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了好久,还是没空继续写。不过今天插播一条。
GITHUB上的996ICU项目,近日成了IT圈的热门话题,甚至搞得各家著名互联网公司的老大纷纷表态。
键盘革命家们纷纷发表高见,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不说点。
不过我希望你们注意,关于工作的本质和人类的协作关系,在最近的几十年,发生了深刻甚至根本的变化。
内容上的变化主要是脑力劳动替代体力劳动,创造性劳动替代非创造性劳动。
资本家也不再依靠“生产资料”来“剥削”工人,他们在社会中主要的、核心的价值,是所谓协作网络、信息优势、知识产权,有的还包括员工本身……
玄学一点讲,协作关系方面,比特代替了原子;工作内容方面,面向对象代替了面向过程。
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就根本无从认识工作制的冲突。拿一百多年前关于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来煽动人民的情绪,挑拨阶级矛盾,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现在最不需要996的,就是那些“血汗工厂”。富士康热门事件之后,你们应该很多年没有听说哪个工厂“残酷剥削工人”了,尽管这种现象还零星的存在。工厂就算让工人一天工作三十小时,工人也有一堆办法磨洋工,出次品,管严了就跳槽,大不了回家种田。现在累死累活的不是工人,而是制造业企业的老板们。
反而是“高大上”的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变得“残酷”起来。科研工作者有工作制吗?看起来有,但事实上没有。要是每天上八小时班能搞出成果来,人类早就在火星上移民了——为了加快进度,要每天工作十八小时。需基于兴趣,有长期目标,有个人追求的工作,在工作制方面往往都有很大的弹性。996是其弹性的一个极端表现。
从上面的内容不难看出,关于工人权利的斗争,一百年前就成功了,而且一直成功到现在(忽略美国把5天工作制强加给中国人民这事)。现在出现所谓996,不是工人权利或者劳动保障出了问题,而是这压根儿就没有工人一毛钱的关系。这是一种新生的事物,拿古代的劳动制度来加以分析,只能越来越乱。
我不觉得可以消灭996,但是今后这种制度性的延长工时会逐步减少以至于消失,但是长工作时间的群体却不会消失。
补充一点,越是依靠脑力劳动的大型工程,越需要较长的连续工作时间,和尽量少的协作规模(人数)。这应该算是经济规律。改变经济上的平衡点,可能主动的消灭延长工时。政府法令可以看作是改变平衡的一种扰动。另外,技术改进,特别是协作技术的改进,会把旧的延长工时工种,转变为“工人运动”的成功案例,同时创造出规模稍小的,新的弹性工时工种。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