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就网友自发组成地震预测研究网络提出倡议,在此先论证可行性
orichalcum2010/05/15地理与地质 IP:北京
今天听了一个报告会,拿到了一册论文集,有很多篇关于预测地震的论文。
我感到,中国学术界关于地震预测一直在探索,并且有已经赶超国外同领域的倾向。

我得到的这几篇论文提出了一些预测地震到方法,例如持续观测次声波、地应力、地电流参数等,以及根据统计规律预测。

得到的结果也很不寻常。e.g.关于次声波,北京工业大学二十多年的持续观测发现其预测发震时间和震级的准确率在80%以上。

由此,我有一个想法,希望各位有兴趣、有时间、有能力的网友进行一项长期的观测活动,利用自己设置的仪器,观测所在地的某些参数(具体选择什么参数,依参与者的能力而定),大家定期(例如每天)把数据汇总到网络(例如科创论坛),以便分析,为发现潜在的地震提供数据基础。我以为对于一些测试方法,仪器的成本也不算高,唯独重要的是长期的坚持。

另外,还需要制订一些约定。例如1、这个研究应该是研究地球物理参数变化和地震的关系,在不成熟之前不应该轻率发布预测结论……但是过于保密也不好(和CEA有什么区别)。2、数据应当严密,测量方法应当严谨,须要考虑误差等因素。

发这个贴子,只是就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征求各位的建议。
来自:地球科学 / 地理与地质
19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虎哥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16631
支持这种活动。可行性嘛,应该说是部分可行,主要是观测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有问题,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不好说。其实我觉得需要一个由高水平的观测者(例如资深爱好者、曾从事过测报活动的专家等)组成核心团队,要不然是没有骨干、没有灵魂的,搞不好。另外需要有一些资金来源,我国没有科技爱好方面基金会,而政府投入又极少(像加拿大的一些科技爱好类活动,政府是有资金直接支持到个人的),需要核心团队有坚强的毅力才行。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novakon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16646
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可以通过网络组织,在住所附近安放仪器,并通过软件实行互联网通信,即可组建一个地震预测网络。问题主要在技术上,条件还是比较成熟的。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nhlijiaming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16648
如何验证是否能预测地震?
数据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
我梦想中的天气检测器通过位于全国各地的传感器检测温湿度及气压,实时上传到服务器中,然后就可以计算出风暴/阵雨到达某区域的大概时间.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nhlijiaming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16649
因为资金问题,我的"气象台"只会有一个监测点,就是我家 =.=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玄明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16652
以我国的幅员面积以及国土所在位置等自然条件来看,研究地震的自然条件是不差的,但有些已经被很多研究机构做过很多次的工作就没有必要再重复。选一些新颖的课题进行研究,应当更容易得出具有开创性的成果。当然这样一来对参与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就比较高。

在仪器方面,我希望能设计出一种全天工作,并于电脑相连后(部分功能可利用电脑本身的硬件或使用软件添加功能)自动上传监测信息的比较好。这样参与的志愿者只需要很少的专业知识便能参与,付出的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电费和空间而已。此外这个仪器也可以检测一些气象参数,多发挥其它作用以提高利用效率。多让有志于科研的普通志愿者参与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监测面积,而且也更容易引起社会重视,甚至获得ZF支持。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花落一天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16653
弱问一下.............如果你们监测出来,你是说还是不说出来呢,要是说出来震了还好,不震你就是造谣..........在天朝可是很严重的罪................
个人觉得就算国家没有能力做到100%确定都不会说出来..........因为这是个两难的问题,说了不震...........人光是逃命就折腾死了.........最好的解决方案其实是加固建筑,普及防震急救技能..........具体参照智利..........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16670
引用第6楼花落一天于2010-05-15 17:32发表的  :
弱问一下.............如果你们监测出来,你是说还是不说出来呢,要是说出来震了还好,不震你就是造谣..........在天朝可是很严重的罪................
个人觉得就算国家没有能力做到100%确定都不会说出来..........因为这是个两难的问题,说了不震...........人光是逃命就折腾死了.........最好的解决方案其实是加固建筑,普及防震急救技能..........具体参照智利..........


有正常的程序,开展学术交流是合理合法的,本身也符合群测群防的思想。但是不能在不设浏览限制的网站说“我预测某某地某某日有某某”,这就是发布预报的行为,是违法的。但是违反的是发布程序,并不是构成散布谣言的要件。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ambaby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16814
跑个题
引用第3楼nhlijiaming于2010-05-15 17:22发表的  :
如何验证是否能预测地震?
数据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
我梦想中的天气检测器通过位于全国各地的传感器检测温湿度及气压,实时上传到服务器中,然后就可以计算出风暴/阵雨到达某区域的大概时间.


国家气象台位于全国各地的气象台、站,已经设置了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量、风向风速传感器,定期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心数据库,可以通过以下网站基本实时(数据滞后大约30分钟)了解全国各地主要城市地区的气象数据。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html/weather/XXXXXXXXXXXXtml?

但是要试图实时获取数据库的全部内容,恐怕需要花大价钱购买了,朝廷也未必卖给你……

对于天气预报,个人向来是以“事前猪一样,事后诸葛亮”来笑看之的,尤其是对于气温的预报。

办公室的某同事分析之:对于每天的天气预报数据,该上报了,各地气象台站的预报员是把往年数据的平均值、极值加上气象雷达、卫星云图的数据分析综合起来,写几个小纸条,抓阄抓出来的……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16821
数据本来就不实时,现在气象台的自动测报数据可以做到1分钟一次上传,人工编报数据则还是每天4次,属于高空测试网的台,每天还要放两次气球,这是全球统一时间。这些数据中的一部分,最后都会发给世界气象组织,是部分公开的。另外一个数据,是国际民航组织的机场气象数据,大约每小时更新,全世界所有通国际航班的机场的数据都可以查到,这个应该也不收费。还可以访问世界上几大气象中心,上面可以找到详细的数值预报结果。曾有朋友送给我一个软件,打开以后出来一张中国地图(只有边界),然后有很多风向标,旁边一大堆数据。这是自动气象台站数据,密密麻麻,数量不少的。过了两个月可能是网络参数变了,就只剩中国地图,上面的数据还能看到内蒙古那一片的,再后来就都看不了了。
自从数值预报流行以后,现在的预报员总体来说越来越没事做了。但是我国数值预报用的数学模型极其老旧,还比不上香港的几个专家搞的东西。现在做主观、半客观预报最牛的,其实是军用航空气象台,他们主要做小尺度天气预报,民用气象台是不关心这个,都高客观预报了。前年成都有一次过程,用中央台的数值预报结果推算出来云从都江堰过来,要影响成都,要下雨。香港那几个专家的自动系统就说云要拐弯。结果到了时间成都真的没下雨。成都气象局的感叹,还是人家厉害啊。。。现在国内气象台发预报前都要看香港的某网站,真是笑不出来。
个人与某官方技术部门接触较多,总的来说,现在懂专业的人越来越少,混饭吃的人越来越多了。在这些部门中,气象还算是比较好的。如果不是他们的业务水平下降(现在那点可怜的水平说实话基本上是靠天价仪器堆出来的),业余爱好者真做不了什么,但是现在很多业余爱好者比他们专业。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ambaby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16823
距离本地民航机场(通国际航班的大型枢纽机场),直线距离大约6.8Km,有时候想了解实况的气象情况,就拧开TH-28,调到12*.***MHz上听机场情报通播,感觉这个稍微靠谱一点。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大名
14年7个月前 IP:未同步
224071
只说不练假把势
地震仪器概论.jpg 群测群防.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93°
14年7个月前 IP:未同步
224074
打开FSX,下载实时天气数据,开无线电,ZGGG机场 128.0MHz,= =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的卢宝马
14年7个月前 IP:未同步
224097
做地电监测需要把一公里长的电线埋到地下,个人搞起来有些难度,但我还是对地电最感兴趣,地震局已经淘汰了老式的手动地电仪,想办法应该搞得到。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
14年7个月前 IP:未同步
224102
地电仪可以自己做,老式模拟仪表是定型的,全国统一生产,电路图都是公开的。现在数字化监测网,由于缺乏人的经验判断,无法消除干扰,对于地电异常基本上不能判断,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人工智能的办法解决之。科学出版社的地震仪器概论写得很好,其实做起来并不难,难的是组成持续不间断的监测网。地震局作为公用科学部门,这些数据应该实时公开,可惜他们现在是官僚部门,热衷于技术的已经不多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refinder
14年0个月前 IP:未同步
276424
回 14楼(虎哥) 的帖子
钱复业等地震学家用CDMA法可以很好的消除干扰,但是对于爱好者来说,地电法最难的是地震井,因为要打200-300米深,普通业余人员根本没有财力去做这个。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拔刀斋
13年3个月前 IP:未同步
327397
极低频电磁信号方面,MD的公司和学生曾经发过几颗监视卫星,但这个理论的科学性受到质疑。

XXXXXXXXXXXXXXXXXXXXXXX/wiki/Quakesat
Quakesat is an earth observation nanosatellite based on 3 CubeSats. It was designed to be a proof-of-concept for space-based detection of ELF signals, thought by some to be earthquake precursor signals. The science behind the concept is disputed.[1][2][3]

The students working on the project are hoping that the detection of magnetic signals may have value in showing the onset of an earthquake.[4] The company, QuakeFinder, that put the satellites together is from Palo Alto, California. They're gathering data on the extremely low magnetic field fluctuation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earthquakes to help better understand this area of study. The primary instrument is a magnetometer housed in a 2 foot (0.6 m) telescoping boom.

The 30 June 2003 deployment of Quakesat was along side other university CubeSats and one commercial CubeSat. The launch occurred on a Rockot rocket from Russia’s Plesetsk launch site.
[edit] See also

    * List of CubeSats

[edit] References

   1. ^ John Upton (August 13, 2011). "[s:9]ursuing the Grail of an Earthquake Predictor, but Facing Skeptics". New York Times. XXXXXXXXXXXXXXXXXXXXXX/2011/08/14/us/XXXXXXXXXXXXXXXXXXml. Retrieved 2011-08-28.
   2. ^ John Upton (August 15, 2011). "The Science of Predicting Earthquakes: U.S. Geological Survey refuses to fund controversial research into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The Bay Citizen (New York Times).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earthquakes/story/science-predicting-earthquakes/. Retrieved 2011-08-28.
   3. ^ David, Leonard (2003). "Cubesats: On the Prowl for Earthquake Clues". 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web/20061110152429/XXXXXXXXXXXXXXXXXXXX/astronotes/astronotes_june22_july5_XXXXXml. Retrieved 2008-12-05.
   4. ^ Malik, Tariq (2003). "What's Shakin'? Tiny Satellite to Try and Predict Earthquakes". 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businesstechnology/technology/quakesat_detection_XXXXXXXXXml. Retrieved 2008-12-08.

刚看到有人发射卫星的时候以为地震预报有了转机,仔细一看还是民间行为、科学价值受质疑,说难听点就是民科。

看来“地震不可短期预报”的说法目前还没被打破。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拔刀斋
13年3个月前 IP:未同步
327400
目前“地震不可短期预报”和“天气不可长期预报”一样有理论依据。
流体湍流和固体断裂,力学中的两大百年难题,背后的数学一个是混沌一个是分形,天生一对。

所以70年代非线性动力学问世之后便没人再搞。谁要搞的话,先过数学这一关再说。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九氧化吧心
13年3个月前 IP:未同步
327409
首先我的观点是,实践性不强,因为现在社会发达,你去哪里搞到准确的地电和地应力数值?有车或者上面有建筑物或者是安装了避雷针都会影响这些测试,其次,运行费用极高。但是在理论上确实是功德无量,也比较可行,根据以往的地震经验,地引力,水氡含量,地下水压,地电,地应力,地动周期,地层温度,气候,地波这些数据都是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但是预测范围只能是以板块计算,不能确认到详细的区县,做多是详细到省市(除非该市在板块交汇处),而且根据本人的研究,中国尚未完全摸清自己国家各版块之间的联系。简单的例子。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新疆突然测到地电和地应力发生巨大变化,地下水氡和地质活动周期改变,当时大多数专家认为新疆 很可能发生大地震,结果恰好相反,时至今日,也没弄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结果,为什么唐山地震新疆发生地质数据变化。这一直是迷。再其次。各版块之间有承受力的问题存在,万一某板块做了什么特殊工程或实验,你怎么测算后期的实际承受力问题?这些问题实在太多目前无法解决。还在摸索阶段。投入不是一般的大。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拔刀斋
13年3个月前 IP:未同步
327431
破坏性地震发生率很低,即使建立全国测量网络,几十年内积累的事例数量也不足以在统计上有效。
无论平时掌握多详细的地质数据,出来的结论在几十年内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不具备科学性。

与其进行几十年内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的尝试,不如先考虑岩石断裂现象本身的短期预报:
对一块石头缓慢施加应力直到断裂,预报断裂时间到秒,允许使用一切实时测量和成像探伤手段。

如果还嫌实现成本高,可以换成数值模拟的材料断裂模型,每个单元上的一切状态数据都可观测。
使用有限差分格式、简单外形和简单的裂纹扩展规则,熟手写一个模拟平台程序不过几小时。
谁有兴趣搞地震预报可以先挑战一下这个袖珍的白盒模型(估计专业界早就研究过了,找出文献也行)。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orichalcum
文章
19
回复
250
学术分
0
2009/06/15注册,6年11个月前活动
暂无简介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未同步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