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松下大型收音机

技术在发展,前几年互联网还是文字竞争时代,最热门的是新闻门户和网络小说等。 而最近几年进入了短视频时代,声音影像的组合显然更加刺激人的感官,更吸引人的注意力。 然而这些媒介越是所谓吸引眼球,就越有有一些东西无法实现,比如即时性和伴随性。  看视频 是干不了其他事的,干其他事时也无法注意视频,与日常活动的矛盾很强。而听广播就轻松许多。所以现在仍有些人保持听广播习惯。并且收藏收音机。

最近我要维修保养一大批高级收音机,顺便拍照,给大家看看曾经的经典设计。


首先是来一台松下的DR48。 该机上市销售的年代是1976年到1978年,距今有40多年了。

 当年中国用的收音机还是电子管和锗管, 军用收信机还没有数字显示之类功能。

这台估计是在大西北等地方保存的,里面全是灰尘。

这个只是视频截图,不是视频,不要点开。

1.jpg

 

清理后


IMG_20181109_023508.jpg

 

IMG_20181109_023132.jpg

 

IMG_20181109_023234.jpg



[修改于 6年1个月前 - 2018/11/09 07:37:28]

+1  科创币    风雨不眠隔夜的你    2018/12/08 不明觉厉。。。
来自:电子信息 / 电子技术仪器与装备 / 拆机鉴赏电子信息 / 无线电
11
 
1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虎哥
6年1个月前 IP:四川
852055

见识了,豪华配置。铭牌写着通信接收机,有CW和SSB模式,目标用户应该不是收音机人士。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铅球脑袋作者
6年1个月前 修改于 6年1个月前 IP:辽宁
852056

背板照,黑色的左右两根,分别是中波和长波的磁棒天线。按下来脱离固定卡位,可以自由旋转90度。下面一排,有各个波段的外接天线接口。

IMG_20181109_025735.jpg



仅仅这个上盖,就有29颗螺丝固定,大量螺丝保证了机身的坚固稳定,消除喇叭造成的机振,机器声音不错。 

有一点我不明白,这机铭牌写着最大功耗才10W,外壳完全可以封闭起来。可为何做这么多散热孔? 不但加工更费时,而且还容易进灰尘。

IMG_20181107_091919.jpg

 


大主板,这么多调整零件,就问你们怕不怕?   我只调整校正了调频电路,和调幅的中频。实际上这些电路偏差不大,原件状态不错。

 按照过去经验,短波高频部分基本不用动。 因为高频原件材质都是小介电系数电容和磁芯,十分稳定。而且高频Q值低,频率偏移对增益影响小。

IMG_20181107_084428.jpg

 

电路板背面

IMG_20181107_084918.jpg

 

这个板上主要是调幅第2中频,第2混频。以及调频,中波,长波的高频头电路。

IMG_20181107_084357.jpg

 

这个板上是短波2到7的高频头电路,和第一中放大。 

IMG_20181107_084346.jpg



 长波,中波,短波1,和调频的空气可变电容。 

IMG_20181107_084451.jpg



 短波2到7的空气三联可变电容。 这个电容并不是完全空气介质。 在定片部分区域覆盖了一层塑料膜。

IMG_20181107_084848.jpg

 

调幅输入的高频衰减电位器,和天调电容。

IMG_20181107_090707.jpg

 

使用拉线传动调谐和指针。 虽然接近半个世纪过去,但稍加点润滑油,运转就很轻松,手感很好,没有弹性回差。

IMG_20181107_083946.jpg

IMG_20181107_084045.jpg

IMG_20181107_084058.jpg

 

 

短波2到7的调谐使用了齿轮组传动。 齿轮是铜片和塑料片组合在一起的双齿轮,有弹簧锁紧,消除齿轮传输中的间隙。 

齿轮组有快变速功能,旋钮按进去是快调,拔出是慢调。

IMG_20181107_085459.jpg

 

IMG_20181107_062331.jpg

IMG_20181107_062444.jpg

IMG_20181107_085001.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铅球脑袋作者
6年1个月前 修改于 6年1个月前 IP:辽宁
852057

下面是全机模拟部分的电路图。 数显模块就不贴了。(这是相似型号DR4800的图纸,比DR48多一个短波波段)

1.jpg


这是是性能参数。标注的灵敏度虽然比松下小便携机RF-2200还低一些,但感觉综合性要好很多。动态更大,能适应更大的天线。

2.jpg


原理框架图。 

3.jpg

比较特殊的是其短波2到8的本震信号,是经过一套复杂电路产生的。  

 短波有一个5-9MHz的LC调谐振荡器。与39.1M晶体振荡器频率相加。产生44-48MHz的频率。 这个频率经过带通滤波器后,再与另外几个晶体振荡器分别进行混频,就得出各个波段的本震信号。

 之所以这么复杂,完全是为了提高本震的稳定性。 因为LC振荡器在较高频率时,稳定性很差。所以该机就是用一个较低频的5-9M的振荡器作为调谐基础。再加上一套晶振频率,变换到所有的波段。

 之所以是先用晶振大幅提高39.1MHz的频率,然后再向下变频,是因为这样对个后面多个滤波器的设计有利。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铅球脑袋作者
6年1个月前 修改于 6年1个月前 IP:辽宁
852058
引用虎哥发表于1楼的内容
见识了,豪华配置。铭牌写着通信接收机,有CW和SSB模式,目标用户应该不是收音机人士。

我Low了,不懂英文,很少看这些。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BG8KIH
6年1个月前 IP:重庆
852060

看见面板和把手觉得应该是比较专业的接收机,看了虎哥的回复心里就大定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虎哥
6年1个月前 修改于 6年1个月前 IP:四川
852064

看了内部图,他是用做收音机的思路做了一个面向高端SWL爱好者以及非专业用户的接收机,看设计风格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产品,那个时代的专业接收机主流已经不使用LC振荡器了,所以市场定位比较奇特。

它的第一本振采用LC震荡和晶体混频的混合方案,有利于提高频率稳定度,且能降低调试难度。射频前端采用选频放大器,具有一定的预选功能,抗干扰性能有所提升,但是专业接收机的高放一般是可以旁路的。第一中频低且距离接受通带近,对前端滤波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发生中频馈通。

机器的成本是不高的,对于民用产品来说,这是一个相当精湛的设计。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铅球脑袋作者
6年1个月前 修改于 6年1个月前 IP:辽宁
852389

 遇到了更复杂的机器, 现在发现第一本震坏了,无法调整频率。原理图十分复杂,我看半天没懂。

捕获.jpg

 
 

1.jpg

2.jpg

 




sony_icf-6800w_sch.jpg

3.jpg

 

4.jpg

 

5.jpg

 

IMG_20181119_062156.jpg

 

IMG_20181119_062417.jpg

 

wx_camera_1542628844371.jpg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铅球脑袋作者
6年0个月前 修改于 6年0个月前 IP:辽宁
852695

上面那台机器修好了,换了12个三极管。故障是C930这种三极管发生批量性衰退,放大倍数只有三五十了。逐层累计造成锁相环失锁。 


今天又到手一台机器,感觉这个更难!

全机13个电子管,两个交流电动机,电控机械自动调台。

IMG_20181206_174539.jpg

 

引用
评论
2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铅球脑袋作者
6年0个月前 IP:辽宁
852750


IMG_20181208_003252.jpg

 

IMG_20181208_003437.jpg

 

+1
科创币
虎哥
2018-12-08
感觉还是小日本风格,乱得登峰造极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榆林上校
5年8个月前 IP:辽宁
856773

楼主太厉害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铅球脑袋作者
4年4个月前 修改于 4年4个月前 IP:辽宁
883505

又拆一个松下机

这也是一款比较老的收音机。产于昭和46年,公元1972年。



正脸


1.jpg


打开后盖。

他有两个拉杆天线,是调频专用。

我手拿的这个铁框,是短波高段的天线。

IMG_20200712_230127.jpg



有十分壮观的线圈阵列,


IMG_20200712_225420.jpg



这是调幅部分的简化电路图。

线圈大部分是短波的。 该机有8个短波段。 是最古老典型的

一级震荡,一级高放,和一级输入调谐。 不过晶体管方面设计比较简陋。

222.jpg



当年磁芯导磁率可能不高,线圈绕制很复杂,因为圈数太多,必须采用蜂房绕法减小电容。

IMG_20200712_225456_HDR.jpg


调幅用的6连电容,右上角是调谐扭的惯性飞轮,让调谐时有一种稳重手感。

IMG_20200712_225325.jpg


取出机芯

IMG_20200712_225242.jpg




取下刻度盘,里面是像钢琴键一样的波段开关。

左边有一排小灯泡,是波段指示。

wx_camera_1594446801632.jpg

IMG_20200711_070930.jpg



逐个拆开开关清理一下。

机器在日本保存的环境不错! 半个世纪过去了。机内除了有点蒲公英一样的毛毛,也没什么其他脏东西,很干净。

而且大气也基本没有硫化物,里面的银子几乎没怎么黑。用百洁布擦一下镀银触点,露出雪白的银子。  

百洁布用的是买WD40送的一块,质量不错。用国内便宜货不行,掉毛量多100倍。

每个波段开关上有36个触点,每个线圈能分配到12个触点,很下功夫。

IMG_20200711_080208.jpg



这是波段开关的图纸。

333.jpg



用了两个接收磁棒。 再加上还有前面说过的2根调频接受拉杆天线,和短波高段的大框天线。全集天线配置也够繁丰富的。

IMG_20200712_225255.jpg



用了2个不一样的喇叭。 

过去有些高级收音机常用两个参数稍有不同的喇叭,这样让两喇叭能互相弥补频响的波谷。 

比如一般频率两喇叭都能正常播放,就是1加1双倍的音量。 如果有个喇叭在某个频率出现波谷变成0.1,加上另一个喇叭的1就是1.1的声音。音频曲线就显得平滑一些了。

IMG_20200712_225621.jpg



上面是音频功放板,下面是调频调幅的中放板。中间铁盒里是调频高频头。高频头用的是塑料双联。

这部分电路乏善可陈,就没什么可多说的了。

IMG_20200712_225359.jpg



原机是110V电压。我给他上了220V变压器。

IMG_20200714_135806.jpg




  总体感受,这机有点不伦不类,一方面调幅的无源器件设计的十分复杂,下工本。 可是晶体管设计的却很简单。所以导致效果并不算好。 短波还是受到调频台的干扰。 中频增益也不算高,而且整机音质也不怎么好。

   猜测可能是因为年代太早,工程师还是战前电子管时代培养的老头子,不太了解晶体管。还用电子管的思路习惯去套用晶体管。以为分别用一个管子做高放大,本震,混频。就已经是顶配高级了。中放级也不多。 不清楚这样简单用晶体管的性能局限。不知道大动态工作点,不知掉沃尔曼电路,不知道平衡混频等晶体管提高性能的一些必要手段。  

  音频设计也不好,毕竟是晶体管机,机箱太小,2个喇叭减小了等效容积,低音很差。这两个喇叭并联用于大体积电子管机应该就比较合适了。这样的音频设计也可能和老派的审美有关。 过去传统音乐基本没有重低音。尤其日本传统国粹的“能剧”,基本就是清唱,加上敲木梆子子之类的。 对重低音的需求是0。 当时西方式摇滚等也没有席卷全球。 所以他们设计出这样的音频,当时也没感觉出有什么问题。

 灯泡也过于省电了,用一个单独电池供电,这个电池常不被安上,插电也不能量。所以灯泡实际上就没用过多久。毕竟是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总有个省电省电灯泡,备战备荒的想法。 这是个又老又穷的工程师设计的豪华收音机。


引用
评论
2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