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的研究进展——看起来百年谜题快要搞清楚了
虎哥2014/04/01生物学 IP:山东
本帖最后由 虎哥 于 2014-4-1 21:08 编辑

痒的研究进展

三联周刊,2013年

“痒”是一种很微妙的生理现象,轻的时候让人愉悦,重的时候让人抓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皮肤瘙痒难耐,但似乎仍然不如“疼”那么严重,所以一直没能引起医生们的足够重视。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多因肝旺血虚所致,因为中医相信风从内生,风动作痒。《诸病源候论》认为,每当体虚受风时,“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换句话说,中医相信痒只是一种轻度的疼。

现代医学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和中医不同的是,研究现代医学的科学家们相信任何结论都必须有证据支持,否则就要存疑。于是,科学家们利用手中掌握的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上述说法是否属实。

首先,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知道疼和痒等等各种感觉是通过神经细胞传递到大脑中去的,如果把神经纤维切断,所有感觉都会消失。其次,科学家们发现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一类神经细胞专门负责传递痒的信号,这类神经细胞表面带有“促胃液激素释放多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以下简称GRP)的受体,负责感知周围环境中GRP的存在。如果通过遗传工程的办法把小鼠体内的GRP统统去掉,小鼠就不再会感到痒了,但却仍然有疼感和烫感。反之亦然,如果用人工方法刺激GRP受体神经,小鼠就会像疯了一样拼命挠痒痒,停都停不下来。

获得这一发现的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陈宙峰教授,他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在2007年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这是全世界第一个被发现的痒基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9年,陈教授再次发表论文,进一步证明负责传递疼痛信号的神经回路与负责传递痒感觉的神经回路完全不同。这两篇论文正式宣告了前文提到的中医理论是不正确的,痒不是轻微的疼感,而是一种独立于疼感之外的感觉。

本刊曾经于2009年介绍过陈宙峰教授的研究成果,没想到仅仅过去了4年,陈教授的结论就已经过时了。位于美国马里兰州贝赛斯塔的美国国立口腔与颅面研究所的科学家马克·胡恩(Mark Hoon)和桑托什·米施拉(Santosh Mishra)在今年5月24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证明GRP不是触动痒感觉的初始分子。

原来,陈教授的两篇划时代的论文发表后,胡恩和米施拉便一直试图在脊柱之外的周围神经系统中寻找GRP存在的迹象,但却一无所获。与此同时,另有几名科学家也在从事同样的工作,他们也都没能取得任何进展。于是胡恩和米施拉猜测GRP很可能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因此不可能是痒的触发物质,真正触发皮肤痒感觉的另有他物。

经过艰苦的努力,两人终于找到了这个分子。这是一种被称为B型利钠多肽(Natriuretic Polypeptide B,以下简称NPPB)的化合物,它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触发带有NPPB受体的神经细胞,使其发出痒的信号。人工注射NPPB能够诱使小鼠不停地挠痒痒,但如果用一种拮抗剂阻断小鼠体内的NPPB的活性,小鼠就会完全失去对痒的感觉,但它对疼和烫的感受依然存在,没有受到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结果并不意味着GRP没用。胡恩和米施拉尝试过去掉小鼠体内的GRP,再注射NPPB,结果小鼠不再挠痒痒了。于是两人得出结论说,GRP相当于中枢神经中的二传手,它接受了NPPB回路传递过来的痒信号,再将其传导到大脑中,使小鼠感到痒痒。

那么。科学家们为什么会对痒的机制那么感兴趣呢?原来,至少有几十种疾病能引起瘙痒,如果知道了痒的成因,也许就可以找出解决办法。另外,并不是所有的瘙痒都能够依靠简单的抓挠来解决,比如晚期癌症病人如果使用吗啡镇痛的话,浑身上下都会出现严重的瘙痒感,非常难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病人宁愿生活在疼痛之中也不愿意使用吗啡来镇痛的原因。如果科学家能够找到传递痒感觉的神经信号,并想办法阻断它,也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来自:生物医药 / 生物学
3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kgb1985
10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681043
本帖最后由 kgb1985 于 2014-4-9 18:42 编辑

这样的好帖为什么沉下去了。我就特别对一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的机理研究很感兴趣。[s:1]
从目前的研究进度看,虽然离最终解密还有一些路要走,但是现在的成果已经对临床有划时代的意义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tx7862
10年0个月前 IP:未同步
686208
我对美女体内痒研究的多一些。。。。。。。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虎哥
专家 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1534
回复
13007
学术分
39
2005/08/24注册,57分33秒前活动

刘 虎

创新工程局主席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身份证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