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的贬值
方是民
我还在国内上学的时候,中国科学院的成员称做学部委员,名称虽然很不起眼,名
字却是个个如雷贯耳,在其所在学科是连学生也耳熟能详的。后来学部委员改叫了气派
得多的院士,但新增添的院士,即使是跟我同一个专业,也基本上闻所未闻。也就是说
,我在国内的时候,他们这些人都还是无名小卒,而十年来,他们也没有获得国际性的
声誉。我想,既然院士人数在不断地膨胀,不象以前的学部委员那么精简,自然也不能
象以前的学部委员那样都曾经有过国际性的声誉,但是在本学科全国闻名这一基本条件
,总该是具备的,我没听说过他们,乃是因为去国已久,对国内学术界孤陋寡闻了吧。
但是最近读到一篇《竞选院士做广告》的报道(2001年07月25日《北京晨报》),才发
现情形比我设想的还要糟糕。
为了能选上院士,竟要花钱在报刊上做自己的广告,听上去象是一个国际笑话。但
中国自有特别的国情,似乎并没人觉得这有什么可笑,不仅这种现象已普遍到使它成为
全国性科技报的重要收入,而且还有人振振有辞地为其辩护。根据这篇报道,辩护理由
有三条:一、“在商品经济社会,科学家花钱做广告是一种必然。”据称这还是共识。
二、学科划分越来越细,隔行如隔山的现象在科技界更为明显。而院士评选要靠全体院
士投票表决,不广为宣传不行。三、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科研人员的成绩如不宣传,很
难为更多同行了解。
前两条并非中国的特别国情。西方国家更是商品经济社会,为什么就没有出现科学
家花钱做广告这种“必然”?学科划分越来越细,院士评选由全体院士投票表决,也是
各国皆然,为什么在别的国家就没有出现竞选院士做广告这种怪事?如果一个候选人在
本行业声誉卓著,自然会有许多同行院士向其他学科的院士推荐,哪里用得着花钱自吹
自擂?可见第三条才是真正的原因:原来这些院士候选人,连本国的同行也不了解他们
究竟做出了什么成果,所以才需要花钱宣传自己。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本学科连全国性
的声誉都没有,还有什么资格担任院士?今年据说要从1000多名候选人中增选100多名院
士,这不是从矮子中拔高个吗?
如此说来,会在报刊上时不时见到生物医学的院士对人类基因组工程、优生学、克
隆人等等问题发表违背生物学基本常识的谬论,会有微生物学的院士去参加“核酸营养
”听证会,公然为一大商业骗局助阵,也就毫不奇怪了。原因无他,中国院士的专业水
平太差。国内流传一种说法,说是只要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过论文,就有资格
当院士。当真如此的话,美国大学的教授就大都可以在中国当院士了。而许多院士,实
际上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我曾经查过几位生物医学方面的院士的成就,按他们的论文
发表纪录,连美国二、三流大学的教授都不可能当上。中国科学院聘请了一批海外评审
专家,这些专家的水平按理至少该与院士相当才有必要聘请,但里面许多人从其就职机
构和职称看,就可知在国外的学术地位不高,比如首批名单中,竟然有一位是美国三流
大学的“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在美国大学系统中,这是技术员的
职称,连助理教授都不如。中国院士的总体水平,恐怕连美国二、三流大学教授的平均
水平都达不到,而从前每一位学部委员都可以到美国一流大学当教授(许多本来就是当
了美国一流大学的教授后回国的)。岂止是一代不如一代,简直是一年不如一年。
从前,教授在中国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头衔,不料后来官员们用权豪夺,商人们用钱
巧取,也都摇身一变纷纷当上了大学乃至名牌大学的教授,于是教授的含金量也就变得
和废铜烂铁差不多了。再后来遭殃的是博士学位,称某人为博士,在中国也曾经是一种
学术荣耀,以致连已经当了博士生导师的权威还要屈尊回头拿一个本学科的博士学位;
但现在官员们也纷纷到名牌大学号称在职读博士(去年我路过北大时,就目睹了轿车排
起长龙接下课的领导的奇观),博士名声在中国臭大街的日子也已为时不远。现在连院
士这个最崇高的学术头衔,也已贬值到了需要花钱做广告竞选的地步,中国学术界还有
什么头衔是值得令人敬重的?
在学术界和教育界上上下下无非都是如此。
中小学是义务教育,人多是必然,但是本科的扩招,研究生扩招,只见数字长,却未见质量的飞跃。
常言说量变促质变,我们的量变也促进了质变,变得更差!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