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地震的震中在山区,康定西北30公里附近,断裂长度不大。中心地区烈度8度(据高新减灾所加速度实测数据),康定城区烈度约6度。震中附近人口密度低,距离震中最近的塔公乡有一定程度受损,康定城区、新都桥等地,有强烈震感,有建筑附件坠落引起的少量伤亡。
地震发生在鲜水河地震带上。该地震带是一个高度活跃的断裂带,历史上有记载的7级以上地震发生了9次,其中最近一次,是1973年炉霍地震。
该地震带的大震发震规律比较稳定,通常而言是相隔几十年发生一次7级左右地震(20世纪的平均间隔约为25年),然后以一次8级左右巨震为收尾,,震中沿地震带南北反复迁移。余震结束后就开始下一个周期。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及不准确,对于大周期长度的判断很困难,有一种说法是190年左右,也有说260年的。如果将发震断裂带进一步细分,单一断裂带的大震周期更长。
目前学界对该地震带的活动趋势尚无一致意见。一种观点认为,1973年的炉霍地震是一次巨震(7.9级),而且余震序列提示能量释放彻底,是上一周期的结束。目前,新的周期刚刚开始,近期不可能发生巨震。例如四川省地震局认为2015年我省地震风险水平为6.5级。古地震调查的数据也支持无震说,康定折多塘断裂上次发震是1955年,而该断裂考古资料认为发震周期达300年,近期无大震可能。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于1973年的炉霍地震,由于当时的测量水平,震级被大大高估。例如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就为7.4级,比中国的数据低0.5级(能量相差5.6倍)。另外,在对地震破坏情况进行调查以后,也找出了许多支持更低震级的依据。因此这种观点认为,1973年炉霍地震不能视为上一周期的结束。
尽管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存在分歧,但是有较大危险性总是存在的。由于历史上该地震带总是发生6级前震群,然后几年后在异地发生强震,整个鲜水河地震带的防震减灾工作都面临严峻考验。
鲜水河地震带的活跃程度为中国之最,其活动规律也很有意思。例如,1967年炉霍发生过6.8级地震,时隔5年,在同一个地方再次发生7级以上强震。根据炉霍地震的前震序列,本次6.3级地震已经成为少部分学者最不愿看到的事情,甚至已经有研究员提出了4年内发生8级巨震的中长期预测,而该预测的前提是:这次地震的震级被高估了,如果真的有6.3级,那就是一年内的事。当然,历史上有很多很有信心的预测最终落空,人类对地震的认识其实才刚刚开始,何况这次地震十分古怪——几乎没有像样的“余震”(严格说来叫震群更合适)(虚拟地震台22日晚上有一次超过3级,但中国地震台目录中没有)。
从今年初开始该断裂异常活跃,指标异常变化幅度增大,在前几天出现了一些显著的临震前兆,看起来有关部门对该断裂的关注比想象的多,但是在临震预报的临门一脚上,仍然缺乏可靠的依据。如果持续观测,是有可能对未来的发震可能性做出准确判断的。
顺便说一下,史书上对1786年磨西地震(康定与泸定附近)7.75级(中国地震目录,确切说是七又四分之三级,有效位数只有一位半)地震有一定的记载,新近文献对康定城区的描述是“城垣全行倒塌不存一雉”,“磨西山崩,大渡河断流十日,再震而决堤……冷碛崩山阻河,复大震(余震)时停水忽决,势如山倒,沿岸居民一扫而尽。”而百公里外的乐山,“城墙崩垮二百丈余”,就连两百公里外的广汉,“衙署、民房有倾塌者”。能影响到四川盆地,是因为该地震震中位于几条断裂的交汇点,等烈度圈比较圆(汶川地震是南北长得多的椭圆形)。因此,学者强烈建议关注该断裂也就很正常了。
大地震的预报不仅是学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不过问题的起源还是预测准确率不高(参见我的另一篇文章:《为什么可以严格证明地震不可预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t/58097 )。假设发布一个巨震预报,估计全四川都吓得在马路上等地震,要是三天不震,经济损失就超千亿,其他社会问题更难以想象。(刘虎)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