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也预报一下哈[s:219]未来72小时,地图上红圈内将发生里氏三级以上地震,部分地区震感明显,当地居民请做好心理准备。。。。
几年前与许多人争论过这个问题,发现大家对于地震预测和预报,普遍抱有一种理想主义情绪。今天抽点时间,用通俗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理论基础,可能不太准确,但是大意如此。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叫“地震预测”。由于本文为的是扫盲,“地震预测”的定义取公众的直观认识:短临预测。简单而言,是指能够指明破坏性地震的三要素(震级、震中位置、发震时间),且发震时间为短期或临震,至少具有数天到最多几十天以内精度的地震预测。中长期地震的预测已经取得很多进展,比如说100年以内西昌附近有7.5级以上地震,几乎肯定100%“准确”,因此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目前关于地震不可预测,在某些理论方向上已经得到了严格证明。常见的理论依据见于Geller R,J等在1997-2004年间发表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se)杂志上的一系列文章,例如shake up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earthquake cannot be predicted等。
在地震学中,表示地震数目多少与震级大小之间关系的古登堡-克里特定律,表明地震频度与破裂尺度遵从幂律关系,这就意味着地震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分形的。表示余震频度与时间关系的大森房吉定律,意味着地震在时域上的分布也是分形的。多数专家据此认为,地震是一个自组织临界性系统,具有本质的不可预测性(陈运泰:地震预测-进展、困难与前景)。事实上,“混沌”是指长期演变对初始扰动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无法长期预测。预测天气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越久越不准。“分形”与常常听到的“混沌”正好相反,代表着短期不可预测。
我们用通俗的实验来说明问题。众所周知,浅源地震(造成大规模破坏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是地下岩石的破裂过程。我们把地下岩石等效为一根竹片或者筷子,把这根筷子的一端固定住,在另一端施加压力(如图)。
施加压力的过程相当于“应力集聚”,是孕育地震的过程。当压力持续的增加,达到“某一值”时,竹片发生断裂,于是地震爆发。
我们显然知道,压力持续增加下去,竹片一定会断裂(假设竹片不会完全塑性变形)。并且知道假如添加100N的压力,竹片就会灰飞烟灭,而添加1N的压力,竹片只会发生轻微的弹性形变。
于是我们可以预测,竹片在1N到100N之间会发生断裂。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预估,当竹片的形变(受压端的位移)只有1cm时,竹片不会断裂;当形变达到20cm,竹片必定断裂。
于是我们可以预测,竹片在形变量为1cm到20cm之间会发生断裂。
这些指标,恰好对应于地震预测所采用的应力、位移、形变等参数。它们确实能够提供一定的预测,但是包围圈很大,换句话说:可以长期预测。
但是我们最需要知道的数据:竹片在哪个时刻断裂,在几点几分几秒断裂,却无法预测。能够使竹片刚好断裂的“某一值”压力,只是一个可能,它既可能大一些,也可能小一些;我们也只有一根竹片,只有当它断了才能确定大概的应力范围,此时已经是马后炮了。当加压的规律不能用函数精确表达时,达到“某一值”的时刻,也是不确定的。加压的速度不同,“某一值”也可能不同……
各位可以自己拿出一只筷子来做实验,可以肯定,筷子一定会断,但是啥时候断,谁也说不清楚。
理论上可以严格证明,筷子断掉的准确时刻,不可预测。
当然,在竹片断裂之前,还是会有一些现象。例如,噼噼啪啪的声音显著增多;能够观察到先发生了一些小断裂;位移和压力的关系发生了局部的微小波动,等等。这就是地震前兆。但是即使有一些前兆,仍然不能预测断裂的准确时刻,并且许多时候会发生一些似乎是前兆的现象,比如在刚刚加压的时候,就能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可能观察到一个地方发生了小断裂,但最终却在另一个地方突然折断。
地震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竹片模型”只是最为理想化的模型。在实际情况中,导致不可短期预测的因素更多、更广。实际上地震预测主要关心的是大震,而大震必然来源于极大空间尺度的能量释放,并不是某一处岩石破裂的问题,难度更大。且不说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不可短期预测,即使理论证明可以预测,实践中也很难准确。
同时,地震的复杂性又为预测提供了一些机遇,因此对于某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又有可能发布相对准确的预报,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就有很大的特殊性。但是在没有物理学机理支撑的情况下,这样的预报运气的成分极大,很难重现。
将来是否可能发现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更为直接的,且可以预测的规律,还是未知数。总之,在现有的理论和技术条件下,不可能进行可靠的临震预测,但是我们可以尽量详细的了解地下岩石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从而做出准确的有震、无震判断,并把发震时间范围缩小到几年甚至几个月量级,这就已经能为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显著降低灾害损失了。
[修改于 4年6个月前 - 2020/07/13 01:43:44]
引用kechuanger发表于13楼的内容预测不可能 预报可能了吧 据说成都高新防灾科研所已经开始研发地震预报系统了 震前几十秒预报 不过这条...
现在确实有类似的系统了,某地发生地震后按地震波的速度对附近地区进行报警
但是仅限于震中已经地震的情况,跟一般意义的“预报”(像天气预报一样)还差得远。
去年宜宾地震就有类似系统投入使用,震中地震后某中学喇叭广播读秒
就是个雪崩吧,刚检测到就为时已晚来不及了.... 作为预测起码要超过2小时以上才有意义。
没了解过具体行业内部信息,放胆幻想一下:
1、个别地震有大断层产生时会有次声波,这种情况是可以预测的
2、可以通过多地的传感器阵列慢慢积累大数据,为今后的预测更接近准确推算提供依据
3、在接近地震产生之前,可以人为通过大型共振设施提前触发部分地震
就是个雪崩吧,刚检测到就为时已晚来不及了.... 作为预测起码要超过2小时以上才有意义。没了解过具体...
预测的话,不一定要超过两小时吧,提前两分钟或是几十秒都是有很大效果的,不过这个时候对精确度的要求就极高了。
之前看了一篇科幻,叫:《爱在地裂天崩时》杨晚晴写的,讲的是类似的故事。
当然,在竹片断裂之前,还是会有一些现象。例如,噼噼啪啪的声音显著增多;能够观察到先发生了一些小断裂;位移和压力的关系发生了局部的微小波动,等等。这就是地震前兆。但是即使有一些前兆,仍然不能预测断裂的准确时刻,并且许多时候会发生一些似乎是前兆的现象,比如在刚刚加压的时候,就能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可能观察到一个地方发生了小断裂,但最终却在另一个地方突然折断。
我认为按这种原理进行预测是最可能实现的,但是位置精度不能保证,时间也不能保证,但是至少可以给人一个准备的时间。更大的问题是如何抑制人群恐慌。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