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普理念(科普四题)
大仙2008/08/28科学技术学 IP:陕西
现代科普理念(科普四题)
田松


现代科普理念(科普四题)

田松

一,建立“公众理解科学”的现代科普理念

下一个世纪中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中国的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长远和根本上看,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最终又必然体现为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一个民族具有整体的良好的科学素质,就有了取之不竭的智力资源。因此,许多国家都在调整政策,制定以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为目标的国家政策。1993年8月,美国发表了克林顿总统签署的题为“为国家利益发展科学”的科学政策文件,提出要“保持在科学、数学和工程学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并确立了国家目标和具体措施。其中有两个目标分别是“为21世纪培养最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要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素质”。

然而,中国国民的科学素质不容乐观。据科协所属的科普研究所1996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中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0.2%”。对于什么是科学,科学精神与基本的科学方法,科学与人类,科学与非科学、反科学及伪科学的基本区别,中国公众都缺乏必要的了解。这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非常不利。可以预见,科学素质将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中最基本的制约因素。

国民素质的建设是一项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一是面向青少年的系统的学校教育,其二是以整个社会为受众的科学普及。学校教育是基础,科学普及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延续。科普与学校教育在性质上有所不同。学校教育是系统的、强制性的、需要进行考核验收的,科普则是零散的、灵活的、非强制性的。学校教育和科普有分工又有合作。就科学教育而言,学校教育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而科普工作的重点则在于使公众理解科学,对科学有全面的了解,提高整体的科学素质。在目前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一时不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科普成为提高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最重要的途径。

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无论在系统的学校教育还是在科普方面,都存在的差距。就科普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科普观念陈旧。科学在发展,科普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变。需要把自上而下的、俯视的、单向教化的、静态的、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的传统的科学普及,转变为平视的、双向交流的、动态的、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活动为核心的现代科普上来。必须从科学普及这个狭义的科普概念中走出来,接受“公众理解科学”的广义的大科普的概念。

对具体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当然是科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科普的全部,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我们广大科普工作者从前的工作,而是因为时代在变化,科普的观念也要变。在科学普及这个概念中,科学知识是主体。科学是正确的知识,是客观的真理,所以需要普及,需要公众接受。而衡量科普工作是否取得了成绩也在于公众是否接受了这些知识。在这种观念下,科普往往主动地把自己当作学校教育的附庸,科普文章成了教学辅导材料,科普活动成为课外科学小组,无法获得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同时,这种居高临下的科普又使公众对科学敬而远之。

科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成体系的知识,更是一种对现代社会有重要作用的社会活动。那么,科学是怎样一种活动?这种活动遵循什么样的法则,贯穿什么样的精神?科学与人类社会、科学与自然界、科学与非科学是怎样一种关系?这是现代社会的公民更需要了解的。所以我们强调“让公众理解科学”。在这个概念中,科学是可以理解、需要理解的社会活动,而不是必须接受的知识。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过这样的话:“要能欣赏一门科学,并非得对科学有通彻的了解。没有人认为,要欣赏莎士比亚,自己就必须能写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同样,要欣赏或享受科学的成就,也不一定非得躬身于创造性的科学劳动。”

因而,现代科普的目的在于激发国民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公众对科学事业的了解,打破科学事业与民众之间的藩篱。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史、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与伪科学、科学前沿进展和基本科学知识等方面使公众对科学文化有更多更深的理解。

把基本科学知识这个从前科普工作的重点放到最后,是想要强调,系统的基础的科学教育固然是科普工作所不能忽视的,但它首先是学校教育的任务。

观念转换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还有非常广阔的天地等待科普工作者的开拓。在传统科学普及的视野之外的许多事物,却是可以很好地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科普的对象也从传统的广大青少年扩展到全体国民。

让公众理解科学,是让公众理解并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而不是仅仅向公众宣讲科学的成功。美国的航天飞机发射是向全体国民公开的,不仅所有发射都有现场直播,而且还允许公众免费去航天中心,在发射现场参观。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时,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在电视和现场目睹了这一过程,这一悲剧激起了美国人对航天的热情。通过这种方式,航天事业
成了全体美国人共同参与的活动,大家共同分享失败的悲伤与成功的喜悦;通过这种方式,科学成为一个以科学机构为核心的公共事业,而不是由少数科学家垄断的一种特殊的神秘的行
业。相比之下,我们科研机构对社会开放程度还远远不够。而我们有些科普作品为了衬托科学工作的神圣,反而要渲染这种神秘感,使公众与科学进一步疏远。

科普工作者在转换观念的同时,也应该使全社会都了解新的科普观念。在新的科普观念下,支持科普事业,才能使科普事业得以繁荣。

二,科学精神的传播是现代科普的核心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理解科学,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把科学精神注入民族文化是当代科普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表面上看,科学精神难以像科学知识那样容易普及。的确,能够把归纳出来的科学精神分成条目背下来,并不等于已经具备了科学精神,而恰恰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精神只能通过科学活动得以体现。弘扬科学精神与全面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统一的。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实用的角度理解科学,认为科学的意义只在于孕育新的技术,从而忽略了科学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这是对科学的误解。同样,我们也把科普理解为具体的科学知识的普及,而较少谈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有些人以为,掌握了科学知识就会获得科学的方法,也就具备了科学的精神。然而,掌握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更不等同于具有了科学精神。甚至有些科学家也没有科学精神。科学家可能是本专业的专家,但是对于科学活动的整体,对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未必了解。因此,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包括提高科学家的科学素质。这个命题并不矛盾。许多高级科学技术专家不能识别伪科学,就是科学素质不高的表现。也有些科学家,比如纳粹的毒气专家,他们的专业能力可以是一流的,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科学精神所不容的。

科学知识的普及不仅不能等同于科学精神的传播,相反,不恰当的科学普及反而会损害科学精神,使公众加深对科学的误解。比如传统科普常常把科学神化,盲目认为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社会后果必然是好的,对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避而不谈,或者把它当作偶然的技术上的失误。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怀疑精神,科学本身也可以是怀疑的对象。科学知识之所以信赖,并不是因为它是绝正确真理,而是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自验证的。对科学本身提出质疑正是科学自身的要求。只有正视科学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才能更好地用科学建设人类的未来。

让公众理解科学,将弘扬科学精神作为科普工作的核心任务,是科普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

三,科学精神及其力量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逐渐改变了人类所生存的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成为影响和改变社会的最重要因素。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科学同样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

科学精神的实质是理性的、批判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它坚持从物质世界自身出发,用客观的、逻辑的、理性的方式来解释物质世界;

科学精神是一种求真的精神,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最基本的内容,弄虚作假是科学的大敌;

科学精神是一种实证的精神,科学研究不承认任何科学以外的权威,科学的证据是解决科学争论的最后标准;

科学精神是一种怀疑的精神,科学不承认绝对正确的理论和知识,没有哪一个理论是至高无上、不容怀疑的,正是对旧理论的大胆怀疑,不断批判使得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怀疑精神是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

科学精神是一种开放的精神,科学是一项集体的事业,科学没有国界,全世界的科学已经形成了一个科学共同体。科学家之间的竞争是在科学共同体内部成果共享的基础上进行的,封闭、保守不仅有碍于科学事业的发展,在不发表就发霉的今天,对自己同样有害无益;

科学精神是一种平等的精神,在科学共同体内部,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理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任何理论都接受实验的平等的检验;

科学精神是一种宽容的精神,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任何与传统理论不符合的观点,都有存在的权利,都有发展的机会;

科学精神是一种独创的精神,科学鼓励创新,鼓励独立的探索,只有首创,才会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得到认可。

科学精神是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自现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的内容、科学对世界的看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精神也随着科学发展得到不断地加强,并且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巨大的精神力量。

弘扬科学精神有利于人类的自身完善。科学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的外部世界,科学也将使人类的内心世界得以改善。科学可以使人摆脱蒙昧,更勇敢地面对真实的世界,掌握自己的命运。科学精神可以使人树立起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用科学的价值和标准来衡量判断变化的世界。

弘扬科学精神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自五四运动时开始,中国人就已经认识到科学与民主的国家强大的保证。科学精神与现代社会的民主精神是一致的。没有科学精神的国民不可能真正地具有民主精神,不可能建立起一个民主的社会。

弘扬科学精神有利于建设未来的新文化。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隔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障碍,事实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同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建设未来的新文化。

弘扬科学精神有利于我们认识反科学、识别伪科学和形形色色的迷信活动。自科学诞生以来,就遭到企图使人民愚昧的专制势力的反对和压迫,从中世纪的罗马教廷到20世纪的法西斯政府,从苏联的李森科集团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反科学活动在历史上屡有发生,反科学活动就是以科学之外的权威和标准,动用科学之外的力量来限制乃至迫害正常的科学活动,这是直
接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打着科学的旗号以获得经济乃至政治利益的伪科学活动也一直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存在,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所有这些伪科学都是与直接地与科学精神相违背的。
弘扬科学精神,将使反科学行动遭到有效的抵制,将使伪科学以及迷信活动失去生存的土壤。

四,科普队伍的建设

改善我们科普工作的落后的局面,繁荣科普创作,需要我们建设起一支活跃的、有效的、与现代科学发展相适应的科普队伍。这支科普队伍的主力军包括:科普场馆等科普机构的专业科普工作者;大众传播媒体和出版机构的科学记者与科学编辑;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业余从事科普工作的科研人员。

要加强现有的专业科普队伍自身的建设,积极转换观念,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有必要再一次强调转换观念,这对于现存专业科普队伍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转换观念,才能看到希望,找到出路。如果仍然拘泥于传统科普,即使政府有足够的财力支持,路也会越走越死。要加强对科普理论的研究,吸收科学社会学、传播学、科学哲学等领域的相关成果,对国际上科普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时跟踪,为国内的科普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要加强对科普实践的探索,转换思路,积极吸收国内外同行的新形式、新方法。

要加强对大众传播媒介和出版社的科学记者和科学编辑的培养。大众传播媒介应逐渐成为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主要阵地。近年来,许多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及报纸开始开办与科学有关的栏目,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现象。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无论从栏目所占的时间或者版面,还是从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而且,还是要强调转换观念。科学记者自身的科学素质对于所办节目,所写稿件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前几年,伪科学的内容在媒体上大肆泛滥,与科学记者的科学素质不高有很大的关系。

科普出版近年来呈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尤其是科普翻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把国外的优秀科普著作迅速地翻译出版,在我国科普创作的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许多出版社制定了长期的规划。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可以满足我国广大读者对科普读物的需求;其次,这种在新的科普观念下创作出来的科普著作可以为我国的科普工作提供很好的借鉴;第三,许多科研第一线的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博士参加到科普翻译工作中来,培养了科普翻译队伍,也为科普创作队伍打下了基础;第四,科普翻译的繁荣使我们看到了科普产业化的前景。要使这种繁荣保持下去,发展下去,需要一大批合格的、称职的、优秀的科学编辑。这对于培养我们自己的科普创作队伍也是极为必要的。

要活跃在鼓励第一线的专业科研人员加入到科普创作队伍中来。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学科的限,使得只有专业科研人员才有能力及时地使自己及同行的最新成果介绍给公众。这也是科研人员对公众(纳税人)应尽的社会义务。需要建立一个鼓励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也需要培养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已经退役的老科学家发挥余热,加入到科普创作中来。在此,我要再一次强调转换观念。撰写回忆录,即可以作为科学史研究的重要材料,也可以促进公众对科学活动的了解。科学家的传记也是科普的一部分。

繁荣我国的科普事业,需要几方面的科普队伍共同努力。各方面都要重视青年人的作用。青年人知识结构新,观念更新快,要保护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才干。李政道先生为中国青年科学家题词:“中国的未来在科学,科学的未来在青年。”

同样,科普的未来也在青年。


2000年8月
2000年11月4日


全文发表于《美文》杂志2001年第1期。前三节曾以《现代科普理念》为题发表于《科学时报》2000年12月15日,《新华文摘》2001年第3期全文转载。


文章来源: 《科学时报》2000年12月15日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0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大仙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783
回复
1652
学术分
13
2008/05/17注册,38分16秒前活动

传感器测试,物联网监控,测控。130 0345 0361 手机微信同号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