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4]
前两贴在此: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t/36816XXXXXXXXXXXXXXXXXXXXXXXX/t/37536在前两贴里,介绍里离子筛的制备方法,并且为性能测试和成分分析做好了准备。本贴中,将进行最后的成品分析。由于试验时间的关系,这一部分主要有带队的学长记录下来,分析了各种实验要素对最终成果的影响。
==========================================核心实验内容简介==============================================
水热合成目标产物立方相Li1.6Mn1.6O4晶体的反应可能为:
48LiOH+ 16Mn(NO3)2+ 16H2O2→ 10Li1.6Mn1.6O4+ 32LiNO3 + 40H2O
本实验以LiOH·H2O和Mn(NO)3为原料,并添加氧化剂H2O2,水热合成锂锰氧化物LixMnyOz,主要受到原料Li/Mn比、氧化剂加入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的影响。
(1) 原料Li/Mn比的影响
移取300 ml 0.4 mol·l-1Mn(NO3)2 置于烧杯内,连续搅拌、逐滴加入300 ml LiOH 和H2O2的混合溶液(其中分别含LiOH 1.2、2.0和2.8 mol·l-1和H2O20.4 mol·l-1),反应溶液在空气中搅拌2 h后,将烧杯内悬浮液移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内,密封,于150 ℃恒温反应8 h。反应结束后,洗涤、抽虑、在常压、60 ℃静态空气中干燥12 h,获得Li-Mn-O前驱体(LMO-A1、LMO-A2和LMO-A3,依次对应Li/Mn比为3、5、7)。
(2) 氧化剂加入量的影响
移取300 ml 0.4 mol·l-1Mn(NO3)2 置于烧杯内,连续搅拌、逐滴加入300 ml LiOH 和H2O2的混合溶液(其中LiOH含量1.2 mol·l-1,H2O2分别为0.3、0.4、0.6 mol·l-1),反应溶液在空气中搅拌2 h后,将烧杯内悬浮液移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内,密封,于150 ℃恒温反应8 h。反应结束后,洗涤、抽虑、在常压、60 ℃静态空气中干燥12 h,获得Li-Mn-O前驱体(LMO-B1、LMO-A1和LMO-B2,依次对应30 % H2O2加入量为9.2 ml、12.4 ml、18.5 ml)。
(3) 反应温度的影响
移取300 ml 0.4 mol·l-1Mn(NO3)2 置于烧杯内,连续搅拌、逐滴加入300 ml LiOH 和H2O2的混合溶液(其中LiOH含量1.2 mol·l-1,H2O2分别为0.3 mol·l-1),反应溶液在空气中搅拌2 h后,将烧杯内悬浮液移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内,密封,分别于110 ℃、150 ℃恒温反应8 h。反应结束后,洗涤、抽虑、在常压、60 ℃静态空气中干燥12 h,获得Li-Mn-O前驱体(LMO-C1和LMO-B1,依次对应反应温度为110 ℃、150 ℃)。
(4) 反应时间的影响
移取300 ml 0.4 mol·l-1Mn(NO3)2 置于烧杯内,连续搅拌、逐滴加入300 ml LiOH 和H2O2的混合溶液(其中LiOH含量1.2 mol·l-1,H2O2分别为0.3 mol·l-1),反应溶液在空气中搅拌2 h后,将烧杯内悬浮液移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内,密封,分别于150 ℃恒温反应8 h、14 h和20 h。反应结束后,洗涤、抽虑、在常压、60 ℃静态空气中干燥12 h,获得Li-Mn-O前驱体(LMO-B1、LMO-D1和LMO-D2,依次对应反应时间为8 h、14 h、20 h)。
==================================XRD相关知识补充==================================
XRD是X-ray diffraction的简写,晶体可以作为X射线的空间衍射光栅,即当一束 X射线通过晶体时将发生衍射,衍射波叠加的结果使射线的强度在某些方向上加强,在其他方向上减弱。分析在照相底片上得到的衍射花样,便可确定晶体结构。[align=-webkit-left]XRD可以做定性,定量分析。即可以分析合金里面的相成分和含量,可以测定晶格参数,可以测定结构方向、含量,可以测定材料的内应力,材料晶体的大小等等。
在这个实验里,XRD用于测定我们希望的成分是否是最可能的成分中含量最大的,实际上后文的 图像还有相应的数值记录,但是没有截图。而且我们没有带着试样去提交测定过,所以也就没有第一手的资料给大家看,网上截个图给他家看看仪器应该是什么样的:
======================晶体结构分析==========================================
(1) 原料Li/Mn比的影响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Li/Mn比为3时(即LMO-A1),产物为纯立方相LiMn2O4晶体(JCPDS 35-0782, 晶格常数a0=8.248 ?,b0=8.248 ?,c0=8.248 ?)。当Li/Mn比大于3时(即LMO-A1、LMO-A2),产物主晶相为Li2MnO3(JCPDS 27-1252, 晶格常数a0=4.928 ?,b0=8.533 ?,c0=9.604 ?),说明随着LiOH加入量的增加,强碱环境下产物LiMn2O4会进一步和Li+反应,使更多的Li+进入八面体空穴,使得锰的平均价态进一步提高。高价锰与氧形成的强键对锂与氧形成的弱键产生强烈的拉伸作用,使尖晶石骨架发生坍塌,锰重新夺得电子变成+4价,形成不具有离子筛分性能的单斜相Li2MnO3。
(2)氧化剂加入量的影响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氧化剂加入量为9.2 ml时(即LMO-B1),氧化物的晶格常数为8.1705,比较符合Li4Mn5O12(JCPDS 46-0810, 晶格常数a0=8.162 ?,b0=8.162 ?,c0=8.162 ?)。当氧化剂加入量为12.4 ml和18.5 ml时(即LMO-A1和LMO-B2),产物为纯立方相LiMn2O4晶体(JCPDS 35-0782,晶格常数a0=8.248 ?,b0=8.248 ?,c0=8.248 ?)。
(3)反应温度的影响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反应温度为110℃时(即LMO-C1),其主晶相为LiMn2O4(JCPDS35-0782,晶格常数a0=8.248 ?,b0=8.248?,c0=8.248?)。而当反应温度为150℃(即LMO-B1)时,氧化物的晶格常数为8.1705,比较符合Li4Mn5O12(JCPDS46-0810, 晶格常数a0=8.162 ?,b0=8.162?,c0=8.162?)。
(4)反应时间的影响
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所生成的产物仍保持着尖晶石构型。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所得产物晶格常数变大,说明嵌入的锂逐渐降低,偏离Li4Mn5O12(JCPDS 46-0810, 晶格常数a0=8.162 ?,b0=8.162 ?,c0=8.162 ?)。
=============================最后的分割线==========================================
本实验是我这个学期进行的一个创新实验,不过太偏专业,看起来不是很有意思,但是有关注,而且加分丰厚,就慢慢详细的记录下来了。就算给坛子里业余爱好化学,但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性实验(或者说设备试剂充足的实验)的同学看看应该是什么流程(说实在的,这个实验说是研究性也真的算不上,起码我做的算不上,这么说有点凑表链 )。说实在的,这个创新实验跟我的专业偏的有点远,我专业是能源化工,和这个领域相差有点大,但是看到这个项目有点意思,也就选了下来。刚开始的时候昏天黑地的看资料,跟学长讨论控制方案,做实验。最后结果却不太如我意————真正希望的成分在成品里并不占多数。不过不管怎么样,算是完成了,过程也算很享受,多学点东西总不是坏事。
试验到此结束,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
Abel.D
[/size]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