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事话题,应当限定在与学习生活等有关的方面,发表观点应当脚踏实地,一团和气。坚决防范从时事演变为“键政”。
十年一觉科举梦——从“资助八年女生成为家庭主妇”一案看当代教育的末路
Asclepias_curassavica2023/03/07原创 科学技术学 IP:广东
最近版里对考学的争议层出不穷,刚好又出了一个“被资助读完大学的女生当了比她大13岁土豪的家庭主妇”的热点,有感而发,写下本文聊作讨论。本人作为典型的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科举失败者,可能有些观念略显偏颇,欢迎讨论,求轻喷。


近日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则“资助八年的女生大学毕业后嫁给了有钱人当了家庭主妇”的消息。此事一出引发无数网友对当事女生口诛笔伐,“自甘堕落”“自由落体”“自毁前程”等评论声不绝于耳。但仔细想来,这件事或许并不只是一个人“放弃了大好前程”这么简单,至少我更愿意把这件事视为当代教育制度行将分崩离析的一个前奏。

至少,这场绵延数十年,名为“读书改变命运”的大梦,是时候醒来了。


女性的命运是谁改变的?——追溯高等教育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常言道,读书能改变命运。十年寒窗,总能换来一份体面的工作,从此不说成为人上人,也能至少“活得像个人样”。女性在社会中由于种种原因处于弱势,然而不幸之中的万幸是,她们时常更加适应应试和考学,自然,许多想要帮助女性摆脱弱势的行动者,就瞄准了“考学”这条赛道。

近年来中国不乏为了打破女性就业状况低迷的现状而帮助女性参加高考进入高等教育的行动者。从华坪女高张桂梅校长到本次事件中的资助人,做事的动机都是“通过帮助贫困地区女性参加高考进入高校,以改变她们只能结婚成家做家庭主妇,与社会脱节,完全受制于丈夫及其家庭,终其一生无法独立的命运”。其中,上大学是手段,而参加工作独立生活远离旧式婚姻是目的。

那么就有必要理清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了:为什么“上大学”这个手段能够改变“回归家庭”的命运?换个问法,今时今日女性为何能脱离家庭独立生存?“上大学”在这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首先,工业革命发生之前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无论男女,其分工都是非常单一的。男性务农或做工,女性打理家务,进行一部分小手工业生产(此处仅指进行生产劳动的平民,不事农桑的士族不在讨论范围),身为“士农工商人分四等”时代的编户齐民,你生来就必须做这个,没得选。这个时代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都是被框定好的,谁都没法改变命运。有人说那还有科举制度啊,平民男性通过参加科举也能做官,殊不知科举制也是有准入门槛的,没有一定家底和出身,第一你没有脱产备考所需的家财,第二你也没有进入官场的门路。这个话题我打算另开一篇文章细说,这里就先打住了。

然后工业革命就来了。机器替代人力、能源革命、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工厂主与工人的雇佣关系出现,这一切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我们所熟悉的“公民参与社会事务,获得公共话语权”的格局开始形成。女性正是在这次革命中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她们第一次能够进入工厂做工,能够自主与工厂和企业达成雇佣关系,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到薪水,也是第一次拥有了社会层面上的话语权。这背后的实质,一是机械代替人力一定程度上抹平了男女劳动者之间的体力差异(日常搬溶剂和培养基的前有机实验室打工仔点了个踩),二是社会功能的多样化和分工的细化允许更多人参与劳动,创造价值。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打工人学历的要求也是从这一时期——确切来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水涨船高。

欧洲刚刚开始发展化工业的时候,苯胺紫的发明者,英国化学家威廉·亨利·珀金还是个在自家厨房里搞实验的爱好者,本质跟08年左右的化吧老哥没多大区别(虽然这个货15岁进入皇家化学学院,算是高端玩家了),仅仅过了几十年,德国化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已经因为化工产业人才供过于求而找不到工作了,20世纪初的化学工业大佬卡尔·杜伊斯贝格在收到拜耳染料公司抛出的橄榄枝之前,也是跟我们一样的找工作苦逼人(别说了真的要落泪了)。这个在化学生的伤口上撒盐的案例说明了一点,社会对打工人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本质上是产业发展水平更高,各项工作的技术含量也更高。

通过读大学加入高端脑力劳动者的队伍,拿更高的薪水,跻身更高的社会地位,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这就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实质。随着女性加入这一行列,“女性实现经济独立,脱离家庭的桎梏成为独立的个体”也成为现实。

至此资助者和办学者的逻辑已经完全理清了, 下面就该聊到为什么她们的主张在这片土地上屡屡受挫了。


“小镇做题家”的梦碎:为何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上文说到,社会面就业对学历的要求主要基于产业的发展水准和工作本身的技术含量。我们以此为出发点去思考现今找工作难和招人难的现象,不难得出结论:该现象有两方面原因,一者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就业三者的内容彼此之间严重脱节,导致学生花十数年时间所学对上岗就业几乎毫无帮助;二者则是如今的产业发展水平远远未到需要如此多大学毕业生的高度。

我毕竟不是华罗庚也不是同济高数教材,从条件到结论肯定不会只写个“易证”“显然”。接下来我将依据自己的受教育经历和(有限的)工作经历,以及数年以来的所见所闻论证以上两点。

基础教育(以高考为导向)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脱节,想必上过大学的所有人或多或少都能体会到。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好一套固定题型的试卷(很难相信我们就为了这个目的竟然能耗费整整十二年的人生)。于是我们翻来倒去地练习同样的题型,同样的解题手段(我甚至不想把那些七零八落形不成形意不在意还不一定正确的东西称为知识点,它们不配),直到做试卷变成肌肉记忆,只为了能取得一张高等教育的入场券。

然后我们会发现来到大学之后,之前练就的“三年刷一卷”技艺,在大学课程面前失去了一切效用。如果说备战高考时期是三年刷一卷,那么大学应付期末考的节奏就是一年刷N卷,这还不包括课堂展示课程论文实验报告等等一大堆有的没的——我院号称实验与实验报告学院,然而考进来的大多数大一新生包括当年的我自己在内都不知道实验报告是什么东西。前面十二年啥都没干只刷高考题的学生一下子看到这么多要做的东西,很难不觉得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喂。

而且还有一点特别致命,部分大学的部分科目的部分老师(buff叠满)是基本上教不会学生任何东西的,要通过考试你可能需要自己上网找资源自学(举个栗子,本人的高数是跟着b站汤某凤学的,高数老师对本人的帮助为负无穷,主要体现为通过翔一般的教学质量彻底摧毁了我学会这门课的信心)。这种情况下,很多上大学之前不被允许碰网络的“好学生”直接遭到了降维打击,完全无法适应这种不能靠别人喂,必须自己找食物的学习方法——毕竟前面十二年他们学会的是,只有老师喂的才是正确的应该摄入的,其他一切都是大毒草,是会拉低高考分数的。

我曾经与两位来自渔村的同学达成共识,与其跟国内教材死磕,不如早日转投外文教材的怀抱——后者起码是真的想教会你东西。但我们姑且是接触过不同的教材并且得出了自己的判断的,又有多少学生,没听说过论坛,搜索引擎只会用锑度(我问过十来个机械or电子专业的师弟,是真的没一个听说过kc,我本专业上过化吧的都没几个,赵明毅超盐酸梗我抛出去都没人接,很令人寂寥),毫无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就只能困囿在难用的教材之中,日复一日地怀疑着自己的智商和水平,并且到最后也确实什么真本事都学不到。

哦对了,一句题外话,我大学时期观察到,以高分考入而后难以适应大学学习和考试节奏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高考大省河南、山东。


然后来到工作岗位上我们很多人又会发现一件事:大学学了这么多门课,放到实际工作中基本用不上。

第一是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未必知道该岗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在有机会实践之前可以说是没有工作能力。刷卷子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第二是学校里学的东西本来就用不到工作中,说句高校里的仪器落后企业十几年并不过分,而生产实践中真正用得上的器材,大学四年里学生可能最多用过一两次。

(说句可能不相关的,我院核磁笑话源远流长,全院所有实验室共用两台核磁机,然后听某位师兄说过信科院没有频谱仪……)

我们经常说高考成绩是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又经常说学历是进入公司的敲门砖。换句话说在大学毕业的时刻我们已经花了十几年在获取一块敲门砖这件事上,进了门要做什么是完全没有了解也完全没有做过。说句不是很好听的,这十几年用来认真培养点用得上的技能,比如说完整写一篇文章得体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利用网络检索并筛选需要的有用信息,与同伴合作一起做成至少一件事,再怎么说也比刷十二年题再水四年学分实用得多。

上述这些讨论的是所学与工作之间的错位,还有一点是如今的企业根本用不上这么多大学毕业生,很多活中专生一样干了,要价还低。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曾经工作过的某家环境监测公司,运转起来只需要几个中专生,会按照说明书和流程图采样检测留样出具报告就够了,大学学了一堆知识,最后可以说毫无用武之地。你说进厂?这年头制造业连个研发岗都不需要,曾经听某老板说过他们厂都是捡的国外淘汰下来的技术,根本不需要自己研发,厂里的活中专生都能干,大学生要价又高事又多,真不好用……

插播一则八卦,我校生科院某院长开了一基因检测公司,我毕业的时候本来打算试一下投简历无奈他们不招人,然后几年过去了我赫然发现那家公司的名字出现在了指定核酸检测机构名单上,并且应收账款在榜单上遥遥领先……


十年一觉科举梦,赢得小镇做题名。无数坚信着跳过高考这道龙门就能至少谋得一个饭碗,从此获得安稳生活的学子,最终难免梦碎的结局。他们中很多人可能到了最后还在责怪自己“当初为什么没能多考一分”,甚至连自己输给了谁,输在了哪里都未必知道。

人潮汹涌,被踩踏的失败者从来都发不出声音。


向下的自由还是不得已的末路?

回到家庭主妇这个话题上。本来其实应该论述一下为什么绝对不能当家庭主妇,但一来篇幅有限,二来可能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答案,就不详细说了。以此为前提,讲讲“已经高校毕业的学生为何放弃近在咫尺的独立和自由,选择委身于人”这个话题吧。

而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可以说明晃晃地拍在了所有人脸上,想看不到都不可能。受资助的那个女生最初会接受资助,也是相信着读书是能够改变命运,学得本领成为精英的——她初三时她的父亲来到教室要拉她回家,逼她辍学打工,听从父母之命嫁给男人换取彩礼,而她跪下哀求老师再给她一个读书出人头地的机会。但也许她进入了大学却被完全不一样的学习模式打了个措手不及,也许她毕业之时意识到自己的学校并不很好,在求职时也并无什么优势,也许要非常困难才能找到一个收入并不怎么样的工作,甚至如果她大学读的是文科,那么基本上就只有毕业即失业这一个结局。回家自然是不能指望,她一旦回到家必然是被卖掉换彩礼的命运。所剩的最后一条路,似乎就只有抓住一个有钱的男人为他生下一男半女了。

这种时候,指责她自甘堕落,不上进,毁掉自己的人生,断掉无数女孩接受资助改变命运的道路……是否有些何不食肉糜了呢?


这个女孩做出的人生选择,未来势必会成为越来越多的“落第举子”命运的注脚。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在现实面前意识到,自己受到的教育并不能帮助自己逆天改命,甚至会成为孔乙己身上脱不下的长衫。依托于工业和信息革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在第二产业日渐衰微之时化为泡影,我们的社会在短暂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后,是否又将倒退回男耕女织的旧时代?若真是如此,这个女孩所做的选择自然也不算是错误的了——她只是回到了这个社会结构里她本应处于的生态位而已。

全民高考的阳关大道,所依靠的根基已然不再牢固。我们大可以指责这条道路上的失败者自甘堕落,却无力抵挡已经向我们头顶扑来的时代浪潮。

自此,正在走这条路的所有人,都是时候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是否还有继续跋涉下去的必要?是否应该以清醒的头脑,重新审视自己手中的筹码,并且至少考虑一下其他可行的选择呢?

如果这些都不愿做,或许至少可以收敛一些对“半路掉队者”的批判。倾尽一切也未能得到期望中的好结局的人,理应享有退出游戏的自由。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特殊话题:时事时政
7
7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ga7705
1年8个月前 IP:广西
917761

        云雾缭绕、大山环抱间,50多个塑料大棚里生机盎然,李世瑶在其中穿梭忙碌。农学博士毕业后,李世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乡,利用当地冷凉气候发展草莓种植产业,探索从试验、示范到推广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李世瑶:我出生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2001年到六盘水市第三中学上高中之前,一直生活在乡村。在外求学的这十几年中,家乡的绿水青山时常出现在脑海里,家乡的美好蓝图在我的大脑里一遍一遍勾画:留住绿水青山,发展乡村产业,致富父老乡亲……2016年6月,我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跟着导师在学校做了1年科研后,2017年选择回到家乡。

       本硕博我所学的专业都是农业水土工程。小的时候我就跟着父母一起务农,本身对农业就很熟悉,自己在外面学了十几年的农业,看到家乡和外面的差距,我坚信自己能够利用所学去改变家乡的现状,改造传统的耕作方式。

       拒绝稳定的高校教职,博士毕业回家当农民,李世瑶的选择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身边人的理解。然而,用所学发展农业,用现代高效种植模式代替传统低效种植模式,李世瑶一步一步用行动证明了自己。


引用
评论
3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
1年8个月前 IP:四川
917779

谈论这个话题就好比发烧了怪温度计不准。实际上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大部分时候,大学生都很容易找到工作。每年总会有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大部分总会找到谋生的手段。

最近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大量企业垮台或者放弃长期主义,而我国职业教育的绝大部分工作是企业完成的(参见旧文XXXXXXXXXXXXXXXXXXXXXXXX/t/85830),现在他们完不成了或者不想完成了,这就没法将学校输出的原材料打造成成品,出现楼主所谈论的现象。

这种螺旋一旦进入,很难破。


引用
评论
7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航模发烧友
1年8个月前 IP:广东
917781

我们在招收员工的时候也是有这个困惑,职业教育不应该是学校完成的么,学校给到我们应该是可用的人才,而不是待培养的。现在是,面试很多对口专业的,连基础都不会,他们到底在学校学啥了?公司培养的成本巨大,而且不是各个都那么醒目。

引用
评论
3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混吃等死的咸鱼
1年8个月前 修改于 1年8个月前 IP:河北
917783
引用航模发烧友发表于3楼的内容
我们在招收员工的时候也是有这个困惑,职业教育不应该是学校完成的么,学校给到我们应该是可用的人才,而不...

职业教育?指为了就业率没有就业章就不给毕业证的学校吗?还是就凭一些元器件都认不全,毕设全靠抄的毕业生。 sticker


举几个有趣的例子。

例子一:PLC课程梯形图编程接线全班46人就1.5个人会正确编程,程序转到到模拟软件就剩一个了。

例子二:在学习老旧的51单片机过程中只有两个人会编写指令表并烧录程序,只有一个人能用试验箱正确接线并模拟。

引用
评论(1)
9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warmonkey
1年8个月前 修改于 1年8个月前 IP:广东
917923
引用虎哥发表于2楼的内容
谈论这个话题就好比发烧了怪温度计不准。实际上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大部分时候,大学生都很容易找到工作。每年...

人矿开采的初期,成本非常低,随便挖点都是高利润。随着开采逐渐深入,原始粗放的开采方式利润越来越低,并且还出现了一些塌方事故。

大约在2015年,我那些水平堪忧的同学,几乎都进了互联网公司的非技术岗位,薪资水平一般。以前相当一部分是分配到国企的。中概股那时在美国上市,泡沫经济养得起他们。


矿藏浓度不够高,是完全不具有经济价值的。早在最后一块人矿挖完以前很久,人矿业就已经破产了。改矿主然后改变采掘方式也不行。事故是忽视必要投入,问题长期积累导致的。任何改建都可能引爆一串旧问题,导致大塌方,比开新矿更贵更危险。


引用
评论
2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刘武青
1年4个月前 IP:重庆
922863

一个人,要有自学的能力才行。

引用
评论
2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xxd215
7个月18天前 IP:福建
931031

没呢,在剥开之前只能看到问题的橘子皮,

可已经有点不堪入目了:

一个是学了如同没学,

一个是你学了别人认为你没学。

为了纸面上的东西浪费了多少生产力

职业学校教的浅,实习就是送去洗车,送去打螺丝,人家公司框框500 700的介绍费上贡,也没有深入教学的动力。本来如果这些是在学校教,当然是比企业里面省成本了。可惜《学校里课本中不教的知识》太多了。

引用
评论
1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Asclepias_curassavica
机友
文章
5
回复
41
学术分
0
2023/02/24注册,6天14时前活动

Woe to all who stop at the horizon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美国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