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航天,何去何从?——发展战略谈(1)
novakon2013/06/20喷气推进 IP:广东
今值KCSA主席选举,我想谈谈发展战略的问题。发展战略不是谁一个人说了算的,但是拿出来谈谈,总是有益的。


KCSA的目标是明确的:推动航天科技爱好的发展。从目前组织的各类项目来看,例如广局的项目,据我分析,走的路线是这样的:


吸引投资 -> 研发火箭或其他航天器 -> 发射、宣传 -> 推动科技爱好的发展


目前来看,这条路线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我们分开来谈:


1 吸引投资
谁出钱?为什么出钱?出钱给谁?
有的是从学校申请,有的是商业赞助。这种做法有很多缺点,比如学校如果不想批可以不批,赞助商如果不想赞助可以撤资。特别是商业赞助,属于可遇不可求,就拿万户3火箭来说,赞助项目的是胡振宇的一名校友,这位校友拥有一家电器企业。胡振宇可以拉到如此牛逼赞助,我只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有人可以否认,万户3火箭项目的资金问题,是胡振宇用自己的努力去解决的,毕竟这么大的手笔是不多见的);但是有多少人,能够像胡振宇那样拉到赞助呢?如果没有合适的赞助,就不进行项目,KCSA马上就无米下锅了。本来是我们KCSA自己的事业,全部靠外部力量支持,未必是一件好事(但也未必是坏事,这还得再讨论)。
从开源的角度来讲,在KCSA进行的项目,除敏感技术外,所有研究成果必须公诸于众。但是接受他人投资的项目,可能在开源方面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而且事实上,由于筹资经常是项目组自行解决,KCSA对项目组的监管有时会悬空。本来对KCSA负责的项目,又要对赞助商/学校负责,研发方向就可能会偏离KCSA的战略部署。从人之常情上面讲,得到了资金支持,对于项目还是不是挂KCSA名义来做,可能就会出现动摇。比如投资方说,你们不要在KCSA里面做,另成立一个我们命名的科研小组,我给你们双倍经费……这下可怎么办?一定要让KCSA走出现在的尴尬位置。至于怎么做,后面会提。


2 研发
目前的研发工作,真的高效吗?
在KCSA内进行的项目,其研究成果应公诸于众,不说造福社会,至少造福科创的火箭事业。既然花了钱,我们当然是希望研发效率越高越好,用最少的投资,产出最多的成果。如果项目不能产出成果、不能服务于爱好者,那么KCSA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要求高效率地进行研发工作,在KCSA是必然!低效率的原因,除了目前合作模式上出的问题以外,就是“小打小闹”,缺乏规模效应。假如我们让某个项目组去研究RNX星孔成型技术,可能要花3个月,每个星期最多一篇帖子;但是如果这种工作可以派给6个项目组,让他们同步研究,每天都发帖,说不定3个星期就解决了。如何让每一个会员都能插手参与研发?如何让每一个项目组都争着公布最新进度?我认为降低航天科技爱好入门门槛是关键。至于怎么做,后面会提。


3 发射和宣传
目前的发射行动和宣传计划,经得起推敲吗?
再以万户3为例,研发前没有仔细研究政策,最后火箭造得太大了,没法随便乱发,让焓熵同学上蹿下跳,谈发射场、谈空管、谈各个有关部门……我认为,鉴于焓熵为论坛航天事业牺牲了自己的宝贵青春,应授予其公共服务奖,并追授“科创航天英雄”称号。既然政策不明朗,把火箭造的小一些,或许就不用那么忙了?以前,焓熵的想法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万户3成为媒体焦点,这样发射成功后,政府就会感觉到业余火箭爱好的强大,会网开一面,这样一来就可以为其他业余火箭爱好者的研究和活动创造非常好的政策环境,或者叫铺路。可是焓熵毕竟是一个人,我们懒惰的政府是从来不会为个人诉求买单的(美女除外)。媒体那边的宣传也是如此,每次报道都只报道项目组里面的人,对于科创论坛、科创航天大部分情况下只字不提,这样宣传的效果显然不会好,大家只会以为有一群人在搞火箭,而不知道有航天局的存在。如何用我们的努力去推倒政策的高墙?怎样才是明智的宣传策略?现在这条路显然不是我们要找的。至于怎么做,后面会提。


---未完待续
来自:航空航天 / 喷气推进
25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novakon 作者
11年7个月前 IP:未同步
537417
对于上面谈到的问题,我提出了以下的解决办法:


1 我起草了一份《科创航天项目管理办法》XXXXXXXXXXXXXXXXXXXXXXXX/t/57729,旨在规范资金筹备、确保监管到位。大概的思想是,以后在KCSA做项目,就必须100%遵守KCSA的基本原则(开源、科学开支、民主制度等等),否则不得以KCSA名义进行。但是,这个管理办法能不能按照说的那样去实施,是很难讲的;拿到了赞助、做出了成果就离开KCSA,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我给出的答案是,重新思考航天局的定位:留住人 才能够发展,要留住人,就应该加强KCSA的服务性。会员在KCSA内,应该能够在研发上面享受到更多便利,比如同样规格的火箭,在KCSA内就可以造得更快、效率更高;某个项目组无人愿意担任组长,而项目又确实有价值的,可以由KCSA委派专员直接监管……类似的这些工作,以往的KCSA也一直在做,我希望我能够给这些工作再锦上添花——见下文


2 要形成规模效应,就要降低门槛。我希望论坛上的每个人都能够像qharry版主那样,用一点点钱造出很牛逼的火箭,到那个时候,KCSA会员数量将有可能达到50人。如果每个会员都有搞火箭的经验,一个项目N张嘴,每个人都想着怎么样把自己的火箭做得更牛逼、材料成本更低、功能更丰富(因为每个人的火箭都会经常被和其他人的火箭作对比)……就能够避免很多像万户3项目里那样的设计失误。而要降低门槛,提高效率,就要避免重复研究,最好是一个研究成果出来,其他人马上就能够直接用,而且用得漂亮。这次万户3项目的航电系统简直是神作:XXXXXXXXXXXXXXXXXXXXXXXX/t/57727 可惜这么好的科研成果,却难以复用,这个航电系统一个copy的造价,远远高于很多会员在火箭爱好上面的总投资。研究成果一定要人人用得起,才有公益性,才能有规模效应,基于此思路我和罗澍(warmonkey)合作,由我主持研发一款超低成本航电模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t/57745 此航电材料成本仅35元,从此姿态开伞和FDR将有可能武装每一条火箭。如果人人都可以记录自己火箭的工作数据,实现可靠的开伞回收,我觉得KC的火箭爱好水平必将走上一个新台阶。如果这种发展战略确定下来,我会想方设法让更多这样的产品推出。


3 媒体总是喜欢关注个体,因为这样的新闻有卖点。但如果航天局有10个项目组都在做火箭呢?那么我想媒体关注的眼光就会转向KCSA本身了,说不定连《走进科学》都会对我们的强大推动力感到好奇。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判断,实际能不能实现,我不好说。假如我们的发动机制造方案和航电方案都非常成熟,有没有可能达到一个月十几条火箭的发射频率?到了那时,我想政府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撒手不管了,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有代表力的群体;而社会也会渐渐地接受这项科技爱好,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支持(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资)业余火箭活动。到了那时,我想各大高校也会对探空火箭研究投怀送抱的。而且若真是那样的话,就可以认为是科创航天局为业余火箭爱好创造了一个好的政策/舆论环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与政策和舆论做对(事实上,业余火箭活动还是引来了不少批评声音的)。


最后,可概括为:


提供良好的研发支持 -> 人人参与形成规模效应 -> 创造政策环境 -> 推动科技爱好发展


虽然不确定这样的战略最终能不能成功,我觉得比广局原来的做法要好一些。
+10
科创币
delete
2013-06-20
一个有想法的人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novakon作者
11年7个月前 IP:未同步
537520
回 9楼(prtemking) 的帖子
到底是走专业化道路,搞高精尖;还是走普及道路,形成规模,最终还是得由KCSA的全体成员来决定。到底收编会让路子走得宽吗?普及会导致死得快吗?说实在的,我没有经验。不过大家能够认真的讨论一下这些问题,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novakon作者
11年7个月前 IP:未同步
537521
QQ截图20130620132637.jpg
-------------------------------------------

陈诗会啊,你什么时候把语病都改了,吐槽之前能够先把条理理清楚了,不把媒体和科研机构当成政府了,我就放弃追究之前的问题。

你在这个帖子里面开骂,等于站在大多数KCSA会员的对立面。想必你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novakon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1256
回复
8386
学术分
16
2008/03/29注册,2年10个月前活动

已走,勿送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