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界的主流意见”?
大仙2009/01/22科学技术学 IP:陕西
什么是“科学界的主流意见”?

  作者:immusoul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p/archives/XXXXXXml

  辉格写了篇博客,提出一个问题:关于气候问题,究竟什么才是“科学界的
主流意见”?我想就此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我从2005年底开始关注全球变暖问题,至今已经3年。我清楚地记得,在这3
年里不断有质疑的声音出来,我已经看过很多了,包括辉格提到的那部电影。说
实话,这些质疑的声音听上去都很可信,尤其是那部电影,技巧很高。但是,几
乎每一次这类事件出来后,都会有反对的文章跟着出来,读起来也很靠谱。

  作为一个外行,我对两种意见都缺乏辨别能力。但我知道这种交锋肯定还会
持续很长的时间,必须跟着科学界的主流意见走,不要轻易相信“阴谋论”,否
则就很容易犯错误。

  气候领域的主流意见很好找,甚至可以说比任何领域都好找,因为联合国成
立了一个国际性组织,囊括了全世界顶尖的2000多名气候科学家,叫做 IPCC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这个组织负责把全世界大部分科学家的意见整理成
政治家和公众能看懂的报告,这种报告至今已经出过4本,最新一本是去年出的。
读者要想查阅这个报告,可以去下面的网站
XXXXXXXXXXXXXXXXXX/languages/XXXXXXXXXXm看看(中文版)。

  IPCC一手促成了现在的气候谈判,以及《京都议定书》的制定。因为他们的
贡献,诺贝尔奖委员会去年把和平奖给了他们(和戈尔分享)。

  简单说,IPCC一致认为:

  一,全球气温确实在上升。

  二,这种上升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三,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记得有人做过统计,全世界反对这个说法的科学家只占总数的千分之几。所
以,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就是科学界的主流意见。

  当然,气候学界并不是铁板一块,其内部也有很多争论,但争论的核心是如
何为未来的气候变化定量。或者详细地说,不同的科学家对于地球到底升温几度
才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灾害,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到底要达到多少才会造成这种状态,
以及人类活动到底需要改变多少才能避免重大灾难……等等定量性的问题存在一
定范围的争议。目前在波兰召开的谈判大会上大家吵的就是这个。关于这类争论,
我会在《三联生活周刊》上做出详细报道。

  但是,这种争论不影响大局。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一个比较容易接受的
事实是:不管气候变化是否真实,化石能源的储量一定是有限的。根据地质调查,
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在内的很多资源都只有不到100年的储量了,如果我们
不从现在就抓紧时间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的话,我们的后代必定要吃苦头。所以,
节能减排、开发可再生能源等等这些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无论如何都是非常必
要的。

  再说其它科学领域。国际上有两本公认的科学杂志,分别叫做《自然》
(Nature)和《科学》(Science)。在这两本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基本可以认为
代表了科学界的主流意见。还有,各个领域还有各自的专业杂志,比如生物医药
领域的《细胞》(Cell),《柳叶刀》(Lancet)等等,也非常可靠。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这类文章多半很难看懂。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只阅读前
言,在那里你肯定能找到对该领域现状的可靠综述。更可靠的办法是阅读在主流
杂志上发表的综述性文章(Review),就会对该领域的国际主流意见有准确的判
断。

  退一步,如果你看不懂专业杂志上的文章,也可以看国外可靠的科普杂志。
我常看的有:《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和《发现》(Discover)。除非是国外杂志的中文译本,我基本不
推荐你看国内的科普杂志(包括保健类杂志)。

  再退一步,如果你看不懂科普杂志,也可以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众媒体上
的科学报道。我愿意相信的有:《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卫报》、路透
社、CNN和《今日美国报》等。同样,我不能推荐国内的大众媒体,包括新华社、
人民日报、新浪、网易、搜狐等等。

  当然,看这些资料都需要懂英文。对不起,除了努力学好英文以外,我没有
其它更好的解决办法了。中文世界的科普,叫“不靠谱”更靠谱些。

  有一个例外,就是方舟子。他写的科普文章非常靠谱,我看了很多年,至今
没有发现有大的硬伤。对于那些因为讨厌他的人品而不看他的文章的人,我有一
句话送给你:你自己的人品才有问题呢。

  最后,说说地震预报。这个领域根本不需要看资料就能知道主流意见是什么。
你想想,除了那次存有很多疑点的海城预报之外,你见过一次成功实施的短期预
报吗?没有吧。所以我有理由认为,虽然短期地震预报将来有可能成功,但目前
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领域,有很多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现在就开始预报地
震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所以,不能盲目地质疑地震局,而应该把矛头
对准建筑质量和人口分布这类问题,它们才是杀人的刀。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0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大仙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783
回复
1652
学术分
13
2008/05/17注册,3时37分前活动

传感器测试,物联网监控,测控。130 0345 0361 手机微信同号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