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radio:就是FMCW....
>这样一来,发射脉冲的形式很容易得到——包络为宽矩形脉冲的线性扫频信号。
感觉有点像FMCW..
引自维基百科:
Radar is an object-detection system that uses radio waves to determine the range, angle, or velocity of objects.
如今雷达的含义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定义。雷达发明之初仅采用无线电波作为探测媒介(物质),因而得名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无线电探测和测距)。但现在它的定义已经扩展到了包括:利用可见光、声波等其它物质探测物体的分布信息的设备。区别于图像传感器等设备,雷达的主要特性是能够直接对物体进行距离、速度和角度等空间分布参数的测定。
首先我们要选取一个合适的雷达类型。我给出一个实例:
这显然是个很不友好的需求简报。为什么没有给出定量的设计参数?为此,我希望先为这次DIY行动指定一些环境变量。
第一条所要求的家庭环境,已经使得大部分的理论计算失去了意义。具体地,没有射频仪器,射频部分的电路完全只能忙调。如果对于制作结果缺乏有效的反馈环节,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何从考证?其次,使用雷达方程,首先需要对雷达目标的属性有精确的描述。但这个案例中,被探测的目标是不明确的。例如,“探测庭院里的1:16的F35模型”和“用作无线电高度计”时面对的目标RCS值有云泥之别。我想大部分爱好者仅仅希望得到“观测结果”,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而不是有具体的应用需求。因而,对于设计参数,我以制作成本和难度为导向,执行自底向上设计。
考虑一种最直观的测距方法:发射一束电磁波,经过目标反射后接受回波。再测量出收发信号的时间差\(\Delta t\),即飞行时间(TOF,Time of flight)。根据电磁波传播的速度c,得到电磁波在发射源与目标之间双程传播的距离。除以二即得到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R***。
$$ \Delta t=R*2/c \ \ \ (1) $$
目前为止,这样的工作方式看起来简单易行。观察两个点目标反射回波的波形图:
看起来只需要在脉冲边沿进行测量就可以得到飞行时间。如果缩小两个点目标之间的距离,再看看图像:
很不幸,两个脉冲在时间上发生了混叠,部分能量交织在一起。通过这样直观的分析,可以认识到压缩前雷达的原始距离分辨率\(\rho_{r}'\)由发射脉冲的宽度\(T_{r}\)决定。
$$ \rho_{r}'=T_{r}/2*c \ \ \ (2) $$
因此,发射足够短的脉冲就能实现高分辨率?没错,但越短的发射脉冲意味着越小的平均发射功率。
$$ P_{avg}=P_{peak}*T_{r}*f_{PRF} \ \ \ (3) $$
而平均发射功率影响了雷达探测的“质量”,即有用的回波信号和无用的干扰噪声之间的比例——信噪比(SNR,Signal Noise Ratio)
$$ SNR_{receiver}=\frac{P_{avg}G^{2}\sigma\lambda^{2}}{(4\pi)^{3}R^{4}F_{N}kTBL}\ \ \ (4) $$
由(4)式可知,回波信号的信噪比与发射平均功率成正比。由(3)式可知,峰值发射功率\(P_{peak}\)、发射脉冲宽度\(T_{r}\)和脉冲重复频率\(f_{PRF}\)又共同决定了平均发射功率。
我们当然希望获得更好的探测质量。然而,在业余条件下,我们又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发射峰值功率(不仅仅出于成本上的考虑,同时也为了符合法律要求)。
于是,提高平均发射功率的重任就落在提高发射脉冲的占空比DR(Duty Ratio)上。
$$ DR_{transmit}=T_{r}*f_{PRF} \ \ \ (5) $$
仅仅在精确的静止测距应用下,DR=100%的条件才是可以适用的。即发送连续的恒定功率信号。可惜这样的连续波雷达并不适用于动目标检测和雷达成像等应用。做出一台只能当测距仪来用的雷达显然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般地,考虑到成像带内相邻脉冲之间的能量模糊,过高的PRF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一定程度内提高单个脉冲的持续时间不失为良策。
总之,我们需要兼顾分辨率和信噪比。
常用的方法是对脉冲信号进行压缩。即发射长时脉冲,接收后再将其转化为窄脉冲。这样做有个前提——发射的长时脉冲和等效的窄脉冲之间必须有相当的带宽。这样一来,发射脉冲的形式很容易得到——包络为宽矩形脉冲的线性扫频信号。就如下图所示:
要实现对上图脉冲的压缩,需要借助匹配滤波技术。为了实现更清晰的推导,首先给出发射线性调频信号的表达式:
$$ S(t)=rect(\frac{t}{T_{r}})\cos(\phi (t))=rect(\frac{t}{T_{r}})\cos(\pi kt^{2}) \ \ \ (6) $$
直接在时域进行分析:
$$ f(t)=\frac{1}{2\pi }\cdot\frac{d\phi (t)}{dt}=kt \ \ \ (7) $$
回波信号经IQ解调之后的复信号形式为:
$$ S_{r}(t)=rect(\frac{t-\Delta t}{T_{r}})\exp(j\phi (t-\Delta t)^{2}) \ \ \ (8) $$
运用Fourier变换,将其变换到频域(利用POSP获得的近似解析解):
$$ G_{r}(f)=rect(\frac{f}{|K|T})\exp(-j\pi \frac{f^{2}}{K})\exp(-j2\pi f \Delta t) \ \ \ (9) $$
绘制出图像:
图形上看,幅度谱近似于矩形函数,而实部则表现出与时域下类似的线性调频性质(为了和幅度谱坐标尺度保持一致,图形没有充分展开。实际上和时域的图形是类似的)。
借助一个数学关系:
考虑回波信号在频域幅度谱上是矩形函数,似乎只需要借助Fourier变换对即可实现脉冲压缩。可惜,这个变换显然仅在相位项也为线性的时候才成立。因此,在执行Fourier变换之前,首先需要消除信号中的二次相位。 一个最直观的实现方法:
观察式(9),不难发现待消除的二次相位与目标位置\(\Delta t\)无关。换句话说,仅与发射信号的形式有关。故复共轭信号可以直接根据发射信号的表达式在频域生成:
$$ H(f)=rect(\frac{f}{|K|T})\exp(+j\pi \frac{f^{2}}{K}) \ \ \ (10) $$
将共轭信号(即为匹配滤波器的频域函数)与回波信号相乘:
$$ S_{out}(f)=G_{r}(f)H(f) \ \ \ (11) $$
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可以得到匹配滤波器的输出:
$$ S_{out}(f)=rect(\frac{f}{|K|T})\exp(-j2\pi f\Delta t) \ \ \ (12) $$
式(12)中,二次相位项已经被消除,仅留下携带目标位置信息的线性相位项。对其进行Fourier逆变换,得到压缩后的脉冲信号:
$$ S_{out}(t)=|K|Tsinc(KT(t-\Delta t)) \ \ \ (13) $$
绘制出压缩后的脉冲图像:
一柱擎天的效果立竿见影。
原理上似乎说得通了,可是这个过程为什么叫“匹配滤波”?
利用一个性质(在频域和时域中):
这样一来,上面提到的在频域进行的匹配滤波似乎有些繁琐。
回顾一下脉冲压缩的整个过程,总共经历了三个步骤:
利用这一性质,这三个步骤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
写出表达式:
$$ S_{out}(t)=S_{r}(t)\bigotimes h(t) \ \ \ (14) $$
其中h(t)即是 发射信号的时间反褶后的复共轭信号,也就是匹配滤波器函数的时域形式。写成表达式即为:
$$ h(t)=S^{*}(-t) \ \ \ (15) $$
但这似乎一点也不直观。稍做变换,将卷积运算写成互相关运算的形式,物理意义就明朗了很多:
$$ S_{out}(t)=R(S_{r}(t),g(t))=\int_{-\infty}^{+\infty}S_{r}(u)S^{*}(u-t)dt \ \ \ (16) $$
互相关运算描述的两个信号在不同位置上的匹配程度。将发射信号与回波信号进行互相关运算,可以想象为这样一个积分过程:
当发射信号延迟到与回波信号重合的时刻时,匹配程度最高。因此,在存在回波信号的时刻,匹配滤波器就输出一个尖峰,即达到了脉冲压缩的目的。
上述匹配滤波算法均是在数字域完成的,下面分析一种在轻小型SAR雷达中常用的信号去斜手段: 这是nanoSAR接收端去斜的框图: 去斜结构如图中Dechirping框中所示。由混频器将回波信号和发射信号延迟后的信号混频,再经过BPF提取出带内信号,采样后进行FFT获得压缩后的输出。对于相乘再滤波的过程,可以等效描述为将回波信号和发射信号的复共轭信号进行复乘: $$ \eqalign{ & S_{q}(t)=S_{r}(t){S_{t}^*}(t) = \exp(\rm j \pi {K_{\rm{r}}}2t({t_0} - {t_1})) }\exp(\theta ) \ \ \ (17)$$ 其中\(\theta \)为常数相位项。这是一个单频正弦信号,其频率与目标位置和参考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对其进行Fourier变换可以得到类似式(13)的sinc型函数。
旋转具有一定指向性的天线,利用天线的方向图包络代替距离向的信号幅度包络,可以粗略测定目标的角度信息。 (未完)
类比测距方法中的脉冲压缩,提高角分辨率依旧可以通过频率调制来实现。不过,在角度方向上,频率调制不是通过改变发射信号来完成的,而是通过雷达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多普勒频移来实现的。 (未完)
(存目)
(存目)
(存目)
Top Layer overview:
(THIS IS NOT THE FINAL VERSION) (未完)
(存目)
PCB打样了两批,一批是没有电气连接的,用来焊接测试(对制版厂美其名曰用来拍宣传照),另一批是6 Layers的样板。
(存目)
[修改于 7年5个月前 - 2017/07/13 00:50:06]
引用 radio:就是FMCW....
>这样一来,发射脉冲的形式很容易得到——包络为宽矩形脉冲的线性扫频信号。
感觉有点像FMCW..
引用nobb: 一共只花了7000rmb?
除了以上所列,总计7000+ RMB
引用 radio:本质上一样的,只不过你说的那种是Analog dechirp,帖子里还没写到。。
好吧。。不过好像通常DIY的FMCW都是直接将回波信号和发射信号混频再FFT。。楼主这个更高端一些。。
太佩服LZ的折腾精神了,大学的时候自己也想弄来着,穷书生只能用二手器件拼,可惜最终无果
想想用途吧,最好用微带阵列天线,然后用步进电机做个转台,否则没办法扫描[/quote]炸出来一条大鱼(⊙o⊙) 先膜为敬。
炸出飞鱼,先膜为敬。
引用 bg8npk:
话说这种收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是怎么要求的?隔离度如何影响到雷达的性能?
写了段小程序,对比一下噪声对接收性能的影响。
LFM Echoes:
Analog Dechirp Output:
Matched Filter Output:
ILSR:
引用 refinder:二次变频只是减小滤波器尺寸啊,feedthrough出来的差频信号频率很低,高通滤波就能滤掉了。
我感觉使用二次变频并不能解决feedthrough的问题吧?
引用 refinder:嗯,图中情况是变不到低频,经过downconvert才到基带。我指的是不采用二次变频的情况下Feedthrough出来的频率就很低了吧,用高通滤波就能滤掉。而引用的图中是用了二次变频的。第一次变频是把图中红色的LO与接收信号混频。而红色的LO就是a frequency-shifted copy of transmitted signal。"二次变频"可能形容地不太恰当。
不对啊,接收端第一次变频的本振不是发射频率,所以feedthrough变不到低频
引用 闲着会生病的:谢谢建议。整流桥堆散耗功率余量很大,连续工作数小时指腹触摸无明显升温,暂时不需要辅助散热。两个LDO发热较严重,会增加散热片。
建议注意电源整流二极管的散热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