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的电磁枪还没有开始制作,但我比较喜欢构想。
如果要想取得非常理想的速度。多级加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简单的电路比较难以实现高效运行,所以我设计以下电路:
首先,制作发射轨道时先装好5套光电检测电路LED和GD,LED1和GD1用于检测是否有弹丸用于发射,据说没有弹丸空放不好,顺便能使控制电路复位。LED2 GD2在第一级线圈中间部位,当启动发射以后,Q1先导通,L1得电,弹丸加速,运行L1中央部位,弹丸阻挡LED2光线,GD2截止,通过控制电路使L1断电,L2通电。同样的道理,一直到L3断电,弹丸加速到最高,此时控制电路要从GD4的截止(弹丸阻挡)开始计时,到GD5截止停止计时,通过计算时长和GD4-GD5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出弹丸的发射速度,便于调整机器时做参考。以上电路能使用单片机做控制最好,但我的水平有限,开发不了,目前准备用CD4017做一套简易的,速度计量可以用计时器如CL102+1MHz晶振计算从GD4-GD5之间的脉冲数量推算速度或者不加。GD5的信号经过适当延时,还可以作为高速摄影的闪光灯触发信号。
大家帮分析一下,看电路是否存在什么缺陷或者需要改动的地方,现在还不知道强磁场会不会对光电管产生干扰。
我的QQ82552500,欢迎交流。
有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供借鉴?最好是控制部分。
我觉得这个方案比单级加速效果要好很多,值得尝试。
采用的光敏管直径为3mm,安装到两组绕组中间是要方便些,但我觉得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可能要关断线圈加适度延时,调整略显麻烦些。
导通时间和4017有什么关系?
GD1截止,让电路复位以后,发射按钮为第一个触发信号,4017向前计一个数,时钟端自动切换到GD2,当GD2截止,再次触发4017,4017再向前计一个数,时钟端切换到GD3,同理可证后面的线圈依次触发。
也许您考虑的是用一个固定频率的时钟来触发4017的,那样要光电检测就没什么意义了。
气枪的速度是100-200m,如果连这个都超不过,那里来什么威慑力,只会让行内人笑话的
呵呵,是吗,HK007你好,论坛里SCR你是权威和老手了,向你请教一下,你知道俄罗斯1110方案图纸中控制硅的驱动原理吗?你的那个图纸不知你后来采用没有,我觉得你的制动电容太大了,我想用SCR搞多级,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
气枪的速度是100-200m,如果连这个都超不过,那里来什么威慑力,只会让行内人笑话的
气枪的速度是100-200m,如果连这个都超不过,那里来什么威慑力,只会让行内人笑话的
我觉得弹丸质量先统一为2克、5克、10克三个档次比较合适。大家做实验也统一质量,方便比较效果和计算能量。枪管加速段长度也最好有个统一指标,比如8厘米、12厘米、20厘米等,望大家商议,行的话制定一个暂行标准推广实施。
测速器等,希望有朋友能出套件。
穿透能力,建议采用1mm软铝板的透射层数来表达(入射距离1m,板间距离5或10厘米)。1mm铝板在一般的白铁店都能买到,容易大量准备。
弹丸直径和头部锥角也应统一,建议为30度、45度、60度等档次,直径分为3mm、5mm、7mm等。气枪的速度是100-200m,如果连这个都超不过,那里来什么威慑力,只会让行内人笑话的
我觉得弹丸质量先统一为2克、5克、10克三个档次比较合适。大家做实验也统一质量,方便比较效果和计算能量。枪管加速段长度也最好有个统一指标,比如8厘米、12厘米、20厘米等,望大家商议,行的话制定一个暂行标准推广实施。
测速器等,希望有朋友能出套件。
穿透能力,建议采用1mm软铝板的透射层数来表达(入射距离1m,板间距离5或10厘米)。1mm铝板在一般的白铁店都能买到,容易大量准备。
弹丸直径和头部锥角也应统一,建议为30度、45度、60度等档次,直径分为3mm、5mm、7mm等。我认为弹丸的规格应该以长度来做标准,大概是10~50mm,因为线圈选定后,与速度关系最密切的是弹丸的长度,直径(或是质量)对速度影响较小,;
管长标准意义不大;由于电磁Q的特殊性,应该以线圈的参数和级数为标准;
1mm软铝板可能太厚,正常的弹丸,速度没超过50M/S,是很难打穿的,一般单级实验都在30M/S上下,所以建议统一先用百事可乐或王老吉的罐底做实验,后者会更硬些,打穿的速度大概是:30m/s(4mm*25mm的弹丸),速度快的可多底重叠,;为了人身安全和弹丸方向的一致性,与管口距离建议用5cm,太远的话,弹丸因变向可能会乱反弹。
1mm软铝板可能太厚,正常的弹丸,速度没超过50M/S,是很难打穿的,一般单级实验都在30M/S上下,所以建议统一先用百事可乐或王老吉的罐底做实验,后者会更硬些,打穿的速度大概是:30m/s(4mm*25mm的弹丸),速度快的可多底重叠,;为了人身安全和弹丸方向的一致性,与管口距离建议用5cm,太远的话,弹丸因变向可能会乱反弹。
很正确,我一般都是戴着摩托车头盔做试验的,否则很危险,弹丸很容易反弹.
呵呵,我是把没盖的铁皮罐蒙上一层纱布,这样发射后就不用到地球上找子弹头了,还有我建议如果电容不太充足的朋友是不是把弹头直径搞在5mm以下,俄罗斯1110图里弹头好象是4.5mm,能量提供为200J左右,这样比较好接受,还有我发现弹头的直径与长度成1/5的关系,4.5的材料不好找,我建议以4.0为宜,想听一下大家的意见,我也希望早些有个合适的标准,才好搞下一轮实验
弹丸材料的选择范围很宽,钢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介于实验的条件,开始时材料用低碳钢丝就可以了,但须经过退火处理。钢丝有一系列标准,例如4mm、6mm等,我们最好按照现行的钢丝标准尺寸来统一弹丸的直径。而弹丸的长度,并非要统一为一个值,可以有一系列值供选,如20mm、30mm、50mm等,目的是大家实验时不要出现一些诸如22.7mm这样的非标准尺寸。
至于靶,为了能够比较穿透能力,用罐头皮肯定是不合适的,如果实在要用,就得统一罐头的品牌。各个厂家用的罐体材料强度相差很大,即使一个厂家的东西也有较大差别,出来的数据没有什么科学意义。 如果1mm铝板太厚,可以用0.6的,不过只要有两三级加速,打穿铝板并不困难。
上面说用铝板做实验,已经是最后阶段的工作了。其实只要弹丸质量、形状和速度定了,在出口处打穿多少层铝板也就定了,并不需要每次都做实验,当然体会威力是另一回事。这样看来,准确的测定弹丸的速度非常重要,这里又一次提出测速装置的开发。朋友们都采用了哪些测速方法?
这种弹丸的稳定性很差,飞行距离稍微长一点,就会偏心,打到物体上会发生翻滚,容易产生跳弹,穿透能力很有限,所以上面才特别强调在出口处测试。我非常赞同安酷的看法,飞行距离一定要近,那么我们可以定为10厘米、20厘米、30厘米这样的标准。今后,可能会采用气动特性好些的弹丸,或者在出口处拉一小段膛线。
关于标准,希望大家多提意见,也希望有人能够根据大家的意见执笔起草,这是一件提升实验科技含量的重要工作。
弹丸长度直径和线圈参数有很大联系,所以因为线圈绕制的差异而表现不一.我推荐4毫米,长度25毫米
因为相对比较容易加工,对线圈也是.大家可以多提意见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