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勒个豆啊,吓死我了。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的吗?
本篇文章旨在记述一次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和实验过程
喷口堵头照片如下
发动机机身全场240mm,喷口直径4mm,扩张段35,收缩15,喷喉3mm,燃烧室压强12
上两周的实验中本来采用全RAP,但是AP水分太多,连着打火好几次都没打着,只能换燃料。
在2025年1月1日时一共进行了五次实验
最后时间原因,熬制好之后浇筑的不行,看着和呲花一样
在2025年1月1日实验中,第一次实验,喷口飞出(头部卡簧1,尾部卡簧1)
第二次启动,喷口飞出(头2尾1),压铸时燃料固化迅速,采取一切办法无法取出模具。(KNPSB) 燃烧时,由于喷口射出,带动发动机机身做功,使燃料柱弹出。
第三次启动,堵头飞出(头4尾1),固化正常。(KNSB)
第四次启动,实验数据正常(头4尾4),压强正常,(KNSB)
2025.1.12 又试了一次
还请各位大佬提出改进意见。
@1211
经比对,“一只不说话的鸡”与“我来说瞎话”等账号关联。“我来说瞎话”因违反安全制度并向管理员提供欺骗性陈述等原因被封号,其它账号另有抄袭剽窃等违规情节。根据《基规》35条的规定,对半年以内再次注册的账号予以无条件封号。
统一回复一下,每次拍摄的时候都有相机架拍摄,实验的几名成员也躲的很远,为啥不害怕拍摄呢,其实是因为试车的时候没有经验,第一次用卡簧固定,之前的设计都是正常螺丝卡住,没有出现喷口堵头可能喷出的这种情况,第一次实验感觉卡簧设计不太合理之后一直到那个看着喷气比较成功的视频装药量其实都只有一点,毕竟哪有不怕出意外的,也就是测试到头四尾四的那一场,最后头四尾四能正常工作就重新做了两次实验,那个和呲花一样的还是当天熬制的,25年元旦那天做了5次燃料,再然后就是12号,因为当时的试车台没有测出推力来,我觉得怪奇怪,在12号重新实验,小看了推力,并且实验条件也没那么好,最后在沙地铆钉很难打上,试车台是好朋友的,设计的稍微有点问题(两个支架和测试推力的传感器几乎共面,没法倚靠在墙上或者树上,【传感器不形变不就没法测】),至于各位大佬说的的安全问题也确实很需要注意,但是考虑到发动机加燃料全重一共只有250g左右,并且视频中能看到在全装药测试推力的时候卡带数目不少,栓发动机栓的很死,用剪子剪开最后取下来的,试车台大约有2千克沉,发动机拖拽着试车台窜20m还有足够的动能崩到我们几个人反而感觉有点滑稽。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