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视野中的学生观
创新教育在线
当今时代的中国教育界,最时髦的词语,首推“创新教育”。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确立“创新教育”的全新学生观,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教育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生命意识的人 所谓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 和欲求。在教学论的范畴中,学生的这种生命意识就是优良的品格、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这种生命意识是学生的一种良好素质,但只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有待于教师去唤醒。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以构建智能、塑造灵魂为终极目的的人化教育。《论语》中说:“君子不器也。”然而,在教师头脑中还流行着这样一些看法 :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地,而是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灌输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这些观点貌似有理,但从根本上看,还是见物不见人,把学生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容纳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活力和灵性! 打开曾经走俏中国的《学习的革命》一书,虽无实质的理论突破,却也提供了很多材料与建议,尤其是其中一句话,让人们怦然心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是哪位圣哲的至理名言?细看,原来是古希腊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说的 话。3000年前的声音,洞穿苍茫的时空,给那些照本宣科、孜孜以“灌者”以无情的嘲讽! 历史发展到今天,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没有权利去剥夺学生的欢乐和志趣;没有理由不归复学生应有的生命角色。著名教授叶澜曾经尖锐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 常的教学行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我们的学校应 该是一个直面生命、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神圣殿堂。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学生的主导者棗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洗脑”。因为观念先于行动,观念指导行动。没有 正确的意识,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清醒地懂得: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像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等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每个教育者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教师应把生命和心血融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和学生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阶段,使之富于生机,充满活力。
二、创新教育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社会意义的人 人是高度社会化的有机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具体地讲,就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环境塑造、接纳个体,个体认同、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并积极参与社会的过程。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下,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义不 容辞地担当起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责任。但在一切为了升学的目标导向下,我们痛心地发现: 学校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严重地分离了。这种封闭式的传统教学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保证了教育对社会的一定程度的超越性,但同时又导致了学生与周围的社会生活相脱节,与知识更新的速度相脱节,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们的教师为了 保持学生心灵的“纯洁”,总是尽量回避甚至不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丑恶现象。这样,学生长 期与社会相隔离,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结果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以后,就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当前校园中出现的所谓学生人格扭曲现象:诸如自私、孤僻 、自我过分膨胀、受挫力低等现象,就是教育活动缺乏社会性的一种必然的消极后果。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变封闭为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社会化不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变化,而是 积极地接受、主动地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准确地勾勒外在世界的座标,确定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把握自己的准则与方向,这就是社会化的目标。它启示我们: 1、打开校门,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生必须走出狭隘的 学校空间,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把握时代脉搏。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地参与、积 极地实践的习惯。凭借这个过程,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 2、学生的社会化能够促进课堂教学 ?在开放的社会化教学中,学生能参与更大范围的学 习创新活动。把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中发现的社会热点、疑点等现实问题带回到课堂上, 通过深讲、辩论、新闻聚焦……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种社会化的结果,学生就 能逐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每个教育者,应根据社会需要改进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充实学生的心灵。 学生不仅属于学校,更属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置学 生于社会大熔炉中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健康成长,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三、创新教育应把学生看做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 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面向21世纪的教育》资料汇编,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这是 从我国教育现状和改革需要的角度提出的迫切要求。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确立发展变化的学生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我们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 。可以肯定地讲,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教育者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有人 谈到创新,就会很快和那些天才联系起来,似乎与己无关,对一般学生更是望尘莫及的事。其实这是对创新的一种偏见。事实上,天才与平凡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绝大多数人 先天的条件是相似的,有的人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而有的人却受到抑制甚至扼杀。 2、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 这种发展观意指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我们强调提供条件,创造环境,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通过有效的训练,促使知识内化,达到 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性学习的目的。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忽视人 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者眼中,学生似乎一度成为了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知识容器”、 “两脚书橱”。课堂上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更是比比皆是。这必然影响学生潜能的 开掘,学 生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遏制。现代教育论认为,青少年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时期他们的明显特点是:好奇心强,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接受能力强 ,容易吸取各种知识,模仿成年人的举动;可塑性强,容易按照各种模式进行塑造。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在心理和生理的成熟过程中,这些特点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创新 能力的发展往往为一生的事业打下了基础。许多发挥了创造才能的人,往往在儿童时期已显端倪,到青年时期就锋芒毕露了。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活动方式越科学,活动水平越高,活 动内容越丰富,人的发展就越全面和充分。 3、差生的创新潜能不可低估 在创新面前,后进生和优秀生是平等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关键在于你怎样去开采挖掘。加拿 大有个穷孩子琼尼,因为智商低,学校的功课总是跟不上,学校只好劝他退学。为了安慰他,学校请了一位心理学家和他谈了一次话。心理学家告诉他:工程师可能不识乐谱,医生不 一定会绘画,你被劝退学了,但不等于没出息。这番话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他长年给人 家整建苗圃,修剪花草。20年后,他成为闻名全国、受人尊敬的风景园艺家。长沙市九中 潭迪熬老师曾经说过:“人人都有创造力的禀赋。”他善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开发每一位学 生的创造潜能。他平均每周辅导学生完成二项小发明,每月捧回一个奖,每年获三项国家专利的事例就是有力的明证。
四、创新教育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但 绝 不能因此而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背后,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 当前创新教育极力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就是要求每个教学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 考虑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从哲学上看,创新与个性是同义语,与共性是对应 语;从心理学上看,创新能力与知识不同,只能寓于生活的实体棗个性之中,能力决不可脱离个体而存在;从社会学上看,人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学习首先是个人的学习,而且只 有那些有个性的个人才能自由结合成为有生机的集体;从教育学上看,教育人口的激增,不仅意味着学生数量的激增,而且意味着质量上的多样化,而这种多样化取决于个人的遗传因 素和周围环境两个方面的差异。正如一位外国教育家指出的:“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 以纯粹的学生棗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 性展现在我们面前 的。每一个学生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世界。”然而,现今的教育过于强调统一,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 式的制成品。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必然会磨平学生个性的棱角,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尤其是那些聪明活泼、爱动脑动手的学生 ,更 易为这种“统得过死”的教学体系所伤害。在教学评估上,人们还习惯于一种标准,习惯于 一套答案,这实际上可以说是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扼杀,不利于学生个性生动活 泼地发展。1999年7月2日的《中国化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该文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大学生与幼儿园的娃娃谁聪明?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十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 天,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幼儿园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回 答:“是太阳!”“是烧饼!”“是铁环!”“是足球!”“是鸡蛋!”“是布娃娃脸上的小酒 涡儿!”“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感慨万千。这个事例把 传统教育的弊端揭露得淋漓尽致。为此,有人形象地比喻,学生入学时像个问号,到毕业时却像个句号。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 面,喜欢以统一模式衡量和要求学生,对有独到见解和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鼓励不足,压制有余;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处处压抑他们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在这 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气、缺乏创造性。结果造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死气沉沉的缺乏独立个性的小绵羊。因此,在教学实践 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 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地 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强调独立个性教学的另一面,就是要求教师有独立个性,即要求每个教师具备自身的个性素 质和个性品质。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 性,也就没有创新。所以,走出标准件式的教学模式,走向多样化的个性教学就成为必然要求了。只有重视个性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不致被学习所限制、被铃声所规定的学校生活“ 磨灭了各自的差异性”,才能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语)。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