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机器不能360度连续旋转,旋转的角度使用电位器做传感。机架内部没有设置滑环类机构,探测器与控制箱用电缆直接连接,有一组弹性张紧装置把电缆拉紧,防止旋转时缠绕。
前阵子拆了一台医用ect,
机器主体部分构造比较简单,基本没有什么电路,只有几个电机、一套超大齿轮、滑轨、支架等机械部件,带动两个探测器旋转到各种角度。
探测器表面安装有一块超大型的NaI闪烁体,尺寸21”X15.25”,厚度3/8”,折合约533X387X9.5mm。制造这么大整块的NaI晶体难度大且没有必要,查资料显示是采用大量正六方柱体型NaI晶体拼接组合而成一块大型平板,在晶体背后紧贴有同样六方柱形端面的PMT,合计59个,每个PMT后面紧跟着就是A/D转换等电路,集中预处理后传送到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
因为被探测物的射线是四散发射的,要实现γ成像,需在探测器表面安装一块准直器,将四散的射线滤除,只保留垂直于晶体的射线。准直器内部构造为一块多六方形微孔的铅板,类似蜂巢结构。
探测器非常沉重,每个重量超过200kg,不要说搬动,就是挪动或翻转一下都极度困难,本来想将它检测部分拆开研究下的,因为重量原因只能放弃,只拆开后盖看了下部分电路。
因为探测器前面主体部分难以拆解,没有拆开。以下图片来自网络,虽然机型不同,但内部构造应该接近。
我的理解是如果用它实现伽马成像,分辨率非常低,每个PMT只相当于一个像素,整个探测器只有59个像素,每个像素尺寸接近5cm直径,但实际上他可以有大约3-5mm的分辨率,似乎有什么技术可以提高分辨率,没有找到资料。
他是不是一圈一圈旋转着扫描推进的,信息量大,可以后期处理。
这个机器不能360度连续旋转,旋转的角度使用电位器做传感。机架内部没有设置滑环类机构,探测器与控制箱用电缆直接连接,有一组弹性张紧装置把电缆拉紧,防止旋转时缠绕。
他一个闪光事件能被几个pmt同时看到,然后按照不同pmt的强度比例进行定位取得高分辨率。这种六边形p...
我估计还需要借助机械扫描还有探测器靠近或远离人体等一些方式来实现,比如一个直径3mm的伽马发光点和一个2cm的发光点,如果不用准直器,都是模糊一团的大光斑,使用准直器后只会让一个至3个pmt探测到,同如果不动,就不好断定光斑大小。
很少评论,但是真的看不下去了。这位楼主你如果不懂射线原理,你可以说你就单纯拆一个CT机,请不要乱在后...
不解释了,建议你先弄清楚ct和ect(spect)的区别,我不会乱发帖。
“PMT只相当于一个像素,整个探测器只有59个像素,每个像素尺寸接近5cm直径,但实际上他可以有大约...
大约10-20年前机器,它后续机型symbia仍然是内置59个pmt结构,现在业内主力机型,包括GPS三家都是如此,技术和结构差别不大。
前期帖子中有些参数信息是通过网络搜索获得,后期查阅更多资料和通过机器拆解观察,对探测器部分的参数和描述做出更正和补充:
1、闪烁晶体尺寸应为接近670*500mm,厚度根据机型配置有3/8,5/8,1英寸三种型号,晶体可能并不是多块拼接而成,而是一整块。虽然技术难度较大且造价高,但整块的性能要更好,目前乌克兰已能生产0.5*0.7米级的整块晶体,圣戈班(早期是bicron)应该也具备生产能力。
2、查资料得知:因NaI极易潮解,为了密封,闪烁晶体探测端面贴有一层薄铝箔,起到隔绝空气和遮挡外部光线作用,在PMT贴合端面附有一层玻璃。
3、PMT感光端面为圆形,直径约75mm,非等边六边形,这样拼接会有少部分探测盲区。
4、准直器通过一组电动夹紧装置固定在闪烁体外面,在夹紧机构上还安装有一直红外对射式人体感应装置,使得探测器既能尽可能接近人体,又不至于碰触到人体,保障安全。
5、每个PMT都安装有一小块pcb,板上装有前置放大电路,探测器的主板上安装有对应的59套A/D转换电路,集中处理后送至主控计算机,电路较为复杂。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