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科学主义的傲慢
“敬畏自然”是对迄今为止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对此的批判大多出自一些科学主义者,他们几乎以一种傲慢的态度看待“非我族类”的环保主义思想,这一点是应当引起警觉的。
近几百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人类在对待自然的关系上过度自信,以为自己能够像驯服动物一样征服自然。科学主义思想就是在此大背景下产生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一些人以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因而以一种简单的决定论和独断论对待其他思想,排斥其他信仰。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科学与玄学”之争,虽然最终以科学派大获全胜而结束,但其中透出的科学主义倾向,却是今人应当重新反思的。一些科学主义者几乎不反省其负面效果和需改进之处,甚至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和科学主义的话语霸权阻止多元化的讨论。
事实上,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如生态圈环境不断恶化,空气污染严重,农药等过度使用,导致发病率增高;汽车使人行动便捷,但也造成了大量的空气污染;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导致地球臭氧层破坏,促成“温室效应”,非洲沿海和孟加拉国低地的大片土地被海水淹没,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无家可归,饿殍遍野;利用水力发电所建立的大量水坝导致生态破坏,自然气候异常,无数原始森林被毁和自然物种濒临灭绝等。
反思这些现象,不是要求回到宇宙洪荒、茹毛饮血的时代,而是在承认科学技术的积极成果的同时,认真反思并改变其负面效应,以便更好地与自然为友,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大海啸所带来的灾难,说明人类在预测和控制自然灾害方面都还有许多艰巨的任务要做。敬畏自然,就是把自然当作平等的伙伴,相敬如宾,而不是当作驯服的工具。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不必有征服自然和摧残自然的念头。
一些科技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相信其专业领域的能力,这本是好事;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们大多以简单的决定论眼光看待世界,因而说了外行话。
这种傲慢普遍的表现就是不宽容:凡是与其世界观和认识论不相合者,甚至表述略有不同者,都要受到讨伐。而一些科学主义者不了解世界哲学本身的进展,把敬畏自然与以人为本对立起来。以人为本说的是在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上,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与生产效率的提高关系上,以人为基本出发点,这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而敬畏自然说的是人对自然的一种基本态度,从过去的征服到今天的相敬如宾,其基本目的还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难道是矛盾的吗?
一些科学主义者把科学绝对化、信仰化,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殊不知科学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和深化。牛顿力学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人们相信绝对时空观,以为物理学可以解决无数个问题。这种天真的想法被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所打破。因此,科学哲学本身也在进步,人们不再相信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对科学本身也采取了比较谦虚的弹性态度。
今天的生态哲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而许多科学主义者仍然用有限的自然观嘲笑生态主义者的世界观。
这是我们应当警惕的。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地给人类带来进步和福祉,但同时也应注意科学技术的某些负面效果,尤其是科学主义者的态度也需要与时俱进,警惕科学主义的傲慢与偏见败坏科学技术的名声。
顾肃。新京报。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