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取得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突破 超时空穿越或实现
xldfs2010/06/04极客DIY IP:上海
我国取得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突破 超时空穿越或实现  
2010年06月04日 18:21:00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 为全球化量子通信奠定基础

  新华网合肥6月4日电(记者熊润频)存放着机密文件的保险箱被放入一个特殊装置之后,可以突然消失,并且同一瞬间出现在相距遥远的另一个特定装置中,被人方便地取出。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日前,由中国科大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在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上取得的新突破,可能使这种以往只能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超时空穿越”神奇场景变为现实。

  据联合小组研究成员彭承志教授介绍,作为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的核心要素,量子态隐形传输是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它传输的不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

  “在经典状态下,一个个独立的光子各自携带信息,通过发送和接收装置进行信息传递。但是在量子状态下,两个纠缠的光子互为一组,互相关联,并且可以在一个地方神秘消失,不需要任何载体的携带,又在另一个地方瞬间神秘出现。量子态隐形传输利用的就是量子的这种特性,我们首先把一对携带着信息的纠缠的光子进行拆分,将其中一个光子发送到特定位置,这时,两地之间只需要知道其中一个光子的即时状态,就能准确推测另外一个光子的状态,从而实现类似‘超时空穿越’的通信方式。”彭承志说。


  据介绍,量子态隐形传输一直是学术界和公众的关注焦点。1997年,奥地利蔡林格小组在室内首次完成了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原理性实验验证。2004年,该小组利用多瑙河底的光纤信道,成功地将量子“超时空穿越”距离提高到600米。但由于光纤信道中的损耗和环境的干扰,量子态隐形传输的距离难以大幅度提高。

  2004年,中国科大潘建伟、彭承志等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在自由空间实现更远距离的量子通信。在自由空间,环境对光量子态的干扰效应极小,而光子一旦穿透大气层进入外层空间,其损耗更是接近于零,这使得自由空间信道比光纤信道在远距离传输方面更具优势。

  据悉,该小组早在2005年就在合肥创造了13公里的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拆分”、发送的世界纪录,同时验证了在外层空间与地球之间分发纠缠光子的可行性。2007年开始,中国科大——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小组在北京架设了长达16公里的自由空间量子信道,并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最终在2009年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证实了量子态隐形传输穿越大气层的可行性,为未来基于卫星中继的全球化量子通信网奠定了可靠基础。

  据悉,该成果已经发表在6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光子学》上,并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来自:综合交流区 / 极客DIY
17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跑来跑去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491
可信度不高。。愚民?? [s:94]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托尼史塔克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501
可信度的确值得怀疑。之前我看到的实验是原子的近距离量子态传输,是几年前的事了。这个要是的确是真的,那将是一件及其轰动的事。特别是像文中开头所说的“存放着机密文件的保险箱…”的例子。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玄明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506
我觉得是假的 或经过了1000000%的夸张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ypermania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511
量子纠缠通信是没问题,有人搞过出来,是两个光子纠缠在了一起,而且像文中说的:“两地之间只需要知道其中一个光子的即时状态,就能准确推测另外一个光子的状态,从而实现类似‘超时空穿越’的通信方式”。。但仅仅那两个光子纠缠就花了10^N次试验,花了那两个人不知多少时间
整本书传过去?目前来说还是幻想吧。。。
还有。。。就算你真能把整本书做到量子纠缠。。原来那本书应该不会消失

↑↑↑↑↑↑↑↑↑↑↑↑↑↑↑↑↑↑↑↑↑↑↑↑↑↑↑↑↑↑↑↑↑↑↑↑↑↑↑↑↑↑↑↑↑↑↑↑↑↑↑↑↑↑↑↑↑↑↑↑↑↑↑↑↑↑↑↑↑↑↑↑↑↑↑↑↑↑↑↑↑↑↑↑
以上只是据我所知写出来的。。欢迎吐槽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hypermania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515
我估计保险箱那一段是比喻。。或者是记者的YY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kevin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522
大家听过一句话没。。。他们穿越了。。。正如文章讲的。。成功穿越了。。。 [s:94]  [s:94]
+100
科创币
jrcsh
2010-06-04
优秀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托尼史塔克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532
引用第4楼hypermania于2010-06-04 21:24发表的  :
量子纠缠通信是没问题,有人搞过出来,是两个光子纠缠在了一起,而且像文中说的:“两地之间只需要知道其中一个光子的即时状态,就能准确推测另外一个光子的状态,从而实现类似‘超时空穿越’的通信方式”。。但仅仅那两个光子纠缠就花了10^N次试验,花了那两个人不知多少时间
整本书传过去?目前来说还是幻想吧。。。
还有。。。就算你真能把整本书做到量子纠缠。。原来那本书应该不会消失
↑↑↑↑↑↑↑↑↑↑↑↑↑↑↑↑↑↑↑↑↑↑↑↑↑↑↑↑↑↑↑↑↑↑↑↑↑↑↑↑↑↑↑↑↑↑↑↑↑↑↑↑↑↑↑↑↑↑↑↑↑↑↑↑↑↑↑↑↑↑↑↑↑↑↑↑↑↑↑↑↑↑↑↑
.......

的确,严格的说这是一种精确复制,而不是传输…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lovehongkong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542
[s:257] 我国的量子加密传输技术的确是国际领先



毕竟是要优先供给政府使用的
经费什么的...挺好



[s:252] 他妹的,地方政府政务都要用量子加密我什么都不想说了
[s:259]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titch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543
哈~可能么?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euynaw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550
男人的直觉与理性告诉我,这是假的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jrcsh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594
4.1 么~~~~ 我穿越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bosina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652
600米?600皮米差不多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953614310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654
愚民真的很愚······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跑来跑去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683
量子纠缠是有的。但是一本书。。卧槽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stitch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684
引用第12楼bosina于2010-06-05 10:48发表的  :
600米?600皮米差不多

都不可能。

事实是:0米!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爆炸螺栓
14年8个月前 IP:未同步
221692
我插,,,,这么强的专家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312829648
14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270476
楼主我进来就是否你来的,一个人的所有基本单元是不断在无规则变化的(最起码现在是找不到规律)。还有就是基本单元就算是不在变化,那么目前也没办法全部记住一个人基本单元。那就意味着这是目前不可能未来100年也不可能~~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xldfs
学者 笔友
文章
157
回复
773
学术分
1
2009/11/09注册,6年11个月前活动
暂无简介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邮箱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