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1月初,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署名文章,这是文中的一句话。
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所所长张敏强说,10年前他已在中山大学做过不完全的调查,“当时城市大学生已占90%,现在估计只会更多。”
“从儿子读高中起,我就要借贷付学费了,大学……”广东德庆县马圩镇荣村的村干部老戴感叹。
现实远不止此。当了18年中学教师的杨明伟说,在他执教的县一级中学里,每年只有25%的初中生会选择上重点高中考大学,而18年前这个比例是60%。
我来自农村的,对农村的教育情况非常了解,也深深痛惜。
如今的农村,再也不像十几年前那样,非常渴望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接受更高的教育。中小学的入学率大部分都是假的,只要交一点钱,你就是不去上学,也没有关系,也不会追究法律责任。
很多人,更确切的说是绝对多数人,在考虑自己孩子的资质和家庭条件后,都选择了辍学。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教育的高收费,以及教育投入与产出的严重脱节,已经到了可以让一个农村家庭血本无归程度。教育收费不仅仅指显性的收费,同时包括更多的隐性收费,而且这种隐性收费远远高出显性收费!教育投入也不仅仅指金钱投入,也包括精神投入、希望投入,而且非物质性的投入更大!教育产出也不仅仅指物质收获,而且也包括价值实现,而物质收益降低,价值难以实现,成为最大伤害。
这不是危言耸听,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物价水平的持续走高,通过工、农、商业剪刀差,农民的收入无形中大大贬值了。在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完善的今天,农民的收入无法满足各种支出的需要。一个农民如果让自己的孩子读书,必须要下很大的决心。他要预期教育投入,但却不能预期教育收入,因为大学生已经很难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