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新 教 育 论 纲
苏州大学 朱永新 杨树兵
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中有诸多与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因素,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一、创新教育——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我们处于世纪之交展望21世纪美好的前景的时候,一种全新的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爆炸性地向全球扩张,把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它强调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主张创新发明,设计以及创造性观念、理论等这些以创造性智慧为特征的因素能够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当前,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已日益显露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这是由知识经济时代特殊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的。可以说,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去了生命力。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创造过灿烂的文明,有力地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但是,到了近现代以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地逊色于其他一些国家。以当今世界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为例,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实力和创新实力。从诺贝尔奖设立至今已经进行了96次评选,然而在这96次千余人的获奖名单中,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籍公民却没有一人获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振宁、李远哲、李政道、朱棣文等6位美籍华人却在别国的国土上获此殊荣。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而现实的问题,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他们更高的创新才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深思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还缺乏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意义当然不仅仅在于获得诺贝尔奖,其真正意义在于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如一直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日本,曾极力主张用高投入来购买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线,立足于利用别国创新的知识来开发制造产品。虽然日本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一度奇迹般地迅速崛起,大有称霸世界之势,但是面临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其经济发展缺乏自身的创新机制,因而失去了稳定的基础,以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当今日本政府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已开始大力调整教育和科研政策及体制,决定告别“模仿时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立国”。近几年,日本对科研创新投入的经费呈明显上升趋势。
日本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所采取的这一举措应对我国有所启迪。我国由于多方面原因,如投入不足以及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尽合理等因素,使得创新能力与国家需求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因此只有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们知道,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人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我国顺利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
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学习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它通过学习并获得原来已经确立起来的观念。方法和原则,以应付已知的、重复的情景,这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还可以解决问题。然而,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与以往大有不同。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有社会的生活规律,更需要改造原有生活条件并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自我,这就需要强调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人们也只有接受创新的教育,进行创新的学习,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迅速地接受新知识,才能创造世界,创新生活。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讲坛上讲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可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地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基于创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曾把它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
不论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实施创新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虽然在历史长河中,早有创新教育的呼声,如早在助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极力倡导创新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曾就传统教育中缺乏创造性的弊端提出过批评,提倡创造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但是由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创造教育并未真正被重视起来。如今,我们面对第三次人类文明——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需求已日益迫切,它要求从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教育结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对教育进行创新,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二、创新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创新”这一概念,当时主要是经济学家从技术的应用这一角度提出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新这一词的意义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从字面上看,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而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的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在这当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或者说,创新教育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科学家都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攻坚的目标。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当时也把这一被喻为“数学桂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作为自己的课题,正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鼓舞和推动下,他才投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热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新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创新思维是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形成的精神镜界高度集中,沉浸于那种环境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三本护照”中的“事业心与开拓精神”和彼德·圣吉“五项修炼”中的“自我超越”境界。
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所谓“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就是指培养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像、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这种创新性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可以说,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
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它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的培养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要加强以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创造涵容着为推进人类文明进化而选择的崇高性、独特性兼备的创新目标,涵容着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投入创新过程的高尚情操,涵容着为增进利他精神而尽情发挥的开拓风貌,涵容着为优化个体的创新性社会功能而认真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涵容着为追求永恒的价值目标而把自我短暂的人生化为人类文明序列的磊落胸怀”。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人们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除创新情感外,个性在创新力的形成和创新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决定创新成就的大小。创新个性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勇敢、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可以说,教育对象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三、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性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只有在浓厚的社会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这一环境与氛围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
(一)社会与创新教育
应在全社会营造出有利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和支持系统,包括对教育导向的宏观指导,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以及符合时代特征的人才观的舆论导向,当然还有必要建立以教育科研为基础。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得太宽、太死,学校缺乏一定的自主权,只能在统一规定的教育模式中运行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自身创新性的发挥,不利于学校按自身特点培养创新性人才。
其次,加大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力度,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创新的资金投入。因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仅有聪明和智慧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巨额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工作设施和环境条件作为支撑。如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每年基础研究经费就有五六亿美元,开发研究经费有五六十亿美元,正是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贝尔实验室才有可能产生六七位诺贝尔奖得主。
再次,政府应利用有效的舆论手段引导全社会形成对人才的正确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重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的社会风气,只有在这种有利于创新的社会风气中,才会促使人们求知欲的发展,激发人们的创新兴趣,鼓励新思路的开拓。
同时,还有必要通过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来促进和保护人们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成果,如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法。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和创新奖励政策等,全面推进民族创新风气的形成。
建立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也是我国创新教育能得以顺利发展的“土壤”。国家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主要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其他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组成,其主要功能在于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具体包括创新资源的配置、创新活动的开展、创新制度的建立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有了国家对创新工程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学校教育也必将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支持下,把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力放在首要地位,受教育者自身也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创新教育的活动中去,促使创新教育顺利有效进行。
(二)学校与创新教育
学校作为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场所,更应该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学风、学术气氛及管理体制等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传统学校教育一直以传授知识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价值观支配下,教师和学生很难形成创新的意识。应试教育强调以升学为惟一的教育追求目标,使得教师和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因此,树立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教育目标,形成整个学校轻松活泼的校风和人际关系,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所以有学者提出,把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作为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核心。
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应试教育在教育理念、目的、方式以及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与我们当今倡导的创新教育水火不容。由于受“学而优则仕”旧思想的影响和支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应试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思想和观念下培养的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储存,而不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学习,其主体性和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抑制。
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性也就失去了基础。另外,在对学生的要求上,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忽视个体的差异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在这种统一的规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也容易雷同,缺乏个性、缺少创见。总之,这种重知识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探究的旧教育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自由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面临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界在这几年一直呼吁建立素质教育模式,把学生从“考试”和“升学”中解放出来,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作为教育目标,在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成为整个教育模式的灵魂,始终把创新的人格、创新的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作为教育目标的中心。素质教育的逐步完善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家庭与创新教育
家庭是学生不能选择也不能回避的场所,其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有着更加深厚的影响和渗透作用。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子女创新力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有利创新的家庭氛围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的目标、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促发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无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如果子女与父母之间有着积极的交往,榜样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子女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试着想新颖的主意和使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特,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他们好问的态度上。这种好问的态度由对某事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追求所引导,前者只在假性创造力的意义上引起提问,而对知识以及深化的知识和信息的兴趣则对真正的创造力有利。从戈特弗里德·海纳特对家庭与培养创新力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子女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
四、推进创新教育的实践原则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题歌。那么,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与实施创新教育呢?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条原则着手。
(一)层次性
所谓创新教育的层次性,是指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要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设置不同的创新教育内容和途径。具体来说,也就是对小学、中学及大学几个不同阶段的学生,必须针对各层次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应性的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从幼儿和小学时期就打好基础。通过对儿童进行早期的创新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早日成才。对儿童的创新力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儿童从小具有强烈的接触物体。探究物体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与需要乃是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应该利用儿童的这种需要,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儿童有新的发现。二是注重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好奇心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新。儿童由于知识面有限,很容易对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并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作为教育者,应该注意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这是创新力发展的基础。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四是注重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杨振宁教授推出:“中国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而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动手活动,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也使他们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具有实际的效果。此外,还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探究意识。五是注重运用游戏的教育功能。游戏是培养儿童创新的主要方式。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开拓儿童的知识面,提高思维的应变能力,如儿童在“过家家”、“搭积木”等类的游戏中,就容易运用创新性的思维。但是许多家长和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和利用游戏在培养创新力当中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漫画家毕克官指出:“孩子的游戏中,包含着太多的创造性,只可惜,很多父母都大煞风景,把孩子的大部分创造性都抹杀了!”
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中学时代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这时应该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在这一阶段的创新教育中,创新教育的重点和方式也应符合中学生的特点。一是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广博的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而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已经具有大量接受知识的能力,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促使人们进行创新性活动的重要动机,同时还要加大对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二是要重视中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基础上,才能使中学生高效地接受知识,并为以后进入高一级学校及进入社会打下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自学、观察、思考、想象以及独创等习惯与能力。三是要注重创新情感的培养。中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比如热爱、美感、羡慕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创新的动机。托尔斯泰多次从艺术的角度谈到激情在创作中的作用,他说:“我们的创作没有激情是不成的,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唱出来的。”许多教师都非常强调使中学生在情感的强烈感染下,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潜力,发挥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和创新激情。四是要注重中学生特殊才能和兴趣的重点培养。在中学阶段,学生个性特点已经发展得比较明显和突出,教师应对教育的“偏才”、“怪才”予以重视,根据学生情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这些学生的特殊才能和兴趣得以充分发挥,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创新性人才的产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平衡发展,给特长生尤其是“偏才”、“怪才”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给一些特殊的政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不可或缺的。五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外活动。如组织科技小组、开展小发明竞赛等,使学生把理性的知识与感性的实践相结合,无疑,这对开拓创新性思维大有神益。如日本从1954年就创立了多所“星期天发明学校”,后来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等组织,学生经过学习、培训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了许多倍。
高等学校是我国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在高等学校进行教育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高等教育中进行的创新教育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加强教科研相结合的力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推崇“述而不作”、“坐而论道”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对学生的创造、革新精神比较忽视,这明显与当代高校的教育功能不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都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的结合、高校与产业的结合,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台湾的新竹等,都有着儿所甚至数十所大学作为技术支撑。因此,我们必须加大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结合力度,使学生在科研、生产的实践中,培养实际的创新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科研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是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型方式。当然,除注重学生直接参与科研。生产的创造活动外,还要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和方法的训练等。
(二)基础性
创新力的形成并非凭空产生,它的产生和发展必须有坚实的基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生理基础,二是知识基础。
从人的生理角度看,脑结构可分为左半脑和右半脑。左半脑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执行着抽象概括思维的功能。而右半脑则具有感性认识的优势,执行着形象思维的功能。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的创新能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只有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然而,目前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基本上都左脑化了。从小学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无论在教育内容上还是在教育方法上,都着重言语思维,轻非言语思维;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而这些被轻视或忽视了的思维形式,恰是创新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右脑的重要功能。因此,创新教育要从人的生理潜能出发,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注意开发右脑潜力,如重视音乐、美术、体育等。多采用直观教学,并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特别是课外科技活动,使学生大脑两半球健康和谐发展,从生理基础着手,为学生的创新力发展奠定基础。这大概也是美国37个州免费给孩子们发音乐带,以色列让幼儿园的小朋友玩计算机的原因之所在。
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还有赖于深厚的知识底蕴为基础。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缺乏依据,人们即使要有所发明、创新也失去了基础。从知识构成的角度看,可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层面,创新教育对这两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美国曾对113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晋级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调查,发现这些人才大多数是以博取胜,很少有仅仅精通一门的专才。因此,美国主张在加强基础专业学习的同时,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由于受前苏联文理严格分科的影响,学生学得越来越专,越来越窄,对知识面的开拓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当然,在强调知识面的同时,也要强调专业知识的深厚,培养既专精又通博的新型人才,正确处理好“博”与“约”的关系,以约驭博,一专多能,这是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基础。
(三)示范性
所谓示范性是指教育者应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有研究结果显示,创新性较强的教师比创新性较差的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为要使教师对学生的创新力培养比现状更好,就要求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比现行的更加灵活,更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性,创新性较强的教师会主动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以良好的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出创新能力较高的学生。另外,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也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这样,教师就有可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把创新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
(四)开放性
传统教育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封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力的培养。这里所讲的创新教育的开放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创新教育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现行的许多课程内容明显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信息,教学内容也要体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体现出其时代性和新颖性,把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新的科学概念及时编进教材,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孤立静止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概念,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其次,创新教育的开放性还应体现在国际化方面。知识经济的两大特征就是知识化和全球化。在我国创新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消化和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为我国的创新教育打下基础。另外,还要树立国际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国际创新活动,进而拥有自己的创新成果。
此外,创新教育的开放性还表现在教育者的开放性以及教育方式及途径的开放性等方面。
(五)民主性
创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强调教育过程中要形成有利创新的民主氛围,如师生关系、教学环境、学生自由发展度等方面。以上论述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中也提及了这一点,这里主要从具体的教学过程这个微观角度出发论述。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恰是这些观念和思想给学生创新力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德国的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主要起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作用,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托兰斯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力对教师的几项要求,即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给学生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等五项民主性建议。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就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创新教育的民主性还应体现在教师身上,在教学管理中,要改变对教师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创造性活动,这才能实现上面所讲的示范性原则。
(六)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创新教育中的教学方法而言。创新本身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片面强调繁琐的练习、盲目的抄写、过多的背诵以及偏重死记硬背的考试,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忽视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致使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大为降低,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我国早在《学记》中就有:“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强调了注重对学生的开导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意义,这对当今培养创新性人才仍然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只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己寻找规律,使之有新的发现和创新。
以上从实施创新教育的不同侧面论述了创新教育所应遵循的原则。除以上几点以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改革当前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体系,采用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等等。创新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只有在教育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我国的创新教育才会日益走向成熟。
总之,创新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是民族兴旺的不竭源泉。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站在历史的潮头,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关键在于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创新教育将历史性地承担起知识和技术创新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历史使命!
资料来源:《创新教育----面向21 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