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价值的分享和交流,以及改变世界的进展,是在一流环境的基础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流的交流氛围是环境的一部分,是成为一流社区的必要条件。对于社区网站的管理而言,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就是创造一流的交流氛围。
一流的交流氛围是如何来的呢?
首先大多数人必须有基本的科学理性思维能力,在交流中尽量少出现逻辑的或者论述方法方面的错误。
比如:“如果想要让第四次工业革命由中国来引领,中国就必须先学习、模仿,再赶超。”
我们并不知道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什么,以及那时候是否还存在由哪个国家来引领的概念。既然这些都还不知道,为什么说必须走“学习、模仿、赶超”的路线?这种喊口号胜于论证的言论,会严重的降低交流的品质。
其次,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基本的交流规矩,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交流。
比如,一个网友发了一篇理论长帖,里面有一些英文语句。一人回帖说“不懂英文,不看也罢”
如果看不懂不想看,那就别回帖。如果想看懂,那就去查字典。发表上述言论的结果是,真正想进行一些有料分享的网友,将获得极差的体验。
提问本身没错,但是缺乏认真态度的提问是对网友时间的浪费。比如“新手想做光立方,请各位大佬发表意见”。
面子真大。而且,是针对“想做”发表意见,还是对“光立方”的意见?看到这种问题就像吃了苍蝇。提问不能泛泛而谈,应该有明确的问题点,有充分的已知条件。除此之外的原则是:凡是能通过谷歌简单查询解决的问题,都不应当在论坛提问。
最后,至少一半以上的会员应当具备积极勤奋、爱智求真的性格特点,并且没有滥竽充数的人。
比如,“你们说的这些理论我看不懂,难道就没人能够用我能看得懂的话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吗,如果连这些科普工作都没人做的话,新手怎么提高?”
论坛欢迎新手,但不能容忍以新手自居,以无知为武器的人,也不能宽容那些看了一些词汇就到处显得自己很懂,为了存在感而在论坛上刷帖的人。
以上三点主要针对网友的素质,一流社区的前提是一流的网友,一流的网友聚集的前提是一流的社区。进则互为支撑,退则互为掣肘。有效的交流总是发生在水平接近的人之间,水平悬殊太大则往往只是单向的流动。的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这里说的是社区成员在“交流”、“思考”、“学习”方面的水平应当在一个数量级上,大量网友热爱学习,才有利于交流层次的持续提高。
另外,以上三点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符合这些基本特点的网友的交流体验。科创在此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试图保护交流体验的规章,但是管理团队认识不到位,因而未能有效执行。2013-2016年,由于没有严格的执行以上三条原则,大量民科、弱智、酱油党混迹科创,造成了空前的浩劫。
新科创上线以来,部分专家阅览了过去一年的热门话题,发现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几乎在每一个技术文章后面,都存在类似“英文不懂,不看也罢”这种气氛的回帖,都存在“滥竽充数”的网友。在每个理论文章后面,都存在“看不懂,差评”的调调。在每个有争议的话题里面,都存在大量“逻辑错误”、“以无知为武器”的现象。几乎每个人文类理论话题下面,都存在“假词、大词、空词”,“挥舞政治正确的大棒”和“想象论据”等现象。 在这种氛围下,具有一定学识水平并且愿意进行有效交流的网友将得到很差的体验。
论坛服务中心就此问题进行会商时,重新提到了几年前曾经久议未决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十分专制的论坛,反而比较有水平?KC应该选择宽容还是严厉?现在不难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交流氛围的事,必须极其严厉,而其它一些事情,就应该比较宽松。
有不少专家和网友政治正确的认为,社区可以教育、引导网友形成良好的交流习惯,从而维持交流氛围。经过科创十多年的实践,我们总体认为,教育、引导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没有强制力做后盾的教育、引导,得不到一流的交流氛围;相反,一流的交流氛围倒是有可能去教育、引导一些有潜力的爱好者。长期不看书、到处提低质量问题的网友,即使给他推荐书,他还是不会看,要不然怎么会看书少呢?习惯于“以无知为武器”的网友,是不可教育的,要不然怎么会无知呢?把他们排除在交流之外,固然可能误伤少许“还可以抢救一下”的人,但这少许人自己有N种办法提高自己,愿意来交流的始终会来,我们不必为之操心,更不用为了莫须有的道德高点去浪费时间。
交流氛围是社区的立足根本,持续改善交流氛围是社区建设者的基础工作和指导方针,一刻也不能松懈。在建设一流社区的征途上,就让我们从最基本的交流氛围建设做起。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