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建立在北朝之“鲜卑故地”上的帝国,所以有一些西亚的影子,如果从汉化的角度看,唐朝可以看作是“鲜卑帝国”的后期。
允许工匠官的似乎也只有元朝
令某些人意外的是,中原有名的数学家多在“不稳定”的时代出现
如祖冲之(南北朝)、刘徽(魏晋)、李治(金元)、杨辉(南宋)、赵爽(三国)、祖暅(南北朝)、朱世杰(元)
在北宋、清等"相对稳定”的时代,也有一些数学家,但少,也不出名。(我并没有仔细的进行人物生活年代及其历史背景的对照,是直接百度的没有刻意的挑选)
即使是中东国家,传统上是要学习数学的。唐朝更像西亚文化,中原文化似乎没这东西。
我听说人没学习过数学,后果会非常严重。
未经验证的参考资料,可能是错的,自己判断:
维基百科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wiki/History_of_mathematics
The high-water mark of Chinese mathematics occurred in the 13th century during the latter half of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lgebra. The most important text from that period is the Precious Mirror of the Four Elements by Zhu Shijie (1249–1314), dealing with the solution of simultaneous higher order algebraic equations using a method similar to Horner's method.[111] The Precious Mirror also contains a diagram of Pascal's triangle with coefficients of binomial expansions through the eighth power, though both appear in Chinese works as early as 1100.[115] The Chinese also made use of the complex combinatorial diagram known as the magic square and magic circles, described in ancient times and perfected by Yang Hui (AD 1238–1298).[115]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基础学科,无论天文、水利、建筑,乃至商业、日常生活,都须臾离不开。如果没有相应的数学教育,中国不可能长时间在世界上保持文明的领先地位。事实上,中国早就存在数学教学,并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数学教育制度。
西周时期针对贵族子弟开设的教学科目“六艺”中的“数”,便是一种早期的数学教育,而平民所学习的“小艺”中,也包含了“数”。到南北朝时期,中国数学蓬勃发展,《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等算学著作相继问世。同时,数学教育也有较大发展,北魏在中央官学中专门开设的“算学”,可算是世界上最早开设的数学专科学校。这意味着算学被列为基本的国学之一。
隋唐时期,中国首次建立起正式的数学教育制度。隋文帝时期,中国在国子监设立了算学馆,在算学馆设算学博士1人,助教2人,学生8人,并制定了专用的数学教材《算经十书》对学生进行讲授。唐贞观年间,算学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专门设博士2人,助教1人,学生30人,八品以下子弟以及庶人喜欢算学、年龄在14~19岁之间者都可入学,学习期限9年。
从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的宋元时期,是以筹算为主要工具的中国古代数学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中国数学达到最高境界,与当时的阿拉伯数学一道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在数学教育方面,在科举考试及太学、国子监等学校中都有专门的算学考试。
14世纪中后叶明王朝建立以后,统治者奉行以八股文为特征的科举制度,在国家科举考试中大幅度削减数学内容。失去国家的政策鼓励之后,数学教育也出现衰退,自此,中国古代数学便开始衰退,落后于世界了。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