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加载中
表情图片
评为精选
鼓励
加载中...
分享
加载中...
文件下载
加载中...
修改排序
加载中...
通过测试验证电压和击穿空气长度的关系
slof2010/12/04高电压技术 IP:河北
以前曾经讨论过,对于超过2KV的电压,一般万用表不好直接测量,业余条件下可以通过几种间接方法获得数值,其中一种比较简单的就是看2极之间的放电间隙,看能击穿多长空气来推测电压,今天通过组装了一套简单装置来测试电压和放点间距的对应关系
装置如图:
在一个绝缘支架上安装2个尖形放电电极,间距可以通过丝扣调整,范围0-30mm。,调整电极上面有个铁圈,对应一个刻度尺,调整螺杆时可以计算出间距。

固定电极接高压包输出正极,调整电极接负极,正负极之间接一个高压滤波电容,使输出电压相对稳定,调整高压控制电路的脉冲宽度,能够在高压包输出从1KV-30KV的电压。利用高压测试棒接万用表得到比较准确的电压数值,通过精细调整输出电压和电极间距,得到以下数据

2KV以下,基本很难击穿空气,即使靠的很近,小于1mm都难。
3.5KV,1mm
4.5kv,2mm
5kv,3mm
5.5kv,4mm
6kv,5mm
7.5kv,8mm,
8.5kv,10mm
13kv,15mm
以上数据并不很稳定,比如有时6KV在5mm就放电,有时在6mm也能偶尔打火,我记录的数值是打火相对稳定时候的数值,并不能代表准确对应值。当然了虽有偏差,但也大差不差,比如5KV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10mm打火的。
本来准备一直测试到30mm间距的,没想到到了15KV时候高压包就挂掉了,内部击穿。分析原因也很简单,全桥驱动高压包,输出端接有电容,在输出负半周内部整流管要承受双倍电压的。没有继续试验。
另外说明下,拉弧和这里讨论放电间距的是2种现象,拉弧是指2极产生电弧放电后逐渐拉开距离仍然能够坚持电弧存在,而这里讨论的放点间距是指在2极之间为了产生电火花要逐渐靠近,直到产生火花放电时的最大间距。
还有发现空气湿度对放电确有影响,但不是很明显,比如用6KV在6mm间距打火,平时偶尔会打,如果对着电极哈气,放电就会变得相对连续一些,但影响不是很大。 照片 622.jpg
照片 624.jpg
照片 620.jpg
照片 626.jpg
+100  科创币    ehco    2010/12/05 就凭这工艺
来自:电气工程 / 高电压技术严肃内容:专著/论述动手实践:实验报导
27
 
1
新版本公告
~~空空如也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slof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64
回复
564
学术分
10
2007/02/27注册,2个月12天前活动
暂无简介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笔记
{{note.content}}
{{n.user.username}}
{{fromNow(n.toc)}} {{n.status === noteStatus.disabled ? "已屏蔽" : ""}} {{n.status === noteStatus.unknown ? "正在审核" : ""}} {{n.status === noteStatus.deleted ? '已删除' : ''}}
  • 编辑
  • 删除
  • {{n.status === 'disabled' ? "解除屏蔽" : "屏蔽" }}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