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旭 王鹤
邓中翰——和过去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其他中国企业不一样,大家对中星微的关注在于核心技术。
中星微登陆纳斯达克:第一个中国技术概念股
经济参考报:现在一系列的IT企业都在纳斯达克上市,前有百度,后面还有更多的企业等待上市。中星微的上市可以说是很成功,你有什么感触?
邓中翰:对美国投资者来说,所有过去投资的中国上市公司都是做服务的。以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百度、新浪,都是用市场概念上市,我们上市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家以技术概念上市的。美国人认为这是第一家中国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全球化企业,他们认为这是很新鲜的事情。
和过去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其他中国企业比如网络、电信等这种本土服务型企业不一样,大家对中星微的关注在于核心技术。我们最核心的就是知识产权,投资商很吃惊地看到中星微电子有全套的知识产权,而且也没有任何的知识产权纠纷。尤其是我们的笔记本电脑所用的摄像芯片打进了索尼的产品,以后索尼的所有笔记本产品都将使用我们的芯片。而实际上索尼在这上面有几千项专利,别忘了它的专长也是影像技术。应该说,这让外国人看到中国的核心技术走向世界。
经济参考报:跟百度相比,你们的股价还是比较低的。是不是说他们还是不太相信中国技术?
邓中翰:股价这个东西,其中有投资者、专家在里面炒作等因素,这个是无法控制的。
一般投资者的态度,投资的是中国企业,但根据美国情况去做判断。百度的股价实际与google挂钩,他们认为google能把美国服务好,那百度也能把中国服务好。
而外国人对中国技术的怀疑态度,这是肯定有的。他们不认为中国有什么核心技术,半导体,就是他们自己的奶酪。我们是11月14号晚上定价,10号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出了一篇文章,专门针对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他们不相信中国公司在半导体方面掌握知识产权,还说我们美国华尔街要禁止中国的半导体公司来美国上市,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上市了。在整个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美国对我们中国不了解,在舆论上也如此。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上,永远得不到他们的认同,因为是互相竞争的一种战略关系。但上市就不一样,至少有很多人就可以看到你的财务状况、投资状况、知识产权情况。投资者会说,你很透明,我相信你的公司,我相信你的技术,我相信中国政府对你的支持。
自主创新不能心存侥幸
经济参考报:你刚才说到知识产权的问题,现在国外芯片已经高度发展了,我们做自己的芯片很难绕过这些技术,现在国外用知识产权这个壁垒来把我们自主研发的技术包围,突破很困难。
邓中翰:我觉得不可能是大家联手的行为,而是各个企业独立行为,因为他们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我倒没看到有联合起来的迹象。但必须承认的是国外先进公司在其先进领域做的很早,所以中国要走原始创新、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开辟在新的领域。
我们就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我申请了500多项专利,很多是在美国申请的专利,索尼公司也必须用我的,虽然这是在它擅长的领域,但是我用更好的办法在更新的领域做得比它好,那它没有办法。美国人,日本人在知识产权方面不敢犯错误,你和他们竞争靠的是实力。
很多公司有一种侥幸心理,国外很多公司已经在做某个技术,我们也有人会做这个技术,是不是也能上市?投资的人也来问我,这样的公司已经有四五家在做了,美国、台湾、日本、韩国都有,你觉得我还有没有必要再投内地的企业?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对其他企业有什么建议的话,我觉得,更深层的就是一定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抱侥幸心理是不可取的。投资者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你是否是经过几年努力做上去的?你是否有专利?是否有诉讼?是不是凭着自己的核心技术打进了很多重量级企业?不是凭表面上的东西就可以取得成功的,一定要坚持原始创新。做芯片,核心技术不是仅仅在中国成功就可以的。国外投资者的观念是,同一个领域就投第一家、第二家企业,不会投第三家,经济学规律是第三家就不赚钱了。所以如果你做第三家、第四家的时候就要考虑能不能上市。
经济参考报:你们在芯片上另辟蹊径,而其他企业比如造龙芯的、搞通用芯片有很多东西绕不过去,他们怎么办?
邓中翰:我对龙芯那边的知识产权,不是太了解,我觉得知识产权一定要小心。因为芯片这个东西不是火箭导弹等,只放在家里使用,不拿到市场上。这个东西一定要在市场上体现价值,一定要产业化。我6年前就讲,在中国搞芯片一定要成立芯片公司而不是要搞研究中心,芯片不是在实验室里做出来的,而是一个产业化的东西,是个全球化的东西,国际化和全球化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英文里一个叫international,一个叫global,而在国内这两个观念完全一样。实际上在MBA里将这两个概念分得很清楚,这两个观念让公司在创建时的模式就不一样,我们公司一创立就与微软等全球化企业建立联盟,因为他们也是全球化的,你一定要做到和他们匹配,得到他们认可和支持,否则你做出来也没有用,象我们的多媒体芯片占了全球60%的市场份额,没有他们的认可能行吗?
经济参考报:国内业界做芯片设计的公司约有500家,芯片制造、封装等发展也都很快,有说法是2010年中国芯片设计会做到全球第二,你对整个芯片行业的发展怎么看。
邓中翰:芯片制造业,象中芯国际、华虹等公司很吸引大家的注意,他们投资很大,规模也很大。但我觉得他们进一步发展很重要的是要和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衔接起来。
芯片制造业很重要的一块是,资金需求特别大,相对来说它不存在新技术,而是买设备,谁能最快的买设备,谁能有更好的资金来源,谁就能超过对方,这是个一招胜而非天天胜的产业。这一块工业与芯片设计工业思路完全不一样,关键在于我们产业链一定要健全。
经济参考报:你们这次融资对资金需要不是很紧迫,那你们对这次融资以后的资金使用方向是什么。
邓中翰:我们一方面是要做一个全球化平台,做全球数字多媒体芯片的老大,让投资者认为,我们投了你,以后也不投别人,这样你以后越滚越大,这是个全球认可度的问题,这是很多要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一定要看到的。第二点就是,人家认为你是老大,那客户就比较认可你,这个是全球化的平台,一个是信用度,财务透明,他们愿意跟上市公司合作,象诺基亚,他要求所有的供货商必须是美国的上市公司,不然看不见财务,而且如果它能上市,很多研究报告都能看见,就是透明度问题,第三点就是很多风险投资,包括信息产业部这些股东的股票,包括我们员工的期权可以流通了,这个很关键。
至于融资后的具体投资领域是有的,但属于商业机密就不好对外说了。
政府风险投资实现正循环:对扶持政策的启示和建议
经济参考报:你们的发起资本有信息产业部的风险投资,这很有意思。我们国家的风险投资实际上非常尴尬,一方面国际上的风险投资非常活跃,另一方面国内风险投资是萎缩的。政府风险投资怎么样设立、管理是个很难的问题。另外一个,国内私募的风险投资诚信度还不高,很难让人放心把钱投进去。而你们恰是信息产业部的风险投资进入、增值后退出,取得了一个正循环,可以说是个很稀有的典型。
邓中翰:我觉得这个意义很巨大的,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看到我们的政府自己做风险投资取得成绩,能够把国外经验搬到中国来,并且能顺利实施,成倍退出,这很令人振奋。从另外角度来看,这表明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下面发展高科技这条路有了新的方式,风险投资推动行业发展,不仅能解决国家需求问题,还能上市把整个产业链带起来,这里面是体制改革中很具前瞻性的实践成果。不仅是经济上的成功,还是中国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在6年以前,新浪、搜狐都没有上市,我们就在这里开始做出尝试,应该是很有意义的。这当然说明中国能找到一种把硅谷机制融合到中国来,融合到信息产业里来的一种模式。
我们公司和很多上市公司不一样,他们在国外注册,在中国做业务,然后在美国上市,象百度等就是注册在国外的,它的所有财务要符合国外的方式,上市不需要这么复杂。而我们不一样,我们是中关村园区成立两个月后注册,在中国的硅谷实践硅谷机制的第一家公司,是在中国注册,我们上市要经过证监会、发改委的批准,然后再经过美国证监会的批准。这条路怎么走得通,很多过去上市的企业都没有研究过,我们能成功上市,这对中关村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对国家也是进一步改革的前瞻性试点的成功。
经济参考报:关于政策方面,18号文件已经取消了,从你们的角度,对这些扶持政策有什么建议,使它们既能符合WTO,同时也能让芯片企业真正得到阳光雨露。
邓中翰:18号文件在过去的历史阶段成功地打造出一批象中芯国际这样的企业,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投资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那么随着WTO的进入,需要寻找一些新的方式。美国有那么多家芯片企业,也只有五六家上市,台湾和韩国也只有几家。我们是不是要象大跃进一样支持几百家?我看效果不一定好。现在很关键的是重点扶持,如果说有什么建议的话就是,在国家的策略方面,最好能有的放矢,重点支持。原来的18号文件主旨是减免税,现在要考虑新方式。美国有大量的政府资金支持,韩国的三星,日本的索尼都是政府支持出来的,政府给钱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通过银行低息贷款、发行债券、在税上进行减免,但没必要宣扬。因为这样很多WTO的官员和其他企业很容易拿这个做把柄,反而达不到目的,扶持资金也因为支持了太多的企业使得每家得到不多,实际意义不是太大。针对比较好的企业进行减免税是比较好的方式。
邓中翰 小传
中星微电子公司董事长,"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
1992年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毕业后,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留学。到第5年毕业时,他取得了电子工程学博士、物理学硕士和经济管理学硕士三个学位,成为该校建校130年以来第一位横跨理、工、商三个学科的学者。
曾在IBM公司做高级研究员,负责超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获"IBM发明创造奖"。一年后,离开IBM,结合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基金,创建了集成电路公司PIXIM并成功上市,市值达到1.5亿美元。
1999年应邀回国领导"星光中国芯"工程的实施及产业化工作,开发设计出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光中国芯"数字多媒体芯片,成为第一枚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历史"。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