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了,豪华配置。铭牌写着通信接收机,有CW和SSB模式,目标用户应该不是收音机人士。
技术在发展,前几年互联网还是文字竞争时代,最热门的是新闻门户和网络小说等。 而最近几年进入了短视频时代,声音影像的组合显然更加刺激人的感官,更吸引人的注意力。 然而这些媒介越是所谓吸引眼球,就越有有一些东西无法实现,比如即时性和伴随性。 看视频 是干不了其他事的,干其他事时也无法注意视频,与日常活动的矛盾很强。而听广播就轻松许多。所以现在仍有些人保持听广播习惯。并且收藏收音机。
最近我要维修保养一大批高级收音机,顺便拍照,给大家看看曾经的经典设计。
首先是来一台松下的DR48。 该机上市销售的年代是1976年到1978年,距今有40多年了。
当年中国用的收音机还是电子管和锗管, 军用收信机还没有数字显示之类功能。
这台估计是在大西北等地方保存的,里面全是灰尘。
这个只是视频截图,不是视频,不要点开。
清理后
[修改于 6年1个月前 - 2018/11/09 07:37:28]
背板照,黑色的左右两根,分别是中波和长波的磁棒天线。按下来脱离固定卡位,可以自由旋转90度。下面一排,有各个波段的外接天线接口。
仅仅这个上盖,就有29颗螺丝固定,大量螺丝保证了机身的坚固稳定,消除喇叭造成的机振,机器声音不错。
有一点我不明白,这机铭牌写着最大功耗才10W,外壳完全可以封闭起来。可为何做这么多散热孔? 不但加工更费时,而且还容易进灰尘。
大主板,这么多调整零件,就问你们怕不怕? 我只调整校正了调频电路,和调幅的中频。实际上这些电路偏差不大,原件状态不错。
按照过去经验,短波高频部分基本不用动。 因为高频原件材质都是小介电系数电容和磁芯,十分稳定。而且高频Q值低,频率偏移对增益影响小。
电路板背面
这个板上主要是调幅第2中频,第2混频。以及调频,中波,长波的高频头电路。
这个板上是短波2到7的高频头电路,和第一中放大。
调幅输入的高频衰减电位器,和天调电容。
使用拉线传动调谐和指针。 虽然接近半个世纪过去,但稍加点润滑油,运转就很轻松,手感很好,没有弹性回差。
短波2到7的调谐使用了齿轮组传动。 齿轮是铜片和塑料片组合在一起的双齿轮,有弹簧锁紧,消除齿轮传输中的间隙。
齿轮组有快变速功能,旋钮按进去是快调,拔出是慢调。
下面是全机模拟部分的电路图。 数显模块就不贴了。(这是相似型号DR4800的图纸,比DR48多一个短波波段)
这是是性能参数。标注的灵敏度虽然比松下小便携机RF-2200还低一些,但感觉综合性要好很多。动态更大,能适应更大的天线。
原理框架图。
比较特殊的是其短波2到8的本震信号,是经过一套复杂电路产生的。
短波有一个5-9MHz的LC调谐振荡器。与39.1M晶体振荡器频率相加。产生44-48MHz的频率。 这个频率经过带通滤波器后,再与另外几个晶体振荡器分别进行混频,就得出各个波段的本震信号。
之所以这么复杂,完全是为了提高本震的稳定性。 因为LC振荡器在较高频率时,稳定性很差。所以该机就是用一个较低频的5-9M的振荡器作为调谐基础。再加上一套晶振频率,变换到所有的波段。
之所以是先用晶振大幅提高39.1MHz的频率,然后再向下变频,是因为这样对个后面多个滤波器的设计有利。
看见面板和把手觉得应该是比较专业的接收机,看了虎哥的回复心里就大定了。
看了内部图,他是用做收音机的思路做了一个面向高端SWL爱好者以及非专业用户的接收机,看设计风格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产品,那个时代的专业接收机主流已经不使用LC振荡器了,所以市场定位比较奇特。
它的第一本振采用LC震荡和晶体混频的混合方案,有利于提高频率稳定度,且能降低调试难度。射频前端采用选频放大器,具有一定的预选功能,抗干扰性能有所提升,但是专业接收机的高放一般是可以旁路的。第一中频低且距离接受通带近,对前端滤波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发生中频馈通。
机器的成本是不高的,对于民用产品来说,这是一个相当精湛的设计。
遇到了更复杂的机器, 现在发现第一本震坏了,无法调整频率。原理图十分复杂,我看半天没懂。
上面那台机器修好了,换了12个三极管。故障是C930这种三极管发生批量性衰退,放大倍数只有三五十了。逐层累计造成锁相环失锁。
今天又到手一台机器,感觉这个更难!
全机13个电子管,两个交流电动机,电控机械自动调台。
又拆一个松下机
这也是一款比较老的收音机。产于昭和46年,公元1972年。
正脸
打开后盖。
他有两个拉杆天线,是调频专用。
我手拿的这个铁框,是短波高段的天线。
有十分壮观的线圈阵列,
这是调幅部分的简化电路图。
线圈大部分是短波的。 该机有8个短波段。 是最古老典型的
一级震荡,一级高放,和一级输入调谐。 不过晶体管方面设计比较简陋。
当年磁芯导磁率可能不高,线圈绕制很复杂,因为圈数太多,必须采用蜂房绕法减小电容。
调幅用的6连电容,右上角是调谐扭的惯性飞轮,让调谐时有一种稳重手感。
取出机芯
取下刻度盘,里面是像钢琴键一样的波段开关。
左边有一排小灯泡,是波段指示。
逐个拆开开关清理一下。
机器在日本保存的环境不错! 半个世纪过去了。机内除了有点蒲公英一样的毛毛,也没什么其他脏东西,很干净。
而且大气也基本没有硫化物,里面的银子几乎没怎么黑。用百洁布擦一下镀银触点,露出雪白的银子。
百洁布用的是买WD40送的一块,质量不错。用国内便宜货不行,掉毛量多100倍。
每个波段开关上有36个触点,每个线圈能分配到12个触点,很下功夫。
这是波段开关的图纸。
用了两个接收磁棒。 再加上还有前面说过的2根调频接受拉杆天线,和短波高段的大框天线。全集天线配置也够繁丰富的。
用了2个不一样的喇叭。
过去有些高级收音机常用两个参数稍有不同的喇叭,这样让两喇叭能互相弥补频响的波谷。
比如一般频率两喇叭都能正常播放,就是1加1双倍的音量。 如果有个喇叭在某个频率出现波谷变成0.1,加上另一个喇叭的1就是1.1的声音。音频曲线就显得平滑一些了。
上面是音频功放板,下面是调频调幅的中放板。中间铁盒里是调频高频头。高频头用的是塑料双联。
这部分电路乏善可陈,就没什么可多说的了。
原机是110V电压。我给他上了220V变压器。
总体感受,这机有点不伦不类,一方面调幅的无源器件设计的十分复杂,下工本。 可是晶体管设计的却很简单。所以导致效果并不算好。 短波还是受到调频台的干扰。 中频增益也不算高,而且整机音质也不怎么好。
猜测可能是因为年代太早,工程师还是战前电子管时代培养的老头子,不太了解晶体管。还用电子管的思路习惯去套用晶体管。以为分别用一个管子做高放大,本震,混频。就已经是顶配高级了。中放级也不多。 不清楚这样简单用晶体管的性能局限。不知道大动态工作点,不知掉沃尔曼电路,不知道平衡混频等晶体管提高性能的一些必要手段。
音频设计也不好,毕竟是晶体管机,机箱太小,2个喇叭减小了等效容积,低音很差。这两个喇叭并联用于大体积电子管机应该就比较合适了。这样的音频设计也可能和老派的审美有关。 过去传统音乐基本没有重低音。尤其日本传统国粹的“能剧”,基本就是清唱,加上敲木梆子子之类的。 对重低音的需求是0。 当时西方式摇滚等也没有席卷全球。 所以他们设计出这样的音频,当时也没感觉出有什么问题。
灯泡也过于省电了,用一个单独电池供电,这个电池常不被安上,插电也不能量。所以灯泡实际上就没用过多久。毕竟是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总有个省电省电灯泡,备战备荒的想法。 这是个又老又穷的工程师设计的豪华收音机。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