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去年申请的校科创项目,昨晚刚弄好。其实早该在几个月前就弄完的,但由于课业太重,又加入了校亚太机器人队负责一个模块设计,以至于这玩意优先级被排到最末,现在才弄出来
好了,可吐槽内容开始了
大家知道手持双筒望远镜的时候,8倍没问题,但当倍数达到20倍或更高时由于手的抖动会使视野抖动得厉害,没法观察目标,所以打算设计一个玩意,能够手持,又不让视野抖动。
项目目标是做出一个可手持的设备,双筒望远镜安装上去以后可将人手产生的抖动角速度减小百分之90,以达到稳定视野的目的。
最初设计是把望远镜安装在一个二自由度的旋转平台上,电机驱动平台将望远镜向反方向扭转,达到稳定的目的。
但这么设计有两个难点,一是设备会很大,二是多级机械传动中的延迟不利于调整。
最后决定,设备挂在望远镜下方,用加速转动惯量大的物体时所产生的反向力偶来抵抗手的抖动力偶,达到稳定的目的。
最终方案:
结构部件:40*40*2角铝,M3螺栓螺母。
机械部件:(1)俯仰方向:maxon2332.908电机,安装15齿铜齿轮,加速180齿铜齿轮;(2)偏航方向:axon2332.908电机,安装15齿铜齿轮,加速140齿钢齿轮。
电气功率器件(也就是电机驱动):4*(半桥驱动器IR2104+2*场管IRF540N)=两个H桥驱动电路;
传感器:四个XV3500+LMN358放大。为什么要四个xv3500,我是这么想的,两个温度系数接近的陀螺仪反向安装,信号相减,即可将电源噪音和温漂给剪掉。测试证明这么干50Hz市电噪音几乎没有了,温漂也非常小,基板温度生了近20度也只飘了不到15LSB(精度是160LSB/deg/s)。(本大葱数学不好,数字滤波神么的学不会,敬请吐槽 TAT)。
单片机:stm32f103c8t6,用成品最小系统板泪目。我做过的stm32板子芯片焊上去总是没法正常跑,郁闷。
以下所有图片的描述文字是在图片下方,不是上方哈,不然看着就文不对图了。
这是控制电路板。左边是ir2104+irf540n阵列,右边是陀螺仪。平放的陀螺仪有四个,两个在上面两个在背面。竖着放的陀螺仪也是两个,有一个在背面。实际上后来把竖着的那块小板拆下来安在电机旁边了,因为由于电路板会变形,震动的时候会有共振产生共振角速度,然后整个机器就自激振荡了= =
陀螺信号放大电路是这样的。电路上电阻不是真实值。在板子上输入电阻用10k,Rf=1M。
顺便说一下,大家看到我在水平方向上安装了两组陀螺仪,这是为了对比RC滤波与不滤波时的响应延迟。我给其中一组陀螺仪加了1Mohm*0.1uF的RC滤波,事实证明加了RC滤波以后信号之后会有10ms之巨,显然是不可忍受的。(xv3500的数据手册上表示在测量200Hz抖动时有90度滞后,也就是测200hz有1.25ms滞后)不过不加滤波的话xv3500的精度我只能做到0.25deg/s,而如果加滤波的话可以到0.025deg/s。
然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这个样了。只拍了这张= =。。图中可以看到修正俯仰方向的电机和大齿轮。这么一组机构在装置内下方也有一个。电路板是横着安装的,留出232接口和外供电接口以便调试。
滤波算法。仅是PID控制而已。事先在matlab里模拟了一遍试调了一遍参数,多么美好的,图中蓝线是之前采到的手抖动角速度曲线,绿色是算出的力偶量,红色是稳像后的角速度曲线。貌似降到原抖动量20%以下无压力啊,而且低频抖动控制尤其有效啊
不过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吧算是,也就消去了65%左右的抖动而已。用的时候感觉还行,不开稳像的时候实验室另一端的那个《钻床操作注意事项》抖得没法看清,开了稳像立马稳住能看清了,但视野仍有频率更为高的小幅抖动。将测出的抖动数值塞入matlab然后傅里叶变换得到下图:
图中可以看出5~10Hz的抖动功率减小不少,但大于10hz效果就不怎么样了。另外稳像时小于5Hz的抖动功率上来了,不知是偶然原因还是装置自身造成的,但不论如何这说明装置的5hz以下低频抖动抑制不给力。在稳像频谱后半段90~130hz段功率上来,这应该是pid控制时自激振荡造成的,不过对观察影响不大。
基本就是这样了,有时间会把参数继续调。
对了有另一个蛋疼的问题是齿隙,我认为就是齿隙造成换向是产生冲击引发自激振荡,同时还会造成调整滞后。而由于齿轮分度圆和孔的同轴度不高导致没法让齿轮充分咬紧。新买了齿轮,店主说这回给我的是顶切的,可以啮合紧一些。不知具体会怎样。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