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科学教育的一些问题
锇钚铈锑2023/09/10科学技术学 IP:浙江
中文摘要
本人初中生,科学课代表,对课本上的一些内容感到极大的困惑。答疑者或有相同疑问者进!
关键词
初中科学课本错误

本人初中生,科学课代表,对课本上的一些内容感到极大的困惑。例如:

1、 E64FE659-EAC1-4BCA-9CED-7D720912363E.jpeg 概念错误。珊瑚是珊瑚虫的骨骼沉积,而珊瑚虫才是腔肠动物。

2、 18E6A6EB-EFD3-4C65-B52D-303D70EA822D.jpeg 方法错误。我在书上打了一个括号。浓硫酸接触用布吸干?这不会破坏皮肤组织导致二次伤害吗?某度关于浓硫酸的词条上有写,直接冲洗,热量不会造成伤害!

3、忘记哪本书了,关于溶解度的。书上写,硝酸钾溶于水没有热量变化。不是会吸热的吗?

类似例子还有好多。特别是像2这种,按书上的处理是要出事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啊?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特殊话题:提问/求助
5
5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虎哥
1年2个月前 修改于 1年2个月前 IP:四川
925236

教材可不是谁都能编的,亘古不变的真理是:圈养的猪肉不香,没有竞争的东西不好。

至于这些问题,二十年来无数中学生反复提出过,从来不改,你理不理解无所谓,服就行了。

不服?那就润(gun)出去,麻溜的。

不知道为什么发在科学学专业,既然发了就结合专业说下吧,我不觉得这些知识问题会有多大的危害,就像硫酸要用水冲,真到经常接触的地方工作,第一天就会有人告诉你课本上是错的,你也可以毫不费劲的纠正脑子里的错误。真正危害大的是红圈所指的部分:

image.png

“所以”通常指因果关系或充分条件。放出热就所以要硫酸沿壁如水?为什么不是硫酸从中间滴下去,为什么不是水加入硫酸中?

从热(原因)到手段,关系没这么显然。其中至少还有三个重要因素:(1)硫酸密度远大于水;(2)水的沸点较低;(3)水和硫酸的导热都不太好。

多因一果,此处不能使用“所以”这两个字

显然的关系是:需要控制放热的后果。

……放出大量的热,如果热聚集在一处,就会带来相应的后果,例如水会气化,推动硫酸飞溅——所以必须考虑对热的处理。一个聪明的办法是:让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由于浓硫酸的密度大,在下沉的过程中逐渐被水稀释,热不会聚集在一处,也就不容易达到飞溅的条件了……(此处用热,或者热量,似乎都不尽严谨)

互联网时代,知识铺天盖地,教材的水平应当主要体现在思维的严谨性上面,重要的不是记住知识,而是要让人搞明白,并能够推广到其它场景。教材上的混账逻辑一旦融入思维,几乎无法纠正,对青少年有剧毒。

不过,由于学校教育是高度互动的,好的老师会把问题提出来,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这是最后一道防线了。

引用
评论
5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四氧化三铁
1年2个月前 IP:河南
925330

人教初中九年级物理写“汽油机的吸气、压缩、排气冲程均由飞轮惯性完成”。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怎么能说四个冲程中只有三个依靠惯性完成?(其实应是动能)。问老师,换来的也只是一句这个不会考

引用
评论
3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20!Dopaminor
1年2个月前 修改于 1年2个月前 IP:广东
925341

中学课本里教的内容是多是阉割过的知识,通常为了容易理解和“科普”而失去了严谨性,在化学实验上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危险性。(为了快速记忆考点,更多学校和教材选择了进一步削减严谨性)要知道化学在中学更接近文科,本来能理解的人就不多,还生编了一些概念,学生也大多是靠死记硬背,毕业后立马忘光


2. 常温的浓硫酸沾皮肤上也是有反应速度一说的,短时间内发热不大渗透不深,可以安全擦掉,后续合理处理后甚至不会红肿。


引用
评论(2)
2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
1年2个月前 修改于 1年2个月前 IP:四川
925343
引用20!Dopaminor发表于3楼的内容
中学课本里教的内容是多是阉割过的知识,通常为了容易理解和“科普”而失去了严谨性,在化学实验上会带来非...

如果没有水,当然是用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赶紧擦,怎么能减低损失怎么来。对刚从社会上招来的工人,掌握流程是第一位的,但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明白道理——明白了道理就会知道,如果水比布还方便,不拿水冲就是SB;如果纸巾、棉布或者衣服更方便,忍者痛找水而不是边擦边找也是SB。

但在当今的教育条件下,我相信即使隔壁就有水龙头,也真会有人忍者剧痛去找干布。

引用
评论(1)
4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amo
1年2个月前 IP:广东
925362

关于干布吸浓硫酸这个事,初中学到的时候有过疑问,那时候学校只有几台286,自然没有网络可以搜;自己也怕死,不敢以身试酸。最后到了暑假在黄狗幽怨眼神中拿走原本属于它的鸡屁股……在鸡屁股上直接滴浓硫酸,发现反应很慢,不明显。相比于提溜着一大片浓硫酸去找水冲,晃悠摩擦、稀释过程扩大接触面,真的还不如先用干布吸走大部分——那时候干布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锇钚铈锑
进士 机友
文章
7
回复
49
学术分
0
2023/09/08注册,2个月20天前活动

普通初中生,化学,能材爱好者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浙江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