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弊出功利
文/彭真明
毋容置疑,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全面提高都有帮助。然而,学科竞赛具有学科和专业背景,它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如果背离专业技能,带着功利色彩去参赛,就可能违背了初衷。在我看来,大学四年期间,学生有参与学科竞赛的经历是很重要的。但若一味追求学科竞赛,从长远来说,可能得不偿失。
■获奖多就是创新能力强?
什么叫创新?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曾谈到:创新就是做少数,做冷门。小米创始人雷军对创新的理解“创新就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或是做了别人没做成的事情。”然而,学科竞赛本身的特点,大部分是在既定规则下的博弈。有些赛题,本身还是很经典的问题。参与过程可以说是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提升的一种训练过程;而赛事活动的结果,体现出来的也不一定是创新能力。
我认识的一位李同学,从小就喜欢物理实验,喜欢琢磨一些小发明,动手能力强。考入大学后,他成天待在实验室里,痴迷于各种各样的电子设计和参与各种电子设计竞赛。本科阶段,在各类大大小小的竞赛活动中夺得不少奖杯。因为竞赛加分,小李顺利拿到了保研名额。
三年过去了,转眼就到了毕业答辩。小李的答辩会,我是答辩评审组老师。他与我的学生是室友,经常听我的学生讲他的这个室友如何厉害,因此,我很是期待他答辩场上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表现。
结果我大失所望。小李在汇报时声音很小,展示成果不多,回答问题含糊。仔细翻看他的论文,基本是一些器件的介绍,仅仅利用硬件电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图像处理算法,而且效果还不是很好。再翻看答辩前两位专家的评审结果,均只给出70分左右的评价。答辩结束后,5个专家无记名投票的打分,也都很糟糕,幸好还算是勉强给通过了。因为我对他的本科表现早有耳闻,答辩后我特意找小李聊了一次,主要想了解一下他基础不错,人也很勤奋,为什么硕士阶段表现反而不及一般同学呢?
出于对我的信任,小李详细给我介绍了大学阶段的一些学科竞赛情况。他告诉我,对于一些创意类课题,也许脑子里有一些新点子,写出创意的设计思想参赛,就可以获得好的评价,不需要实测结果的检验。当然,这仅仅是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创新。接着他又以参加过的以“智能小车巡线”为赛题的电子设计类竞赛为例,竞赛的关注点在于小车巡线的精度及速度等,其中的电机、单片机及传感器等,选手们基本都是购置的(因为他们不懂具体原理),需要做的仅仅是控制策略。而作为本科生,他们没有能力完成真正创新的控制算法,因此只能靠下载代码以及大量场地数据的试验、经验等进行测试。尽管最终小李取得了很好的比赛成绩,也确实提升了他的系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却根本谈不上理论创新,更扯不上学术研究了。
更要命的是,小李本科形成的依赖网络上的技术论坛、现成代码、东拼西凑的做事习惯和思维方式,也都被他不自觉地带到了研究生阶段,使得开展真正的研究工作时,经常感到无从下手。这种不从机理和原理上分析问题症结所在的思维方式反而限制了他的创新思维,扼杀了他的创新能力,最终导致研究生论文的质量不理想。
因此,对于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同学,建议可以适当参加如汽车创意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广告创意等一些理论性不强等创意类的赛事,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自己创新思维能力。对于高年级同学,则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具有理论支撑的赛事,如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和机器人大赛等。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我国有一群热衷于“民科”的人,对“科学”富有狂热而近乎执拗的热情,却不曾也无意接受专门的科学训练。他们总期待能异想天开地推翻某个经典理论,或用一种简单方法就搞出一个惊天动地的伟大发明,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学科竞赛中还有一部分比赛,需要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既然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指定的赛事,那就一定需要理论基础作支撑。但是,很多学生刚进大学(大一)就跃跃欲试,最终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
有个名叫小叶的女生,刚进大学就给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大一期间各科成绩均很优秀。除了课堂学习,还想提升一下自己的科研实践能力。刚好有一个机会,她报名参加了全国光电设计竞赛的省级选拔赛。赛题是与她的学科专业契合的“穿透毛玻璃的可见光成像系统”。竞赛规则是使用CMOS或者CCD成像系统,透过毛玻璃对目标物体成像,最后的评分是成像物体的清晰度。
刚开始,包括小叶在内的很多低年级同学以为这个题目很简单,纷纷报名参赛。花了大量时间熟悉规则、查阅文献和探索设计思路后,才发现要完成题目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最后只能放弃比赛。原来,赛题本身不仅仅是光源、焦距设计等简单的光学系统搭建问题,还涉及散射成像、成像后端的图像处理等问题。而对于刚进大学,仅靠高中阶段学到的光学基础根本无济于事,就算已经接触到专业知识的大三同学,对于复杂的散射成像、低质图像复原等也是无能为力的,即便是换成老师去完成,也有一定的困难。而像小叶这样跟本不具备相关理论和相关研究基础,就更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了。后来小叶还告诉我,这次报名参赛,由原本信心满满,到最后无功而返,甚至对她以后参与科研实践的积极性都有了一定的打击。
因此,要参加这类需要深厚基础或专业性较强的赛事,建议大家要在有一定理论积累,且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选择性参赛。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促专业还是毁专业?
准备一个赛事,往往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有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每年都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科竞赛,尽管奖杯、奖状拿到手软,却很少有时间学习专业知识。这类学生属于典型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做法也最不可取。
有一位叫小林的同学,大学四年参与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竞赛,获得过全国以及国际赛事的奖杯,也因为竞赛加分获得特殊专长保研的资格。但在研究生阶段,当他参与科研课题遇到真正有难度的问题时,却只会毫无头绪地靠大量选参去尝试。究其原因,是他在本科期间花大量时间搞竞赛,很多专业课都没有学,基础很薄弱。有些概念他只知道名称,根本不懂得其背后的原理。到最后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理论功底扎实的研究生。此外,在科研文档撰写、课题汇报方面,小林也显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完全不按套路和规范随意行事。这类同学,就算毕业后去了单位,也一定不是企业所希望的人才。因为企业真正需要解决的技术或应用问题,并不是挖空心思的学科竞赛题。
还有少数同学,为了获得竞赛加分,频繁参加跨领域的各类竞赛,如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组织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智能汽车竞赛,数学建模等。不仅丢掉了专业,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也仅仅接触到皮毛而已。
计算机、电子通信、控制类专业的学生,具备了一定专业及软硬件设计能力的同学,可以参加这类赛事。同时,从原理入手分析关键技术,凝练科学问题,在完成赛事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不可否认,学生拥有学科竞赛的经历,不仅综合成绩排名有加分,还有利于推免保研,对就业找工作、出国深造等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一旦学生取得好的名次,学校、个人的各种荣誉更会纷沓而至。尽管有如此多的诱惑,我还是希望同学们理性看待学科竞赛,充分结合自身条件权衡利弊后再选择是否参加。毕竟,学科竞赛不是证明自己能力的唯一方法。
本文为《大学生》杂志社约稿,刊登于该刊2018年5月第05期(总第281期),pp.50-51。再次感谢责任编辑曹晓晨女士!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