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第一次做TC,再加上水平有限,难免踩坑。发出来给广大网友参考。本文分为设计部分、问题总结和测试效果三个部分。在设计上主要参考了大佬rb-sama的几篇帖子:
跳脉冲驱动
主动续流工作模式
谈一谈QCW泰斯拉线圈(tesla coil)的BUCK控制部分
QCWDRSSTC理论与验证实验
设计部分:
完整原理图见附件
QCW_DR.pdf
67.99KB
PDF
109次下载
预览
1、DR控制部分
驱动使用UCC21520隔离驱动IC,数据手册标称响应时间19ns,驱动频率可达5M(实际没测过系统最高能跑多少频率)。另外UCC21222价格低点,我用UCC21520是手头刚好有。驱动IC自带disable引脚,为后续的“主动续流模式”设计提供了便利。
原理图中J10、J11外接谐振槽路,U4的disable引脚接过流保护信号(DR_OCP),而U10的disable引脚接地(不使用这个脚)。这样在谐振槽路触发过流时,Q8Q9被禁用,而Q10Q11继续工作,利用Q8Q9的体二极管实现主动续流模式。
G极驱动中的Z17和C29提供-5V驱动电压,驱动供电是18V,这样驱动幅值就是+13V/-5V。
IGBT管子选择FGH50T65SQD。数据手册给出在测试条件Ic大于IRG4PC50UD的情况下,Qg还比50UD小。可见开关速度优于50UD。
2、跳脉冲的实现
U7和U15是光纤接收头DLR1150。U7用于灭弧信号接收。看到rb-sama在跳脉冲驱动的帖子中提到通过改变限流大小实现无前级QCW的想法,于是预留了U15用于接收QCW调制信号,在J7处选择是TL431基准源还是QCW信号作为过流保护基准。U13-A用于锁存过流保护信号,U13-B保证在电流过零时执行过流保护信号,并在槽路电流下降到阈值以下时恢复,实现跳脉冲驱动。不过正如rb-sama所说,74系列芯片是单边沿触发,关断时间是一个完整的谐振周期。但和双边沿触发的效果差别大不大?这个还没做过对比试验。
3、buck部分
现在回头看buck的设计,感觉设计得有点复杂。最开始看了Steve ward的buck方案,觉得他的电路没有过流保护,可靠性不高。还是想应用成熟的buck电路。在这种上kW的应用中首选CCM工作模式。但是选择电压模式还是电流模式?当时认为电流模式需要斜坡补偿,而斜坡补偿会导致在小占空比时过流保护点过大,特别是电感小的情况下。另外当时选择UC3843作为控制IC,它的主流斜坡补偿方案是从定时电容上获取斜坡信号,但当电感小的情况下,定时电容提供的斜坡斜率就不够用了。所以选择了电压模式,而电压模式做逐周限流就会加剧电路复杂程度。后续会优化这一部分。
另外可以看到使用了带同步整流的buck方案,并且给同步整流管Q2做了逐周限流。U3-B做过流比较,U8-A做过流信号锁存,U5-B提供时钟信号在新的周期恢复过流保护。
同步整流的作用是工作在QCW模式时,在一个锯齿波结束后使母线电压快速恢复到设置的低压值。防止在下一个锯齿波周期开始时母线电压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由于不知道电弧负载多大,而参考其它帖子也只给了平均功率,并没有灭弧周期和ontime数据。(rb-sama倒是给了one-shot模式下的电弧能量,但他的数据不能直接应用到我这个小型TC上)。最终以不损坏管子为目标,设置逐周限流点为30A。另外不想自己绕电感,手头最合适的成品电感就是CS467060铁硅铝磁环绕50T,静态感量350u。占空比0.5时电感纹波电流最大,这时输出电流能达到17.5A(开关频率40k),而感量下降到170u。200V输出时功率达到3.5kW(后面调试发现这个功率远远不够
)。得益于逐周限流,在整个调试阶段没有炸过管子。
buck输出功率不够,临时改了buck电感和调整逐周限流点到50A,但输出功率还是不够。具体所需功率在测试效果部分讲。
4、系统供电部分
供电全部使用220V转18V电源模块(其中一块改输出电压到12V),淘宝上几块钱一个,非常的香。(香归香,坑还是有的,问题总结部分再说)
5、灭弧控制部分
灭弧控制就很简单了,使用单片机输出高频载波信号350k给光纤发射头,接收端RC滤波,通过调制发射端占空比来控制接收端滤波后的电压值。
6、线圈参数
外径110mmPVC水管,0.2mm线径绕230mm高,顶部贴圆形铜箔增大对地等效电容。谐振频率230kHz。初级电容是电磁炉谐振电容8个串联,总容量37.5nF。初级线圈用0.1*150股膜包线在外径130mmPVC水管绕6T。实测拍频80k,计算得耦合系数k=0.327
问题总结:
问题1:光纤发送三角波调制的高频载波信号,在接收端滤波之后,三角波的上升沿出现凹坑(波形忘存了)。使用非隔离探头测试光纤接收头的输出信号时,问题消失。当时考虑要不以后就挂个探头使用 怀疑是探头电容的影响,翻数据手册找到这样一句话:
在接收头的输出信号脚对地并30p电容,问题解决。很多时候器件没有按照预想的方式去工作,数据手册里都有对应关键信息,可以多在数据手册里找线索(或者应用文档)。
问题2:在发送三角波调制信号时,接收头在上升沿和下降沿的输出波形异常(如下图)。异常处发射端波形没问题。规格书标称最大频率可以到16M,按50%占空比算脉宽也有62.5ns,发射端的最小脉宽远没达到器件极限。
CH1=发射头波形(某些地方幅值小是示波器显示问题,展开后波形是正常的)
CH2=接收头经过一阶RC滤波的波形(C25波形)
后来查东芝TORX178的规格书发现发射占空比要求在25%~75%之间,怀疑DLR1150也有类似要求。把发射占空比设置为10%~90%,问题消失。具体原因还不清楚,但也没有细究下去。
问题3:反激电源模块起机上升沿过慢导致系统上电存在隐患。
CH2=反激模块空载输出
CH3=Q8管子驱动电压
从CH2可以看出反激模块的输出像是有缓启,上升沿分两个斜率。这样它给驱动供电时先达到UCC21520的启动阈值8.7V,Q8有驱动电压输出,并且开始建立负压(C29开始充电)。由于反激模块输出上升沿过慢,C29的充电电压抵消了一部分驱动电压,导致驱动幅值减小,就像CH3的波形那样,最小驱动电压掉到7V,几乎和米勒平台一致,这是不可接受的。解决方法是增加欠压保护电路,如下图
CH3=Q8管子驱动电压
优化后起机时管子最小驱动电压11V。
问题4:下电时,如果18V电源(驱动供电)掉电速度比12V电源(逻辑器件供电)快,并且18V电源掉电时谐振电流没有衰减到0,可能导致管子硬开关损坏。解决方法是增加18V电源的电容到470u。下电时由于buck最先停止工作,并且buck输出电容容量小,12V的保持时间很容易超过buck输出电压掉电时间,这样掉电时序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结合问题3/4,当系统原理图大致设计完成后一定要检查上下电时序,可以缩短后期调试时间。
测试效果:
跳脉冲限流50A,峰值电压设置200V,ontime=7ms,上升沿占比=90%,总周期=100ms
CH2=谐振电流(采样电阻端电压)
CH3=母线电压
如果剑弧形成原理是ontime时间内缓慢增加输入能量,导致电弧能量不足以打开分叉,从而沿原来方向生长。那么为什么在ontime一开始就达到了限流点,却仍然有剑弧效果?
我想到的可能原因是在初级能量往次级传输的过程中,由于拍频现象,初级电流峰值减小,这时母线电压的能量可以往次级传输,这样母线电压越大,往次级传输的能量越多。所以如果用PLL把开关频率固定在一个谐振峰,这时没有拍频现象,还会有剑弧效果吗?
跳脉冲限流50A,母线电压由直流源供电200V,QCW光纤信号接到跳脉冲限流设置点(U15),ontime=7ms,上升沿占比=90%,总周期=100ms
CH2=谐振电流(采样电阻端电压)
CH3=母线电压
直接调制谐振电流波形效果很差。电流包络波几乎看不出锯齿波,可能是ontime刚开始时,次级电弧长度小,能量消耗小,次级能量耦合回初级导致电流峰值升高到超过限流点,再加上拍频现象使得包络波不像锯齿波。由于限流点是锯齿波,和母线锯齿波方案相比,相同的ontime下电弧能量更小。
跳脉冲限流50A,母线电压由直流源供电200V,QCW光纤信号接到跳脉冲限流设置点(U15),ontime=20ms,上升沿占比=90%,总周期=100ms
CH2=谐振电流(采样电阻端电压)
CH3=母线电压
即使增大ontime效果也不如母线电压调制方案。基本宣判调制限流点方案凉凉。
跳脉冲限流50A,母线设置250V,ontime=0.5ms,总周期=2.5ms,输入400V2A。ontime时间内功耗4kW
跳脉冲限流75A,设置200V峰值,ontime=7ms,上升沿占比90%,周期100ms。输入锯齿波电压波形没看,但根据后续的测试结果估计幅度没达到设定值。
跳脉冲限流75A,母线设置200V实际150V,ontime=1.4ms,周期14ms。输入电压是稳的,母线电压会掉到150V左右。buck功率还是不够大。
CH1=母线电压
CH3=输入电压
由CH1可以看出灭弧后,有比较大幅度的过冲,这主要是buck输出电容量小,再加上环路带宽不高导致的。解决方法除了增大容量外,还可以增加过压比较关PWM的控制电路,但在TC系统中,这不是主要问题,所以没有优化它。
把直流源直接接到buck输出端。
母线电容改为2068u,输入300VDC,电容充满电后断开直流源,ontime=3ms,oneshot母线电压下降38V(跳脉冲限流75A),也就是ontime时间内平均输出电流26.19A
跳脉冲限流75A,母线电容2068u,输入300VDC,ontime=6ms
ontime增大之后电弧长度几乎没变。除了母线电压下降的原因,我想可能还和单个拍频包络波内初级电容最大储能没有随ontime的增加而增加有关。
最后,弧次比也没超过2,还有很多参数之间的制约关系还要花时间学习研究一下。
平均每个月只有4天时间来做这个TC,做了5个多月,后续计划还会再优化一轮,但可能会鸽很久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