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学科竞赛,弊出功利
y01232018/05/16科学技术学 IP:广东

学科竞赛,弊出功利

/彭真明

毋容置疑,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全面提高都有帮助。然而,学科竞赛具有学科和专业背景,它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如果背离专业技能,带着功利色彩去参赛,就可能违背了初衷。在我看来,大学四年期间,学生有参与学科竞赛的经历是很重要的。但若一味追求学科竞赛,从长远来说,可能得不偿失。

获奖多就是创新能力强?

什么叫创新?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曾谈到:创新就是做少数,做冷门。小米创始人雷军对创新的理解“创新就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或是做了别人没做成的事情。”然而,学科竞赛本身的特点,大部分是在既定规则下的博弈。有些赛题,本身还是很经典的问题。参与过程可以说是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提升的一种训练过程;而赛事活动的结果,体现出来的也不一定是创新能力。

我认识的一位李同学,从小就喜欢物理实验,喜欢琢磨一些小发明,动手能力强。考入大学后,他成天待在实验室里,痴迷于各种各样的电子设计和参与各种电子设计竞赛。本科阶段,在各类大大小小的竞赛活动中夺得不少奖杯。因为竞赛加分,小李顺利拿到了保研名额。

三年过去了,转眼就到了毕业答辩。小李的答辩会,我是答辩评审组老师。他与我的学生是室友,经常听我的学生讲他的这个室友如何厉害,因此,我很是期待他答辩场上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表现。

结果我大失所望。小李在汇报时声音很小,展示成果不多,回答问题含糊。仔细翻看他的论文,基本是一些器件的介绍,仅仅利用硬件电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图像处理算法,而且效果还不是很好。再翻看答辩前两位专家的评审结果,均只给出70分左右的评价。答辩结束后,5个专家无记名投票的打分,也都很糟糕,幸好还算是勉强给通过了。因为我对他的本科表现早有耳闻,答辩后我特意找小李聊了一次,主要想了解一下他基础不错,人也很勤奋,为什么硕士阶段表现反而不及一般同学呢?

出于对我的信任,小李详细给我介绍了大学阶段的一些学科竞赛情况。他告诉我,对于一些创意类课题,也许脑子里有一些新点子,写出创意的设计思想参赛,就可以获得好的评价,不需要实测结果的检验。当然,这仅仅是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创新。接着他又以参加过的以“智能小车巡线”为赛题的电子设计类竞赛为例,竞赛的关注点在于小车巡线的精度及速度等,其中的电机、单片机及传感器等,选手们基本都是购置的(因为他们不懂具体原理),需要做的仅仅是控制策略。而作为本科生,他们没有能力完成真正创新的控制算法,因此只能靠下载代码以及大量场地数据的试验、经验等进行测试。尽管最终小李取得了很好的比赛成绩,也确实提升了他的系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却根本谈不上理论创新,更扯不上学术研究了。

更要命的是,小李本科形成的依赖网络上的技术论坛、现成代码、东拼西凑的做事习惯和思维方式,也都被他不自觉地带到了研究生阶段,使得开展真正的研究工作时,经常感到无从下手。这种不从机理和原理上分析问题症结所在的思维方式反而限制了他的创新思维,扼杀了他的创新能力,最终导致研究生论文的质量不理想。

因此,对于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同学,建议可以适当参加如汽车创意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广告创意等一些理论性不强等创意类的赛事,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自己创新思维能力。对于高年级同学,则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具有理论支撑的赛事,如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和机器人大赛等。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我国有一群热衷于“民科”的人,对“科学”富有狂热而近乎执拗的热情,却不曾也无意接受专门的科学训练。他们总期待能异想天开地推翻某个经典理论,或用一种简单方法就搞出一个惊天动地的伟大发明,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学科竞赛中还有一部分比赛,需要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既然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指定的赛事,那就一定需要理论基础作支撑。但是,很多学生刚进大学(大一)就跃跃欲试,最终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

有个名叫小叶的女生,刚进大学就给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大一期间各科成绩均很优秀。除了课堂学习,还想提升一下自己的科研实践能力。刚好有一个机会,她报名参加了全国光电设计竞赛的省级选拔赛。赛题是与她的学科专业契合的“穿透毛玻璃的可见光成像系统”。竞赛规则是使用CMOS或者CCD成像系统,透过毛玻璃对目标物体成像,最后的评分是成像物体的清晰度。

刚开始,包括小叶在内的很多低年级同学以为这个题目很简单,纷纷报名参赛。花了大量时间熟悉规则、查阅文献和探索设计思路后,才发现要完成题目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最后只能放弃比赛。原来,赛题本身不仅仅是光源、焦距设计等简单的光学系统搭建问题,还涉及散射成像、成像后端的图像处理等问题。而对于刚进大学,仅靠高中阶段学到的光学基础根本无济于事,就算已经接触到专业知识的大三同学,对于复杂的散射成像、低质图像复原等也是无能为力的,即便是换成老师去完成,也有一定的困难。而像小叶这样跟本不具备相关理论和相关研究基础,就更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了。后来小叶还告诉我,这次报名参赛,由原本信心满满,到最后无功而返,甚至对她以后参与科研实践的积极性都有了一定的打击。

因此,要参加这类需要深厚基础或专业性较强的赛事,建议大家要在有一定理论积累,且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选择性参赛。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促专业还是毁专业?

准备一个赛事,往往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有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每年都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科竞赛,尽管奖杯、奖状拿到手软,却很少有时间学习专业知识。这类学生属于典型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做法也最不可取。

有一位叫小林的同学,大学四年参与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竞赛,获得过全国以及国际赛事的奖杯,也因为竞赛加分获得特殊专长保研的资格。但在研究生阶段,当他参与科研课题遇到真正有难度的问题时,却只会毫无头绪地靠大量选参去尝试。究其原因,是他在本科期间花大量时间搞竞赛,很多专业课都没有学,基础很薄弱。有些概念他只知道名称,根本不懂得其背后的原理。到最后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理论功底扎实的研究生。此外,在科研文档撰写、课题汇报方面,小林也显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完全不按套路和规范随意行事。这类同学,就算毕业后去了单位,也一定不是企业所希望的人才。因为企业真正需要解决的技术或应用问题,并不是挖空心思的学科竞赛题。

还有少数同学,为了获得竞赛加分,频繁参加跨领域的各类竞赛,如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组织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智能汽车竞赛,数学建模等。不仅丢掉了专业,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也仅仅接触到皮毛而已。

计算机、电子通信、控制类专业的学生,具备了一定专业及软硬件设计能力的同学,可以参加这类赛事。同时,从原理入手分析关键技术,凝练科学问题,在完成赛事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不可否认,学生拥有学科竞赛的经历,不仅综合成绩排名有加分,还有利于推免保研,对就业找工作、出国深造等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一旦学生取得好的名次,学校、个人的各种荣誉更会纷沓而至。尽管有如此多的诱惑,我还是希望同学们理性看待学科竞赛,充分结合自身条件权衡利弊后再选择是否参加。毕竟,学科竞赛不是证明自己能力的唯一方法。

本文为《大学生》杂志社约稿,刊登于该刊2018年5月第05期(总第281期),pp.50-51。再次感谢责任编辑曹晓晨女士!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9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极速外卖
6年8个月前 IP:广东
846174

阅读文章中描述的“小李”同学的故事,个人总感觉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在其中。至少与我私下开展的调研结果是不太相同的,描述的问题要么在“小李”同学的背景情况上,要么在其答辩现场实况上。


个人觉得本科阶段过多地参与两创类为主打的比赛的主要弊端应该是丧失了向基础研究工作和上层应用发展的机会。因为两创比赛相比认真仔细地实现一个工程目标,更像是PPT说唱·········


两创和各类设计竞赛活动高产的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学生要能在短时间内拼凑出“全新”的东西,比如说一个10Wmah的、支持快充协议的充电宝。但是再一细看,DC-DC热炸,带载升压效率80%出头。


两创和一些关乎学校声誉的比赛在评选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对于具体到学生个人的应用技术能力的要求并不是太高,毕竟是一项综合政治活动,很多因素都在里面发力。公开场合我也不好点名说太细,大家可以自行体会。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
6年8个月前 修改于 6年8个月前 IP:四川
846177

现在是这样的,非一流大学的学生(包括大部分新升上去的一本),总体来说学风不太好,如果不给他们制造一点激情,基本学不到什么。这些学生大部分终归没法走上基础研究或者更上层应用的道路,如果平庸的度过本科阶段,就业以后真的干不了专业工作,而且巨难培养。

相反,参加过专业竞赛的,至少经过了竞赛培训,泡在实验室耳濡目染,好歹也见了点世面,能够掌握一些入门到深入的办法。于是就业以后,比平庸的大学生会有比较显著的优势。另外,专业竞赛的选拔,对学生的天赋和兴趣具有筛选作用,因此在竞赛获奖中挑选专业技术人员,会有高得多的准确率。目前就我了解的多家技术开发类(非基础研究类)用人单位情况来看,相关竞赛获奖,是最最优先考虑的对象。

但是到了一流大学(主要是原985大学)就不一样了,因为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学风还算凑合,学习主动性、前瞻性强一些,过多的竞赛和实践确实不是一件好事。对于一流大学的本科、硕士毕业生,一般而言是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招收,这些单位能够容忍较长的培养期,也有相应的培养手段,大学期间踏踏实实打基础,夯实理论和科研方法,有利于就业后获得更好发展。

本地的信息工程大学,以前是一家专业学院(气象学院),影响力不大。后来改名后当然大家也不放在眼里。但是它就特别注重学生进实验室,做项目,走“工程类本科生”路线,投用人单位所好,结果出乎意料,学生毕业后竞争力很强。没过多少年,就升了一本。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y0123作者
6年8个月前 IP:广东
846195

综合利弊,但不能拿特例来说明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客观性普遍性的去看待问题,才是理智行为、

-1
学术分
科创网
2018-05-20
堆砌大词,言之无物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
6年8个月前 修改于 6年8个月前 IP:四川
846203
引用y0123发表于3楼的内容
综合利弊,但不能拿特例来说明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客观性普遍性的去看待问题,才是理智行为、

这位过去和现在的发帖,除了转帖之外,多数帖子只讲大道理。大道理固然重要,但是在具体场景下,实际上毫无营养,且恶心到参与讨论的其他人。这类回帖属于增量规则所描述的“滥竽充数行为”,依减分规则9.13款应予以减分处罚。

楼主七年前就来到这里。我清楚处罚这样一位热心的老会员将引起敌视和不解。但是更知道脚踏实地和付诸行动的重要性,并且因为过去的教训,反感楼主的发言习惯。所以,不好意思。

楼主曾说自己搞高分子材料研究,在这个领域,随便写点科普或者经验,都比泛泛的呼几句口号更有益处。而这么多年来我守土不力,有的时候还带头“多谈点主义”,起到了不良示范作用,也要改正。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y0123作者
6年8个月前 IP:广东
846204

很惊讶,还真没想到我的转帖已经让人恶心的地步。还有谁感到恶心的请说出来,好做个统计😁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浪里黑条
6年8个月前 IP:北京
846206
引用y0123发表于5楼的内容
很惊讶,还真没想到我的转帖已经让人恶心的地步。还有谁感到恶心的请说出来,好做个统计😁

作为化竞党,表示LZ这个帖子里写的东西似乎才是特例。我认识的大多数竞赛党并不是朝向功利目的,而是怀着一颗热爱该学科的心去参加竞赛的。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极速外卖
6年8个月前 IP:广东
846229
引用y0123发表于5楼的内容
很惊讶,还真没想到我的转帖已经让人恶心的地步。还有谁感到恶心的请说出来,好做个统计😁

请不要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没人说你的转贴令人恶心,而是发言满口大道理让人感觉非常难受。


在爱好社区的这几年,已经见识到不止一人有这么油条的发言,其场面往往都是令人难堪、恶心的。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y0123作者
6年8个月前 IP:广东
846231

我仿佛闻到了火药的味道😀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浪里黑条
6年8个月前 IP:北京
846232
引用y0123发表于8楼的内容
我仿佛闻到了火药的味道😀

那就应该好好想想源头在那里咯~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y0123
机友 笔友
文章
22
回复
124
学术分
-1
2011/01/05注册,12时27分前活动
暂无简介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