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
文章出处:人民网 郑金武 发布时间:2005-04-05
美国通用、日本丰田、德国宝马等跨国汽车巨鳄早已经嗅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一轮商机。是跟在别人后面单纯地引进技术,还是抓住汽车新能源、新技术发展的时机发展中国自己的优势技术和产业,将直接取决于政府、科研单位和国内企业的共同努力。
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使世界各国汽车厂家不得不为寻找清洁、丰富的替代燃料而奔波。据有关人士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1.5亿辆,能源安全和环境已成为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追踪国际汽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着眼于本国能源与环境需求,我国政府先后启动了“清洁汽车行动计划”和“863”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其中,燃料电池车的研发成为重中之重。
今年10月12日至15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环保汽车比赛“必比登挑战赛”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举行。各国政府和汽车企业展示了在新能源新动力利用方面和推动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中远期目标及其在环保和能源安全问题上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期举行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移动性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指出,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阶段,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建立以氢等可再生资源为中心的能源结构将有助于减少中国对石油的依赖,并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但是,当中国学者和汽车企业还在为“要不要发展自主汽车品牌”、“以技术换市场的得失”等问题而争论时,美国通用、日本丰田、德国宝马等跨国巨鳄早已嗅到来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一轮商机。虽然并不确定中国政府将在何时确立新能源汽车的审批程序,但国际汽车巨头们一直在伺机窥探,并在事实上将各自的新型动力汽车停在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口。
2003年上半年,欧盟与日本政府达成一项协议,在汽车制造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重点是“长期致力于开发燃料电池”,发展燃料电池车以及混合动力车等节能环保汽车。早在一年前,日本丰田公司就已经积极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接触,探讨将混合动力车引进中国的问题。有关人士透露,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五家合资生产企业、一个合资汽车设计中心及两家全资企业,积极进军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
事实上,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燃料电池的研究,部分企业在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燃料电池产业,但目前燃料电池产业仍然处于刚刚进入商业化阶段,技术研发和生产投资规模从总体上远远低于绝大多数高技术产业。而且,在技术路径方面,中国恐怕也有自己的国情。上海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教授就认为,国外以私人轿车为主的出行方式不适合在中国发展,中国应更多地把燃料电池等环保先进技术应用于发展公共汽车上。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清华大学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的主要设计和研制者欧阳明高教授也认为,就研发成本和国内厂商的竞争力而言,公共汽车是最容易被市场接受的燃料电池车型。据他透露,清华大学将为2008年奥运会清洁能源车队提供3辆城市客车,而“造价目前只有国外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我国政府正在研究和商讨针对所有环保汽车的行业政策,但目前尚未确定具体的时间表,显示出政府对于环保汽车研发的路径依然摇摆不定。万钢教授指出,在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这三条道路齐头并进的情况下,高达10亿元的研发投入仍然是杯水车薪。许多专家建议,我国应大幅度增加国家研发投入,并且以日本、韩国等的经验为借鉴,建立一个公共的技术平台,实现各方面研发力量的融合。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正逐渐走向一个十字路口,是跟在别人后面单纯地引进技术,还是抓住汽车新能源、新技术发展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的优势技术和产业,将取决于政府、科研单位和国内企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