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栅极”的读法
虎哥2009/01/12科学技术学 IP:四川
关于“栅”“屑”字的读音



       关于“栅”字的读音,过去只有一个,即zhà.“栅”字常与“栏”字连用,读作zhàlán.“栅栏”就是古代穷苦农民们的一种门.这种门是用一个“日”字形大木框为框架,再用许多树枝条纵向密密麻麻地固定在“日”字形大木框内.“栅栏”一般用在从土墙上挖出的门形缺口上,用来拦挡人或牲畜等.

       “栅”字是象形字,“栅”字右边的“册”字,旧体为“冊”,它周边及中间的横笔代表“日”字形木框,中间的竖笔代表纵向密密麻麻的树枝条;“栅”字左边的“木”字,代表“栅栏”是木质的.

       上述两段内容就是“栅”字唯一读作zhà的来源.

       但是后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后的字典中,“栅”字又多了一个读音shān.这个shān的读音来自我国光学教授和电学教授的错误.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牛顿(Isaac Newton,公元1642.12.25~1727.3.20)通过三棱镜做色散的光学实验时,发现三棱镜中出现的五颜六色的光条纹很像农村土墙上的“栅栏”,所以便把这些光条纹命名为栅栏(grating),为了突出它是光条纹,人们又把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栅栏(grating)俗称为光栅栏(grating).中国的翻译家也就把grating(光栅栏)翻译成光栅栏,简称为光栅.因此,“光栅”一词中的“栅”字仍然读作zhà.

       后来,国外电子学家发明了阴极发射电子、阳极吸收电子的电子管,阴极、阳极之间还增设一金属网格状电极,来控制阳极吸收电子的多少,并把这个金属网格状电极命名为网格极(grid).因为网格极的形状很像农村土墙上的“栅栏”,并且网格极的作用也和“栅栏”拦挡人、畜一样挡电子,所以中国的翻译家便把grid(网格极)翻译成栅栏极,简称为栅极.因此,“栅极”一词中的“栅”字仍然读作zhà.

       再后来,中国的光学教授在教授“光栅”时,由于不认识“栅”字念什么,但知道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的“姗”、形容瘸子走路姿态的“跚”、海中珊瑚的“珊”、删改文章的“删”都念shān,所以也就把光栅的“栅”(zhà)错念成shān了.

       中国的电学教授在教授电子管的“栅极”时,也由于不认识“栅”字念什么,但知道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的“姗”、形容瘸子走路姿态的“跚”、海中珊瑚的“珊”、删改文章的“删”都念shān,所以也就把栅极的“栅”(zhà)错念成shān了.

       中国的光学教授和电学教授把“栅”(zhà)错念成shān的事,引起了中国文字专家的注意.他们的注意有两种可能:一是自己只知道“栅”字仅有一个读音zhà.现在又从光学教授和电学教授那里学到了另一个读音shān.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便在以后编字典时偷偷地加上了shān的读音,并且还加上了:在光通过三棱镜时形成的“光栅”和电子管的“栅极”中,“栅”字读作shān.二是知道光学教授和电学教授把“栅”(zhà)错念成shān了,但感到光学教授和电学教授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知识的头面人物,只好为了照顾他们的面子,便在以后编字典时偷偷地加上了shān的读音,并且还加上了:在光通过三棱镜时形成的“光栅”和电子管的“栅极”中,“栅”字读作shān.

       于是,“栅”字的另一读音shān,就在上述的以讹传讹中形成了.但遗憾的是,没有人去像纠正在某些单位的大门上把“欢度春节”写成“欢渡春节”的错误那样,去纠正把“栅”(zhà)字读作shān的错误.这大概是因为,人们畏惧文字专家的权威吧!

       “屑”(xiè)字的读音就比“栅”(zhà)字的读音幸运得多.我曾在许多工厂的车工车间调查过,百分之百的工人都把他们车下的“铁屑”中的“屑”错念成xiaō.也许是中国文字专家觉得,工人本来就是文化低浅的阶层,他们把他们车下的“铁屑”中的“屑”错念成xiaō是正常现象,所以没有什么面子可照顾的,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将他们把“铁屑”中的“屑”念成xiaō的错误当成正确编入字典了.因此,在现在的字典中,“屑”字仍然只有一个读音xiè.

       我在《师教民咬文嚼字儿(1):关于“鹜”“韧”字的选择》中说过:“编字典的大专家们也会集体犯错误.”“栅”字的第二个读音shān,就是他们犯的一个错误.

                                              师教民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36
3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虎哥 作者
16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60178
这个师教民是国内著名的江湖科学家,上述文章系转帖,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15年6个月前 IP:未同步
139015
对楼上的疑问做了一下考证。
查了下《辞源》,上面只有zheng4这个读音,没有zhen1这个读音。《正字通》上说“今人以一幅为帧”。也就是说,1840年以前,没有zhen1这个读音。
有关汉字简化的文献上,没有提到关于幀简化为帧时,读音的变更问题。
查《辞海》1979年版,只标注了读音zheng4,没有标注zhen1。并引《古今画鉴 唐画》文,说帧可做画幅的度量,即每12幅绢为2帧。
同样,《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12月版也只有zheng4这个读音。
这就表明,1979年以前,是没有zhen1这个读音的。
1983年1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辞典》基本按照1978年12月版重排,里面也只有zheng4这个读音。
1984年3月出版的《英汉计算机辞典》中,注音也只有zheng4。《英汉计算机辞典》是计算机专业英语方面的权威工具书。
可以认定,在1984年以前,只有zheng4这个读音。
1993年9月出版的《中国邮电百科全书》则出现了更加有趣的事情:它的索引中,认为该字应该读zheng4,而正文中的注音又为zhen?,而且接连4个条目发生这种现象。说明这一时期是两种读音共用,尚未确立zhen1的地位的时期。
至于网上有人说在“规范”汉字读音时,故意把这个字改成读zhen1的,就没有见到文献报道了,因为“贞”部的读音多为zhen1,这样“规范”也有一些道理。但是就如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一样,必然有很多争议。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作者
2年10个月前 修改于 2年10个月前 IP:四川
900561
引用Winter发表于34楼的内容
知乎恰好翻到相同的文章。感觉内容怪怪的,只说“光学教授”和“电学教授”,却不说人名。评论区果然有相关...

他这个说法大体上是对的。

但清末到民国形成国语的时候,以北京官话及河北那一片的语音为标准,就已经统一为zha。shan只与科学技术上的使用有关,代表的也是栅zha栏状的东西,意义未变,本不应该分立出新的读音。

另外古语也不都读shan,按照古代音韵记载,多数是读sann,类似于散,所以他说的“大体上”是对的。

要是按宋朝的调调讲话,那是真的一句都听不懂。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虎哥
专家 进士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1551
回复
13398
学术分
39
2005/08/24注册,9分17秒前活动

刘 虎

创新工程局主席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身份证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