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灵魂的理工科 谈中国教育的专业和学科选择问题 转载
thallium20122010/06/29科学技术学 IP:天津
缺乏灵魂的理工科   谈中国教育的专业和学科选择问题

--------- 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协调问题

  

今日学堂校长   张 健柏

  

我的上一篇文章是“千万不要读文科”,大家就想,理工科应该没问题吧?

理工科也有问题,一样也很严重。注意我在文中推荐读理工科的建议,仅仅限于有利“找饭碗”这个条件;除此之外,国内的理工科教育,也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了。





(我们已经习惯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政治教育”)





理工科的问题,我们国家和教育界已经发现了:现在请各位上网去查一查,一直都有人在呼吁“文理不分科”的提议,关于“文理分科造成我国国民素质下降”的问题,其实潜台词就是:我国的理工科教育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了,所以要想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国内缺乏灵魂的理工科教育对于国民“生活幸福快乐”的影响,早就麻木而视为理所当然,不在谈论的热点范围了。

当然,反对文理分科,还有另外一个潜台词就是:文科学生缺乏基本的思维逻辑和理性,这与我上一篇文章的观点一致。不过重视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从呼吁的人的学科背景看来,是文科的“专家”居多,所以针对的对象,主要是理工科教学的问题。

呼吁文理不分科教育模式的人,有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很多重量级人物,还有大学,中学的各级教育专家们。例如一直在呼唤中国教育改革的朱永新等人,也有不少民间的力量。我没有参加这种呼吁,因为这种呼吁的前提是:只要文理不分科,只要学生们在中学,甚至大学多上一些“人文素质”的课程,理工科学生缺乏基本人文素质和人文思维的问题就可解决。至于文科学生,只要多学一些理工科的课程,思维混乱的问题也可以解决。这样,国内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果能如此,当然很好!

我觉得,这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幻想”,文理不分科好实现,想达成的目的不可能实现。因为如果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教育界如此严重的问题,中国的教育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这些专家提出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发现国外的中小学教育不分科,甚至大学基础阶段都不分文理科,是所谓的“通识”学习阶段;到了大学高年级才开始分科。国外真正的专业学习,主要是到研究生阶段:如美国的商学院,法学院,都是研究生院的课程,只有我们国家的大学,才让本科生来上这些“专业课”。我国的专业分科,从中学就开始了,分得还很细,所以造成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大学的学科,也分得很细致,这是当年学苏联的,搞专业对口,像机器人组合一样。

西方教育系统不玩这一套,西方的大学教育,也是玩“思维”的,所以他们不在乎什么专业对口不对口的问题,甚至没人问这个词。只要思维训练好了,做什么都行。思维不好,干啥都不行。这一点是国内的学生和老师一直都很迷惑的问题:为啥老外不在乎“专业”?



没错,国外的文理不分科是好,但是照搬是不行的,缺乏思维基础,搬过来了结果可能还更坏:因为前一篇文章说过:我们根本没有文科,也没有文科教育。我国的理工科教出来的人会做事(虽然只会作技术含量低的事),但不会生活。但是如果把国内的“伪文科”学多了,不但依然不会生活,恐怕连做事都不会了!

我最奇怪的是:国内理工科教育的问题还没有文科严重,可是却引起这么多人关心和呼吁;文科的问题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此不堪,却没有人“发现”问题;反而以为国内的文科专业居然有资格去“拯救”理工科学生素质不高的问题,实在可叹!

  

理工科的思维基础,是“工具理性”;文科的思维基础,是“人文理性”,这两类学科,一个是教会我们认识心灵之外事物,具备认识自然的理性思维,教会我们正确地面向世界,面向外界,面向事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实地认识到自己生存的世界,并与之正确而理性地互动。所以,如果没有工具理性,我们的思想和认识就会想当然地“乱动”,会违背规律,无法达成预期的效果;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事与愿违”,就是缺乏工具理性的结果。所以,不管学文科还是学理科,所有的人其实都必须学习“工具理性”。这就是西方的科学教育开始于基础教育阶段,不管文科理科的学生,都从小就开始学习科学的原因。而且这种教育一直延续终身,这就是西方崇尚“科学精神”,物质和技术手段进步和发展快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

但是作为一个人,仅仅拥有工具理性还不够;如果想要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要想能够与其他人和群体社会产生良好的互动,就必须具有“人文理性”。这是因为:作为人的认识方向,永远会有两个:一个是向外的,这就是“工具理性”,一个人如果缺乏工具理性,几乎像个疯子和狂人,当然也可以做艺术家和诗人;另一个是向内的:这就是“人文理性”,专门指向研究和了解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心世界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自我的认知和了解,另外一个是关于他人的认知和了解,两者都不可缺少;从人文理性的意义上说,“自知”比“知人”更重要, [ 老子 ] 就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如果缺乏人文理性,就像是一台机器,生活了无情趣,就会活得很孤独很痛苦。他无法在自己内心的冲突中寻找平衡,也无法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互动中和谐相处;

人是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的,总要生活在人群中,我们有家庭,社会,团队,民族,国家。互相之间有极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需要彼此间的协调和沟通,要处理这种关系,就需要“人文理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经常处在各种迷惑和风暴中,要理解我们的内心和情绪,需要的也是“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不一样,人文理性是没有“客观”标准的,每一个群体,都有各自特有的思维和价值观,我们称之为“人类文化”。人们在具有相似价值观的情况下,才能融合到一起。所以,如果没有“人文理性”,每一个人都独自有一套自己的东西,整个社会就是“一盘散沙”,所以需要“文化整合”,我们老祖宗如孔子等,就是干这个事情的;但是如果每个人的思想都完全一样,就是“铁板一块”,所以文化又需要有宽容和灵活的一面;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所以文理科的确不能分家,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我们都需要。这个问题太大,这里就不多谈了,还是来用一个实际例子,让大家了解“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具体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文化多么强调“统一性”,别以为这种东西消失了。我们不再举毛泽东像,但还会举别的东西,如“人民币”和其他。消失的只是外形,至于更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已经刻到骨子里了)



(这些人,现在的身份应该是“经济英雄”,会被大学请来给学生们作“如何成功”的讲座吧?可见我们还是“进步”了。可是思想进步了吗?)



毛泽东的教育背景中,就缺乏“工具理性”的教育,但是非常富于“人文理性”,其实准确一点应该是很有“人文情怀”,但不够“理性”;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经史合参,他只读史,不学(还反对)读经,结果造成自身重大人格缺陷的同时,又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能量。

依仗他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天然爱好和悟性,他的“文科”学得非常好,非常具有“人文思想”。所以他对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心与人性,掌握得非常到位,也极擅长于调动人心,非常具有“人格魅力”,赢得了各方(包括敌人)的拥护,所以,他才能取得天下;但是奇怪的是,他自己的人生成就,主要是得益于中国古代留下来的文化精品,他自己明明知道这些东西很好,很有智慧,绝对不是“糟粕”;比如他自己晚年依然一直在读 24 史等古书,至死不渝,而不是我们想象的在读马列的书;在我看到的历史回忆中,毛自己根本就不喜欢,也基本上不太读马列的书;我们从他写的文章中,如矛盾论,实践论等,也看得出来一些说法与马列的说法并不一致,倒是与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的说法接近一些。不过我们的政治书上解释说,这是毛“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毛的思想绝非来自老祖宗,而是毛本人“天才独创”的结果。

不管怎样,毛泽东是要老百姓打倒“封建主义”的,除了马列和毛泽东思想,什么古代的,西方的东西都不用学习,书都不要看,全应该烧掉。就像伊斯兰教徒攻占了当时的世界文明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把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这个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博学求知精神的学术基地数百年以来积累的的图书典籍付之一炬一样,他们的理由是:如果这些文献写的与安拉一样,我们已经有 [ 可兰经 ] 了,如果写的内容不一样,就是异教徒。因此,不管是否一样,都不需要保留,所以要全部烧掉。解放后,当时我们国家已经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了,所以要扫除一切“封”(中国传统文化)“资”(西方文化)“修”(苏联社会主义)的东西;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全都在我们排斥的范围内,“文革”就是执行毛这种文化思想原则的。而且,直到现在,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几年了,好像并没有完全否定毛的这种文化思维价值判定,从毛时代就继承下来的“政治思想教育”,到现在反而是越来越“加强”了,课时越来越多;从小学一直到博士,只要你还需要文凭,就得不断地“学政治”。我们国民的“政治水平”似乎永远是“不合格”的。





(这些热血青年都是当年的学生。这种统一的思想和行动,是最有效的“教育”,比上课考试都有效;他们的立场,显然是很鲜明的)







  (这些批斗老师的青年学生,算起来到现在正好五十多岁,是目前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他们还呆在大学里,应该就是教授,博导,书记,系主任了)



毛的这种“人文理想”的问题,在战争时代还不突出,但是,一旦开始和平时期的建设,他的教育背景缺陷就显示出来:五十年代初在金日成的“含泪请求”下,他因“个人冲动”就推翻了政治局原来着重发展国内经济的集体决议,匆忙决定加入朝鲜战争(请各位参看已经公开解密的这段历史),不仅让百姓们献出百万计的生命和鲜血,还让国家陷入长期的经济和政治困难。并让日本从这场战争中捞到最大的好处,在日本经济最为萧条和困难的时候得到“来自中国”的强大支持和动力,他们的政治家们非常聪明地尽最大可能利用了中国的这个严重错误:从战败的废墟中迅速崛起,成为目前对中国构成最大危险的国家。他们的教育体系,一直在教下一代如何应付与中国“百年一战”的历史命运!时间好像快到了。

五十年代末的“赶英超美”,后来的“大跃进”,再后来的“放卫星”,“大炼钢铁”,“人口政策”,以及文革,上山下乡等,都是用正常的理性无法理解的东西;当时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不科学,不理性;但是毛泽东同志豪迈地宣称这是“革命的浪漫主义”,大声宣布“人定胜天”,号称“与人斗,与天斗,其乐无穷”。把“工具理性”的那一套基本的常识全丢在垃圾堆里,统统斥为资本主义的渣滓,要全部打倒这些“反动学术权威”。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居然会相信“亩产万斤”的神话,不去思考一亩地如果堆上一万斤粮食该有多厚,苗还长不长得起来,的确脑子很浪漫。结果失去基本理性的一系列“浪漫幻想”,倒是满足了他作为领袖“其乐无穷”的精神娱乐需要,但是国家和民族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直接的结果是导致 60 年代初的全国性危机,导致数千万人的死亡(保守估计是 3600 万人,有说超过 5000 万人的,准确数字不详);当时说成是“天灾”,但后来的国家领导也承认“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主要是人的错误。简言之,就是毛的妄想症和一言堂的领导带来的全国灾难。

他反对马寅初人口论的理由是“只看到人有一张嘴要吃饭,没看到人有两个手要劳动”,简单的“二大于一”的“浪漫”思维,导致现在膨胀的人口下国家狼狈不堪的各种应急政策。如计划生育,老龄化,扩招,失业,扩大内需等等并存的怪现象。毛的浪漫直接导致七十年代差点把整个国家都“浪漫”完蛋的结果。直到具有“工具理性”思想的邓上台,中国才“恢复理智”,正常了一些,经济才又走上正途。

从毛泽东的个人经历,我们发现:工具理性的教育有多重要!如果只能有一种选择,我们宁肯选工具理性,学理工科,起码不会因为自己的胡思乱想把自己玩死。所以在西方,从小最注意的就是科学理性的教育;不过真正的科学精神,我们直到现在都没有学会,因为我们只有工具人格。

在西方,这种工具理性的教育,是在小学就开始了。当然,这还不能称为“理工科教育”,实际上,这只是工具理性的普及性教育基础,称为“科学教育课程”。这就是五四时期青年们追求的西方“科学精神”,可惜,现在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完成任务。

我们的理工科,只创造了最初级的“工具人格”,但是没有教育出真正的“科学精神”,这是两个相差甚远的境界,大家不可不知:我们可以成为世界的工厂(其实只是组装厂),但是拿不到诺贝尔奖,就是因为只有工具人格,而没有科学精神。照这样发展下去,再过一百年也不会掉下诺贝尔奖。反而一些小国家,印度,巴基斯坦等都能拿到,日本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原因就在这里,我们只有基本的工具教育,没有科学教育,根本上还是教育出了问题。

人文教育,本质上是思维和价值观的教育;科学教育和工具理性,本质上也是思维方式的教育。可是我们所谓的“数理化”和“科学课”,全是把它当作“知识”和“技术”来教。这也不能要求老师,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当然只会教“科学知识”了,所以,我们的理工科,是培养不出“科学家”的,只能培养打工仔,专门生产工薪阶层。

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我国的理科教育问题:小学老师以及家长,都知道一个难解的谜团叫做“四年级现象”。不少以前“双百分”的“优等小学生”,到了四年级以后突然数学成绩下滑,家长和老师想尽办法补课却没有用。这一关勉强通过后,接下来还有一次学习危机:中学。小学阶段成绩很好的学生,升入到了中学,特别是初中二年级以后,理科(数理化)成绩也会突然遇到巨大的障碍,这种情况经常让家长们手足无措,无法理解。往往以“不是学理科的料”为由,让孩子改学文科算了,还有一些孩子文科理解力也不够好,就让他们学艺术专业,绘画等,考艺校。这就是我国“文理科分科”现象的根本原因所在,专家们如果不去研究清楚这里面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仅仅通过“文理科不分家”这种简单化的处理办法来解决问题,无疑痴人说梦!

如果大家观察更仔细一些,就会发现:发生这种状况的学生,往往都是平时很乖很听话,学习很认真很努力的“好”孩子,好学生;反而是一些平时调皮捣蛋,成绩平平的学生,常常会在这几个重要的关口脱颖而出,成为高中时期品学兼优的学生。原来那些“很听话”,“成绩好”的乖孩子,反而有不少因为学习上的巨大挫败感,变得一反常态,心理和行为都变得异常。有些会变得个性非常“夸张”,让家长完全无法理解。

这个现象长期困扰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界,很多教育专家和老师们提出了各种解释和方案,但实践已经证明:没有效果。原因何在?就是根本的教学原则问题错了,出现这种情况几乎是必然:

因为我们小学的数学教育方式是错误的。我国有些“教育专家”给自己脸上贴金,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比美国好。我国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材的深度,比美国六年级的还要高,几乎是美国中学数学的水平。不过,这些人干吗不多想一想:如果中国的孩子数学真学得好,为什么中国在国际数学界根本就没有地位?

其实,我们的这种“数学能力”是假的,就像我们学的“语文”也是假的一样。更可笑的是:我国教育界用教语文的方式来教数学(背诵和记忆),又用教数学方式来教语文(做题和标准答案)。

我国中小学的数学教育只能说成是“计算”课,决不是真正的“数学”课。“计算”是一种技能,“数学”是一种思维。我们的学校都是用背诵,记忆和大量做题的“熟练工种”技术培训方式来“学”数学。比如说, 9 乘 9 等于 81 ,如果要用真正的数学思维方式来教会学生,让学生理解 9 乘 9 的数学意义,是要费很大力气的,但是学生从此就理解了真正的“数学思维”,在做其他类似思考的时候就不会糊涂了。可我们国家的人都擅长搞“假冒伪劣”,老师很少去讲清楚数学思维原理,因为这样“费力不讨好”,一方面是老师不会教这种“思维型的数学教育”,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名校”班级都很大, 60 个人算是“少”的,据说还有“百人班”,老师就算有教“真数学”的能力,也无法实施;所以都是通过让学生背诵和大量做习题等技能熟练性锻炼来“学数学”,而不是培养思维能力。外面培训班的模式也基本一样。

于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学生,多数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但缺乏“数学思维”。只有少数很幸运的学生可以自己理解到一些数学原理,但大多数学生不行。特别是最“乖”的学生,他们往往最在乎老师的一言一行,会想法取悦老师;如果不理解就硬背下来。由于小学刚开始阶段的东西都很简单,这种方法也比较有效,所以成绩上表现良好,家长和老师结果就忽略了他们在思维上实际并不能理解数学。到了四年级,开始做应用题,这种思维理解上的缺陷马上就暴露出来,靠原来的简单记忆方式不行了,所以成绩下滑严重。所以数学不好的原因不在四年级,早在一二年级就埋下了,因为缺乏思维教育。

其他的学生,靠大量的做题和“改进适应”后的“复杂记忆”学习方式勉强适应过来。取得了好成绩,但是学得很辛苦。因为小学阶段的数学,相对还是比较具体和形象的思维,所以“聪明”一点的学生,就能够应付过来;可是上中学后,此时需要的数理思维能力是高度抽象的,特别几何学还需要空间思维能力,从小就缺乏思维训练的孩子们不少人跨不过去,形成第二个淘汰关键位置。这基本上也就确立了一生的方向。

这里仅就数学问题作一些分析介绍,告诉大家我国理工科教育中的问题所在。其他学科的教育也一样,实际上还更严重,都是让学生大量记忆和背诵这种最笨最低效率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别说中学小学存在这样的问题,进了大学,居然不少理工科课程也是一样的教法,实在是中国教育的“世界奇观”。

其实,要真正学好理工科,要学好数学,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语文,真语文。语文的实质和核心是思维,因此语文好,思维就好;理解和学习问题就好。当年我自己上高中时省级重点中学的理科班同学,数理成绩好的尖子生,毫无例外语文都很好。特别在小学阶段,想今后学好数学的关键,是真正地学好语文;由于我们现在已经没有真文科,所以连带地也没有真理工科了。

清华大学的台湾教授批评清华的学生(当然都是理工科的),说他们是一批“只会考试不会思考的机器”,并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他们连基本的“工具理性”常识都没有,大为感慨。清华的另一个教授,感叹现在的学生,连一封像样的书信和报告都写不好,文科教育水平太差。所以, 连我们全国最骄傲的学生都是这样,这个教育系统还有什么可以信赖的地方吗?

有人还是坚持反对:我们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学生嘛:不过这些学生,使自己长出来的还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还是学校教育的功劳?理工科如清华的王垠等这种类型的学生,肯定是自己“爬”出来的。文科如韩寒,蒋方舟等,也是自己“爬”出来的,中国的人实在太多,总有一些人要很顽强地自己爬出来。但是,爬出来的人有多少?更多的,爬不出来的人又咋办?

  

没有灵魂的理工科,将带给中国什么呢?

  

  附记一:

对文科学生的建议:既然知道思维被破坏,就想办法自己弥补,清理自己的思维。机会就在自己身上,不要靠学校了。

对理工科学生的建议:多学一点“人文理性”吧,文史哲都多看看,靠课堂,靠老师,还是自己更靠得住!为了自己的人生幸福,一定要学,而且非学好不可。



附记二:参考案例:

在今日学堂,“工具理性”也就是科学教育,也是六岁就开始了。而且在 12 岁以前,科学教育是学堂学生全部教育的重点;外界以为我们学堂是学英语,背古文的“中西结合”学堂,其实错了。我们是思维教育为核心的学堂。科学课程和科学精神,追求事实的思维,是我们 12 岁以前的核心教育重点,当然也不放弃人文和行为心理教育。 12 岁以后,我们的教育重点又逐步转为“人文理性”,开始大量接触和学习人格,人性,心理,文化和思维的课程,全面实施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所以,很多家长和其他人问我们学堂的“课程设置”,只能无语。在中国,居然没有人知道我们这种模式的好处,在西方看来,这很正常!好一点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





相关链接:千万不要读文科-----谈中国教育的专业和学科选择问题一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id=348123283&owner=261482276



千万不要读文科二: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离不开文科教育--------真文科的教学方式和案例示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id=351621489&owner=261482276
+50  科创币    why1gz    2010/06/29 转贴有功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5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thallium2012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359
回复
1866
学术分
7
2010/02/10注册,17天3时前活动
暂无简介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