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要先从对这两年毕业生的总体印象说起
总体印象是:至少在西部边陲,相比起十年前的水平是普遍变差了。
科技爱好者的情况要好一些,但占比极少。
这届毕业生普遍对现实事物缺少兴趣。不论读书还是工作,都像在完成任务,只要能交代过去或者搞死别人就行,很少有快感,把事情做完美就更罕见。要问一个人记心有多好,答案很简单,考试之前挺好,考完就忘完,更不会思考技术上的道理。基本上要毕业后两三年才能恢复一点正常人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觉但凡有一丁点替代的办法,这个学还不如不上。
我喜欢对自己的要求比较拉胯的聪明人,比如不花多大功夫就有比较好成绩,有资格经常中二的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乐趣,能干实事。过于“追求进步”反而是令人害怕的事情。退而求其次的,是混技校,混专科,混本科的爱好者。
原因很简单,追求进步大约等于中学里面早上8点到晚上11点都在做题,翻来覆去都是“教学大纲”里面的那点东西。
到了大学,时间被各种对脑子没什么帮助的活动占去一大半,就算挤进图书馆,里面浩如烟海的奇书不看,偏偏去看教材做作业。
读到大学还不能对一些事物产生兴趣,不能从学习中获得快感,不能因搞明白一些道理而兴奋得手舞足蹈,基本上就属于“无趣型人格”了。这些人如果去做研发,很难有所创造。
据说今年有几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前几年还有几百万在家里蹲着。但奇怪的是,应届毕业生开价的上涨幅度相当大,两年涨50%(同等招收条件,前年8k,今年12k),大多还是“无趣型人格”的毕业生。是人才供不应求,还是发生了别的事情?
总之,我不知道如何定义(科技)童子功,但我知道过去十年的教育肯定在消灭他们。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