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有必要好好重视,它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谈吐得体富有哲理和逻辑的谈话,会更加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尊敬。
但!这和素质教育能扯上多大关系。提起这四个字气就不打一处来。我甚至怀疑国家教育部对“素质教育”的概念理解是否准确和深刻。引用一个教授的说法,“现在的素质教育简直就是胡扯淡。”(我看身为教授能说这话,也是被气急了)
“英语不过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也不能毕业!”北京大学教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设置了“素质教育通选课”,其中要求所有学生,包括理工科学生,都要选择一两门语言文字类的课程。学校安排名师来给学生们上这些基础课,比如汉语专家陆俭明开设的《汉语和汉语研究》、蒋绍愚教授开设的《大学语文》等。清华大学对于2006年新生实现新的教学方案,要求所有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更是把“大学语文”列在全校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表上。
汉语有必要好好重视,它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谈吐得体富有哲理和逻辑的谈话,会更加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尊敬。
但!这和素质教育能扯上多大关系。提起这四个字气就不打一处来。我甚至怀疑国家教育部对“素质教育”的概念理解是否准确和深刻。引用一个教授的说法,“现在的素质教育简直就是胡扯淡。”(我看身为教授能说这话,也是被气急了)
教育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哪有一直都要学一门课的道理?又不是中文系的。中文教育在高中以前就应该学好,非中文系的在高中以后就应该自己深造,而不是学校强加压力。看看大学的基础课程就占了大半的时间,还做什么高等教育?小学初中做基础教育,就应该逐渐建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思考能力。高中应该建立的是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学时代应该就是实现自己理想的第一步!在这里和社会接轨的事务都是一种锻炼。多看书不是坏事,但是老是看一本书就不一定事好事了。汉语学习的检验在论文等实际课题上检查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开一门课来占用时间!英语也是如此,我想,增加一点汉语学教授和英语教授的阅读工作应该不是大问题吧。
英语烦了多少年,现在又来一个浪费时间的大学语文。语言的学习不是课时解决的,增加的应该是环境。
素质教育不是大而全,而是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综合能力不是专项知识学的越多越好,而是需要用到的知识和经验学得越多越好。现在的学校和社会对素质教育页有很大的错误导向。小小年纪学习一大把的课外艺术体育专长,也不管学得愿不愿意。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小孩子的童年又有谁来可怜一下?正确的引导无可厚非,但是在中国,一窝蜂而上,成了从社会企业到个人家庭的通病。老是担心自己在哪里落后了,总是和其他人比较!为什么不多想想自己的长处和爱好?往往个人的特长就在这无限的强加爱好下磨灭了。如果当年爱因斯坦是由现在的中国模式教育出来,相对论也就变成绝对论了!!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2 18:14:18编辑过][/color][/align]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