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革,我们就能获诺贝尔奖吗?
李先梓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04年度物理学奖授予在夸克粒子理论方面所取得杰出成就的三位美国科学家。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何祚庥感觉“非常之遗憾”。因为,“在这个领域里,我们的研究曾早于美国,成果也非常接近最后的结果。”只不过随之而来的“文革”使所有的科研工作被迫停止,诺贝尔奖和我们擦肩而过,不论是科学家本人,还是普通的中国人,都会感到非常遗憾。可是,假如没有文革的干扰,我们是不是就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呢?我看未必。
何祚庥自己也对美国科学家获得这项殊荣表示钦佩,因为,三位美国科学家从1973年论文发表,到2004年获得诺贝尔奖,期间30余年的实验检验历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证明自己的研究结果正确之前,“冷板凳太长”,何祚庥说,数十年的科研,不是任何一个科研者都能够忍耐的,也不是一般国家的科技基金能够支持的。无疑,三位美国科学家之所以获奖,有着两条必备要素:一是自己要耐得住寂寞,要有超人一等的恒心和毅力;二是要得到始终如一的理解和经费支持。幸运的是,这两条,人家都具备了。
我们的科学家们也许能拥有美国科学家的那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但是,即使没有文革的冲击而停止,我们会不会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对于一项没有多少直接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能够一直持之以恒地坚决支持下去呢?对于何祚庥的这个疑问,我想我们很难作出斩钉截铁的肯定回答。毕竟,我们的国力恐怕还达不到这种水平。
另外,诺贝尔奖的获得,往往有着几十年的跨度,是经年累月几代科学家传承的结晶,需要培养年轻的有才华的科学家。这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在1973年发表论文时,年龄分别为32岁、24岁和22岁。在美国,年轻的科研人员有非常良好的科研环境。活跃、平等、交流的科研气氛与灵活的科研机制对年轻人的成长非常有利。一个普通的年轻学生就有很多机会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同讨论问题、互相交流,甚至在校园的路上,就可以与顶尖的科学家聊天。这在我们的大学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前几天,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给本科生上课,一度轰动全国,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的年轻学子和顶尖科学家之间有着较大的“代沟”,而这“代沟”,无疑不利于年轻学者的成长。
诺贝尔奖至今不曾花落我国,既有学科基础薄弱上的因素,更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因素。不打破束缚人才涌现和成长的体制坚冰,不打破各自为政的学术壁垒,形不成和谐良好的科研环境,国人的诺贝尔奖梦要实现恐怕还不知有多少时候呢。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