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凶恶杀毒软件将于11月问世,作者为我TG初中学生
主页>文章> 2010-10-14 01:18:58 蓝徽幽灵 投稿
转自疼讯XXXXXXXXXXXXXXXX/commune/1009/people/XXXXtml
姚志浩,南京某校初三学生,年仅15岁,在程序规划、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算法学和漏洞分析等方面有突出成就。
他正在研发的病毒拦截“IFN”技术获市、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创新性经过中国科技部认证,正提交英国西海岸实验室、VB100等机构测试。能针对病毒创造抗体,抵御大多数未知病毒。
初二时,他还因研发电脑蜂鸣器发出次声波项目,成为最年轻的国家级学术论文作者。
此外,姚志浩还曾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资深教授的特许,阅读所有人工智能教学资料。他曾收到过微软软件英雄峰会、中国云计算大会、2009全国信息化领袖峰会等多个顶级学术会议的邀请,并和美国贝尔实验室等群体有技术交流。
“我要让计算机像人一样有自主抵抗力”
很难让人想象一个初三学生竟然有这么多的学术成果,这些让很多即使是优秀的软件专业的大学生也自愧不如的项目,最原始的点子竟然出自一个初中生的脑袋里,不禁让人好奇,想去一探究竟。
姚志浩小学时爱好编程,自己设计了很多软件作品,并通过自学学会多门程序语言。他小学二年级学习基础的计算机入门语言QBASIC,随后又学习了其他语言,渐渐对电脑编程入了迷。
进入初中以后,姚志浩的视野逐渐开阔,在专家的指引下,他渐渐把自己探索的目光从单纯的编程转移到了人工智能方面。
“现在我觉得,初一时自己编程大多是自娱自乐,初中二年级认识了中科院心理学专家张默夫老师,他教我物理,关注我的创新思维和想法,鼓励我勇于尝试。当时学物理的声现象时,我就把自己的想法‘用计算机发出次声波’告诉了老师,得到了很大的支持。之后,我的思维渐渐从单一的程序设计转向学科交叉,不再局限于程序方面,而是以程序为载体进行其他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这对一个初中生来说,他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多么有限,他把视野投向书籍和教授。通过四处求教,观看教学视频、PPT、书籍,姚志浩学会人工智能语言,逐渐熟悉了人工智能算法的开发。
08年底开始,姚志浩投入到计算机病毒拦截技术的创新研发中。“这项技术的原理非常独特,完全打破人对于计算机安全的思维定势。它具有模仿人体免疫系统、无需更新、无病毒库、能拦截未知病毒、针对病毒创造抗体的特点,使计算机具有类似人体一样的免疫能力。”
打破定势思维,探索一个未开发的宝库
在进行这个全新的领域探索过程中,姚志浩成长了许多。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软件小生,正一步步成长为一个运筹帷幄人工智能人才。
谈到这块未开发的宝库,他表示虽然前景看好,但研发过程中实则困难重重。“该技术的研发面临许多问题,例如请权威机构测评、研发过程需要资金以及更多的专业知识等问题。”
“在和一些老专家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时,我发现,由于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大家普遍在杀毒软件研发和使用方面有很强的定向思维,要让他们理解我的构思要花很长时间。一次和某位老专家交流,我们谈了40多分钟后他才突然明白过来,对我的想法而惊喜。”
确实是这样,很多程序方面的专家看不懂医学,而学医的也很少有谁如此热衷于编程。唯有他如初生牛犊,敢想敢做,把这两者大胆地结合起来,打开了一块全新的领域。因他所研究的课题仍处于研发过程中,他没有透露过多技术详情。但可以肯定的是,该技术的发布将引起杀毒行业的轩然大波。
姚志浩在研发过程中,学习了大量免疫学、人工智能学等专业的知识。“我父母从事建筑行业,不能给我技术指导,但他们给予我充分的支持。遇到研究上的问题,我会想办法联系各个专业的专家教授,请他们赐教。”
也许他天生就有一种过人的聪敏,不管和什么年龄、职业、身份的人交往,他都能很快打成一片,以至于他有很多忘年交,这些恩师益友在他成长中也提供了不少帮助,志浩总是念念不忘他们的帮助和鼓励。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初中阶段每晚8点之后,便是姚志浩自由探索的时间,他对时间的把握非常好,并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他在博客中的一则暑期规划里是给自己这样安排的:“很快就初三了,估计那时候也没时间弄研究了,所以这个暑期,就要吹响决战的号角了。至于梅森素数新算法,我看在暑假每天晚上花点时间,写篇论文,直接送给中国数学学会算了,我也不想靠这个发财了,虽然这个新算法可能推动数学界进步,但我实在没有时间。奋斗,就在这个假期!”
他自己说,自己无所谓假期和上学,只要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都是很快乐的。学习,是他的爱好,钻研,更是他的最爱。他几乎从来没打过电脑游戏,却从小喜欢乱拆东西玩,即使是哲学方面的书,他也读得津津有味。“我从哲理书中获得的灵感和思维对设计很有帮助。哲学可以拓宽思维的广度,探索之旅充满了乐趣,一点也不枯燥。”
进行长时间的编程研究,磨练了他的毅力和品质,积极的思考和阅读增长了他的知识,他也喜爱远足和旅游,在名山大川间获得一份独到的心境。在生活中,他也乐于助人。汶川大地震一周后,他把自己设计的软件刻录了50余份在南京农业大学校园内义卖,捐给灾区。小学毕业时,他还专门设计了实用软件作为礼物回报母校。
除了自己主攻的人工智能方面,他还在生活中处处留心,有了很多意外的收获。他曾经他曾用自己的测试软件发现了腾讯QQ、微软金山网盾等的技术漏洞并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善意的提醒和建议。
对于有人称自己“天才”,他说:“我想我是一个有技术能力,有创新思维的学生,但绝不是天才。何谓天才?我才疏学浅,也许不懂。但是我知道,我无论在学习、生活、研究的活动中,都是尽量勤恳认真的。我期待前辈们在技术方面批评指教,同样欢迎在为人处事方面的指教。”
在生活中,他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很庆幸遇到一位好老师,他指导我拓宽了思路,在人工智能方面小有成就;我感谢自己的父母,他们虽然没有给我专业的指导,却一直支持我进行研究,帮助我购买资料和器材;感谢给过我指导和帮助的众多前辈,他们的支教让我获益匪浅,感谢我身边的同学和伙伴,他们也曾经帮我录入资料,给我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另外一说据说姚同学进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了?“最年轻的学者”。
表示网上有很多关于姚同学的资料了,这里不多转,只给出
百科XXXXXXXXXXXXXXXXXXXXXX/view/XXXXXXXXXXm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