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老掉牙的技术了,还加3分,暴汗。
谐振继电器也不知道淘汰了几十年了。
看看外面卖的天线 有多少是宽频带的 ~~ 技术没有过时之说 八木天线不知道多少年前发明的 现在还在广泛应用 怎么说也是军事标准
这些天线在普通书上都没有介绍...
谐振继电器和普通继电器不一样 电路后面的干扰脉冲不会造成误触发 而且误触发需要的冲击加速度也应该大些 不需要其他电子元件就可以实现多种控制 它被淘汰应该是因为数字电路的发展 数字电路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其实比较差的 而且存在竞争冒险等特殊的问题 最后执行也需要继电器 继电器虽然动作慢,寿命短,受机械干扰影响大 但是接触电阻接近于0,断开电阻接近于无限大,容量可以做得很大 这都是半导体器件所不能及的
话说电子管还用呢 在微波领域电子管仍然占着一席之地 在高温下半导体管都会烧坏 只有电子管撑得住
很多重要的技术都只有在老书上才找得到 像多氮杂环的合成我是在一本六十年代的苏联人的书上看到的 其他有机化学书上一概没有 我还经常看印着毛主席语录的书呢 看书时看不到毛主席语录都不习惯了 那些书到后来大都停印了 天知道那些技术是被淘汰了还是怎么了 我看了两本七八十年代美国的书 后来又看了一本很新的书 哪一年的忘了? 前面两个天线就是那书上面的 新书中的内容和那些老书的内容大同小异 还没有老书具体 我想论坛上很多人都有看老书的习惯 像那些能材的书都是很老的 某些方面技术的进展其实很缓慢的 很多现在所谓的高新技术以前早就提出来了 比如火箭上的AlH3,ClF3推进剂等 只是条件问题
这些技术到后来应该是有了发展 不过你能否提供一些天线的资料呢?
楼上不要把个别现象当作普遍现象来处理。我只是说技术是老掉牙的,无任何保密可言,没有一点贬低的意思,也没有说这些天线已经淘汰。技术从低到高不断发展,新技术多数建立在老技术的基础上,这是问题的根本。
任何天线不论什么形式,根据设计不同参数都不同。不存在八木天线阻抗都是50欧,盘锥天线都是75欧之类说法。八木天线也可以做出300欧阻抗的,盘锥也可以做出30欧的,根据设计不同而已。也没有什么天线注定是军用的,什么天线注定是民用的。对于任何天线,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成品天线的输入阻抗一般为50欧,即使天线本身不是,也会进行变换。
过去的书适合工农兵读者,深入浅出,论述严谨精彩,许多书写得非常好。因此大家喜欢读,也能够读懂。现在的有些书故意显示学术水平,很难懂,因此大家不喜欢读。但是我还是劝大家,现在也有好书,应该最大限度的读最新的书,不要去留念那些老书。当基本知识学到以后,看看老书探究一下科学的真谛可以,但一开始就学老书,不论从哪方面讲,对自己都没有好处。这是我个人的经验,我读过的老书可以摆满一面墙。
有错误就改 接受批评 呵呵
我见的民用有线电视同轴线的一般是75欧的 标准上50欧和75欧都有``` 在固定工作频率天线的阻抗关键是振子(某些天线没有振子) 阻抗变换平衡/不平衡变换不是问题
我希望得到更具体的数据 因为我需要得到这些器件的抗冲击抗振动数据来判断在使用条件下是否可靠.这只是电子产品设计的一部分.一个高可靠性电子产品的设计需要考虑很多东西,跨学科特别明显.而且需要具体的数据,试验结果.这些数据很难找到现成的.我只在某些书上找到了部分元件的故障率.
试管天线关键是高介电常数低损耗且稳定(在使用温度下不会发生相变等问题)的介质.其实我想现在应该有和它原理一样的天线.
我所在的城市比较小,新华书店里没有什么特别专业的书.雷达系列的比较具体,但是都是为雷达设计的天线.所以也找到不到什么好书 孤陋寡闻 贻笑大方了 ~~
可靠性的数据非常难找,军品的更不容易找到。民品一般是厂家自己掌握,主要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对于很多形式的天线,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设计来满足抗冲击的需要,并不存在这种天线抗冲击的固定数据。一般产品需要做震动、冲击实验,确定是否符合标准。书上给出的元件的可靠性数据,也仅仅是一个参考值,一般而言元件厂家的产品手册上才会给出真实值。
这些数据我都没有,十分抱歉。
没关系 ~~ 这东西 我也没抱什么期望 一般根据经验可以判断可靠性了 不过如果具体的可靠性计算就需要具体的数据 我只记得在那上面列出的元器件中半导体二极管可靠性是最高的 那个 抗冲击 我是说 继电器的~ 在一本很古老的书上有一些继电器冲击加速度的数据 但是没有说明是什么方向上的,而且也没说明是破坏性冲击加速度还是引起误动作的加速度
俄 顶楼某句话错了 不是和介电常数成反比 是和它的平方根成反比
在一本电磁理论的书上也简单的说了一句电磁波在介质中波长变短在微带上有应用
晕倒……
没有看出顶楼的文章有任何涉密的嫌疑……
另外我觉得楼主把谐振继电器作为选择行执行机构用于高可靠性要求的场合的思路是未必合适的。
技术是在进步的,难道说我现在上网回贴的这台IBM ThinkPad A30的可靠性、可维修性还不如手摇计算机?
天线的理论,博大精深,很多国内天线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毕业多年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也设计不出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天线。
没办法 小地方 也得不到更具体的信息了 想买本大学无机化学都得出上30元的路费 在这种情况下 我只能按最坏的方法处理`` 我只是想得到具体的可靠性信息再决定 至少它应该比普通的继电器可靠 很多元件我们是买不到的 只能做理论分析 ~~
在这里的新华书店上 没有任何的激光方面书籍 微波的也没有 只有雷达系列的还算具体 还有实物照片 但是看得出来省去了细节 至于电子对抗的纯粹是科普性的 毕竟新华书店还要盈利``
把CPU砸了 您能不能修过来 ~~ 当然你可以直接换一个新的 爱好者DIY和工业生产 科研不一样 我们没那资本 有些爱好者需要使用的细节在老书上才能找到 比如如何在不锈钢或铁,铝上上焊锡 新书是基本不提的 技术在进步,不过在本市书店我还没看到具体介绍VMOS,DMOS,IGBT的书~~ 新的技术也是在老的技术上发展而来的 不懂基本数字电路也无法理解CPU是怎么工作的 甚至手摇计算机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比如在算法上 不过老的技术始终要被淘汰 一切都在向前发展 这点我赞同 我不过是迫于无奈 ~~
想象一下 那么多资料 全买回家吗? 我可没那么多钱. 电子书 ~~还是喜欢纸介的 在新华书店看也不是办法啊 只有图书馆比较合适 在高校等有着良好资料来源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那些初学者想找一下HMX真正的具体资料都找不到 我并非偏爱老书 新书我也有很多 不过很多方面的只有老书上有而已
一面墙的书 很容易理解 我清楚的记得分类中电子,金属,非金属材料,化学的每本书所在的位置
其实新书往往是你抄我,我抄你,质量都很垃圾.基本理论很少有突破,往往是具体元器件分析方法等上面有了发展,新书比老书多的也往往是这些内容,有些现在看起来的新技术其实很早就有了,军事上的.开始学习时还是看质量好的新书比较好,因为现在有些符号名词用法和以前不一样,有些解释也不一样,之后如果有质量好的新书比如在高校的话还是看新书,如果没有看一下老书也有帮助.之后主要看一些论文进展类的东西.新书其实就是帮助我们总结了老书的内容和新的进展,理清了头绪.基本的物性,化学性质之类的是不会改变的 改变的是测量技术和标准 外面卖的书上往往省去了一些物质的资料 我们要的就是那些资料```
老书确实是有很多侧重于动手的,新书同样也有很多类似的傻瓜书.老书中也有很多理论性比较强的,而且比较好的.像我找到的固体火箭推进剂译文集,高频大功率晶体管,大功率晶体管设计与制造,CMOS集成电路,在一般新华书店找这类的书是很难的事情.上海的新华书店还算比较好,不过我只看到一本很浅的关于能材的书,有本关于聚酰亚胺的书,还有本燃料电池的.很多化学爱好者应该都很想得到一套十三本(好象是吧)的无机化学,印象中是张青莲等人编写的,据说停印了,很多老书都限量发行的.
图书馆也只有里面才有些专业些的书 不过都很老的 有些已经停印了 有本国防工业出版社的材料手册 上面印着 仅限国内发行 里面有很多材料的具体性能 比如硅橡胶管 在我这能买到的硅橡胶材料只有704硅橡胶粘结剂 粘结强度特差 当然也可以看成优点 粘错了位置可以很容易的抠起来 公开的地方想买火箭这方面的书是不可能的 只有高校教材和网上才可能有 而且有些敏感的书也只有老书上有 被逼的 谁叫我们感兴趣的是那些敏感技术 其实我那前两个天线上的书是一本比较新的书 但上面的技术和老书相差无几.
好像很乱耶 算了 不整理了
试管天线利用的是水介电常数大的原理缩小尺寸的,是个很巧妙的方法,不过这样一来用于高频估计损耗不小.
谐振继电器以前70~80年代用的较多,不过这种继电器只能用于小电流信号控制场合,且输出电流是断续的,谐振继电器触点容量无法作成大电流的,原因是其谐振片振动频率较高(几百HZ),而驱动功率又不大,因此谐振片只能做的薄而轻,不能加厚加重增加触点电流,否则一是频率达不到,第二需要较大驱动功率,而且使用寿命短.[em07]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