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差不多大小,年龄差太多还要协调好半大小孩和新生孩子的关系,一个孩子都带不好的就不要多生了,优生才是出路。
[修改于 9年10个月前 - 2015/02/27 23:12:17]
引用 闲着会生病的:两胎之间应当有较长的间隔期,优生学认为间隔期太短二胎的质量下降(我觉得这是以前的数据,现在营养好了应该没有明显差别)
最好是差不多大小,年龄差太多还要协调好半大小孩和新生孩子的关系,一个孩子都带不好的就不要多生了,优生才是出路。
引用 虎哥:开发一个地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为ZF需要往上面盖楼,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等等。而且很多人还没有开始接受那个地方了,那个地方的房价就已经涨到了买不起的地步。
西部农村现在除了过年,已经没多少人了,镇上房子一大片,空着,村里到处是杂草,不时还有野兽出没。但是现在的新型城镇化应该是正确的,土地流转也在启动,去年,很多偏远的地方都掀起了工业化开发和现代化农业开发的热潮,未来这个势头还会更好。我经常关心农村问题,现在看来,农业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楼市。
引用 pl_014:私货当干货是很容易犯的错误,您前面那一大段都是个人的体验,只能说明清明节这段时间北京的出行人数多,离人口压力大还有一段距离;下面一大段也有很多私货,而且就算全是真的逻辑也不够严谨
先来点干货
这次清明节前最后一天去北京出差:
1.下午被通知的出差,但下午上12306查北京南->天津的车票的时候,天津站已经没票了,只能买去设计不良的天津西站的票了。那时的京津城际的票基本上都已经是……
引用 pl_014:就说这段,没有数据,只有个人的见闻,而且就算真实情况就是这样也不能说明就是人口压力大造成的,试想一下有没有可能是这种原因: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保的全面覆盖,以前在家死扛的人现在都去了医院,这导致了医院建设的落后。
现在很多新建的大型医院,住院的人都住不了病房了,只能住过道,这还不是北京,多么悲哀啊,不知道重症监护室再不够用了医院会怎么办。
引用 486123:
私货当干货是很容易犯的错误,您前面那一大段都是个人的体验,只能说明清明节这段时间北京的出行人数多,离人口压力大还有一段距离;下面一大段也有很多私货,而且就算全是真的逻辑也不够严谨
引用 486123:
就说这段,没有数据,只有个人的见闻,而且就算真实情况就是这样也不能说明就是人口压力大造成的,试想一下有没有可能是这种原因: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保的全面覆盖,以前在家死扛的人现在都去了医院,这导致了医院建设的落后。
引用 486123:
我说这么多的意思也就是虎哥那个观点,社会科学不是硬科学,很多问题都是没有确定答案的,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引用 pl_014:只有这条是我也能想到很多原因的,像是:规划的时候并没有获得当地居民就医需求的真是状况,不过这个不太可能发生;更有可能的是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的。就像我,鼻炎也跑省医院里去,结果那边就整天人满为患,开个分院一下就满了。我当地医院也是一个情况,明明在乡镇医院就能解决的问题,他非要跑到市级医院……
你说医院建设落后,如果是老医院,我倒是可以认同,但为什么医院新建的分院刚一开张就是一床难求?
引用 486123:这个原因主要是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以及现在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
其他观点,我也没有很厉害的证据,就不说了
只有这条是我也能想到很多原因的,像是:规划的时候并没有获得当地居民就医需求的真是状况,不过这个不太可能发生;更有可能的是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的。就像我,鼻炎也……
引用 amo:话说你们小学老师没教过你文明用语吗?什么就SB了?城市里一家三口那都是再普遍不过的事了。而且时过境迁,老人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一退休就全指着子女养活,什么家务活都不干,那才是真正的愚昧了,因为不参加体育活动,自己可是不长命的。外国有人到90多岁还能每天上4小时的班,他是怎么做到的?就是每天都自己干自己的家务。只有实在病的不行才需要子女长期照顾了,可到那时候无论多少个孩子也都照顾不过来。我以前有个同事说他认识一个人,他们家有老人得了重症,但把他所有兄弟姐妹全都累垮了,老人还是那样,就连老人自己在清明节上坟的时候都在求故去的亲人把自己带走,可是有用?
压个吉拔猫……生得多的,几个孩子+几个媳妇,均摊两老,不要太轻松。生的少的,两夫妇养4个老的,那才煞笔了……
不要提养老金什么的,现在和以前,那是少数人才能享受到的特权。
引用 bg8npk:目前看来。这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AI。不过谁也不知道到时候AI会不会反过来把我们给干掉。
这个原因主要是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以及现在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
引用 pl_014:看来你是没去医院守过病人。
话说你们小学老师没教过你文明用语吗?什么就SB了?城市里一家三口那都是再普遍不过的事了。而且时过境迁,老人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一退休就全指着子女养活,什么家务活都不干,那才是真正的愚昧了,因为不参加体育活……
引用 486123:现在使用神经网络来进行医学研究已经是热门话题,建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
目前看来。这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AI。不过谁也不知道到时候AI会不会反过来把我们给干掉。
引用 amo:还是小孩多点好,我有个双胞胎兄弟小时候感觉就很幸福,同学因为计划生育管的严几乎没有兄弟姐妹,除非是村里的或者是领导能搞来二胎指标。
压个吉拔猫……生得多的,几个孩子+几个媳妇,均摊两老,不要太轻松。生的少的,两夫妇养4个老的,那才煞笔了……
不要提养老金什么的,现在和以前,那是少数人才能享受到的特权。
引用 虎哥:看过一次毛选专门为这个传言找出处 没找着,应该是以讹传讹。
敞开肚子是一个“典故”,据毛主席秘书说,毛主席曾说:“中国有几亿人,死几千万算不了什么,发动妇女敞开肚子生,几年就找回来了”。
引用 bg8npk:不不,我的意思是不光在医学领域,未来人类可能只需要吃喝玩乐
现在使用神经网络来进行医学研究已经是热门话题,建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
引用 pl_014:生活经历和见识都不一样,基本没什么共同语言。老家几百亲戚熟人,能靠养老金生活的,屈指可数,不是以前在政府部门的就是老师。生病,小病不必说,这里特指大病,请人看护薪水折合月薪3-8万,没几家给的起;还是孩子多的过的好,一开始也许是全体到场,一两天后就自然分工合作,白班夜班轮流排开,有钱的就少出力,没钱的就多出力,即使是绝症,老人也能度过最后辉煌的一段时光,有尊严的离去。在大病面前,有钱没钱其实没太大区别,往往是心态好的来个“保守疗法”还比积极化疗的活得更久。
话说你们小学老师没教过你文明用语吗?什么就SB了?城市里一家三口那都是再普遍不过的事了。而且时过境迁,老人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一退休就全指着子女养活,什么家务活都不干,那才是真正的愚昧了,因为不参加体育活……
引用 pl_014:你提到“时过境迁”,难以想象你还会纠结于网络用语的文明演变……
话说你们小学老师没教过你文明用语吗?什么就SB了?城市里一家三口那都是再普遍不过的事了。而且时过境迁,老人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一退休就全指着子女养活,什么家务活都不干,那才是真正的愚昧了,因为不参加体育活……
引用 amo:城市里很多老人,只要不得重病,生活还能自理,就是靠养老金活着的,只是不能像月光族那样奢侈而已。
生活经历和见识都不一样,基本没什么共同语言。老家几百亲戚熟人,能靠养老金生活的,屈指可数,不是以前在政府部门的就是老师。生病,小病不必说,这里特指大病,请人看护薪水折合月薪3-8万,没几家给的起;还是……
引用 amo:这些用来形容自己和用来形容别人在感情色彩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你这种说法只适用熟人之间,走大街上你跟个素不相识的人来句SB你试试?
你提到“时过境迁”,难以想象你还会纠结于网络用语的文明演变……
我操——>卧槽、握草
傻逼——>SB——>沙比、煞笔
……
这些粗口改头换面后,趋向于中性化,不知什么时候男女老少都能来上几句,严肃的也会偶尔来几句表示自己接地气
分析的没错,不过
问题是无论少生,养老成本 的问题代价都有现在这两代人承担了。
1. 科技进步导致养活更多人,而不是抛弃更多人。10年前的计生海报宣称人口越少、享受越好,那是把人当...
其实无所谓啦,虽然俺是汉族,但我想说缩小汉族的比例不就是那群人梦寐以求的心愿吗?
要不然又怎会在广州全面引入外来黑色人种,要不然又怎么会给少数民族免费医疗免费教育,高考加分。
一等少民二等汉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
还是顺他们的心愿,把这块土地让给伟大的珍主,和伟大的艾滋病发源地的人民吧!
引用shunyuyang发表于4楼的内容引用 1176764177:为什么是敞开肚子。。我邪恶了~~ 看标题还以为是剖腹产的广告。。。。
这世上最大的未解之谜就是: 各大报纸网站,
电视台那些摇旗呐喊,多生优生幸福一生的专家们,他们家里有几个娃。
没想到虎哥当年的这篇文章,到了现在更具有意义了。应该创造好的生育环境而不是变相强制生育。
引用Hello-Kitty发表于81楼的内容其实无所谓啦,虽然俺是汉族,但我想说缩小汉族的比例不就是那群人梦寐以求的心愿吗?要不然又怎会在广州全...
现在的广州,非洲人确实少了很多,见不着几个了。广州当地人的生活是更好了还是更差了,大家心里都有数。
政策可不管独生子女优待证会在你抽屉里放几年。我身边有一个历经12年的例子,超生
后为了防止被罚款寄养在亲戚家,放开二孩后我才知道这事。
今天刚刚公布的数据,去年,我国人口净增710万。 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由于农村政策非常好,我国平均寿...
今天刷到这个被挖坟的帖子,接近10年前的预测,到现在看无比准确。
附上一张图表,2023年出生人口统计为902万
这个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下去,果然预测社会问题数据和逻辑才是准绳。
今天刷到这个被挖坟的帖子,接近10年前的预测,到现在看无比准确。附上一张图表,2023年出生人口统计...
19~20↓240w
22~23↓40w
下降难以阻止,恐维持在最低水平
或将触底反弹,回升趋势明显,形势一片大好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