例如确认自己的首先发现权、获得学术荣誉等,都应该从属于前述主要目的,他们只是实现主要目的过程中的副产品。
然而常识告诉我们,我国大部分科研人员的国内行为与上述目的差之甚远。发表文章等活动,并没有以交流为主要目的,而是以获得学术荣誉等为主要目的。可以设想,如果任何学术荣誉,包括职称评定在内,都不看论文的数量和登载期刊的影响因子,大概就没有几个人愿意写论文了。更为有趣的是,国内科研界的信息交流,往往并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特别是不希望别人了解到自己原创的、创新的东西。这些原创的、创新的东西都是私有的,不希望别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借鉴了去。因此,交流的东西往往属于“流水账”的性质;对于很有现实价值的研究,更是要隐瞒一点什么,有时连同行都看不懂。这样的交流对于相互借鉴、相互质疑和相互启发的贡献虽然比没有强,但总是难以达到较好。甚至相当一部分论文接近于信息垃圾,纯属为学术荣誉而炮制。
与国内的学术交流相反,国内的科研人员对于国际学术交流却十分慷慨,生怕别人看不到、看不懂。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看低国内的学术刊物,对国内的学术会议的热情程度,也远远低于打着国外牌子的学术会议。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一般来说,国内科研人员更多接触到的是国内学术刊物和其它信息媒体,接触国外信息的机会相对来说并不多,并且难度也更大。阅读外文文献,显然比阅读母语文献要费劲。因此,一方面国内科研人员把自己最新的研究信息源源不断的传播给外国研究人员,让国外学术界能够随时掌握国内的最新动态,并且予以借鉴、受到启发;另一方面,国内科研人员却需要经过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国外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对于情报经费不足的科研机构来说,其中的研究人员甚至无法得到。这就将国内的科研信息抽成了空洞。应该说,不论信息在国内传播还是在国际传播,因为学术界是一个整体,所以这些信息的传播对于整个人类的科学事业都是有益的,我们无法提出反对的理由。但是国内信息空洞,必然导致国内科研的相对水平越来越落后,却是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现代科研早已脱离个人英雄主义时代。我国的科研,不可能仅靠经费充足的少数研究机构中的少数精英人才来支撑。不论科学还是技术,都需要各种科研机构中的各种不同长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有机整体来完成。然而,能够通晓国外科研动态的人员是极少的,总的来说,只有文献经费充足的科研机构中的少数擅长于国际交流的人才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就算在文献上耗资巨大,像中科院这样的机构,也无力买进足够的国外学术信息;就算买得起,擅长于阅读与利用的人也不多。与之相反,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科研人员却具有先天的信息优势,他们不但能够以很低的代价得到几乎全部重要信息,而且还具有母语的应用优势,能够以极低的人力成本来消化这些重要信息。所以,国内信息真空带来了造就科研英雄的环境,而占绝大多数的不具有信息优势,或者不擅长于国际交流的科研人员则处于信息劣势,相应的尚失了发挥才能的必要条件。
仿造国际贸易的用语,我们可以定义具有学术意义的信息垮境流动为信息进出口。于是就有信息出口、信息进口的概念。与贸易不同的是,贸易中进口的商品能够发挥它的大部分价值,而进口的信息,却只能发挥很少一点价值——因为没有中文信息可供进口。实际上情报机构买回来的信息利用率很低,很多文献甚至从来没有中国人看过。另一个不同是贸易上的出口能换回外汇,外汇可以在将来用以购买商品。而信息出口什么也换不回来,甚至还要损失银两。除此之外,目前对一些常规信息的进口还设置了层层阻碍,比如国际上最先进的几个信息源网站就必须要采用特殊手段才能在国内访问。于是除少数具有条件的、擅长于国际交流的人才外,井底之蛙是随处可见的,导致中国变成一井国。
那么,能不能通过信息的国际传播将国内科研与国际科学界的边界消除,整合为一个整体,完全取消上述进出口概念呢?笔者认为这一理想是正确的,也是必将实现的,但是目前采用的方法代价太大,可行性较小。比如现在的观念是让科研人员都学好英语,对此笔者一贯持反对意见。在一个语族大相径庭的国家,让一个人的英语达到“擅长于国际交流”的程度,除开一些语言天赋较好的人,正常人大约需花掉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青春时光。而在适合于学习语言的年龄,我们并不知道他将来是否从事像科研这类对外语要求较高的工作,因此不得不号召全民冲刺英语关。这将浪费时间、教育、人才资源,对于扼杀国民的个性还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唯一采用非字母文字的大国,如何解决信息国际传播问题还需要长期探索,本文也没有能力完成这一任务。
退而求其次,能不能先解决国内信息空洞的问题呢?从理论上讲,解决这一问题是相对简单和代价低廉的。例如调整科研评价机制,尤其是取消在国外发表论文这一刚性指标,加大建设和严格考核国内学术媒介,通过制度号召国内外科研人员将最先进的研究成果首先发表在中文期刊和中国会议上。另外可以在外国信息的译介上多努把力,大幅提高进口信息的利用率。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