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制造闪电----特斯拉线圈
TUNGUSKA2006/08/16高电压技术 IP:广东







2007_14416_1006.jpg

2007_14416_1007.jpg

2007_14416_1011.jpg

2007_14416_1008.jpg

2007_14416_1010.jpg

2007_14416_1012.jpg

2007_14416_1009.jpg

来自:电气工程 / 高电压技术
52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TUNGUSKA 作者
18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79

特斯拉简介

特斯拉(Nicola Tesla,1856~1943)南斯拉夫血统的美国电工学家、发明家。1856年7月10日生于克罗地亚地里卡省史密里安村。1875~1879年就读于奥地利格拉茨综合技术学院,后去布拉格大学学习二年。1884年移居美国,曾获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43年1月7日在纽约逝世。誉为“迎来电力时代的天才”。

  特斯拉在电气与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发明很多。当他在格拉茨综合技术学院上学时,看到教师在作电动机演示实验时,滑环与电刷接触时打出电火花,这启发了他,于1881年发现了旋转磁场原理,并用于制造感应电动机,1882年进行试制且运转成功。1888年发明多相交流传输及配电系统;1889~1990年制成赫兹、~赫兹振荡器。1891年发明高频变压器(特斯拉线圈),现仍广泛用于无线电、电视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中。

  他曾致力于研究无线传输信号及能量的可能性,并在1899年演示了不用导线采用高频电流的电动机。发现并研究高频电流对人体的生理及治疗作用。1899年在科罗拉多建成200千瓦无线电台,在长岛架设57.6米高的无线电天线。根据1900年的发现,证明大地是导体,他曾实验不用导线点亮40公里外的200盏灯。

  他一生所获发明专利甚多,他将全身心贡献给科学事业,终身不娶,最后遁世隐居,穷困潦倒,孑然一身,孤独死去。有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祭文中说:“……这位世上显赫的智者之一为现代技术发展的许多方面铺平了道路。”

  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旁的尼亚加拉公园中竖立着特斯拉的铜像,以纪念他在修建尼亚加拉水电站时的杰出贡献。为纪念他在电工学方面的诸多成就,磁感应强度单位被命名为特斯拉.

此文来自XXXXXXXXXXXXXXXXXXXXX/u/25/99/laputer00/XXXXXXXXml?filelist=1&fpage=1#md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TUNGUSKA作者
18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80

实物装配图与电路图,在XXXXXXXXXXXXXXXXXXXXX/u/25/99/laputer00/XXXXXXXXml?filelist=1&fpage=1#md有祥细制做过程.



2007_14418_1013.jpg

2007_14418_1014.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TUNGUSKA作者
18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81
英国特斯拉线圈爱好者网站-----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ml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TUNGUSKA作者
18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82
附一:关于特斯拉和爱迪生的一些故事

电流大战:特斯拉对爱迪生

“我认识两位伟人,你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个就是站在你面前的年轻人……”1884年深秋的一个清晨,就是带着这样一封推荐信,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al,1856~1943)跨入了位于纽约著名的第五大道上一座漂亮大厦的门槛。特斯拉是一名优秀的塞尔维亚工程师,当时28岁的他刚刚准备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明家一起工作,而这位发明家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开始了他的电灯照明时代。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在他公司总部的办公室热情接待了这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看过了特斯拉的简历以后,爱迪生马上委派给他一份工作。为特斯拉写推荐信的人是查尔斯·巴特切罗(Charles Batchellor),欧洲大陆爱迪生公司的负责人,这家公司是爱迪生电灯公司(Edison Electric Light Company)在巴黎的分公司,特斯拉在来美国以前曾在那里工作。
特斯拉欣然接受了爱迪生交给他的工作,并且耐不住性子大胆地向爱迪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认为有可能利用交流电流来产生电能。然而受迪生的态度是冷淡的,他表示对这种理论毫无兴趣,而且在爱迪生看来,由他制造的直流电照明系统已经足够使用了。此后,爱迪生只是在直流电系统基础上进行改进。然而,他的新合作者特斯拉所期待的却绝不于此。
19世纪下半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实践中是不可能使用交流电的。因为直流电始终朝着相同的方向流动,而交流电则反复使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最早的电动机使用的都是直流电。那些试图让交流电动机运转起来的人发现,这种电动机产生的磁场并不能使电动机正常运行。事实上,当电流改变方向的时候,磁场随后也改变了强度和方向,因此,电动机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停止转动。
事情发生转机是在1882年,特斯拉在经过严谨的数学分析之后,拟订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案,他利用两个异相交流电换相器,以保证有充分而强大的电流使发动机运转。根据这位塞尔维亚科学家设计的方案,在电动机固定部分中的线圈里,对流动电流的一个适当联结(定子)能够产生一个强度不变的磁场,这个磁场在转动的同时,会使电动机的活动部件也跟着它一起转动(转子)。实际上,磁场会在转子的线圈里产生一个流动的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能够引发一个加快线圈自身转动的力,而且这都不需要任何电线去连接运动中的各个部分。1883年,特斯拉已经制造出了第一个小型交流电动机,但是他很需要有财政上的支持来进一步试验和推进自己的发明。

无法超越1公里的范围
和特斯拉第一次见面时,爱迪生正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研发直流电设备。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这种灯在现实生活中的迅速普及使爱迪生本人也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大企业家和世界知名的发明家,但是他当时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少。首先,一个住宅区里的照明灯如果和发电站的距离超过1公里,就无法得到足够的电流发出强光,这是因为直流电无法在远距离的情况下传输能量。爱迪生为了使他设计的照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只好在每隔1公里的地方建造1座发电站,要不然就要增加发电机的功效,或者将若干个发电机连接在一起,以便产生更多的电流。
爱迪生交给特斯拉的工作任务就是完善这些直流电系统的性能。不过特斯拉始终坚信能够说服爱迪生去接受在许多方面明显占优势的交流电。爱迪生很清楚特斯拉在技术方面的能力,他还拿出5万美元作为基金,让特斯拉去改进发电站中的发电机。特斯拉研究制订出了20多个新直流电发电机的计划,这些发电机具有调节简单并能产出强大电流的特点。爱迪生对这些新型发电机进行了多次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为这些发电机申请注册了专利权,用它们代替了那些老式机器。然而当特斯拉向爱迪生索取自己应得的那部分报酬时,爱迪生却拒绝了他。他说:“特斯拉,您并不懂得美国式的幽默。”这件事对于这位塞尔维亚年轻人的打击很大,他的美梦被再次打破了。
特斯拉感到极度的失望和厌倦,于是他辞职了。长时间以来,特斯拉给爱迪生带来了很多利益,然而爱迪生始终对他的交流电持一种质疑和敌视的态度。不过,除了暴露出爱迪生对科学缺乏远见以外,特斯拉还清楚地看到,爱迪生已经将太多的金钱投入到他的直流电上而不能自拔了。

相信特斯拉的西屋公司
1888年,一位希望能向爱迪生发起挑战的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乔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将赌注押在了交流电上,他邀请特斯拉到他的公司去工作。
其实,早在1883年的时候,威斯汀豪斯就对交流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时,法国人吕西安·戈拉尔(Lucien Gaulard)和英国人约翰·吉布斯(John Gibbs)在伦敦的一个博览会上向人们展示了一款能够进行远距离传输的交流电设备。这个设备运用了“二次发电机”:一种他们已经注册了专利权的特殊变压器。就是利用戈拉尔一吉布斯的变压器和由恩斯特·沃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校准的发电机,1886年3月,西屋(Westinghouse)公司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大巴灵顿(Great Barrington)小镇中首次使用了交流电照明设备。
然而,为了能够真正和爱迪生进行较量,西屋公司必然要考虑给工业企业提供交流电动机。当时工业用电动机用的都是直流电,这种电动机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例如功率不足等等。于是,特斯拉开始为西屋公司设计和平大型的、高功率和高频率的交流电电动机,弥补了老式发电机功率不足的缺陷。
1888年3月,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费拉利斯(Galileo Ferraris)向都灵科学院展示了他的交流电“异步电动机”(这个机器实际是在1885年设计完成的)。它的原理是建立在一个转动的磁场上,和特斯拉5年前的设计理念很相似,只是技术更加完善,功率更大。与此同时,围绕着交流电动机的“斗争”也日趋激烈:特斯拉要求拥有其发现转动磁场的优先权,并且针对费拉利斯制造的交流电动机,在同年5月对自己发明的一款与其非常相似的电动机申请了专利。经过一系列冗长的、令人厌烦的诉讼过程,德国和美国法庭最后判定:转动磁场的原始发现人属于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费拉利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费拉利斯并没能把握住这个契机,他没有像特斯拉那样将异步电动机的巨大潜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特斯拉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研究工作。1890年,他发现了共振现象,即在特定的环境下,一个机械系统振动的振幅,不论是声学的还是电力的,都会有一个相当高的振幅。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塞尔维亚科学家利用共振原理制造出了一个变压器,也就是今天的“特斯拉线圈”,它能够承受极高的电压,从几百到几千伏不等。到19世纪末期,经过数月的实验之后,威斯汀豪斯和特斯拉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终于可以将已经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惟一令他们烦恼的就是市以前那些过于繁琐而官僚的手续。

无休止地相互中伤
获悉特斯拉取得的成功以后,爱迪生意识到了自己将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何等强大,他开始了一场针对交流电的中伤诋毁运动。为了向人们展示这种新型系统假定的危险性,爱迪生在众多记者面前用高压交流电做了一系列可怕的实验。他先是将一块白铁皮板和一台可达1000伏电压的交流电发电机相联,然后再把一只小猫或是小狗放在铁板上,小猫或小狗会瞬间死亡。这样,人们就可以亲眼目睹特斯拉和西屋公司的交流电的致命效果了。电椅就是在这样一系列“展示”的“启发”下发明出来的。同时,作为对爱迪生宣传攻势的反击,特斯拉也在舞台上进行了很多真正的“电魔术”表演。除了使人们为之惊叹,特斯拉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向世人传播的交流电理念:当不被用在故意犯罪的目的时,交流电是非常安全的。
当这场“电流大战”愈演愈烈之时,芝加哥正在筹备一个世界博览会,主办者希望寻找到一套可以照亮整个会场的照明设备。于是,威斯汀豪斯开出了一份极具诱惑力的合同,他试图以超低价格来从爱迪生手中抢到这笔生意。1893年1月,博览会开幕了,9万多盏由特斯拉的交流电点的电灯照亮了整个会场。这是一次伟大的成功,同时也是大获全胜之前的一个前奏。

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交流发电站
不久以后,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将要建造世界上第一座水力发电站,交流电系统由于其经济实惠和便于制造而被选中了。威斯汀豪斯将设计制造任务交给了苏格兰工程师乔治·福布斯(George Forbes)。后者制造出的一套设备使用了3个特斯拉的交流发电机,每台的功率为110千瓦。
1895年,发电站建成了,它可以将电流传输到距发电站35公里外的布法罗市(Buffalo)。这一事件宣告交流电彻底战胜了直流电,而爱迪生的直流电则瞬间就成了一种过时的技术。爱迪生本人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从那时起,交流电便成为了工业、商业和民用电的惟一选择。
“电流大战”是在两位19世纪和20世纪的天才而多产的发明家之间展开的,两人也是截然不同的科学家。爱迪生具有惊人的创造性和工业策划能力,是一位非常聪明的试验者,但是却缺乏数学知识和复杂的理论洞察力。相反地,特斯拉和其同时代的人相比是一个前卫式的人物,通过对现象精确地数学解析,他完成了很多伟大的创造性工作。他不像爱迪生那样,仅仅因为个人愿望而去做很多事情,而是在设计任何设备之前都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直到得出绝对有把握的结果,才会付诸实践。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mass_lynnxy
18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83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特斯拉其实非常有名,受早年爱迪生的压迫,但是晚年也有阻碍科学的行径,可谓优劣参半,不过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文中的放电器改为可控硅(需要稍作修改电路,增加触发),可以将体积和功率适当减小,升压效果仍然很明显。

另有一篇对特斯拉的文章转贴,共享。

在国际站点上,有关特斯拉的资料多得不计其数,影响之大,超过爱因斯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您可以在google比较一下“tesla”和“Einsten”搜索结果,tesla有4,480,000个相关页面,Einsten只有228,000个。不过特斯拉在国际上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对他毁誉参半,甚至被归结为伪科学家。

特斯拉是上个世纪之初少有的实验通才,他机电工程,无线电工程,流体工程,低温工程,地球物理,真空技术,飞行器技术方面等等都有专利成就。特斯拉在各个国家的所有专利,包括他所有未曾批准的专利和所有具有专利价值的各种发明,总共加起来有700多项。特斯拉不仅是科学家,致力于探索和把握的未知自然现象,而且是能工巧将,他的某些实验成就,比如说火球闪电的人工制造,是用今天用最先进的设备,也模仿不出来。特斯拉最有价值的成就是发现了旋转磁场原理,发明了多相交流供电系统和交流感应电动机。他的最著名的发明是“特斯拉线圈”,这是一种分布参数高频共振变压器,可以获得上百万伏的高频电压。他是最早制作成功荧光灯和发现和研究X射线的科学家之一,并首先发现了红宝石激光效应,以及点电子显微镜效应。特斯拉还是无线电遥控的鼻祖,他使用谐振电路最早实现了计算机“与门”的逻辑原理,还最早阐述了雷达的原理,还最先用他自制的高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到了天外无线电脉冲信号,探测过宇宙射线,发明过一种革命性的无叶片涡轮机等等。

特斯拉线圈的线路和原理都非常简单,但要将它调整到与环境完美的共振很不容易,特斯拉就是特别擅长这项技艺的人。特斯拉后来发明了所谓的“放大发射机”,现在称之为大功率高频传输线共振变压器,用于无线输电试验。特斯拉的无线输电技术,值得一题。特斯拉把地球作为内导体,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他的放大发射机,使用这种放大发射机特有的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赫兹的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这一系统与现代无线电广播的能量发射机制不同,而与交流电力网中的交流发电机与输电线的关系类似,当没有电力接收端的时候,发射机只与天地谐振腔交换无功能量,整个系统只有很少的有功损耗,而如果是一般的无线电广播,发射的能量则全部在空间中损耗掉了。特斯拉有生之年没有财力实现这一主张。后人从理论上完全证实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证明这种方案不仅可行,而且效率极高,对生态安全,并且不会干扰无线电通信。只不过涉及到世界范围内的能量广播和免费获取,在现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下,无人实际问津这种主张。

特斯拉一生坎坷,他的成就与他敢于冒险的勇气密不可分,他“敢为天下先”,并且一干到底,哪怕此路不通。他所从事的极高电压的研究充满生命危险,并且常常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各种示范表演。他最拿手的好戏是让上百万伏的高频电压通过自己的身体,展示出惊人的放电效应。在研究过程中,他受过电击,受过大剂量的X射线的照射,在研究磁暴线圈时,感受磁暴对生命意识的影响,而同样强度的磁暴能够让附近的金属箔挥发得无影无踪。在晚年还曾被出租车撞伤,尽量这样,他还是活到了八十六岁高龄,在旅馆中孤独逝世,终身未婚,将一身献给了科学事业。他逝世的时候,除了成吨的文件资料,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和遗言,真可谓来去无牵无挂,十分令人感动。特斯拉逝世以后,他的文件资料随即被美国政府抄收了去,被定为绝密情报,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拒绝向公众公开。

特斯拉之所以在科学史中被“除名”,是因为他反对相对论,坚持传统的物理观,与当时蓬勃发展起来原子物理学格格不入,加之晚年遁世隐居,想入非非,不切实际,因而他不太受正统的科学团体所欢迎,甚至被斥为卖弄江湖妖术的骗子,他的实验室也被描绘成散发出妖气的阴森森的中世纪炼丹术士的场所。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年为了实现他那最远大的抱负,实现全球的无线输送电力革命,筹建了沃登克里弗广播塔,后来马可尼先声夺人,抢先获得了无线电商业上的成功,因而特斯拉的这一计划胎死腹中,欠了投资人摩根一屁股债,摩根以他的经济和政治手腕,下令美国所有学校课本删除特斯拉的名字,从而一直影响到现在。后来,为了表彰他在交流电系统中的实际贡献,国际电工委员会将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制命名为特斯拉。

特斯拉在国际上特别受到崇拜,他以多才多艺的实践成就,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国外至今还有很多人探索他那些失传了的技艺。我觉得这与西方重视实践的良好倾向密切相关。特斯拉反对正统理论,他总是以自己设计的巧妙实验来说话,而不是空谈理论,因而,往往他对自己实验结果的解释是错误的,但对别的科学家而言,也常常因此而有意外的收获。在当今“组织化”了的社会中,很难出现第二个特斯拉式的人物了。社会高度的组织化,使人无需成为在各个领域都有成就的通才,每个人只要循规导矩,与他人良好合作,在自己狭小的领域内发挥好作用就能获得成功,无需拼搏,无需冒险。组织化了的现代人的很难认同特斯拉,而特斯拉的现代崇拜者也多是那些不愿循规导矩的人。不过,在西方正统科学团体内“科学已经终结”了的不和谐论调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重新认识到,实践是科学的源泉,是人与大自然联系的桥梁,理论已经脱离大自然现实如此之远,以至于举步维艰。所以在西方,特斯拉曾经有过的主张越来越受到正统科学界的重视,特斯拉的影响可以说是波及未来。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amdad
18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84
以下是引用mass_lynnxy在2006-8-17 23:59:25的发言:

文中的放电器改为可控硅(需要稍作修改电路,增加触发),可以将体积和功率适当减小,升压效果仍然很明显。

粗劣估算了一下,采用有源半导体开关作为“放电间隙”,很难找到合适的器件承受巨大的di/dt……

这个极端恶劣的短路过程可不比电磁枪中的开关管工作状态,要接近于爆炸桥丝雷管触发的di/dt值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LED
18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85

用充气闸流管应该可以承受,就是停产了,只有买二手货。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LED
17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86

有网友又发了一些图片,转到这里来。







2007_14424_2977.jpg

2007_14424_2978.jpg

2007_14424_2975.jpg

2007_14424_2976.jpg

2007_14424_2979.jpg

2007_14424_2980.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LED
17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87





2007_14425_2982.jpg

2007_14425_2981.jpg

2007_14425_2984.jpg

2007_14425_2985.jpg

2007_14425_2983.jpg

2007_14425_2986.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amdad
17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88
我所担心的是:在自由空间,特斯拉线圈的放电通道会不会直接从顶部拉到底部,进而烧毁自身……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全能杀手
17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89

看到7楼 想起了<冲击大电流产生技术> 965kg的电容 几厘米宽的铝线 铝线还要机械固定防止电磁力引起位移 放电电流百万安培到数亿安培 看着爆汗
当中也有提放电间隙 普通开关无论是半导体还是机械的都根本无法承受 我只看了一点 就是想办法让开关的两个电极之间导电 介绍的有机械接触,高压放电击穿空气导通等方法 我没记下来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aoho
17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90

我也是个特斯拉线圈迷,10楼的图有些的确没见过,效果不错。真羡慕老外啊,可以花那么多时间金钱去折腾。

下面是我做的,虽然还不够威猛,但也总算出效果了。

[img]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007/6/9/4/drsstc,XXXXXXXXXXXXXXXXXXXXf[/im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1211
17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91
楼上强,不会是中国第一个玩出效果来的吧。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mass_lynnxy
17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92
厉害,,顶一下。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K007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93

这东西俺到是想做,就是怕高压线圈绝缘问题不好解决,到时候线圈烧了又白忙,俺是烧线圈烧怕了,从小起绕了无数高压变压器,十个9.9个烧,想降低高压线圈电压搞多倍压整流吧,那种高压电容和高压二极管不是不好搞就是太贵,现在搞出过的最高电压也不超过30KV,再高绝缘就要击穿,连环氧灌封都不行[em06]

想知道这种线圈的耐压怎么搞?这么高电压,绕线圈的话一般漆包线的漆层估计直接穿了,想把绝缘问题搞清楚再做,望大大们指教[em01][em01]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amdad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94
单层密绕,相邻的两根线之间的峰值电压差也就1KV上下,没有什么特别的绝缘措施。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K007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95
以下是引用hambaby在2007-9-4 22:50:02的发言:
单层密绕,相邻的两根线之间的峰值电压差也就1KV上下,没有什么特别的绝缘措施。

1KV还是比较危险的,每层漆层至少要耐500V,QZ高强聚酯线勉强凑合,绕工业电机的油性线就不行了,看来线圈还是容易烧.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amdad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96

取一截样品中间泡水里,可以用耐压仪实测击穿电压。

认识一哥们以前在某军工企业制造变压器,雷达使用的400Hz高压三相变压器,厂房的空气洁净度(主要是灰尘)要求很严格,漆包线绕之前甚至要经过超声波清洗工艺。

对于高压变压器,即使是工频的,最大的敌人是绕制工艺过程中夹入绕组内的灰尘和工作环境下的水蒸气。两者都将导致运行过程中的电晕放电,制造出O3侵蚀一切有机绝缘材料,最终烧毁之……

真空环氧树脂整体浸渍的工艺防潮性能很好,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散热差……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K007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97

油浸的不错,就是要熬油,换油麻烦,而且据说以前的油是多氯连苯有毒,现在的要好些.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TUNGUSKA作者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98

长久没来了,今天偶尔上来居然在第一页发现我的贴子,真开心.

我在一年多前偶尔看到了特斯拉线圈这个东西,一下就引起了兴趣,可我制做的排程太多,又很难找出一段空闲的时间来试验,结果一年下来没一个大件是完成的,最大收获是得出了一个结论,做事要专一,三心两意什么也干不成......

至于特斯拉线圈,上面的图绝大多数是用火花放电做开关的,这种方式制做简单,可承受极大的功率,缺点是寿命短,而且非常吵,在晶体管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再用这种传统的开关方式就很落伍了,所以我的试验方向是用晶体管做开关的特斯拉线圈,以下是我最近试验的电路,初级 14AWG电线7圈,次级0.19线1700圈,谐振频率260K,输入12V,功率20W左右,电弧长度约3CM,这个线路的谐振能量来自初级线圈的储能,以至于要再提高很困难,马上要换一种电路试试看,高压直接给电容充电再谐振.


2007_14436_3402.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aoho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499

这个电路比较象点火器的,但也算是OLTC的一种,只不过大多数的OLTC前期储能对象都是电容,而你的则是电感。

做好的话,这种的效率并不低,建议你控制好谐振峰值电压与充电电压的比例,大概在3~10倍之间。你用12V应该太低,太接近接近管子的压降了。

提高电弧长度与功率比的最好方法是采用间歇放电,这样单次放电的能量较大。

以我的经验,20W功率可以做到10CM以上的电弧。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aoho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00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K007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01

呵呵,最难搞的就是绝缘了,还有这东西最怕空载,一空载管子就炸,功率稍大的话,有保护也没多大作用,直接烧保护元件.

单端反激的可以做到大概3万伏,再高就不容易上去,很容易炸管或烧变压器,除非用别的拓扑.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TUNGUSKA作者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02
以下是引用aoho在2007-9-17 9:38:26的发言:

这个电路比较象点火器的,但也算是OLTC的一种,只不过大多数的OLTC前期储能对象都是电容,而你的则是电感。

做好的话,这种的效率并不低,建议你控制好谐振峰值电压与充电电压的比例,大概在3~10倍之间。你用12V应该太低,太接近接近管子的压降了。

提高电弧长度与功率比的最好方法是采用间歇放电,这样单次放电的能量较大。

以我的经验,20W功率可以做到10CM以上的电弧。

以电容储能的OLTC因谐振电流要通过晶体管,以至于开关管要有很大的电流通量,我之前没有足够的开关管,所以就先试试这个以电感储能的电路,算是初入门的尝试吧,前几天买到了些大功率IGBT,单个浪涌电流能到300A,1MS的,准备试验你图的上那种方式.

你的博客我看过,你所用的DRSSTC是目前最好的晶体管特斯拉线圈电路了,可惜我电子知识还不过硬,搞不懂那电路中的相位控制方式,只能以后再慢慢试验,你有试过用振荡器直接调到谐振频率吗?那样会简单很多.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TUNGUSKA作者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03
以下是引用HK007在2007-9-17 12:50:59的发言:

呵呵,最难搞的就是绝缘了,还有这东西最怕空载,一空载管子就炸,功率稍大的话,有保护也没多大作用,直接烧保护元件.

单端反激的可以做到大概3万伏,再高就不容易上去,很容易炸管或烧变压器,除非用别的拓扑.

特斯拉线圈这东西很奇怪,在网上看了不少图,其中有些的电弧长度已超过次级线圈的高度,可电弧偏偏就不往线圈底部跑,而是选择了更长的通路流向别处,这是什么原理我不知道,但由此可见特斯拉线圈的绝缘并不难搞,至于空载,特斯拉线圈是不会空载的,即便在电压还不足以击传空气时它也在不停的向外发射能量,以我那才3CM电弧的试验,在离线圈30CM处日光灯就会亮了,可见发射能量之大.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mass_lynnxy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04
线圈可以分段绕制,连接起来之后做好均压,电视机高压包就是这样做的,不过线圈太多就是很长一串。千万不要把线尾的出头绕道线头穿出来,这样绝缘不好做。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aoho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05
以下是引用TUNGUSKA在2007-9-17 14:20:39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aoho在2007-9-17 9:38:26的发言:

这个电路比较象点火器......20W功率可以做到10CM以上的电弧。

以电容储能的OLTC因谐振电...... ......你有试过用振荡器直接调到谐振频率吗?那样会简单很多.

现在的DRSSTC大都采用电源管理芯片做控制,包括我的。你说的“用振荡器直接调到谐振频率”就是指这个吧,就原理而言这种开环(就相位而言)控制方式是比较简单,但有一定缺点:1.调谐麻烦,每次改动都得分别做两个回路的调谐;2.易错相,难于做多轮的连续充电。当初级回路能量全部转移给次级回路后,相位便错开,次级回路把能量反灌给初级回路的同时,初级回路也把一部份能量反灌给功率模块,使其做负功,这样,功率管的有效功率降低了,没能发挥出最大效用。

而相位控制方式估计就能解决这两个问题。最近都在做相关研究,我正式版的特斯拉线圈可能就是这种的。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9:04:23编辑过][/color][/align]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LED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06

上面图看起来就是感应圈,和汽车火花线圈的原理没多大不同?之所以会点亮日光灯是因为电晕放电。而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下,或者采用球形的导体,这种放电可以抑制,就会烧坏管子了。以前做电警棍的时候,保护不好的话,一旦空载,几秒钟就烧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TUNGUSKA作者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07
以下是引用aoho在2007-9-17 15:47:50的发言:

现在的DRSSTC大都采用电源管理芯片做控制,包括我的。你说的“用振荡器直接调到谐振频率”就是指这个吧,就原理而言这种闭环的控制方式是比较简单,但有一定缺点:1.调谐麻烦,每次改动都得分别做两个回路的调谐;2.易错相,难于做多轮的连续充电。当初级回路能量全部转移给次级回路后,相位便错开,次级回路把能量反灌给初级回路的同时,初级回路也把一部份能量反灌给控制模块,使其做负功,这样,功率管的有效功率降低了,没能发挥出最大效用。

而相位控制方式估计就能解决这两个问题。最近都在做相关研究,我正式版的特斯拉线圈可能就是这种的。

原来老兄你也没有相位控制的,只用电源管理芯片就有这么好的效果,看来值得一试.你用了多大功率的开关管呢?我买不起IGBT模块,只能用一种50A的塑封管做试验,不知效果如何.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TUNGUSKA作者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08
以下是引用LED在2007-9-17 17:00:29的发言:

上面图看起来就是感应圈,和汽车火花线圈的原理没多大不同?之所以会点亮日光灯是因为电晕放电。而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下,或者采用球形的导体,这种放电可以抑制,就会烧坏管子了。以前做电警棍的时候,保护不好的话,一旦空载,几秒钟就烧了。

图的确和点火线圈差不多,但两图工作机理不同,一个是反激,一个是谐振,图上开关管边上的电容,如果在反激式中它的作用是吸收尖峰,保护开关管,而在谐振电路中则是LC回路中的C.至于烧管,原因不外乎过压,过流和过功耗,我以我这个初学者的眼光看此线路中似乎不会出现这三种情况,如有,请指教.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LED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09

o,没搞过这种电路,算我开黄腔~但做电警棍时,有一次进货回来的高压发生器就是会烧,坏了好几个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amdad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10
至于烧管,原因不外乎过压,过流和过功耗,我以我这个初学者的眼光看此线路中似乎不会出现这三种情况,如有,请指教.

半导体器件烧毁的原因还有di/dt和dV/dt,高频率高功率下高的电流上升率和电压上升率对管子的安全工作影响很大。

传统的晶体管(达林顿复合管)还有二次击穿的问题。

可控硅耐dV/dt很差。

IGBT耐过流很差(一般的电力电子电路要求检测到过流信号后10μV内软关断,硬关断容易引起高dV/dt和高的电压尖峰烧毁IGBT)。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amdad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11

23楼的电容储能的高压电路,在8x年有一期《中学科技》简易负离子发生器中有介绍。

电路基本构造是一只9寸黑白分离式(使用独立的高压硅堆整流)行输出变压器,直接利用其高压包作为二次侧,一次侧单独另外绕一90匝(记忆不准确)的绕组,220V市电直接拉出火线进行半波整流(电路“地”实际就是市电的零线),串联2W/2K(记忆不准确,我的实际使用数值)电阻限流,对一只103/1KV(记忆不准确,我的实际使用数值)瓷片充电,可控硅选择参数为300V/5A普通国产可控硅,触发电路就是一限流电阻+一电容+一氖泡+一限流电阻到控制级的最基本电路。

实际照葫芦画瓢做出来,可靠性还不错,放电针在黑暗下可以产生稳定的微弱辉光放电,一直工作了几百小时,直到搬家拆掉,也没有烧坏。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K007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12

分析了一下21F图的原理:

在全谐振时,开关管是ZVS,ZCON.

图为串联谐振,磁芯工作在1,3象限,也就不存在反激和磁芯复位了,首先开关管开通,在线圈中电流达最大值(谐振电流)时关断,电容电流不能突变,所以为ZVOFF,关断后线圈储能向电容正向充电,电容电压上正下负,被充到最大值后线圈电流为零,电容反向放电,电容放电完毕后又被线圈反向充电,上负下正,线圈电流为零电容电压最大时开关管再次开通,是ZCON,此时电容电压被二极管隔离,所以是ZVON...........

这个电路和单管并联谐振的电磁炉原理基本相似,呵呵,但是结构有所不同.

电路中的过流,过压,过功耗状态还是有可能出现的:

谐振正常情况下,要解决的问题是开关管的电流耐量,电压耐量问题,功耗到是好说,用场管的话几乎不用考虑开关功耗,只简单算下导阻损耗就可以了,如果失谐,那就麻烦,都要考虑.

槽路参数如果发生改变(磁芯,电容温升导致槽路频率改变)而电路上又没有设计自动调整的话,回路失谐,一旦电路工作在容性状态,开关损耗剧增,再加上又过压,管子必炸无疑,电子鞭炮,嘭...嘭.... PAI飞^_^

实验还要注意谐振回路Q值的问题,Q值与负载有关,电路设计上注意,要设计自动跟踪自动调整电路,不然开关管的确很容易过压炸管.....,输出如果空载(空气干燥时虽有电晕放电等但还是比正常时小的多)或接近空载,回路Q值大升,开关管极易过压,在设计时注意选择回路Q值,可以通过设置副线圈或者设置一很小死负载来限制Q值,如果不设计好,小功率时还可用TVS,压敏等保护,功率一大连这些保护元件都玩完.另外此电路中开关管占空比勿大于0.25,可以恒频在占空比小于0.25工作,开通点在零电压点不变,占空比减小,电流减小,关断点前移,此时电路还是工作在ZVS,ZCON,这样可以利用减小占空比来抵消一部分Q值增大的不良影响....

电路设计关键还是在频率相位的自动同步上,在回路设置互感器和分压电阻进行电流电压相位取样送入锁相环控制芯片的频率相位,基本就可以杜绝炸管。

具体请参考电磁炉的设计。。。。。。。。。

PS:如果用的是超级强的那种管子,则以上结论不成立,呵呵. PAI到火星:-)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amdad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13
以下是引用HK007在2007-9-18 1:47:04的发言:

具体请参考电磁炉的设计。。。。。。。。。

还是参考逆变式IGBT电焊机或者大功率正弦波UPS逆变器吧,工作状态比电磁炉严苛的多,更加接近特斯拉线圈的实际情况。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aoho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14

对21楼的电路,要解决过流或过压问题,把好一道关就行了,那就是储能脉宽,这个时间量完全可以算,先根据电感能量公式和电容能量公式算出电感整个充电过程所获能量:El=1/2*I*I*L + 1/2*VCC*VCC*C ;其中I=((L/VCC)*t), (L/VCC)为电流变化率;当电感能量全部传给电容时,电容电压最高,也就是管子两端电压达最大值:Vmax=sqrt(2*EL/C)+VCC; 这些公式整合后,最终决定Vmax的只有t这个变量,所以准确控制脉宽才是关键!还有就是电容与功率管的接线一定要短。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K007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15
以下是引用aoho在2007-9-18 9:02:10的发言:

对21楼的电路,要解决过流或过压问题,把好一道关就行了,那就是储能脉宽,这个时间量完全可以算,先根据电感能量公式和电容能量公式算出电感整个充电过程所获能量:El=1/2*I*I*L + 1/2*VCC*VCC*C ;其中I=((L/VCC)*t), (L/VCC)为电流变化率;当电感能量全部传给电容时,电容电压最高,也就是管子两端电压达最大值:Vmax=sqrt(2*EL/C)+VCC; 这些公式整合后,最终决定Vmax的只有t这个变量,所以准确控制脉宽才是关键!还有就是电容与功率管的接线一定要短。

这是在谐振正常工作状态时的情况,也就是我说的控制占空比了,占空比可以在0~0.25之间,通过控制占空比抑制过压,同时达到输出电压最高的目的,这个电路在占空比0~0.25间都是ZVS,ZCON,所以控制占空比是个好方法,不会增加管子的开关功耗.

但是回路失谐问题就大了,如果工作在容性区,虽然控制占空比可以避免过压,但是此时管子不是ZVS,ZCON,导致开关损耗急剧增大,如果管子质量不好,容易过功耗炸管.......

这个图好处之一就是在谐振时占空比可在0~0.25任意调整,而管子始终工作在ZVS,ZCON,所以说,呵呵,如果调谐振了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案,自动调占空比比自动调频要容易.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K007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16
上个图:

上个图:


分析一下各元件工作状态:

A是21F的电路波形(全谐振),开关管是ZVS,ZCON

B是23F的电路波形(全谐振),开关管是ZCS,ZVOFF

图中红线是开关管开通点,蓝线是开关管关断点.

A图开关管开通点固定,关断点不能超过1/4周期(不能超过蓝线,否则就不是软开关,感性无功电流大量流过开关管,开关管损耗将剧增),即占空比不大于0.25,并且在占空比0~0.25范围均是ZVS,ZCON

B图开关管开通点固定,关断点不能小于1/2周期,(即关断点在蓝线右侧,否则不是软开关,管子损耗大).即占空比不小于0.5,并且占空比0.5~0.75范围均是ZCS,ZVOFF,B图还要注意一点:在开关频率很高时,若开关管占空比在大于0.5时其体二极管将流过谐振电流,由于一般开关管体二极管反向恢复较慢,压降较高,造成损耗增大,而二极管反向恢复压极易导致开关管反向击穿,最好另外再并联一个超快软恢复管以减小恢复压,管子并联TVS还是有必要的,也可以考虑陶瓷放电管.

2007_14454_3406.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K007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17

由图中看的出,A图电感储能,适用于低压供电(几十伏),B电容储能,适用于高压供电(几百伏).

一旦失谐,A进入容性开关区,开关管易过流损坏,B进入感性开关区,开关管易过压损坏.

同时A若不采取有效的调整占空比措施,管子也容易过压.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aoho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18

HKOO7说的没错,但可能把23F的电路理解错了,有没有发现L1有200mH,L1却只有3.5uH,所以开关管并没参与谐振,在整个谐振过程开关管始终闭合,直倒能量全部外传,然后开路,让L1对电容进行缓慢充电,充电完毕,然后再闭合,如此往复。多数OLTC都是这样的,主要是简单,要知道喜欢玩这些的并不都是高手,呵呵。我对21F建议的控制方式也是这种,先入门一下嘛,以后再进阶到软开关方式也不迟。跃进是比较冒险的,相信多数爱好者的时间还是比钱多的~。总之,量力而行。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K007
17年5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19
以下是引用aoho在2007-9-18 13:36:59的发言:

HKOO7说的没错,但可能把23F的电路理解错了,有没有发现L1有200mH,L1却只有3.5uH,所以开关管并没参与谐振,在整个谐振过程开关管始终闭合,直倒能量全部外传,然后开路,让L1对电容进行缓慢充电,充电完毕,然后再闭合,如此往复。多数OLTC都是这样的,主要是简单,要知道喜欢玩这些的并不都是高手,呵呵。我对21F建议的控制方式也是这种,先入门一下嘛,以后再进阶到软开关方式也不迟。跃进是比较冒险的,相信多数爱好者的时间还是比钱多的~。总之,量力而行。

呵呵,是这样的,23F那个大电感是缓冲作用,限制开关管电流的,在整个谐振过程中开关管是可以整个周期工作,在1/2周期以后谐振电流可以流过开关管的体二极管,这时开关管关不关断都无所谓了,呵呵,如果关断电流就流过体二极管,不关断就流过开关管和体二极管,不过这对开关管的要求提高了,总之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整个周期时间开关管都导通,同时采用间歇放电的方法控制简单,但对开关管要求较高,软开关对开关管要求低些,但控制复杂,量力而行吧,呵呵.

21F的图不错,适合制作,呵呵可以用普通开关电源芯片,控制好死区,使最大占空比为0.1左右,调频率时从高端向低端调,只要调谐振了基本就是软开关,呵呵,还可以用电阻分压取样送芯片自动控制占空比,这样管子也不容易烧了,也不用锁相,电路就大大简化了,注意工作时间不要太长免得发热失谐了.

21F图中开关管和二极管耐压和电流要一致,二极管用超快软恢复的,电容用高频高压的,管子上再加个TVS,电压取管子耐压0.8倍.

供电电源12~24V,只要计算好最大占空比(0.1)时的电流,确保变压器不饱和,确保开关管有足够电流耐量和功率耐量,再由电感和电流以及电容算出谐振最大电压,确保不会击穿开关管(留一半余量),调整确实麻烦,要同时兼顾:频率,占空比,电容,呵呵频率和占空比决定最大电流,而电容又决定谐振电压,同时又决定频率,三个参数互相影响,设计时一定要注意.

另外这个电路也可以用间歇振荡方式工作,工作一个周期后停止若干时间,这个可以用一个555产生低频低占空比方波控制电源芯片SHUTDOWN脚即可(或过流保护脚,一般芯片都有的)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拔刀斋
17年4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20
电磁炉IGBT内部已经并联封装(copack)了超快软恢复二极管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kertone
16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21
以下是引用HK007在2007-9-4 22:41:56的发言:

这东西俺到是想做,就是怕高压线圈绝缘问题不好解决,到时候线圈烧了又白忙,俺是烧线圈烧怕了,从小起绕了无数高压变压器,十个9.9个烧,想降低高压线圈电压搞多倍压整流吧,那种高压电容和高压二极管不是不好搞就是太贵,现在搞出过的最高电压也不超过30KV,再高绝缘就要击穿,连环氧灌封都不行[em06]

想知道这种线圈的耐压怎么搞?这么高电压,绕线圈的话一般漆包线的漆层估计直接穿了,想把绝缘问题搞清楚再做,望大大们指教[em01][em01]

我当年去衡阳变压器厂参观过
哪里的超高压变压器高压侧是用浸过油的纸包裹来绝缘的
但这样一体积暴增所以可以隔一层或几层间用类似方法,比竟同层间电压差小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TUNGUSKA作者
16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11522

我的老贴又给顶出来了....

楼上说的隔层包绝源纸估计没用,变压器以常见的往复绕线方法,最薄弱处在两层的起点和终点,在这里两层间的压差最大,最需要加绝缘纸,如果隔几层才加绝缘,那和不加没有区别,该烧的一样要烧.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amdad
16年4个月前 IP:未同步
45753
复习一遍。

TUNGUSKA兄弟两年前此贴引领了国内一小撮爱好者Tesla Coil的DIY和科普的新热潮,功不可没!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TUNGUSKA作者
16年4个月前 IP:未同步
45856
哈,当时啥都不懂,我还一度以为次级是线圈自感和分布电容谐振而那个顶端是摆设呢.....
现在回头看来,我发这贴也有两年了,到现在才搞出一个定频振荡的初级品,真有点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感觉,现在加紧实验自激谐振,目标为一台KW级,带频率跟踪,电弧1米以上的正式作品,有了之前的制作经验及材料储备,相信很快能完成.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冲压发动机
15年10个月前 IP:未同步
88875
好贴!要顶点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冲压发动机
15年10个月前 IP:未同步
88876
挖坟还是有收获啊!大家一起来挖!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冲压发动机
15年10个月前 IP:未同步
88877
加把劲挖到首页去!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冲压发动机
15年10个月前 IP:未同步
88878
好东西都埋得深啊。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TUNGUSKA
学者 笔友
文章
18
回复
1366
学术分
3
2006/04/02注册,7年10个月前活动
暂无简介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邮箱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