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上网是用手抄啊。发贴就是写个赋写个诗写个词、难后大家用手抄。
你有带宽不够他们有洛阳纸贵...
古人上网是用手抄啊。发贴就是写个赋写个诗写个词、难后大家用手抄。你有带宽不够他们有洛阳纸贵...
哈哈哈哈 我也想说,除了手抄还可以口耳相传,除了误码率高一些 延迟高一些 带宽窄一些 没啥毛病呀
“什么?古代人能直接访问google?”
这本书是1999年出版,当时说起上网这个名词时,十之七八会在后面加一个“冲浪”,比喻上网很刺激。而且宣传画上也经常用这种冲浪图片。我小县城移动公司就用过这种广告画,主角也是这个姿势的冲浪者,不过冲浪的是一个同样土气的女人。 记得下面写着资费好像是1KB流量1分钱。
上世纪末新闻联播突然天天说网络,因此很快的,上网成里了最时髦的事情。可惜当时还太贵,小县城网吧好像一小时8块到4块钱。我们穷学生一不熟悉二没钱。大概1999年,全城网吧突然降到2元一小时,同时新开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很多人都开始尝试了。我也早通过《科学画报》等杂志了解了一些学校古老微机课之外的网络知识,上了几次网就成了“高手”,会翻墙,会注册邮箱,会通过雅虎分类之类寻找各种网站。
我倒是没什么,我教给了一个农村同学,一次他在村里说出自己会上网,一瞬间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男女老少全都带敬仰之情注视着他。
就像现在多数人只通过央视,快手抖音,微博朋友圈来了解这个世界一样。 当年人的媒介认知渠道也一样狭隘,多数人只通过新闻联播和cctv其他节目理解世间大事。(什么?你说看书?用四川话说不存在的,任何时代看书的都是很少数人) 。而当时新闻联播在大概一年蜜月期后,突然变脸,天天报道说上网少年收到不良诱惑而犯罪,不是强奸怀孕,就是杀人骗人之类的消息,新闻联播基本每天都播受害者在声泪俱下的控诉。就这样连续黑了很多年,年轻人上网基本成了流氓的代言词。我一说去上网,周围那些坚持看电视,而不会上网的中年人都漏出一副看不起的神情。 直到好几年后可能国家掌了网络控制,有了百度淘宝QQ等代替外国网站。也就不太黑网络了。
当年没有墙,你翻的什么墙?
我记得有有土墙,最开始网吧电脑里有什么“美萍”的监控软件,能扫描敏感词,关闭一些黄颜色图片。 后来网吧都用“万象”的软件。 美萍有时能用简单方法关掉或者弄崩溃,万象就稳定多了。
当时大多数外国网线都能随便上,但确实有少数特殊网页被屏蔽,我就学到了用SafeWeb 的“三角男孩”网页代理。
2000年10月safeweb公司推出匿名服务。到2001年3月,他们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在线隐私服务”。
2001年10月,SafeWeb每天页面浏览量超过3000000。
safeweb公司推出的匿名服务系统被称为“三角男孩”,它是一个基于SSL加密的在线代理服务器。
2002年9月,SafeWeb公司关闭了中央服务器,所有的三角男孩全部失效。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